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今天我們該如何書寫歷史

今天我們該如何書寫歷史

發布時間:2023-01-26 19:04:05

1. 我們中學生如何寫下新歷史

一、立論立論就是確定歷史小論文的中心論點。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批判什麼。或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考慮中心論點時應注意:
1.立論的科學性
所謂立論的科學性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搜集的資料信息要有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即作者的觀點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講述的史實要有依據或明確的出處,不可以想當然,更不應該憑空臆造。只有這樣的立論才有價值。
2.立論的前衛性
立論的前衛性就是超前意識。立論要新,就是要寫沒有人寫過或很少有人寫過的題材。這就要求學生對近幾年的學術動態應該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車,還有人雲亦雲之嫌。
3.立論的指導性
立論的指導性又稱立論的實用性。論文出來是給別人看的,作品要能給讀者以啟迪,對讀者有所幫助、有所鼓舞、有所收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就是論文的價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頌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或者為反面人物歌功頌德,這類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二、命題論文的中心論點決定以後,給論文定一個新穎、明確、有吸引力的題目,用來表達文章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論文的命題比論文寫作更難。
1.題目要新
在重視科學性的前提下,論文命題要新,要有創意,切忌平淡無奇,要力爭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2.題目要奇
命題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戲或故弄玄虛,而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為自己的論文命題,以達到文章能引人入勝的效果。
3.題目要小
歷史論文題,宜小不宜大。特別是剛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更是不要選大題目,選大題目的結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亂。想把文章寫得面面俱到,卻往往因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會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開頭、結尾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
2.編寫提綱
論文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用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
四、定稿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個步驟。
起草就是寫初稿,要深思熟慮,一氣呵成。修改時,要對史料、觀點、語言一一檢查,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還可以徵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文章加以補充,最後定稿。

2. 如何寫好歷史小論文

一、寫作指導
寫一篇好歷史小作文,要盡量做到作題新、作點新、角度新,文筆清新流暢,既有較強的可讀性,又有較深的啟發性,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命題求實求小
命題就是確定寫作的對象和所要解決的問題.中學生初寫歷史小作文,不一定能夠做到「發前人所未發」,但也要提出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人雲亦雲.主要以教材內容為背景,選取某個方面,對照歷史,聯系現實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或透視自己感知的歷史事件和現象,引發自己的觀點、看法.
確定一個自己既有濃厚興趣,又是力所能及的命題.從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等方面選擇一個角度,選題宜小不宜大,更不宜用一些華麗或空洞的題目.選題如果過大,就不易抓住重點,無法深入,作證也就困難.相反,如果能抓住一個重要的小問題,把握住關鍵,深入其本質,從各方面把它說深講透,對問題的難點和症結能科學地給予解決,這樣的作文也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選材求博求精
材料與觀點統一,是寫好一篇小作文的基本要求.材料要緊扣文章的作點,材料還要具有生動性.如此,才會使文章產生吸引力,引人入勝.
首先,根據命題的需要,帶著問題,到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期刊室去查閱,充分利用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使自己成為材料的主人.我們可以通過書目、索引了解某個研究領域的已有成果,根據索引定向查閱散見於報刊中的材料或以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方式去廣泛收集、整理盡可能多的有關資料.通過實際調查,我們能夠深入了解研究的對象,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生動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在服務主題的前提下,進行討作、辨析、整理,把收集到的復雜的、混亂的資料,通過歸納、分類、組合及科學的分析、類比,篩選出具有典型性、說服力的材料,使其成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用的作據.
(三).構思求巧求深
我們寫歷史小作文,要在搜集大量材料並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確立作文的作點.初學寫歷史小作文的人,首先要確立全文的中心論點,然後再確立中心論點下的分論點.要十分注意邏輯性,由淺入深,使理論緊密而又具體地聯系實際,內容豐富而不鬆散.使人讀後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信服作者所闡明的道理.文章的中心作點一經確立之後,就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材料的取捨,作證方法的選擇,層次段落的安排,都要根據作點的需要來考慮.還要注意史論結合,切忌觀點歸觀點,材料歸材料,兩相脫節.

