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米易歷史上出現過哪個皇帝

米易歷史上出現過哪個皇帝

發布時間:2023-08-24 05:49:37

⑴ 《天龍八部》里的南詔、大理:你可知歷史上真實的他們

公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中葉,即唐,宋時期,在我國雲南省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曾先後出現過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一南詔和大理。

雲南省和四用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自古就是一個民族雜居地區。唐初,分布在今雲南東部的是大姓爨(cuan竄)氏統治下的烏蠻和白蠻等少數民族。爨氏分為東,西兩大集團,東爨統治區內民族以烏蠻為主,故稱為「東爨烏蠻」;西爨統治區內民族以白蠻為主,故稱為「西爨白蠻」。在今洱海一帶居住的,是東、西洱河蠻(也屬於白蠻)。在今金沙江以北至四川鹽邊縣,是「松外蠻」。在其西北金沙江流域,為磨些蠻(也是烏蠻的一支)。在瀾滄江以西,為望苴子蠻、望蠻。怒江以西,是金齒、漆齒等蠻,總稱之為尋傳蠻。枯門嶺以西至印緬邊界,為裸形蠻。武德、貞觀年間,這些少數民族都先後歸服。唐朝在這里設置了許多羈縻州、縣,委任當地的部落首領為刺史、縣令。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廢朗州都督府,另置戎州都督府(治戎州,今四川宜賓市)和姚州都督府(治姚州,今雲南姚安),分別管理今雲南省東部和西部地區。

就在這個時候,居住在河蠻周圍的烏蠻逐漸向洱海地區移動,共分為六個部落,首領先後自號為「詔」(即烏蠻語「王」的意思),稱為「六詔」,即蒙舍詔、蒙嵩詔、越析詔、浪穹詔、逕賧詔、施浪詔。 六詔之中,蒙合詔位於最南,故稱為「南詔」。

最初,六詔兵力相差不多,彼此不相統屬。其後南詔在唐朝的扶植下逐漸強盛起來,而其餘五詔轉衰。開元中,南詔皮邏閣大敗東洱河蠻,以其地為河東州(今鳳儀縣)。因劍南節度使王昱,請求代奏朝延,允許它合六詔為一。當時吐蕃強盛,勢力伸展到了洱海地區,唐朝為了牽制吐蕃,積極扶植南詔,完全同意南詔的請求。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賜皮邏閣名「蒙歸義」,冊封為雲南王。第二年,皮邏閣為了有效地控制新兼並的領土,遂遷居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

天寶初年,南詔逐漸伸向兩爨地區。皮邏閣死,子閣羅鳳繼位。天寶九年(公元750年),謁見都督,路過雲南郡(治姚州城)。太守張虔陀不以禮相待,並索取財物,閣羅鳳不給,虔陀便誣告閣羅鳳謀反。閣羅鳳憤怒,於是起兵造反,攻破姚州城,殺死虔陀,並佔領姚州及其所屬三十二個羈縻州。十年(公元751年),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統兵八萬討伐南詔。閣羅鳳遣使謝罪,表示修復姚州城及歸還俘擄的男女和掠奪的財物。仲通不肯罷兵,並扣留其使,率軍西進,至白崖城(今雲南彌渡縣西北),為南詔打得大敗,死者八萬餘人。次年,南詔遂被逼附屬於吐蕃。吐蕃贊普(即王)命閣羅鳳為「贊普鍾」(即王弟),號為「東帝」。閣羅鳳立碑於太和城,敘述其不得已而叛唐的經過。他還對臣屬說:「我家世世臣奉唐朝,常受封賞,後世著客許復歸於唐,當指此碑給唐使看。」十二年(公元753年),劍南留後李宓又率十萬大軍討伐南詔,進至太和城,結果全軍覆滅,李宓也作了俘虜。從此,兩爨地區也為南詔佔領。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乘唐朝安史之亂,南詔與吐著聯合,攻佔唐會同軍(故城在今四川會理西)、福州,直抵清溪關(今四川甘洛縣西北小相嶺北部)。又移兵消滅遷於雙舍(今四川鹽邊縣與雲南華坪縣地)的越析詔殘部,西降尋傳諸蠻,裸形蠻不戰而服。於是南詔的北境擴展到了今四川米易、鹽邊縣及雲南華坪等縣地(以北至清溪關為吐蕃佔領),西面直抵今印緬邊界了。

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閣羅鳳死,其孫異牟尋繼位。這年十月,南詔與吐蕃合兵二十萬,分三路攻入成都平原。為唐軍所敗,吐蕃南詔軍死者八、九萬。異牟尋很懼怕,築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並將都城遷到此地。

