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應對歷史課堂生成

如何應對歷史課堂生成

發布時間:2023-01-26 17:25:30

Ⅰ 如何讓歷史課堂活起來

國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歷史課堂多多呈現動與活的情景,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這里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如何讓歷史課活起來的問題。
第一,積極開發並巧用教學資源
關於教材,新課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實上也應該如此。歷史教科書是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歷史教育資源的核心部分,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為,歷史學科所具有的獨特性質,使其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文字資源、影視資料、歷史文物、歷史遺址遺跡等。我們所使用的歷史教科書只是其中的一種文字材料而已。可見,有待我們去開發和利用的歷史課程資源還很多。
1、圖書、報刊資源是常見易獲的教學資源。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涉及的知識廣泛。圖書和報刊,社區部門單位有,學校有,不少個人也有,只要留心,是極易獲得的。圖書館資料最齊全,如通俗歷史讀物、中學生歷史刊物、歷史文物圖冊、歷史地圖、歷史圖表、科學技術史、文學藝術史、考古和旅遊等方面的讀物,可以借來一用,也可以組織學生去閱讀或摘錄。在報刊方面,除普遍訂閱的日報與歷史專業報刊外,我覺得還有《文萃報》、《中國剪報》、《文史博覽》等對歷史教學很有幫助。老師平時注意收集和保存這些,就可供急用之所需;號召學生課外去閱讀摘錄,既可豐富學生的社會人文知識,加深他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們的動,促進課堂的活。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師生都應該樂意為之。
2、鄉土、社區資源是學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學資源。作為一個歷史教師,應當隨時隨地地發現和利用社區中的鄉土資源,如歷史見證人、歷史專家學者、歷史教育專家、閱歷豐富的長者等。巧用這些資源,學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為他們的現身說法,能夠在不同層面,從多種角度為學生提供歷史素材和歷史見解。家庭也是歷史學習的一種資源,家譜、不同時代的照片、圖片、實物,以及長輩對往事的回憶和記錄,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有助於學生的歷史學習。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很感興趣,喜歡探究。如果教師恰當巧用這些社區鄉土資源,不僅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豐富其歷史知識,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活躍歷史課堂。
3、廣播、影視資源是鮮活生動而又豐富的教學資源。近年,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與錄音大量增加,成為一種非常重要且容易獲取的資源。文獻記錄片一般能夠真實生動地再現某段歷史,刻畫某些歷史人物,敘述某些重大歷史事件,對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歷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應重點利用的音視頻資源。還有一些比較接近歷史實際的影視作品和娛樂性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只要其違背史實不多不遠,也可以有選擇地利用,因為它們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有益於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感受歷史,以增強其歷史感和歷史理解能力。這類資源多,關鍵在巧用。要巧用,先是精選畫面,再是優化重組內容,然後是確定最佳的呈現方式。時下的教育裝備較以前有很大的進步,呈現方式可採用錄音帶、VCD或者課件播放。前兩種方式播放,對於一般的學校來說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之所以要精選,是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段,而可取的資源多;之所以要優化重組內容,是因為這類資源畢竟不是為教學而專門設計的,我們的教學內容比較集中,教學程序也自有體系和規矩;之所以要確定最佳的呈現方式,是因為這些資源生動鮮活,採用其他方式呈現會失去其生動與鮮活的特性,我們的學生喜歡的就是這方面。
4、信息、網路資源是豐富而又便捷的教學資源。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為歷史教學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隨著教育裝備水平的提高,網路已進入不少校園,我們應該好好地利用,使之為歷史教學服務。特別是計算機教學的推進,更加方便我們充分利用各種與歷史學習有關的計算機教學輔助軟體、多媒體歷史課件、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互聯網提供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和圖書館、檔案館網站等,以獲取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源。我覺得對於初中歷史教學很有幫助的網站有許多,其中尤以中學歷史教學資源、人教社初中歷史、初中歷史教學網、中基網歷史、歷史中考網、歷史圖片素材、歷史教學資源等網站為佳,我們不妨進去瀏覽瀏覽,會得到一些收獲的。巧用這類資源,精選仍然重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及時下載並保存,因為有些專題性的資源過期再難覓。
除了上述的四類資源外,還有一些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我們可以很好的開發利用。如歷史遺跡、遺址、博物館、紀念館、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蘊涵豐富歷史內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這些資源也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總之,在這方面我們應當樹立在生活中尋找歷史教學的靈感的觀點,把能夠為我歷史教學服務的資源都盡可能的開發和利用起來,去偽存真,取精用宏,為學生學習動起來、歷史教學活起來所用。
第二,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 如果說積極開發和巧用教學資源是歷史課堂教學活起來的基礎的話,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就是使學生動起來、教學活起來的框架。因此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我認為初中歷史教學要使學生動起來、教學活起來,在教學設計一環必須扎扎實實備好課
一要備教材。要備好教材,就得熟悉課程標准,深入鑽研教材。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性文件,與以前的歷史教學大綱比較,在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准、教學要求與教法等諸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教師要認真鑽研,弄清其新變化、新要求,做到腦中有課標。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教師要深入鑽研,了解其內容、要求、編排意圖與體系以及各章節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對即將講授的章節的鑽研,要達到懂、透、化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本。在鑽研教材的時候,要對你所開發且可用的課程資源,進行精選補入;還要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並從中選取一些材料充實教學內容。
