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是歷史主觀性

什麼是歷史主觀性

發布時間:2022-05-14 13:37:43

⑴ 什麼是歷史真實,什麼又是藝術真實

歷史真實
是歷史真實演繹的事件,具有客觀性,不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呈現給人們時更具辯證性。
藝術真實
是經過藝術家對真實事件的生動描繪及深刻感悟,使之更具美感具有觀賞性。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它源於生活真實,又高於生活真實。
舉例
三國志是歷史真實,因為它現在普遍被認為是三國的正史
而三國演義是藝術真實,經過在羅貫中手中精心修飾下,更具觀賞性,所以現在大家一般都是從這本書中了解三國歷史的。

⑵ 我很喜歡歷史但是發現現在的歷史書籍很多都是有主觀的

一般都很主觀,客觀歷史基本沒有,24史往往都是後朝對前朝的蓋棺定論,有一定的貶低。也有一些當朝自己修訂的,多為掩蓋過失,誇大功績。哪怕資治通鑒也含有主觀思想。中國當代歷史讀本大部分也有主觀性,這也是沒辦法的,寫歷史的至少要懂歷史,懂歷史的就存在對歷史人物的喜惡,對歷史事件的觀點。所以要了解同一時期的歷史,最好要看不同作者的該時期歷史,以求盡量客觀。有一部書,叫中國皇帝全傳,個人感覺還算客觀,而且多為敘述事件,少有評論,你可以看看,覺得怎樣

⑶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讀史的意義在於什麼

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隻手,上半部分是一個“中”字,意為“執中”。這個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歷史的要義:客觀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問題是,有客觀就有主觀,客觀是相對的,主觀才是絕對的,是人都脫離不了主觀的束縛,那麼歷史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

⑷ 歷史到底是客觀的存在還是主觀意念

歷史當然是客觀存在的,你的這個問題嚴格來說不算是歷史問題。應該算是哲學問題,已經涉及到存在與感知的問題。
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說,歷史有大量的佐證,無論是見諸於史書,還是考古發掘的各種實物,都足以證明歷史的存在。
當然了,按照心學極端的說法,物證並不能證明實際的存在,只有邏輯上的推斷成立才能印證,所以對待這個問題,取決於你怎樣理解。

⑸ 歷史價值的主觀和客觀

「歷史價值」屬於主觀但若說「價值」那就是客觀的為什麼呢?文物做物品具有本身與生俱來的價值,「歷史價值」是人們將「物」這種只有價值的東西,賦予主觀「歷史」這么一個人為介質賦予了人的主觀意識,對於這件「文物」而言它自己只有本身的價值,而沒有歷史價值,歷史價值是人給它的,帶有人的主觀性。若學過高中思想政治這個問題會很簡單特很好理解的。

⑹ 1.歷史的同質性和異質性 2.l歷史的體驗性、主觀性的表現 感謝網友幫忙呀!

同質性就是政府不好就要改朝換代.異質性就是有的朝代很興旺,有的朝代很窩囊.
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體驗,有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追求.鼎盛的時代人們在生活之餘有多餘的時間會創造出更多的東西,如:發明創造,文學著作,禮儀. 而在很窩囊的年代人們只顧想著填飽肚子.

⑺ 歷史應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主觀的歷史有什麼意義

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隻手,上半部分是一個“中”字,意為“執中”。這個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歷史的要義:客觀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問題是,有客觀就有主觀,客觀是相對的,主觀才是絕對的,是人都脫離不了主觀的束縛,那麼歷史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

