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史學工作者如何提高歷史撰

史學工作者如何提高歷史撰

發布時間:2023-03-21 13:55:24

『壹』 怎樣實現成為歷史學家這個夢想

首先,對歷史要有濃厚的興趣(廢話)說露骨點你要深愛歷史
其次,多看歷史書籍古今中外都要涉略 然後在其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歷史作為專長(我是明朝和日本戰國史)
第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還真不是隨便說的)學習好了 高考才能考的好 才能進好大學 這樣你可以在大學里選擇歷史專業
第四,大學畢業後 就可以找相關的工作了
第五,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 提高自己的能力 善於專研勇於創新

到了這里,你已經是一名優秀的歷史工作者和歷史研究人員了,好吧,等你到上了年紀(最少也得過40吧)你取得了一些成就 發表了好的論文 有了你自己的研究成果···你就是歷史學家了

『貳』 我在歷史方面的知識極度匱乏,如何提高呢

可以看看,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戰國策》;
《資治通鑒》。

尤其是《史記》、《三國志》值得一看!!!

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

郭雙林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全國高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編者按:經過反復討論修改,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在該委員會2002年年會上已獲得通過,並正式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歷史系主任聯席會議推薦。現將書目公布於此,希望通過此項工作,正確引導學生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推動歷史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學質量。

說 明

開列本書目的目的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的大學生提供一個讀書的門徑,以便通過閱讀鞏固其基礎知識,擴大其視野,培養其創新能力。因此,在開列時力求具有系統性、基礎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對入選書目,首先考慮歷史本身的完整性,在此基礎上盡可能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對教材和工具書,除極個別情況外,原則上不予推薦。對一些權威性的大部頭著作,如範文瀾、蔡美彪主編的《中國通史》、郭沫若、林甘泉主編的《中國史稿》、侯外廬主編的《中國思想通史》、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李新等主編的《中華民國史》,及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史」、 「劍橋世界史」系列,因卷帙過大,暫不推薦。對中外文史料,因卷帙繁多,數量極大,本書目除推薦翦伯贊、鄭天挺主編的《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外,其他不再推薦,各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或在教師指導下有選擇地閱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本書目對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的學生只具有指導意義,各校教師完全可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特點予以增刪。此外,本書目是在復旦大學和武漢大學開列的《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學生基本閱讀書目》的基礎上,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部分教師共同完成的。