二要備學生。備學生,就是要求教者全面了解學生,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備課要把備教材與備學生結合起來。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基礎,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以及他們的學習方法、習慣等。這樣,才可是使所設計的課堂教學足以讓學生動起來,達到教學活起來的目的。還要充分估計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教學內容會產生什麼不同的反映,預想的困難一旦出現將如何克服。這是備課時必須認真考慮、周密設計的。
三要備教法。課堂要讓學生動起來、使教學活起來,教法的設計尤為重要。教學要優,效果要佳,教師就須在備課時認真考慮教法,恰當地組織教材,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做到手中有法。歷史教學的常規方法有講述法、讀書指導法、教具演示法、談話法等。正在推廣或探索中的高效教學法有討論法、情景再現法、圖示法、啟發式教學法、三段式教學法、立體式教學法等。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法的確定要從教學任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個別特點、知識基礎、班級情況和學校的教學條件等實際出發,要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目標的培養、發展和實現。
四要備教學手段。 課要上好,得有好的教具相助。這些教具的恰當使用,就是我們所稱的教學手段或教育技術。用得好,對於課堂讓學生動起來、使課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是極為有利的。時下大多數教師採用的不外乎圖表實物、音像資料、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四類。一堂課究竟用哪些,何時用,怎樣用,都必須在備課時設計好,課前准備到位。前兩種是大家經常採用的,已經能夠運用自如了。這里我只就後兩類的使用作些提示。
多媒體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教學方法上具有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把空間距離變近或變遠,把微觀的事物放大,把宏觀的事物縮小,突破時空限制,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建立感性認識,易於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教師把學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信息傳給學生,擴大知識視野,提高教學效果。
網路技術的利用,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使課堂教學生動、活躍、優質目標的實現如虎添翼。我在教學中使用網路技術,主要有五:之一是利用網路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問題是教與學的心臟。創設問題情景,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製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景的過程。之二是引而不發,誘思導學。這里的發是指把知識點直接加以解脫。為使全班學生的主體性更好地發揮,心理潛能更好地挖潛,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師沒有必要發,而應該很好地利用網路技術進行誘發、引導,學生的整個認知系統才可激活並高速運轉起來,由最初的萌芽狀態進入主動探索新知階段。之三是利用網路技術,為學生提供獨立探究的環境。獨立探究,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的過程。在學生獨立探究時,要及時將其各種方法調至主機並投射出來供大家討論,還要適時引導其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探究之機留給學生。之四是利用網路科學激疑,創設最佳的學習心境。在課堂,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促使其認知情感由潛伏轉入積極,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如此才能實現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創設最佳的學習心境。之五是利用網路建構自主探索,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這點淺顯而易明了,在此不需解述。
第三, 恰當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新課改的核心是教師、學生角色定位的轉變,即確立教師的主導地位。這是讓學生們動起來、歷史課活起來的保證。教師恰當注意好六個導:
一,誘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這是第斯多惠說的。教師要誘導學生的求知慾,充分挖掘歷史自身的魅力;運用提綱挈領的引言、直觀形象的圖表、極富理性的推理、思辨性強的提問、新舊知識的亮點以及生活中密切相關的事例來設疑引思,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引導。教師的教貴在一個引字。我們可以利用歷史的學科特性,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分析歷史、審視歷史、探究歷史。當然,老師的引導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具廣闊性、靈活性、深刻性的,只要是有利於學生學習動起來、課堂教學活起來的,都可以恰當的使用。
三,疏導。學生受基礎知識、思維定勢、讀題判斷等因素的影響,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思維障礙。教師此時應該是問題的診斷者、思維的疏導者和心理的開導者。我們不必給予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應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聯系等方法,對症結進行仔細分析,細心點撥,幫助學生自行解惑。
四,輔導。新課改提出,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歷史知識是學生未來所需要的,但他們的歷史素質參差不齊,不可能同頭並進。對此,老師可組建學習小組,在小組內好、中、差學生分層次縱向合作,結合老師的個別輔導,把教學由課內延伸至課外。這樣,既解放了教師,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後進生的進步,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五,指導。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尋求問題的解法,而不僅是記住過程;指導學生探求新的思路,而不僅是套用過去經驗;指導學生發揮聯想想像,而不僅是重復固有模式。
六,倡導。歷史不僅是專業課程,也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課程。它對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審視思辨習慣、全面系統分析處理問題的態度以及客觀、真實、公正地判斷、評價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可見,歷史是一門知識,也是一種文化,它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所以,教師要利用這一平台,倡導歷史的人文價值,倡導正確的歷史觀,倡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這里既包括課程內容蘊涵的人文知識,又包括教學過程中應弘揚的關懷人、尊重人、解放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還包括歷史學習中應特別重視的重史實、重客觀、重背景、重借鑒、重揚棄、重批判的人文方法。