⑻ 怎樣准確全面解答初中歷史主觀題

怎樣准確全面解答初中歷史主觀題 在歷年的中考文綜考試卷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學生在歷史
主觀性試題上答題缺乏針對性,失分較多。所謂歷史主觀性試題。 是指除選擇題外,必須用文字表述的試題,它包括材料題和探究問
答題兩種,是各地中考中常見的題型。就其考查的內容而言,主要 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思維能力、歸納能力、書面表達能力。
從平常的初中歷史考試中可以看到,學生對主觀題的解答普遍感到 棘手。因為它不像客觀題那樣有標准答案,表面看起來似乎想寫什
么就寫什麼。而實際上有著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得分率偏低。那麼 怎樣才能答好主觀題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首先必須准確審題
准確審題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要明確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是 要看回答的問題,三是弄清限制的條件,四是把握同教材知識的結
合點。面對試題,解答前都應該把題目認真地讀幾遍,搞清楚題目 一共有幾問,每問中有幾個關鍵詞語,通過題目的關鍵詞句找出作
答的中心詞及格式要求。這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然後帶著問題看 材料或思考。無論什麼題目,都會包含一些關鍵性的詞語。這些詞
語就是我們解題的關鍵,常見的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背景 (如前提、條件、原因等)、經過(如過程、內容、措施等)、結果(如
意義、影響、作用等)。在解題前一定要仔細分析,找出其中關鍵 性的詞語。進一步明確該題含義,為正確作答奠定基礎。 二、找齊材料,列出提綱
不管是哪類問答題都源於教材,它們同教材總有著密切的聯系。 因此,在解題時除了認真閱讀材料或題目外,還要聯想教材相關內
容,把與本題相關的一些內容聯系起來,以備答題所用。材料包括 三大部分,一是與題目相關聯的基本歷史事實,二是答題所需要的
歷史基本理論,三是答題所必備的基本知識。作答時要圈定作答所 要用到教材中那些章節的內容,對材料的收集要全面,對與題目有
關的任何內容都要想到。同時,還要做到不啰嗦,對材料的搜尋只 能是綱要性的。然後列出提綱,一般包括兩大方面內容:第一,明
確共有幾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分幾個層次去噦表述,包含幾個要 點,有哪些關鍵詞語。第二,合理利用卷面,巧妙設計答案,為下
一步的規范作答奠定基礎。要針對所提的問題多角度地作答,不能 漏掉要點,分析要全面。 三、要注意表達規范
規范作答是基本要求。首先是組織答案要規范。層次分明,有條 理性;二是行文有序,或先分說後概括,或先概括後分說:三是要
標明序號,字跡清楚工整。解答問題要嚴格對應試題的提問方式。 做到一一對應,不錯亂。組織答案必須注意使用學科語言,用最簡 潔的語言來表達基本觀點。
書寫規范則要注意用字規范, 合理布局。 字跡清晰,不亂塗改,保持卷面整潔,所作的答案就能讓閱卷教師 一目瞭然。
在明確了相關材料及要求之後,要結合題意,聯系有關內容,理 清思路,在自己的頭腦里進行一下簡單加工,然後列出作答提綱,
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做既可以保證要點齊全,同時層次分明,卷 面整潔,不要因為粗心和書寫的問題扣分。我們知道,教師不可能
講盡所有的主觀題,學生也做不完所有的主觀題,但只要掌握主觀 題的解題思路與技巧,以不變應萬變。就能最有效地解決問題。下
面舉例就作答主觀題的思路做一說明: 例題:伴隨著工業文明的擴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得到豐富發
展。它促使社會主義從理想變成了現實,從一國走向了多國。請結 合所學知識回答: ①指出馬克思在 1848 年和 1867 年

⑼ 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1.歷史的概念
歷史是什麼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處在相異時空環境下的人會給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一詞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難,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語匯。直到今天,圍繞這一概念的討論,仍然處於錯綜復雜、眾說紛紜的狀況。從學理上講,這種現象實屬正常,恰如歌德所說,「人們只是在知識很少的時候才有明確的知識,知識會隨著懷疑一起增長。」

A.歷史一詞所包含的三層含義
國內比較權威的史學理論著作認為,歷史一詞包含著三層含義。

「第一,它指以往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或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歷史,即作為歷史研習者認識對象的客觀存在的歷史;

第二,它指人們的歷史認識或作為歷史認識集中成果的歷史著作,即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歷史過程進行重建的主體化的歷史;

第三,它指歷史學這門學科,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生過的各種歷史現象並探尋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杜經國、龐卓恆、陳高華著:《歷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頁。)

如果將這三個層次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的話,可以認為,歷史包含著兩個基本要素,即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理解。這也就牽涉到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問題。