1.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八冊),中華書局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
2.錢穆:《國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97年。
3.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中華書局1992年。
5.徐旭生:《中國古代的傳說時代》,科學出版社1961年。
6.劉起釪:《古史續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7.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
8.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9.田余慶:《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1993年。
1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11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書店2001年。
12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4韓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孟森:《明清史講義》(上下),中華書局1981年。
16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戴逸主編:《簡明清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
18[美]余英時:《戴震與章學誠》,三聯書店2000年。
**********************************************************************
19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修訂本、上下),中華書局1980年。
20胡繩:《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
21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茅海建:《天朝的崩潰》,三聯書店1995年。
23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四卷),中華書局1991年。
24李時岳、胡濱:《從閉關到開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25戚其章:《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27章開沅、林增平主編:《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28來新夏:《北洋軍閥史》(上下),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29彭明:《五四運動史》(修訂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黃修榮:《國民革命史》,重慶出版社1992年。
31軍事科學院:《抗日戰爭史》(三卷),解放軍出版社1981--1984年。
32錢實甫:《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制度》(上下),中華書局1984年。
33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1933年。
34.龔書鐸主編:《中國近代文化概論》,中華書局1997年。
35.喬志強主編:《中國近代社會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36. [美]費正清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商務印書館1988年。
37.[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陶驊等譯:《中國的現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38.[美]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華書局1989年。
**********************************************************************
39. [古希臘]希羅多德著,王以鑄譯:《歷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
40.[古希臘]修昔底德著,謝德鳳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商務印書館1960年。
41[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上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42[英]吉本著,黃宜思、黃雨石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
43[法]布羅代爾著,唐家龍、曾培耿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商務印書館1996年。
44[美]湯普遜著,徐家玲等譯:《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商務印書館1996年。
45劉家和:《古代中國與世界》,武漢出版社1995年。
46馬克垚:《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形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47[比]皮雷納著,陳國毝譯:《中世紀的城市》,商務印書館1985年。
48[美]薩義德著,王宇根譯:《東方學》,三聯書店1998年。
49[美]薩拜因著,劉山譯:《政治學說史》,商務印書館1986年。
50[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商務印書館1979年。
51. [德]韋伯著,於曉、陳維綱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三聯書店1987年。
**********************************************************************
52.[美]帕爾默、科爾頓著,孫福生等譯:《近現代世界史》(三卷),商務印書館1988年。
53.[美]沃勒斯坦著,尤來寅等譯:《現代世界體系》(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54.[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務印書館1999年。
55. [法]米歇爾•博德,吳艾美等譯:《資本主義史1500-1980》,東方出版社1986年。
56.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57.[美]塞繆爾•亨廷頓著、周琪等譯:《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8年。
58.李植枬主編:《宏觀世界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
59. [美]莫里森、康馬傑、洛伊希滕堡等著,南開大學歷史系美國史研究室譯:《美利堅共和國的成長》(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0. [日]遠山茂樹等著,鄒有恆譯:《日本近現代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
61.[東德]維納•洛赫著,北京大學世界近現代史教研室譯:《德國史》(三卷),三聯書店1976年。
62.王覺非主編:《近代英國史》,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63.[英]溫斯頓•丘吉爾著,薛力敏、林林譯:《英語國家史略》,新華出版社1985年。
64.張芝聯主編:《法國通史》,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
65.孫成木等主編:《俄國通史簡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
66.黎澍、蔣大椿主編:《馬克思恩格斯論歷史科學》,人民出版社1988年。
67.[德]黑格爾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書店1999年版
68.[德]克羅齊著,傅任敢譯:《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商務印書館1982年。
69.[德]斯賓格勒著,齊世榮等譯:《西方的沒落》(上下),商務印書館1962年。
70.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張文傑譯:《歷史的觀念》,商務印書館1997年。
71.[英]湯因比著,曹未風譯:《歷史研究》(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72.[法]勒高夫等著主編,姚蒙編譯:《新史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
73.[美]羅賓遜著,齊思和等譯:《新史學》,商務印書館1989年。
74.〔法〕馬克•布洛赫著、張和聲、程郁譯:《歷史學家的技藝》,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75.[英]巴勒克拉夫著,楊豫譯:《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76.劉知幾著,張振佩箋注:《史通箋注》,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77.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上下),中華書局1985年。
78.趙翼:《廿二史札記》,中國書店1987年。
79.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0.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9年。
81.何兆武、陳啟能主編:《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82.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
83.張舜徽:《中國文獻學》,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84.洪湛侯:《中國文獻學新編》,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85.蔣元卿:《校讎學史》,黃山書社1985年重印本。
86.陳垣:《史諱舉例》,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
87.中國科學院:《中國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4年。
88.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0年。
*********************************************************************
89.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書店1999年。
90.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1999年。

『叄』 如何成為一個史學家

方法不唯一,僅拱參考。什麼是專業,什麼是業余,不用刻意去畫線。你要做的是怎麼去學習~書要看,腦要動,文要寫,眼明手快身體棒。放大了你能宏觀把握,縮小了你能微觀調控。第一,產生問題並且去閱讀和問題相關書籍產生問題可以從閱讀,生活或者其他方面。也就是說要有問題意識第二,提取信息,整理思路閱讀了和問題相關的書論文資料,然後要提取信息,進行取捨。理清邏輯,歸納總結第三,動手寫文,反復修改在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後繼續解決。寫完以後不斷修改。