此後,吐蕃贊普改封異牟尋為日東王,把南詔視為附府,徵收很重的賦稅;並在南詔境內的險要之地修建城堡,令其出兵助防;吐蕃進攻西川,常以南詔兵為前驅。這使南詔痛苦不堪。清平官(宰相)鄭回以唐朝崇尚禮義,對南詔有恩惠,不征賦役,勸異牟尋棄吐蕃歸唐。

貞元元年(公元785年),韋皋為西川節度使。他一面整頓軍備,一面派人招撫境外的少數民族首領和致書異牟尋,勸其歸唐。吐著為了阻止南詔歸唐,於是收南詔大臣之子為質,南詔愈恨。在鄭回的大力促進下,異牟尋歸唐,遺其子閣勸及清平官等與崔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斬吐蕃使者,「去吐蕃所立之號,獻其金印」。接著,異牟尋發兵襲擊吐蕃,攻破神川(即吐密神川都督駐地,在鐵橋城附近),取鐵橋(今雲南維西縣巨甸西北金沙江上)等十六城、堡,擒五王,降其眾十餘萬人。遣使向唐告捷和朝貢,並請復號南詔。於是唐朝又遺袁滋到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予銀窠金印。自此以後,南詔歲歲向唐朝貢。

南詔歸唐之後,由於得到唐朝的幫助,軍事上日益強大。從貞元十五年至十八年(公元799-802年),南詔與唐聯合,累敗吐蕃,俘獲很多,吐蕃從此衰弱下去。唐也不加兵南詔,南詔遂成為西南地區的強國。

南詔是一個典型的奴隸制國家。 但是在官制、兵制和地方行政區劃上,幾乎都是仿效唐朝。為了有效地統治這個多民族的廣大地區,將其全境劃分為六節度二都督、十檢等十八個一級政區。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酋龍繼位,以唐朝沒有及時冊封他,便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禮」,並進犯播州(今貴州遵義)。不久,大將段宗榜發動政變,殺死攝政王,大權又轉入段氏之手。自此以後,曾經多次侵擾內地州縣,直到唐僖宗以高駢為西川節度使,才將南詔軍趕到大渡河以南。

天復二年(公元902年),權臣鄭買嗣(漢人,鄭回七世孫)發動政變,滅蒙氏,改國號為「大長和」,於是南詔就滅亡。

鄭買嗣傳至孫鄭隆宣,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為會川節度使楊干貞所滅。改國號為「大天興」,又名「興源國」。次年,廢善政而自立,政國號為「大義寧」。至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為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所滅。楊、趙、段都是河蠻(白蠻的一支)大姓。自楊氏開始,政權轉入河蠻之手。

段思平滅楊氏,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稱帝,改國號為「大理」。大理國的疆域,前期與南詔略同,即相當今雲南全省、四川西南部等地。段氏分全境為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但中央的權力實際上只限於以洱海為中心的雲南西部地區。它的國力比南詔弱小得多,因而向外掠奪的戰爭也大為減少。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王全斌平後蜀,奏請乘勝滅大理。宋太祖鑒於前朝的得失和需要集中力量穩定內部,劃大渡河為界,不準向南進軍,於是又使雲南地區同中原分離了近三百年。

段思平傳至段連義,照寧十年(公元1077年)大臣楊義貞篡奪其位,自立為廣安皇帝。至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高升泰由東部起兵,消滅楊氏,擁立段壽輝為傀儡。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 ,段壽輝讓位給高升泰。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次年,升泰死,其子高泰明又讓位給段正淳,改國號為「後理」,大權仍操在高氏手中,國人稱之為「高國主」。外國人來通商,都要先見國主。當時在今滇池一帶的三十七部起而獨立,經常同後理國打仗,主要是反對高氏專權。

宋朝繼承五代的政策,對大理採取消極態度。而大理統治集團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和發展境內的經濟、文化,愈來愈感到需要同中原王朝恢復政治聯系與經濟、文化交流。照寧九年(公元1076年),遣使向北宋朝貢,因為宋王朝態度消極,自此不再朝貢。到了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又請求入貢。六年(公元1116年) ,派進奉使李紫琮等到開封貢馬及麝香等,宋微宗冊封段和譽為大理國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大理又派使臣到廣西,要求向南宋朝貢和賣馬,宋高宗不準其入貢。六年(公元1136年),又遣使由廣西奉表貢馬,得到了高宗優禮接待。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大理派李觀音等到邕州商談貿易,以馬交換手工業日用品、醫葯和書籍等。自此以後,大理同南宋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起來。大理上層人物所寫的詩文,同漢族知識分子差不多。

大理後期,由於少數民族首領紛紛割據和獨立,疆域日益縮小,國力越來越弱。公元1253年,元軍分三路入大理,段興智不戰而降,大理遂亡。

閱讀全文

與米易歷史上出現過哪個皇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9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