2.西方史家論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學認識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著稱的人,他不輕信傳聞,力求使自己的敘述與事實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歷史學家一樣,他也將歷史學的道德垂訓功能擺在歷史寫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開篇,修昔底德闡明了自己寫書的目的,「我的這部歷史著作很可能讀起來不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麼,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18頁。)看來,作者是想借記述雅典國家的興衰成敗來勸戒後人,以史為鑒。比如,他經常以當事者的口吻創作長篇演說辭,實則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膾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修昔底德極力贊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蘭克的史學認識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蘭克所創建的「蘭克學派」以客觀主義史學著稱。他們有一句名言:歷史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就怎樣去記述它。在蘭克所處的時代,歷史學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後人稱19世紀是「歷史學的世紀」。當時的歷史學家往往對自己的學科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受過嚴格歷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認為,只要通過一端時間的整理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的科學工作,歷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徹底、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蘭克和他的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等傳世之作。表面上看,蘭克學派似乎作到了將個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出了歷史寫作,而在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努力是無法完全實現的。蘭克一方面強調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卻歷史具有規律性。他以一種典型的精英史觀向世人宣稱,整個歷史都是上帝的手筆,在神意的導引下,帝王將相按照自己的意圖創造了歷史。所以,蘭克學派歷史學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關乎社會上層人物的一舉一動,底層人物則被排除於他們的歷史視野之外。盡管在形式上,蘭克學派遵循的是客觀的科學的制史方法,但從根本上講,這些全都是服務於其「精英史觀」、貫徹其主體意識的。

C.克羅奇的史學認識
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奇是倡導歷史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以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聞名。他認為歷史學家應該「只聚精會神於與一個問題相適應和構成活生生的積極歷史、即當代史的某一點上」;相反,不依賴主體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體歷史是不存在的。(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傅任敢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7頁。)在克羅奇看來,認識者通過主觀感知和個人需要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它的資料就在我們自己的胸中。」
(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第14頁。)而其他多餘的、游離於其視野之外的歷史則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這里,相對於客觀歷史而言,人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

D.柯林武德的史學認識
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在歷史哲學上主張「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當事人的思想動機決定了他的行動、從而推動了歷史的運動。「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所要發現的對象並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柯林武德著:《歷史的觀念》,何兆武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43頁。)所以,歷史學家必須研究人類行動背後是思想。繼克羅奇之後,柯林武德將歷史認識中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總體來看,歷史研究離不開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歷史本身的客觀性。歷史學科在某種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動。對於過去發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觀性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而歷史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又必須依賴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作出具體而深入的解釋。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絕對排斥人的主體活動,這在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大顯著特性。將歷史學科建設成類似純自然科學的模式,似乎是沒有可能的。因為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規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才有效。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從現實的角度看,處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要求具有批判意識的歷史學家根據以往的所謂客觀史實重新作出與時俱進的精彩闡釋。

4.歷史認識的相對性

A.歷史認識的相對性的含義
歷史認識就本質而言是相對的,相對性的含義在於認識對象比其他科學認識對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選擇性、非重復性和非直觀性;歷史認識主體處於歷史普遍聯系的總過程中,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活動不能純客觀地超出自己具體的、時代的思想水平,傾向和價值觀念的制約

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只存在於某些關於具體史實的單稱判斷,或者代表著人類歷史認識無限發展的承繼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歷史認識相對性的基礎上才可能深入探討歷史認識與其他科學認識的共性,客觀地謀求各門科學間的借鑒與結合。

B.對歷史研究者的要求
歷史研究者必須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潛在意識、知識特性和其他思想觀念傾向在何種程度和意義上映射在自身的歷史認識的結果中,以及如何對待這種成分,進而,需以更大的關切注意史料中滲入的他人的主觀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極影響。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認識結論時,注重追尋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論性前提本身的特設性和假設成分。最後,對於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歷史認識,放棄認識已經終結的意識,在現實的基點上隨時准備投入歷史的再認識。(以上參閱趙軼峰:《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⑽ 主觀化歷史與客觀存在歷史的關系

【劉曙光】歷史認識的客觀性與主體性
不去探討歷史認識的能力和性質就徑直去探索歷史的本質和規律,這是自康德、黑格爾直至湯因比以來的傳統歷史哲學即思辨的歷史哲學的一貫做法。但是,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一做法卻為一些歷史哲學家所詬病和質疑,被諷喻為飛鳥要超過自己的影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一質疑,於是有了思辨的歷史哲學與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的分野;有了歷史哲學關注的中心由歷史本身如何運動到人們如何認識歷史運動的轉變;有了歷史哲學重心由追求客觀意義上的歷史規律到主觀歷史知識性質的轉移;有了歷史哲學主題由本體論研究到認識論研究的轉向;有了歷史哲學立足點從客體向主體的轉換。從此以後,歷史知識、歷史認識的性質以及歷史研究的方法問題,就成了國內外學術界(特別是歷史哲學、史學理論領域)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