Ⅱ 如何打造歷史高效課堂19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和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最佳的課堂效果。歷史學科具有內容多、跨度大、任務重、時間緊的特點,那麼如何打造歷史學科的高效課堂,讓歷史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創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語猶如樂曲的前奏、戲劇的序幕,它會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的活動快速轉移到課堂學習中,為一節課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採取故事導入、詩歌導入、游戲導入、猜謎導入、設問導入、視頻導入等。如北師大版八上歷史第24課《國民黨政權的崩潰》一課,我採取詩歌導入的方法,讓學生欣賞並跟著朗誦配樂的詩歌《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錄音,教師提問「人民解放軍是如何佔領南京的呢?」既直奔主題,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慷慨激昂的詩歌使學生熱血沸騰,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導學案,教學相長
我覺得合理利用歷史導學案,對於提高歷史課堂教學實效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傳統教學使學生在課前對教師的教學意圖無從了解,上課只能被動的學習,而「導學案」起到了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我設計的導學案結構是這樣的:第一部分是本課的學習目標,第二部分是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試題,第三部分是測評題,第四部分是知識拓展。
每節課在導入新課後讓學生藉助「導學案」進行有目的預習,自主閱讀課文,初步掌握基礎知識,理清知識線索,並嘗試用掌握的知識解答「導學案」中所提出的問題。通過預習,有利於學生帶著疑難問題去聽課,減少盲目性,增強聽課的效果。學生自主閱讀後再進行小組交流、探究,解決有困難的學習任務。之後教師結合學生的「質疑問難」展開教學,對於大部分學生通過預習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少講或者不講,或者讓學生自己講,而對於較難的問題,學生錯誤比較多的問題則精講,重點去講。最後學生進行測評,試題要緊扣重、難點,要明顯體現差異、梯度;要角度新穎、形式多樣;要在知識測試中,融入情感熏陶和技能訓練。測試可以採取互評、互問、互測等形式。根據達標測試中反映出的問題,師生共同進行矯正,最後達到預設目標的要求,這是實現歷史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有力保證。知識拓展部分是補充相關歷史知識資料,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總之合理利用導學案,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大大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李炳亭在《現代課堂周刊》組織的《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課堂》討論中也說到,「高效課堂的本質是讓學生願意學習,學會學習的同時形成自學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是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礎。」所以教師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樣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下進行的學習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將是高效的。如七上歷史第一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學生在這節課中開始接觸歷史地圖——「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圖」,教師需要教給學生歷史識圖方法,第一,看題目,知道這幅圖要告訴我們什麼;第二,看圖例,知道圖中符號所表示的含義;第三,看圖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釋;第四,找出特點。這樣學生下次就會自己看歷史地圖了。再比如講到「戰國七雄」時,學生要記住戰國七雄的名稱和地理位置,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口訣記憶法: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也可以教給學生諧音記憶法:小燕子趙薇看韓劇,身材是s形,左手彈琴,右手下棋,兩個大眼睛楚楚動人。通過這樣的學法指導,最終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形成學習能力。
四、採用多種形式,提高課堂趣味性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採用多種的形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以後就願意去學,去探索,去求知,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牢固掌握知識。
歷史課紛繁復雜、豐富多彩,但它是過去的人和事,無法重現在人們眼前,如果教法不得當,往往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覺。所以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種現代化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把不能重復的歷史再現於學生面前,增強歷史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多種感官受到刺激,有助於獲得明確的歷史概念和清晰的記憶,而且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形成完整而又全面的歷史知識以提高教學效果。如我在講《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時,利用多媒體把《時局圖》充分展示出來:一條紅腸代表德國流到了山東,一隻黑熊代表俄國吼叫著占據了長城以北和新疆,一隻青蛙代表法國呱呱叫著跳到了兩廣和雲南,一隻色彩斑讕的老虎怒吼著氣勢洶洶撲長江流域,一隻黑鷹展開雙翅、虎視眈眈、盯著中國版圖……這樣把一幅《時局圖》有聲有色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給學生裝耳目一新的感受,讓學生鬆鬆地記住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范圍。
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通過歷史故事、生動的事例、和形象、幽默的語言使課堂充滿生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集幽默融教育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如講授《秦帝國的興亡》時,出示圖片《秦始皇》,我對秦始皇的刻畫如下:「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兩眼虎視眈眈,一手指向前方的威嚴而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他當年威征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他頭戴掛滿珠子的皇冠,身穿綉花龍袍、腰佩寶劍,這身打扮顯示了他那唯我獨尊、居高臨下的帝王身分;他面帶微笑,彷彿為自己功高蓋世、流芳萬代而流露出洋洋自得的滿足感。」短短幾句話的描述,把秦始皇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當然,以上途徑和方式方法還存在許多欠缺,但只要我們歷史教師去努力,做個「有心人」,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功打造高效課堂。