3. 如何寫歷史小說

我歸攏了三種方法:

一是人物代入法。

就是以人物為中心,鋪開故事情節,一般有一至二個事件讓人物做出抉擇,給人物製造艱難的選擇困難,人物要按照當時歷史,該說什麼話,就說什麼話,這種方法使用的比較普遍。

一是事件代入法。

突出事件的迫切性,給讀者製造緊張感,但歷史故事可以打磨,不可以杜撰,要按照當時的故事進行,在描寫上下功夫,不是亂來。

再一種是混合寫法。

把握住一個點,融合人物事件層層疊疊地寫,互相勾連,相輔相成。

寫歷史小說注意幾點:

一要80%為史實,20%為杜撰;

二是人物關系要理清楚,不然會影響閱讀;

三是一般以第三人稱寫,寫起來更靈活。

歷史小說,首推蔡東藩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讀他的歷史小說,既可以輕松愉快地獲得歷史知識,又可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啟迪。

許多寫歷史小說的作者無不從蔡東藩的著作中汲取營養,獲得靈感。

4. 書寫好自己的歷史

著名共產黨員,革命烈士吉鴻昌先生有一段名言: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朋友們,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你在認真的書寫你的歷史。他在瀟瀟灑灑書寫他的歷史。而我也在悠悠閑適中書寫著我的歷史。

每個人的脾性經歷不同,所選擇的道路也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歷史故事也不盡相同,就如萬花齊放,爭相鬥艷。

著名挪威戲劇家、詩人易卜生說過: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

朋友們,現實中的我們,都是我們自己這條船上的舵手。那麼你做為自己的一船之長,掌舵人。又是怎樣駕駛自己的這一頁扁舟?以怎樣的心態行駛在這茫茫人海中的呢?

古代有一位智慧名家是這樣的瀟灑過活,他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朱敦儒,他有詩《西江月》為證:

日日深杯酒滿,

朝朝小圃花開。

自歌自舞自開懷,

且喜無拘無礙。

朋友們,在這里先聲明一句,我特別喜歡他的後兩句: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所以才"拘為己有",至於前面的那句:日日深杯酒滿。我的建議是:酒要微醺,至半醒半醉之間乃快活也。

朋友們,讓我們書寫好自己的歷史,待我們華發霜染,背佝僂時,這一生的努力堅持加油寫作之辛苦,會化作瓊漿甘霖潤澤這顆幸福的心。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人生沒有白辛苦的付出,你愛好寫作,深耕文學沃土,這一段光榮的經歷。一定會在自己書寫的歷史里,刻上這一段令自己自豪又光輝的篇章。

朋友們,努力書寫好自己的歷史,這是一段在自己的人生中閃著金光的驕傲回憶,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般渡我掌舵。

人生如此自可樂,加油!

5. 到底該如何書寫歷史

         不管歷史被人以何種方式書寫,總歸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追求真實的固然沒有錯,我們也是非常需要的,但我們偏重真實性的時候自然就會缺少一定的趣味性。這樣缺少趣味性的書對於大眾來說,確實很難啃的,再加上歷史本身的綿長性,更加不利於此類知識的普及。所以在我看來,這類歷史書籍更適合說藏起來以供查閱求證。

         作為平時閱讀,個人會更偏向於喜歡趣味性比較濃的歷史故事,就像現在流行的古裝電視劇、歷史小說一類的東西。這一類讀物在整體的歷史構架中插入一些人為虛構的愛情故事或是將一些流傳於民間的傳奇故事重新組合得到,就像是給一碗白米飯里加了點鹽加了點醋一樣讓它變得更和我們的胃口。而且我承認自己往往是被這些所謂的偏離於歷史的東西所吸引,才一不小心又了一些歷史知識積累的。

       當然也有一些歷史典籍其實是打著歷史的名號來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沒有錯,我們讀者能夠從這樣的典籍中領略到一些人生道理或是得到啟發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開放的思想。俗話說「心寬了,世界才會寬」。我們應當能夠接受或欣賞的了各種事物,但也有自己主意。

       所以歷史不管怎樣被書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要什麼。

       