在西方,思辨的歷史哲學一般從客體出發,主張客觀性原則和決定論原則,把歷史事件(史料和史實)當成一種不依賴人的意識或意志的客觀存在,主張在歷史研究中「價值中立」「秉筆直書」,將歷史研究的目的看成是恢復或再現歷史的本來面目,使歷史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同一。而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則更多地從主體出發,主張主觀性(主體性)原則,認為歷史事實並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是人們的理解與解釋中的存在;由於理解歷史的人都有著自己的利益、需要和價值取向等主體性的因素,因此,對過去的歷史能夠持客觀、中立態度的歷史學家是不存在的;他們提出了諸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等極有價值的命題,但也有極端論者把一切歷史都看作是當前的自我意識的歷史。

在我國學術界,一些研究者把歷史認識(歷史研究)的方法歸納為兩大類:在客觀主義歷史觀指導下的科學主義方法和在人文主義歷史觀指導下的人文主義方法。前者用自然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看歷史;後者則認為研究歷史即是理解歷史,而理解歷史即是建構歷史,而不可能是簡單地再現歷史;歷史理解其實也就是自我理解;建構歷史其實也就是自我建構;歷史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形成於主體間的視界融合之中,因此,應採用不同於自然科學的詮釋學等人文主義方法。這些論者提出歷史研究的主導範式應該是人文主義方法①。

筆者認為,國內學者的上述主張實際上是由於受西方歷史哲學的深刻影響而提出的,這種對歷史研究方法的概括和總結並無多少新意;而且,把歷史研究的主導範式看作是人文主義方法,這種主張確實有離開馬克思唯物史觀而重返唯心史觀之嫌,也是很值得商榷的。事實上,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是超越思辨與分析的,在研究方法上歷來強調主體性原則與客觀性原則的統一②。

眾所周知,上述兩種方法在中國古代對經學的解讀中就已經存在:即「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的方法。所謂「我注六經」,就是要求真務實,盡量避免主觀性,注重歷史性,不可偽造,不可任意演義或解說,目的在於使閱讀者通過他的著作中了解經典,它側重於訓詁考證、章句解梳,在歷史上以漢學為代表;所謂「六經注我」,則是強調體驗和感悟,側重於義理闡發,借古人之經典寄託自己的觀點,常常超出經典文本的范圍,這種解讀往往帶有主觀性,在歷史上以宋學為代表。

上述兩種方法或立場雖有明顯的區別,但實際上也是有聯系的,因為兩者各具特色,各有建樹,不應該有高下優劣之分。不管是一般讀者還是研究者,他們在閱讀文本的時候,不可能是純粹站在哪一種立場上,而是兩種立場兼而有之,這也剛好是讀者與作者、研究者與文本的雙向互動。我注六經,六經注我,「既合於古,又適乎今」。有多少個觀眾,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正因為如此,近些年來,有的學者提出,「重讀經典」這個「重」字更強調研究者的新的時代眼光。做學術研究,不僅要深入地研讀「經典」,並且要用新的時代眼光去「重讀」「經典」;學術創新是通過對歷史文獻的智慧閱讀,尤其是對元典文本的創造性詮釋及其詮釋方法的推陳出新而獲得的。

二、現代歷史哲學的困惑

現代西方歷史哲學家大多認為,歷史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和認識方法。自然現象是可以重復的、普遍的,自然科學家可以通過試驗、觀察、比較等方法和手段,發現自然界的因果聯系,形成自然知識。自然界存在著普遍的客觀規律,自然科學知識也是客觀存在的。在社會歷史領域,過去作為已經完成了的事實,雖然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眼光來解釋過去,每一個研究者都在自己的思想中重演過去。這樣,歷史和歷史知識似乎成了可以任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沒有客觀性可言。

因此,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歷史知識?也就成了困擾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的歷史哲學問題。對於這一問題,不同的史學流派會做出各自不同的回答。例如,實證主義史學認為客觀的歷史知識是存在的,人們可以藉助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全面收集材料和考證史料,建立歷史知識體系,構建歷史科學的大廈。批判的歷史哲學是「對歷史知識標準的唯心主義敘述」,它認為「歷史學不是一門抽象的而是一門具體的科學,它不是歸結到普遍的知識而是歸結到關於個別真理的知識」,我們之所以能夠以具體的細節而掌握個別知識,是因為我們自身有心靈,「我們能夠重新思考或重新生活它們,並富有想像力地把我們自己置身於過去或現在曾最初思想過或經驗過它們的人的地位上」,富有想像力的復活過程為我們提供關於歷史的個別知識③。