『肆』 史學工作者如何提高歷史轉述中敘事、議論和文字表述能力

有學者在記錄歷史的時候,他們遵照著以史為鑒,能夠本著客觀事實對歷史進行評價。

『伍』 如何學好歷史的10種方法

1、歷史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陸』 如何提升個人歷史素養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歷史素養,歷史素養不簡單的指的只是歷史知識,如果說懂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並不能就說明你的歷史素養很高,同樣的歷史素養需要對歷史的,各種事件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多看書】

我覺得多看書這三個字,應該很多人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從小到大,不論是在什麼地方,無論是誰,提什麼建議的時候,都會說要多看書。可是真正有人這樣做了嘛,很少很少的,有的人只是把它當耳旁風,又乾脆是習以為常的熟視無睹了!但是你想要提升你自己歷史素養的話,一定要多涉獵一些與歷史方面的有關書籍,比如說美國作家名字太長記不清楚了他的著作全球通史,又比如說喜歡看小說的完全可以去看一下《明朝那些事》還有那個《明太祖傳》他們這些文筆都是相當不錯的不僅能給你講述一些歷史知識,也帶有一定的生動活潑和趣味性,讓你能夠閱讀下去。

不過更加建議的是多看一些專業性強度大一些的書籍,多看書的話,很大程度上能夠增長歷史知識的底蘊,所以想要提升你的歷史素養也有跡可循。

【閱讀時思考】

跟很多人說要多看書,她們有的也聽話去做了,去看書了,可是看書之後完全就像過了一篇,根本沒有在自己心裡留下什麼印象。如果比較想要形成自己一個歷史素養,那你就在看一些歷史相關知識的時候,要多問自己問題。比如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原因,如果某一個小因素發生了改變,這個歷史事件的走向又是怎樣的,而且還可以看一些比較有爭議性的歷史事件,自己嘗試去探討一下或者說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視野和評價會是怎樣的。思辨才能使人成長。

【看電視】

看電視不是說讓你看一些娛樂節目而是要看和歷史相關的,比如說一些鑒寶,又比如說一些探求古代文化史,更或者是一些的人文風俗,這些都是一些有關於歷史的節目,多看些這些內容,一定程度上都在為增長你的歷史文化素養鋪路。