Ⅲ 如何讓歷史課堂生成靈動性

一、使用生動形象的課堂語言
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說話的藝術, 同人心交流的藝術,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 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 歷史課堂的教學語言,首先應該在向學生 傳播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滿足歷史學、教育學和語言學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形象生動的語 言,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每天在歷史課上講那些呆板抽象的授課語言,則不僅不容易為學生理解,而 且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歷史課本身具有故事性,教師在 講課中完全可以結合學科特點,使課堂語言生動形象起來。
二、教學語言要口語化
教師在講課時要把老師課本的書面語言轉化為口 語,口語化意味著通俗易懂,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
三、教學語言要幽默
教師為人師表的人格優勢和語言藝術的嫁接可以產生幽默的效果,語言幽默了,有利於營造快樂、愉悅的教學氛圍,引起學 生對歷史這門課的濃厚興趣。
四、要適當穿插典故
在講述大的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可以適時穿插古今中外人物典故,以發揮形象思 維的力量。
五、是要使用多種方法
對抽象歷史知識的講解敘述中, 應使用各種方法,如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讓語言具體化、 形象化。
六、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與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聯系 緊密,教學中加強其相互滲透和勾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的 積極性,促進各學科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俗話說: 「文 史不分家」 ,中學語文課文與歷史課相關的內容很多,這既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時代背景,又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歷史素材,有利於增長 學生的文史知識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助於學生對語文學科 的學習,反過來如果學生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則有利於學生在學 習歷史學科中對歷史事件、歷史問題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歷史與政治的聯系也非常緊密,因為教材是依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唯物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編定的,以哲學觀點統帥史實,同時,教材 中所有的觀點都是以基本的史實為根據的。

Ⅳ 如何有效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祁縣教育局教研室 武曉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內,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愉悅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每課三維目標,精心備好每一課。
有效教學是教師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在師生互動中通過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以促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學會學習的過程。特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簡言之,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歷史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個體發展和歷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教學活動。
歷史的考試緊扣課標出題,所以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歷史課程標准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標准,它非常具體,內容標准詳細地規定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六本書每個單元每一課的內容標准共44個學習主題,分布在每一冊書共有37個單元。因此,我們在講課之前必須參照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來備課,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程是一標多本,圍繞一個課程標准,使用多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有北師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書,我們都要熟悉教材內容,做好:(1)教材內容分析,了解現行教科書的結構(2)了解課時教學內容與前後課之間的聯系及其在全冊教科書中的地位(3)了解本課教學內容中各子目的內在聯系明確每一課的課標要求以及三維目標對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教學目標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准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知識與技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線,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始終。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知識與技能」以「過程與方法」作為生成保障。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作為培育的憑借與途徑。
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為依據,教學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教師還須轉變角色,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材,以一個學生的眼光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審視教材,作好學情分析:(1)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2)了解學生已經具有的與本課有關的知識;(3)了解學生在思維、情感等年齡心理上的差異,使備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