一些西方學者圍繞這一問題做了較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對我們探討歷史知識的本質、進行歷史認識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如邁克爾·斯坦福在他的《歷史知識的本質》一書中,不僅對不同學派的不同觀點做了分析和總結,而且闡述了歷史知識形成過程的各種要素和階段,提出了歷史認識活動的結構。斯坦福認為,歷史知識形成的各階段都需要結構的幫助來使這些表述有充分意義。歷史學家的困境在於:他一方面要把過去看作真的和過去一樣,另一方面他又只能通過自己和他人的觀念作為媒介才能看到過去。關於過去的客觀知識只有通過學者的主觀經驗才能得到評價和判斷④。

史學個別論的創始人、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狄爾泰認為,歷史學只和生動的個體打交道,而且歷史學家是根據他個人的經驗來研究過去的事情,由此而做出的判斷都是主觀的。在他看來,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精神發展史。因此,研究歷史是一種精神活動,它不是為了尋求客觀的因果解釋,而是要通過主觀的體驗來達到主體對研究對象的真正了解。歷史是要從內部加以認識的,歷史即體驗和理解。

在狄爾泰看來,任何一種歷史現象都是有限的,並因此是相對的。任何的價值、判斷都是通過各個民族和時代所具有的有關意義、價值和意圖的相對的觀念給定的。人們則在某種程度上把這些觀念擴展為絕對的東西。生命和精神是處理各種思想和混亂狀況的最高主宰。

狄爾泰的相對主義思想被李凱爾特、文德爾班等人接受和發展,形成了一股反對歷史客觀規律性的歷史相對主義思潮。

新康德學派中巴登學派成員李凱爾特認為,社會歷史事件是個體、個別的東西,其客觀性是值得懷疑的,因為對某一事件的觀點,不僅不依賴於認識的對象,而實際上還是認識的主體創造自己的對象,「科學僅是靠主體的改造活動而發生的」⑤。李凱爾特否認歷史唯物主義是一門科學,認為它是政治的黨派的偏見,是一種以粗暴的和非批判的方式臆造出來的歷史哲學。

文德爾班是史學特殊性理論的創始人。他認為,科學可以分為規律科學和個別科學。規律科學是解釋可重復的事物,而個別科學則解釋僅僅發生一次的個別的、不可重復的事物。歷史作為一門科學並不知道有規律,歷史知識力求認識個別事物。歷史學是研究心理的東西,傾向於直觀。歷史認識的目的永遠在於把那種在現實中只呈現一次的人的生活如實地描繪處理,加以理解。

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齊認為,歷史只是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是通過特殊的具體再現特殊。歷史是精神,是思想,是人類意志和心智的產物。精神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以前全部歷史的結果。歷史學的方法是要靠內省,靠對歷史社會的體驗。「歷史方法論和歷史認識論的中心問題在於,客觀地認識過去只能靠學者的主觀經驗才可能獲得」⑥。歷史知識是偶然的、特殊的、不可重復的,沒有普遍的客觀規律,歷史中沒有因果關系。歷史運動是一種盲目的、非決定性的力量在起作用。只有現實生活的需要和興趣才能促使人們去研究過去,人們又總是根據當代知識結構和價值觀念去研究、認識和評價歷史,因此,當代性是一切歷史的內在特徵。那些不能引起人們現實的興趣、不能在現實的人們的心靈中復甦的歷史,是沒有當代性的,「此刻對我來說,那些歷史就不是歷史,充其量只是一些歷史著作的名目而已」⑦。

克羅齊提出了一個重要思想:「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為了說明這一思想,他還區分了歷史和編年史,「歷史是活的編年史,編年史是死的歷史;歷史是當前的歷史,編年史是過去的歷史;歷史主要是一種思想活動,編年史主要是一種意志活動。一切歷史當其不再是思想而只是用抽象的字句記錄下來時,它就變成了編年史,盡管那字句一度是具體的和有表現力的」⑧。當生活的發展需要過去的事實時,死歷史就會復活。許多啞然無聲的文獻當它們被新的生活的光輝所照射時,它就會再度出來發言。克羅齊思想的合理之處就在於,它揭示了歷史認識的復雜性,指出歷史認識是史料、史實與認識主體在現實需要的激發下所進行的一種雙向互動的對話過程。