6. 怎樣寫歷史的編年體或紀傳體

史書體例常識(編年體、紀傳體、國別體、斷代體) ┌—通史 ┌—依時間分—┤ │ └—斷代史 史書 │ ┌—編年體 └—依體裁分—┤ 紀傳體 └—紀事本末體■ 國別體 按國家分類記載歷史。《國語》、《戰國策》■ 紀傳體 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記載歷史。二十四史(包括《史記》)■ 紀事本末體 以事件為主線按年月順序敘事。《竹書紀事》◆ 通史 記載從黃帝到作者生活年代的歷史。《史記》、《資治通鑒》◆ 斷代史 記載朝代歷史。除《史記》外的其餘二十三史。他們的模式大體如下:編年體:某年發生了某事國別體:某國發生了某事紀傳體:某人做了某事 編年體——史書編著的一種體裁。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是編寫歷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其優點是給人以明確的時間觀念,比較容易反映出史事發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其缺點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歷史事件前後的聯系。彌補方法是,在記載史事時,有時要追敘往事,有時也附帶記述後事。紀傳體——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例如《 三國志 》《 史記 》等都是紀傳體。斷代史體例——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此體裁創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他所著的《漢書》,寫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漢王朝230年的歷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記》為通史外,其餘的二十四史都屬此體。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舉數朝,仍然屬於斷代史的范圍。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的史書,以朝代為斷限的也屬於斷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漢史》、《隋唐史》等,也屬於斷代史范圍。編年史——就是編年體史書,編年體史書是按在世皇帝的年號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宋代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是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中影響最大的一部。紀事本末——紀事本末體,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著史體裁.它與編年體,紀傳體,合稱為古代三大史體. 紀事本末體裁,每事一題,為一專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時閑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詳於記事,方便閱讀。 此一體例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將資治通鑒中一千三百六十餘年史事,改編為二百三十九個事項),編列史事,以「事」為主,詳其始末,既不受人物拘束,亦不受時間限制,可補正史與編年之不足。 1、編年體——史書編著的一種體裁。編年體史書是按在世皇帝的年號記載(即按年代順序記載)歷史事件。代表作:《資治通鑒》(由宋代司馬光編纂,是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中影響最大的一部)。此外,編年體史書還有孔子《春秋》、"春秋三傳":左丘明《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編年體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是編寫歷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其優點是給人以明確的時間觀念,比較容易反映出史事發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其缺點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歷史事件前後的聯系。彌補方法是,在記載史事時,有時要追敘往事,有時也附帶記述後事。2、國別體:以國(諸候國)為主體記載,即按國家分類記載歷史。(共兩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時期左丘明作的《國語》; 較好的一部是漢代初期劉向編訂的《戰國策》(國別體史書代表作)。3、紀傳體——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即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記載歷史,就是為人物立傳,代表作《史記》。例如《 三國志 》《 史記 》等都是紀傳體。《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4、斷代史體例——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此體裁創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他所著的《漢書》,寫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漢王朝230年的歷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記》為通史外,其餘的二十四史都屬此體。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舉數朝,仍然屬於斷代史的范圍。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的史書,以朝代為斷限的也屬於斷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漢史》、《隋唐史》等,也屬於斷代史范圍。5、紀事本末——紀事本末體,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著史體裁.它與編年體,紀傳體,合稱為古代三大史體. 紀事本末體裁,每事一題,為一專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時閑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詳於記事,方便閱讀。它創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編年體——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是編寫歷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其優點是給人以明確的時間觀念,比較容易反映出史事發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其缺點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歷史事件前後的聯系。彌補方法是在記載史事時,有時要追敘往事,有時也附帶記述後事。《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期間的歷史大事。其記述內容基本可信,史料價值很高,但是不完備。 《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紀傳體——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一般人的稱「傳」)的方式記敘史實。《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以前的史書多以編年體記述),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記》體例,以紀傳體編纂而成。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國語》是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記,又稱國記,《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與斷代體史正好相反。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也可稱為通史。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是中國第一部通史。還有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是著名的通史,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通史可以理解為貫通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或世界的從最早文明到現在的歷史。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敘述的內容廣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課題(軍事、文化、藝術)涉及內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敘述中體現歷史發展脈絡或貫穿其中線索,給人一種整體的認識。 斷代史——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此體裁創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他所著的《漢書》(也稱《前漢書》),寫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漢王朝230年的歷史。《漢書》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書(紀傳體的)。