寫文章講求有好的開頭叫「風頭」,課堂教學也是一樣,需要創設新、活、美、樂、自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啟發性,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導入教學。
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馬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景緻,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們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要把握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歷史課堂的導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技巧性,以達到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的功效性,這樣的導入才具有藝術性。因此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則性。中學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四點:(1)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原則。(2)導入內容的篇幅要適中、恰當原則。(3)從新課程內容標准找導入語的突破口的原則。新課程內容標准,是本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該課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是高考命題趨勢的重要出發點,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如果能夠滲透對考點的加強,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而這一類的導入的方法一般建議是復習式的導入為主。(4)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歷史學習素材,理清學習脈絡為準的原則。 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因此歷史課堂不應該為上歷史課而上,在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脈絡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的感化。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這一種教育的感化可以貫穿整個課堂,但是,如果能夠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一個先聲奪人的效果,奠定整一節課的基調的話,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導入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問題導入法、舉例導入法、討論導入法、圖示導入法等在教學中自己的具體做法是:
(1)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便於將就舊知識邏輯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通常通過提問、練習,講述,誦讀等方式進行。使學生「溫故」的基礎上知新,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發探索問題奧妙的興趣。我在教學《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一課時這樣導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各種措施,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舉制,重視人才,虛心納諫,社會歷史發展到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呢?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呢?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通過這一導入,學生既回顧了舊知識: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明清時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響。
(2)注意歷史與現實的對比,從而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歷史思維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我是這樣導入的:播放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我接著說,2008年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體育的盛會,團結的盛會,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靈的距離,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嚮往和平的心聲,但是,在20世紀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損耗,也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並且戰爭的傷痛至今仍在延續,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再次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我在教學《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說,今天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歌,你聽聽唱的是哪個地區?於是,我就唱;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同學們一聽就知道是澳門,我接著說,是的,這是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門,那麼澳門曾被哪個國家佔領,又在什麼時候回歸了祖國的呢?這一地區實行什麼制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4)採用多媒體手段
教學歷史學科有很多影視資料可供使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發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攝成電視、電影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選擇使用。