和狄爾泰、克羅齊的思想一脈相承,20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柯林武德也否定歷史的客觀性和共同性,否定歷史規律的存在,強調歷史認識、歷史知識的主觀性,強調歷史的本質即思想。他反對用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研究歷史,因為歷史現象不同於自然現象,自然現象僅僅是現象,而歷史現象的背後卻有著思想。抽掉了思想,歷史就不成其為歷史,柯林武德認為,歷史學家的使命就是發現事件背後的思想,由此他得出結論:「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⑨歷史學家發現事件背後思想的方法,就是在自己的心靈中重新思想它們,「思想史,並且因此一切歷史,都是歷史學家在自己的心靈中重演過去的思想」⑩。歷史學家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心靈中重演過去的思想,因為過去就存活在現在之中。歷史認識就是重演過去的思想,歷史知識就是那些能夠在歷史學家的心靈中加以重演的東西。當然,這種重演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要批判過去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並糾正自己所能識別的錯誤。「除了思想之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歷史」(11)。

歷史是什麼呢?波普爾繼承了柯林伍德「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的觀點,認為歷史作為事件過程的反映,是根本不存在的。不可能有像它所曾的確發生過的那種過去的歷史,每一代人都有權構造他們自己的解釋。總之,歷史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構造出來的,沒有客觀規律可言。

現代西方歷史哲學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包括認識自然和認識歷史的區別、從認識主體角度探討歷史認識的客觀性、歷史認識中的真理和價值的關系、如何檢驗歷史認識的真理性、如何以及能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強調歷史研究的歷史感和現實感,等等。

但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的關系。過去與現實是雙向互動的,不僅現實決定過去,過去也決定現實。歷史雖然已成為過去,但它並沒有化為「無」,並不是無影無蹤,無可查考,而是以一種濃縮或萎縮了的形式存在於現實之中;而現實是歷史的延續、縮影或展開,因而現實提供了認識歷史的鑰匙。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社會是最發達的和最多樣性的歷史的生產組織。因此,那些表現它的各種關系的范疇以及對它的結構的理解,同時也能使我們透視一切已經覆滅的社會形式的結構和生產關系。資產階級社會借這些社會形式的殘片和因素建立起來,其中一部分是還未克服的遺物,繼續在這里殘留著,一部分原來只是徵兆的東西,發展到具有充分意義,等等。」(12)人體解剖對於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資產階級經濟為古代經濟等等提供了鑰匙。運用從後思索方法,從已經逝去的生活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這些規律是不以認識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認識不能脫離歷史本身,或者說,歷史認識論不能脫離歷史本體論,因為,歷史認識並不是歷史研究者毫無根據地、不著邊際地去虛構以往的歷史過程,以自己的主觀意志隨意勾畫歷史認識的內容和結果。歷史認識作為一種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13)。分析的歷史哲學強調歷史認識的當代性,強調歷史和思想的統一性,這無疑是對的,但是,否定歷史認識、歷史知識的客觀性,把思想等同於全部的歷史,把歷史客體主觀化、虛無化,必然走向歷史懷疑論和相對主義。

其二,誇大了自然規律和社會歷史規律的區別。自然規律和社會歷史規律是有區別的,自然規律發生作用的時間跨度相對較長,社會歷史規律起作用的時間跨度則相對較短。也就是說,社會歷史規律發生作用受一定時空范圍的限制,而且,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一些社會歷史規律停止作用,另一些社會歷史規律形成並發生作用。但是,自然規律和社會歷史規律的區別不能誇大,自然規律不應該被絕對化和永恆化;社會歷史規律也不應該被相對化和個別化。否認社會歷史規律的存在,實際上,是否認社會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否定動態地研究社會歷史,割裂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而把歷史變成一種靜止的、凝固的、個別的現象。

現代歷史研究強調「通過歷史來理解現在,通過現在來理解歷史」,這不僅是一種歷史認識方法,而且也是對歷史存在共性、規律性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社會歷史現象的共性、重演性或者說規律性,是我們研究社會歷史的意義所在。所以,克羅齊指出:「當生活的發展需要它們時,死歷史就會復活,過去史就會變成現在的。」(14)死歷史之所以會復活,是因為它和生活的發展有共性,對當下的生活有重大的指導、借鑒、啟發作用。

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28)。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歷史主觀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