其實歷史素養就像人的素養一樣,並不是說是一個具體的存在,而是通過你的言行舉止和你對東西的評判看法來表現的。

歷史,並不只是過去。培養良好的歷史素養於自身來說也是有利的。

『柒』 大學的歷史史學概論怎麼復習,我看不懂那些內容

史學概論復習資料
【名詞解釋】
1.歷史解釋:即歷史的主體(歷史學家)通過歷史的中介(主要是歷史資料,如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對歷史的客體(如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過程、歷史規律等)作出相應歷史觀的解釋。
2.歷史遺產:即人類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財富的綜合,大致包括兩類:一類是「物質文化」,諸如各種生產工具、設備、生活用具、居住房屋、衣飾裝束、交通工具等;一類是「精神文化」,諸如科學文化知識、理想和情操、道德和禮儀、習俗和風尚、生活方式、情趣、愛好等。
3.歷史學:是一門關於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一般說來,它包括歷史過程的記錄、歷史經驗的總結、歷史規律的探討和歷史發展趨勢的預見。
4.史學本體論:也即是對客觀歷史本質的反思。歷史認識論和方法論則是對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對客觀歷史的認識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論思考。也有學者把史學本體論稱為歷史理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稱為歷史學理論或史學理論。歷史認識論:歷史認識論是關於歷史認識的理論,它與歷史本體論、歷史方法論或史學方法論共同構成了歷史哲學。具體說來,它是關於歷史認識主體認識其客體的過程、特徵、方法等等的理論,它主要涉及歷史認識主體和歷史認識客體各自的特點,二者之間的關系,涉及歷史認識過程的特點、歷史認識正誤的原因及其檢驗方法,還涉及歷史認識如何對實踐乃至對現實發展進程的影響。嚴格說來,歷史本體論是關於歷史本體即客觀歷史進程的理論認識,也即歷史理論,而史學方法論則涉及手段問題,因而歷史認識論成為歷史哲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5.計量史學方法:歷史學的計量方法,是指把數學方法特別是數理統計方法運用於歷史研究的一套方法,即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對歷史資料進行數據處理,進行史料分析從而得到結論的一種方法。從17世紀到19世紀,統計學方法的發展和統計資料的日益完備,已使歷史研究引入了計算,逐漸形成了歷史統計學,主要研究經濟史和人口史,但由於計算手法的初級,研究的性質、對象與傳統史學大同小異,所以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計量史學。進入20世紀之後,新史學家們對歷史的定性研究感到日益不滿足,他們認為某種歷史現象僅靠描述和定性往往是錯誤的,具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而通過定量研究有可能對特定主題產生較精確的、有說服力的認識。計量方法遠未能成為取代其他方法的唯一科學的手段,並不能完全排除主觀因素。特別是其成果的枯燥,使其日益遠離普通讀者,失去了史學的社會功能,這些都是計量史學亟需解決的大問題。
6.史家四長:指的是要想做為一個史家必須具備的四種資格:即:史德、史識、史識。史德是對過去毫不偏私,善惡褒貶,務求公正。史學:是指要具備史學知識。史識是講歷史學家的觀察力。史才是講作史的技術。
7.「五德始終」歷史循環論:一種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周而復始地經歷同樣階段的理論。如中國戰國末鄒衍提出的「五德終始說」,認為歷史變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繼更替,周而復始循環的結果。主張人類社會的變化是簡單的重復循環過程的歷史理論。
8.歷史系統方法: 用系統論方法研究歷史,它要求把歷史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觀念出發,認識歷史運動的整體過程,並進而從歷史過程發展所表現的整體與部分(歷史要素)結構、層次、環境的關系中,揭示歷史的本質和規律,這就是歷史系統方法的根本特點和要求。
9.三統三正:西漢董仲舒提出的歷史循環論,並對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稍加變通後提出的理論,以不同正朔為標志的改製法則。「三統」是指黑統白統赤統,中國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的黑、白、赤三統循環的神秘主義歷史觀。「三正」是指夏正商正周正,三正是春秋戰國時代不同地區所使用的不同的歷法制度。這種改制只是為了表明新的皇帝重新受天命統治人民,其實質卻沒有絲毫改變,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歷史觀。

【史學概論簡答題】
1. 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1) 社會歷史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歷史運動的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它可以通過人們有目的的、自覺的活動才能實現,因此歷史必須重視研究人的活動和人本身的價值,重視人在歷史過程中的地位。
2) 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因此,必須深入到人們的社會存在中去研究人們的思想、觀點和立場,從社會存在中去尋找產生的原因和答案。
3) 社會性質、社會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存在於生產方式之中,必須用社會經濟結構去說明社會的政治結構,用社會經濟的變化去解釋社會文化、哲學、宗教、科技、政治、軍事、倫理等的變化,去說明社會歷史的運動。
4) 階級和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與歷史上特有的生產方式、經濟關系相聯系。階級分析方法是觀察和研究階級社會中歷史現象的基本線索和基本方法。正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是研究歷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5) 由於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的主要承擔者,是最基本的生產力,因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和創造者,研究歷史應該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同時要正確評價個別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歷史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2. 史料鑒別的主要方法
1) 校勘:有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2) 辨偽:「核之《七略》,以觀其源」、「核之群志,以觀其緒」、「核之並世之言,以觀其稱」、「核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核之文,以觀其體」、「核之事,以觀其時」、「核之撰者,以觀其托」、「核之傳者,以觀其人」。
3) 考證:本證法、旁證法、理政法、人證、反證、孤證。
3. 現代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認為整個世界是以系統的形式存在著的有機整體;系統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系統論認為自然界是由不同層次的等級結構組成的;認為自然界的任何客體都是動態的開放系統;機體具有應變外界刺激的自動調節能力。