總之,通過導入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三、打造教學特色,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首先,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打造教學特色。中國有句教育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是讓學生喜歡歷史課的首要因素。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紀連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們的講解多麼生動,多麼睿智,善於設疑,調足了聽眾的胃口!教師的情緒感染著每個同學。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學生風華正茂,他們富有理想,富有激情,我們為何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去解決一個一個問題。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減少課堂的講授時間,降低教的富營養,增強學生的飢餓感,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第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驚奇和問題開始」。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中心教學法,即教師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緊緊抓住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創造思維情境,將教學復習的知識以問題組的形式呈現,把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習歷史知識的動機和情趣,有效掌握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的教學方法。
注意以下幾點:1、問題的內容,即問什麼? 一是問題內容要緊扣課標和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是問題要體現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 三是問題要有層次性、次序性。四 是立足課本,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准則,以課文的重難點知識文獻資料思考題等為主要內容。五是不能過於膚淺。
2、要問的對象,即問誰?(1)多關注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 ( 2)問題難度較大、靈活性較強的最好問優學(3)回答問題的同學不能總集中在幾個人身上,應關注全班同學。3、提問的方式,即怎麼問? 一是問題的表述要簡明、准確、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二是問題要有啟發性。 三是教師要善於鼓勵、引導。
4、解決問題的方式(1)注重學生獨立的閱讀和思維,以自主學習為主,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徑,無論什麼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把學生的閱讀置於中心位置,要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並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著力解決識記層次的問題。(2)較難的問題,可先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試著解決,答案還不夠完整或學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師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圖、圖片等材料幫助理解。(3)把歷史知識的學習放在本單元、本冊書或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問題之間的銜接過渡,融會貫通。(5)教師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做好板書設計。
四、做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
學習歷史並不僅是單純地知道歷史事件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以史為鑒,指導我們今天的行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歷史發展帶來巨大物質進步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變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
五、做好練習鞏固與背誦教學
我認為:就歷史學科而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練習和背誦是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練習題的設置:1、要緊扣課標要求,體現識記、理解、運用層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鞏固。2、題要適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3、教師精心設置每課的練習題,當堂練習當堂訂正,及時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4、要求學生在明確題的答案之後把題寫到作業本上,同時作為本課背誦的主要內容。
背誦環節:1、力求讓學生達到理解記憶,注意背誦的准確性。2、注意對知識的系統記憶。3、多提問檢查,關注全體同學,人人過關,只佔用課堂時間,教師問學生時可變換問題的角度,創設問題的情境。4、多激勵,形成競爭的氣氛。
此外,還應進行教學反思。成長=經驗+反思。耐心進行課後反思是打造高效優質歷史課堂的階梯。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項技術,精心設計的一堂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突發事件,需要自己隨機應變,也可能會有靈感閃現,為自己的課堂增加亮色。課後反思就應該把這些散落在課堂記憶中的碎片拾起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養分,這也會成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階梯,我們會繼續攀登,高效優質歷史課堂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著名課改專家、福建師大教授余文森認為: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低效問題。我們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把有效教學的理論運用到我們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發揮個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學生具體的學情相結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閱讀全文

與如何應對歷史課堂生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0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08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88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1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5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9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1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4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78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3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2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9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3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0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