7. 求,如何寫好歷史論文

如何寫好歷史論文
寫作的過程,我們練習寫作,須先擬定計劃。了解范圍內的史料及其有關的問題。其方法有二:一、先知材料而後引起寫作的興趣,例如唐人李延壽參修晉、宋、齊、梁、陳、周、隋諸書,熟悉南北朝時期的史料,而後決定作《南史》。二、先有意作書,而後從事於搜集史料。例如徐夢莘欲作《三朝北盟會編》,而後搜集徽欽、高三朝與金人和戰的史料。自古以來的著作家,皆無不出此二法。我們寫作論文,固然也是這樣,更必須先有理論基礎,並能運用。且在寫作動手之前,必須了解社會上對於這書的編寫,是否需要,前人寫作有何缺點,計劃寫作的史書。將有何補充或貢獻等問題。否則徒耗精力和時間,所謂勞而無功。若作為鍛煉,則無不可。
著書或撰論文,或練習寫作,必掌握材料,並先有一概念,作為寫作的起始。概念的來源,或從實際斗爭出發,或由於讀書引起某種疑問,而欲作進一步的研究,或有心得,改正前人的錯誤,或比較某一事件各種不同的記載,而求得真相,或受師友的啟發,而深入研究。我們有了概念,才能草定內容的大略及編制的形式。著作價值的高下,固決定於它的內容,而編制是否適當,也有一定影響。所謂編制,屬於著作的外形,如章節的分配及組織的適宜等皆是。編制的重要,可從《漢書》見到,班固所作《漢書》,文筆變化不及司馬遷《史記》。但《漢書》編制整齊,過於《史記》,是世人的公論。故著作如能編制合宜,讀者常感覺便利,古人或不注意。今人必須重視,我們初從事於寫作,更當這樣。
關於初學寫作,我們應注意的,共有五項:一、選定題目;二、擬定大綱;三、搜集材料;四、抄寫筆記;五、寫作論文。這是歷史寫作的主要程序。至於史料的考證,及史料與史觀的統一,還未提及,僅單純的就寫作而言。程序似很簡單,但應用並非易事,茲作說明於下;

一、選定題目。寫作成績的高下,常與選題有密切的關系。題目的范圍,既不可太寬,也不可太狹。它的材料太多,將不易處理,太少將不夠應用。所以選題之先,須先了解情況,例如預計材料的有無及工作的難易,更當了解前人已做成那些工作,有何成績和缺點,是否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若有疑問或不夠了解,宜商於師友。這樣的慎重考慮,才能選定合宜的題目,進行研究。

二、擬定大綱。定題後草擬大綱,將為主觀的想像,可能後來全不適用。最好對於范圍內的材料,有相當的熟悉,並了解前人的工作,才擬定大綱。大綱既不可太詳,也不可太略,只能作為努力搜集材料的臨時計劃。我們閱讀的材料增加,了解事跡的情節較為深入具體,對於前人工作的估價將有不同,對於自己的工作重點,也將不同,當有修改大綱的必要。故可利用大綱而不可拘守。初學者,草擬大綱,宜請師友閱看,由其提出意見,供自己參考,修正。

三、搜集材料。材料有相當的分散,例如關於太平天國的記載,江蘇各大城市都有一些收藏,不能滿足於一二圖書館。材料豐富的圖書館,對於搜集材料最有幫助,但不可抹殺其他圖書館。書籍的檢查,常依靠目錄。一般情況,目錄只有書名、著者、卷冊、出版單位、年代及版本等,而書中內容,讀者並不知道,南京圖書館庫中有關太平天國的資料,十分之七以上,都是沒有什麼聲名的人的著作。而這些人的著作,卻保存了更多真確的和重要的材料。詳細目錄和專題目錄常有助於讀者解決問題,還有稿本書籍及未經宣布的文件等,如有機會利用,當不可失去,我們不可以目錄知識為滿足。

四、抄寫筆記。閱讀史料,其中所記情節,常為讀者所不知,為避免讀後遺忘,或便於重查,皆有抄寫筆記的必要。筆記或由讀者用自己的文字,撮要記錄下來,或抄錄記載內的重要文字,專供讀者個人的參考,形式和內容,當由他自行決定。一般的說,摘錄資料,宜於採用卡片,亦有用紙本者,為建立長期工作基礎,每條資料宜自成獨立單位,既不冗長,也不斷章取義,並註明原書的頁數,將來編立標題,即可歸納門類,便於查用。張穆作《癸已存稿·序》稱俞正燮為學說:「理初足跡半天下,得書即讀,讀即有所疏記,每一事為一題,巨冊數十,鱗比行笑中,積歲月,證據周遍,斷以己意,一文遂立」。理初為俞正燮字,平日積累材料,需要時便寫文章,當不困難。