怎樣正確運用整體系統分析方法?
(一) 整體分析:這是系統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要求在考察歷史運動時,應當首先把歷史看做一個整體過程。歷史上的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都不過是整體過程的一個部分,因而只有從歷史的整體觀念出發,才能更深刻理解局部以及整體與局部的內在關系。
(二) 層次分析:歷史系統內部由若干層次構成的,研究歷史要逐層次的探討,包括考察不同層次的特點及層次之間的聯系和關系,以揭示歷史整體的全過程和全貌。
(三) 結構分析:結構反映了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要素和整體之間的聯系的關系。因此考察歷史過程時,應該劃清楚它的結構,結構的內容和成分,然後才能研究這些結構在歷史系統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環境分析方法:即歷史過程的整體系統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分析,「環境」與「平衡」是系統論中兩個相聯系的基本概念。系統論認為一個開放性系統能保持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就在於系統本身與環境處於「平衡」狀態,當「平衡」破壞,系統要麼回到當初產生的原始平衡狀態中去,甚至滅亡,要麼改變系統本身不適應環境的要求,通過調節機制以達到對環境新的「平衡」。
(五) 動態分析:即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去觀察歷史問題,在視野上應當樹立開放觀。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就要用動態分析方法。
4. 怎樣理解歷史認識的三極能動統一?
歷史認識的三極分別是歷史主體、歷史中介和歷史客體。這三級是能動統一的。歷史主體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人,主要是指歷史學家。歷史中介是指歷史資料。歷史客體是指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從歷史主體與歷史中介的關系來看,挖掘豐富的歷史資料決定歷史學家的歷史認識程度;歷史學家不主動、積極地利用歷史資料也不可能去認識歷史事實。從歷史中介與歷史客體來看,沒有歷史資料就無法認識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沒有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就沒有歷史資料。從歷史主體與歷史客體來看,歷史事實要靠歷史學家去發現、去認識;沒有歷史學家就沒有歷史主體的出現,也就不能發現、認識歷史客體。
5. 簡述史學與哲學的關系
哲學從世界觀的高度指導和高度影響史學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史研究的科學指南;歷史學的研究成果為哲學的發展提供材料和論據,是哲學的重要基礎,從而推動哲學向前發展。
(一) 哲學對歷史學的指導作用
1) 從理論上說,哲學為一般科學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論、觀點和方法。
2) 從中外歷史實踐看,每一時代的哲學思潮都給史學以深刻的影響,每一次重大的哲學形態的變革都會引起一場史學革命。古代希臘哲學學派林立,決定了古希臘形形色色的歷史學派;歐洲中世紀史學,神學居統治地位;中國的西方資產階級進化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 史學是哲學的重要基礎
史學的成就充實和豐富著哲學的內容,為哲學提供史實的依據和素材,從而推動哲學的發展。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史學的指導作用
可以指導在歷史學習和研究中發現舊史學歪曲史實,任意評判歷史的謬誤;能幫助史學工作者提高理論思維的能力,以便認識歷史的本質,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能有效地指導史學改革,更新史學觀念,開創歷史研究的新局面。
(四) 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
1) 歷史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依據
2)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史研究的指南,而不是一種現成的公式,不能隨意用來套用,更不能任意閹割使用。
6. 為什麼歷史研究離不開史料?
1) 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2) 史料是否充備和正確,也是確定歷史學家選擇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據
3) 史料可以使各種現象互相補充、相互論證,對正確描述歷史事實、取得科學的結論和闡述觀點有極大的幫助。
如何搜集和整理史料?
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利用工具書;通過平時讀書,閱讀報紙、刊物等積累資料;注意從考古發掘中積累新資料;通過調查和采訪搜集資料,特別是口碑資料。
