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醫溫灸有多久的歷史

中醫溫灸有多久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06 00:07:12

1. 艾灸療法的發展歷程

艾灸療法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醫學中最古老的醫療方法之一。灸法對百餘種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歷史上曾廣泛應用於臨床,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巨大貢獻。
灸法是隨著火的應用而產生的,並在其應用實踐中不斷發展。灸法究竟是何時,由何人發明的已經無從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經很流行了,那麼艾灸的出現就應該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醫案不是記錄在醫書當中,而是記錄在史書《左傳》中。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得了一場大病,於是請當時的名醫,秦國太醫令醫緩來醫治。醫緩檢查晉景公的疾病後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這段文字是說,醫緩認為晉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為病位於「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針刺,吃葯也治不了了。這也是成語「病入膏肓」的來歷。雖然醫緩沒治好晉景公的病,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國時期,艾灸就是一種重要的醫療手段了。
以前,認為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但是,隨著考古發現,對艾灸的認識也在不斷的修正。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這是一次顛覆歷史的重大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發現了3篇記載有關經脈灸法的帛書,是目前見到的《內經》以前的珍貴醫學文獻,也把對中醫艾灸的認識大大提前了。通過這3篇殘缺不全的文字,我們依然能夠窺測遠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應用。

艾灸法 是一種獨立的治療保健方法,起源於中國原始社會,人們利用火以後,被火灼傷,發現具有治病、療傷的效果而逐漸產生的。
艾灸法的發明來源於北方。在醫學專著中,最早見於《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其民樂野處而覓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應用,同寒冷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系。
所謂艾灸療法,是利用艾葉作原料,製成艾絨,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燃燒,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在歷代的針灸著作中,多數將針刺與艾灸並列論述,不過由於灸法對人體易產生灼傷,故逐漸失傳,現在各中醫院的針灸科只見針刺而不見艾灸,實屬中醫的悲哀。近幾年由於中醫養生文化重新興起,人們又重視起具有神奇療效的艾灸療法。尤其是現代艾灸療法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的艾灸療法的燃燒及污染環境,操作不便,易灼傷患者等難題,使中國博大精深的艾灸療法的普及成為可能。

2. 艾灸肚臍的作用是什麼艾灸的療程為多久

肚臍就是我們的神闕穴。神闕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之效,而且效果明顯。是養生的常用穴位。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進行養生。神闕穴養生針對於腎陽不足,畏寒怕冷,四肢冰涼,精力不足,體質下降等有明顯的效果。一般以7天為一個小的療程;堅持1個月為一個大的療程;堅持3個月-6個月...改變體質;人體臟腑就可以得到一次比較整體的新陳代謝。 一.施灸法.在此穴施灸可益氣延年,一向受到古今中外養生家的重視。每天用太玄神灸灸療神闕穴5-15分鍾,灸至穴位皮膚發紅為宜。 二.揉中法.; ;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三.意守法.; ; 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闕,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四.點按法.; ; 手指按在肚臍眼上,不要任何揉動,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調節按力大小。按壓時平心精氣,把意念集中在肚臍眼上,數自己的呼吸數,100次就夠了,一天一次。咨料來自:廣州太玄養生

3. 中醫艾灸的起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艾灸具有奇特的保健功能,那麼中醫艾灸的起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們來看看中醫艾灸的起源。

艾灸是利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點燃並熏制人體穴位,然後利用艾葉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刺激月經的活動來調節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保健治療的治療方法。那麼中醫艾灸的起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2.調節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在病理狀態下更明顯。

3.防病保健:艾灸不僅有治療作用,還具有防病保健功能。

4.美容作用:艾灸可以消除疲勞,恢復活力,補充體力,平衡陰陽,滋養五官和皮膚,淡化表皮黑色素,消除水腫、眼袋和黑眼圈,有效改善面部疲勞,使女性皮膚紅潤有彈性。

5.廣泛應用於各個醫療部門:廣泛應用於各個醫療領域,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等。特別適用於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如果是在家艾灸,應該選擇質量好的艾絨。劣質艾絨,堅硬不結塊,燃燒時有猛烈的火焰,容易使患者產生灼痛感,甚至煙熏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體質強、病情輕、病程短者,可艾灸一至二次;體質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艾灸開始時,每天一次;長期艾灸,3次後2-3天一次。

4. 艾灸到底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 春秋時代的《詩經·采葛》載:「彼采艾兮」,西漢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從遠古時代實際臨床運用早於文字記載的特點來看,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18載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當在西周之前。