五、寫作論文。歷史工作者搜集各種材料後,進行選擇合宜的材料,用論點加以聯貫,並將其安排在適當的地位,成為有組織的整體,然後寫成論文或書籍。著作的長短,將決定於題目的大小及材料的多少,這是從形式而論。其實著作可分為二種:一、低級著作,抄襲前人所述,成為拼湊而成的寫作,價值不高。二、高級著作,發前人所未發,或為前人所不知,利用一切能得的材料,有新的觀點或看法,並非好奇立,實欲根據真實可貴的材料,改正前人的錯誤,求出史跡過程的真相。我們初學立固當立大志,但不必期求在短期內寫成一鳴驚人的著作,惟當實事求是的練習寫作,積久自必能有所成。

我們更當說明歷史著作,不是堆積許多事實而成,事實之外,還有史觀及史跡前後相互的關系,即所謂內在聯系。史學家為不同的階級服務,有不同的史觀。我們是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必須用馬列主義的理論,解釋史跡,並能貫穿於著作整體之內,成為全篇的論點,無論引用的事實多少,皆以證明論點為主。另一方面,作者應當注意因果的聯系,在自然界中,一切現象都處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中。人類社會各種事物的發展,也不能離開彼此的關系和相互制約,世上沒有單獨事物的存在。我們敘述歷史事跡,無論引用多少事實,皆以表現聯系為主。如能處處注意全文的論點及前後的聯系,便成為有組織的著作。要之,著作為一整體,以有關的事實組織而成,絕不是堆積事實。我們搜集材料,必先辯別何項事實能為整體的部分及何項不能為整體的部分,適搜集事實足用之後,必須研究如何運用各部分,成為前後有聯系、有組織的整體。
應注意的事項:歷史著作必須說明材料的來源,古人多未做到。章學誠於《文史通義·史注篇》稱:「人心日漓,風氣日變,闕文之義不聞,而附會之習且愈出而愈工焉。在官修書,惟冀塞責。私門著述,苟飾浮名,或剽竊成書,或因陋就簡,使其術稍黠,皆可愚一時之耳目,而著作之道益衰。誠得自注以標所去取,則見聞之廣狹,功力之疏密,心術之誠偽,灼然可見於開卷之頃,而風氣可以漸復於質古。」敷衍成書,古今皆所不免。章學誠有濃厚的復古思想,厚古薄今,但著作既須慎重,也當說明材料出處,卻是重要的建議。司馬光《資治通鑒》、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及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皆附著考異,表示材料來源及去取的標准,為作史者的正軌,乾嘉學派對於引用書籍,註明編卷。我們現當註明頁數,及出版地點、年月。費林論及此事,並分為二類,茲介紹如下;

甲:附註。指列在每頁下者,可分三項:一、引用書籍的篇頁;二、引用史料的原文;三、討論的證據。
乙:附表。指附在篇末或書末者,共有三項:一、參考書目;二、關系文件;三、重要的評論。

費林根據西方近代著作習慣而有這建議。馬士所著《中華帝國國際關系史》,既有附註,也有附錄,佔有相當多的篇幅,是書籍中的一例,論文往往有附註而少附錄,每一類未必盡有三項,當視需要而定,更有將附註列在論文篇末的,形式有種種的不同,但說明材料出處,實有必要。

書中若有表圖,對於讀者將更方便。表的種類很多,作者把許多事實或數字列入表中,讀者閱讀費時少而收獲大,印象深刻,而又具體,過於文字形容。圖有圖象及地圖等。文字記載,對於文化物品形狀,多不能詳,若有圖象,便有幫助。地圖為讀史不可缺少的工具,應當插入。又如古人著作,把目錄列在書末,《史記》、《漢書》都是例證。後人始將目錄放在書首,便於讀者檢查書的內容。前人不知道的,還有索引,近代西方著作,書首必有目錄,書末必有索引,且有詳細目錄及詳細索引,前者謂目錄每項下又分細目,後者指索引每項下,又分細注之類,尤便於檢查。最近我國刊印的書籍,也有末附索引的。