整理史料的方法有:按性質分門別類的整理;按時間先後順序整理。
7. 重構歷史過程的方法有哪些?
按時間觀念重構歷史;按空間觀念重構歷史;按內容和性質來重構歷史。
8. 簡述當代西方計量史學的優缺點
優點:
1) 利用電子計算機,可以使傳統史學無法處理的大量史料得以合理的處理和適當利用
2) 可以使原來不夠確定的歷史問題,得到可靠數據的證明
3) 可以補充資料的欠缺,可以幫助進行歷史預測
4) 開拓了新的學科,擴大了新的研究領域
5) 可以促進史學研究的現代化
缺點:
1) 不利於歷史知識的普及
2) 適用范圍和研究對象受到極大限制
3) 不可避免地要融入歷史學家的主觀因素,從而使客觀數據失去效用。
9. 簡述史學與文學的關系
(一) 史學與文學有聯系也有區別
1) 區別:史實務求真實,文學可以虛擬誇張,這是二者的基本區別。
2) 聯系:史學和文學都是客觀的社會現實生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史學與文學在思維形式和語言的運用上也有某種一致性。
(二) 歷史研究必須藉助文學
1) 文學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史學提供研究歷史的材料和觀點
2) 利用文學作品來證史和補史
3) 文學的發展對史學產生巨大的影響
進步的文學思潮和優良的文風能促進史學的發展;落後的文學思潮和不良文風則對史學產生消極影響。
4) 只有去偽存真,齊虛留實的文學材料才能為歷史研究所用。
10. 史學論文選題的方式和依據是什麼?
方式:選老師布置的題目;自己選題。
依據:
1) 結合目前的學術動向
2) 把握學術界近期內的研究動向和研究熱點
3)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4) 根據社會、群體的需要來選題
5) 選題的個人經驗:從老師講課或聽學術講座中發現問題;多看論文、從論文中受到啟發,從而發現問題;選題盡量地把題目選小一點;使用新方法、新角度去分析問題。
11. 歷史比較研究的類型有哪些?
橫向比較:主要從空間角度出發,進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歷史比較研究。
縱向比較:主要是從時間觀念出發,進行不同時期、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展層次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
宏觀比較:就是指站在歷史整體的角度,對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貫通的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較研究,對歷史系統的認識,歷史本質的揭示,歷史規律的發現主要靠宏觀比較研究才能獲得。
微觀比較:指不論從時間觀念或是從空間觀念出發,都是站在歷史的特定角度,對各種不同的、特殊的歷史現象進行具體的比較研究。
12. 史學概論的內容是由哪幾個板塊構成?其主要內容有哪些?
史學概論的內容由歷史學的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這三部分構成。史學本體論是關於歷史現象(歷史過程中出現的個人、人群、事件和過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質的觀點或理論,其核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歷史觀。主要研究歷史學的對象、結構和功能;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史學思想的發展與歷史觀的演變、歷史學從潛科學發展成為科學的歷程;歷史唯物主義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反思和運用。
史學方法論是對各種歷史研究方法的規則、步驟和指導原則的性質、特點和適用范圍等所做的理論闡釋。主要內容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與鑒別;重構歷史過程;新史學方法。
史學認識論是人們對於歷史學的本體論和方法論的認識的反思。主要研究歷史的可知性和歷史學的科學性、歷史認識的過程與思維方式的特徵、歷史認識的檢驗和歷史真理的求索。
13. 簡述歷史學的社會價值和功能
(一) 歷史認識對現實社會具有重大的指導和影響作用
(二) 歷史的具體功用
1) 指導人們社會實踐的功能
2) 認識歷史發展規律、預見未來
3) 陶冶人們的品格情操和啟迪人們的智慧
4) 增強參與意識,提高執政水平,積極參加社會決策

【補充】:
1.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① 關於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
② 關於人類社會運動過程的原理;
③ 關於歷史主義的原則。
2.歷史創造者的命題:
①反對「普通老百姓」,帝王將相也有功,反對階級觀;
②歷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原理解釋……(納粹黨)。
3.民族關系:
①反對只是單純的注重到經濟合作;
②應注意到民族關系的不平等;同化,戰爭……
③強調其實武力戰爭和同化也並不一定是壞事。

閱讀全文

與史學工作者如何提高歷史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