5. 艾灸有哪些奇效

帶狀皰疹經常出現在中老年人的身體上,以胸腹部發病為多見,所以被人們俗稱為「蛇纏腰」。開始發病時,發病部位皮膚出現的是橢圓形紅斑,很快在紅斑上發生水皰,時間長了小皰會合成大皰,感染後出現化膿現象。由於這種疾病不僅有皮膚的損害,更是對神經有刺激,所以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活動,而且往往各種葯物起效很慢,一般需要一個多月才能逐漸痊癒。

民間也流傳著很多治療帶狀皰疹偏方,有用墨汁塗的,有用香油抹的,但大多隻能暫時緩解,或者治療時間過長,病人很痛苦。偶然從一位老中醫處聽說艾灸對治療這種頑症有奇效,在實踐中試了十例,確實很有效果,就介紹給朋友們,希望對解除病痛有所幫助。

在帶狀皰疹初起時就要著手治療,越早越好,先用三棱針在帶狀皰疹向前發展的頭部進行點刺,以刺破表層皮膚為度,這時有血水滲出,然後用艾條對准針刺部位進行溫灸,以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度,開始艾灸時間要長一些,至少要1小時以上,每天1次,後面可以艾灸半小時算一次。第一次艾灸後,就會感覺到發病部位有清涼感覺,疼痛減輕,而帶狀皰疹頭部不再向前發展了,治療三天左右,水皰會縮小甚至乾枯,有結痂的趨勢,這時基本上活動時不再感覺到痛苦了,堅持一周基本痊癒。

由於艾灸對帶狀皰疹的治療療效神奇,我也嘗試分析其中的原理,大概是這種疾病是由於體內火毒外串至皮膚引起的,如果不將火毒引出,則它會不停的沿皮膚發作,而針刺的作用就是在火毒前行處打開個突破口,再使用艾灸的通經活絡作用將火毒引發出來,所以很快能使身體恢復健康

6. 艾灸穴點陣圖的起源

灸法起源於人類知道用火以後,火的發明和使用讓人們認識到,被熏烤或燒傷的部位,可以減輕或治癒,某些疼痛,於是就採取用火燒灼的方法去治療某些疾病,從此產生了灸法。臨床常用的有溫灸盒和溫灸筒。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葯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俞穴火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灸法究竟是何時,由何人發明的已經無從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經很流行了,那麼艾灸的出現就應該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醫案不是記錄在醫書當中,而是記錄在史書《左傳》中。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得了一場大病,於是請當時的名醫,秦國太醫令醫緩來醫治。醫緩檢查晉景公的疾病後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

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這段文字是說,醫緩認為晉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為病位於「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針刺,吃葯也治不了了。這也是成語「病入膏肓」的來歷。雖然醫緩沒治好晉景公的病,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國時期,艾灸就是一種重要的醫療手段了。
以前,認為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但是,隨著考古發現,對艾灸的認識也在不斷的修正。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這是一次顛覆歷史的重大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發現了3篇記載有關經脈灸法的帛書,是目前見到的《內經》以前的珍貴醫學文獻,也把對中醫艾灸的認識大大提前了。通過這3篇殘缺不全的文字,我們依然能夠窺測遠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應用。
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溫灸養生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特製成艾條,點燃後放入溫灸器中滾動於經絡或患處四周,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調和氣血,潤澤面色,散發健康神采。

7. 溫灸的溫灸簡介

溫灸是中國古老的療法之一,最適宜在夏天進行。不僅有利於養生,也可作為「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它使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葯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黃帝內經》的《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由於其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養生保健,因此流傳很廣。 溫灸屬於針灸范圍之中,但不用針刺,而是通過點燃艾絨的熱力進行治療。中醫認為,艾葉具有通暢經絡、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養生保健的作用。而西醫分析,艾葉中含有一種主要成份為苦艾醇、酷艾酮的揮發油,有解熱、止血、鎮痛的作用。艾絨燃燒後生成的抗氧化物質,附著在穴位處的皮膚上,通過灸熱滲透進入體內,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夏天適宜溫灸,是因為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因為中醫認為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夏季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調節陽氣最佳,可以提前預防各種疾病。此外,夏天穿衣少,自行施灸比較方便,對溫度比較敏感,不易被燙傷。

閱讀全文

與中醫溫灸有多久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2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