如何寫歷史論文
歷史論文的寫作和其他論文的寫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特定的一些要求,今天和你討論的就是歷史論文寫作的有關問題。
一、歷史論文的寫法及要求
最重要的是確定主題,根據主題列出寫作提綱,根據歷史論文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使用所掌握材料,有計劃的依次成文。
文章以提綱為構架卻不為提綱所割裂,它應是史事完整、氣勢貫聯,渾然一體的一個整體。
寫好歷史論文要注意以下問題:
(1)力求寓理論於敘述之中,做到史觀與史料的有機聯系與內在統一。要既防止空洞理論而缺少史實,流於社會學公式,又要防止堆砌史料,無理論分析。更要力避史論、史料兩張皮,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引出規律性、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系。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
(2)歷史邏輯與語言邏輯的統一,歷史論文的語言應服務於、服從於歷史的真實性。要在保證史實正確、准確的前提下,講求語法修辭。歷史發展有其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客觀的歷史規律反映在人們的頭腦里,用歷史論文或著作表達出來,這就是歷史邏輯;體現這個歷史邏輯的實踐,是通過運用詞、句、文章的語言文字手段來完成的。但,「史實真、道理正」占第一位,「文章好」居第二位,要重視 歷史論文的語言、文辭方面的質量,但不能因詞害義,本末倒置。在內容真實豐富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語言文筆的風采。這樣,才能成功地達到言以聲其心之所得。
(3)文章要通暢、質朴、簡潔,在史學文章里,為了能「真實、凝練、生動」地表達人、事,也可以適當地「文白兼用」或所謂「半文半白」。事實上,一點兒「文言」詞與片語沒有是不可能的。
(4)准確地使用引文,歷史論文中出現「引文」是必然的,它使立論可靠,有利於提高文章質量,反映作者知識,認識的深度、廣度。但也存在著一個引什麼、怎麼引的問題。首先,經典作家的教導和革命領導人的重要言論可以引用。再次,現行的法定的歷史教科書內容可以引用。因為它是依據最可靠的資料,參考最新研究成果,採用最為公認的論點,使用最規范簡潔的文字寫成的。對一些非歷史作品,指歷史小說,X X 演義、X X史話之類,它們以歷史為素材,為原料,可能有文藝價值及教育意義,但非歷史,我們不能隨便引用。
(5)歷史論文的層次與條理,在一般歷史論文中,要注意段落劃分,引文形式,注釋種類這三點。四、五千字以上的較長歷史論文,依史事種類或歷史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幾個大段,加上小標題,使全文結構嚴整,每題內涵明確。歷史論文引文的使用應力求簡短、貼切、有份量;恰當地嵌合在整個行文之中,但切忌截頭去尾,斷章取義。
二、歷史論文的範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並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海珊,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至於將階級斗爭等同於「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著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說文擬雅》、《小學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注》、《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裡,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裡。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及和教育的工作。

8. 歷史小說怎麼寫啊

歷史小說的創作需要注意的事情如下:
1)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進行一些藝術加工可以在歷史中加一些自己編的細節描寫但絕對不能改變歷史.
2)首先要熟悉歷史事件,了解歷史人物的特點,抓住一個或幾個典型的人物來展開,突出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值得學習的某些方面,或者是失敗的教訓..再通過發揮想像來構思文章主要構思。
3)歷史小說該怎麼寫才好,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我個人認為,既然用的是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名字,說的又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那麼還是以尊重歷史本身為好,大的方面,尤其是在本質、基調上不能有悖於歷史。同時,在創作過程中,也應該充分掌握且盡量多地使用流傳下來的當時素材。只有依仗豐富的原汁原味的原始素材,才有可能釀造出濃郁的歷史氛圍;而歷史小說所獨具的滄桑感、凝重感等等,便是在這種歷史氛圍中產生的。

9. 如何書寫歷史

何謂歷史?歷史是一門科學嗎?歷史學家是否應該致力於建立一套理論體系?在回答上述問題的過程中,《人如何書寫歷史》對於歷史的本質與目的、歷史學與社會學的關系、福柯所引起的史學革命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對我們建立一種不同於文本與材料的新型歷史觀頗具啟發意義

10. 簡析應當如何書寫歷史

歷史是書寫者之他者的歷史,即使親歷者自己來書寫歷史,其所見所聞也未必真實可信。書寫者總是會千方百計地查找史料,還原歷史真相。由於後來的書寫者掌握更多的史料,擁有更先進的研究手段,他們總是比前人擁有較大的優勢來評估過往的歷史。

隨著新史料的發現,一些定論會被推翻,一些共識會成為謬誤。考證歷史、書寫歷史和評價歷史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閱讀全文

與今天我們該如何書寫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0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08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88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1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5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9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1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4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78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3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2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9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0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