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怎麼看待屈辱的歷史

怎麼看待屈辱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10-04 01:38:06

⑴ 對於中華民族近代屈辱史有什麼感悟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 ,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⑵ 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給我們什麼啟示

1、行穩才能致遠。70年來的輝煌成就,起自於優勢鮮明、獨具特色的治國安邦之路。從體現歷次黨代會和重要中央全會的巨幅照片,到150個激動人心的「新中國第一」,再到蔚為壯觀的英雄模範人物牆,70年大型成就展猶如一個「歷史走廊」。

2、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民生活由貧窮落後到富裕幸福的變遷史。

3、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改革開放以及對外開放政策,把科技、教育、軍事的發展放在首位。以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到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4、一個民族只有強大起來才能卓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才能不斷進步。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不屈不撓、不畏強暴的民族,禦侮自強、救亡圖存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前進動力。

(2)怎麼看待屈辱的歷史擴展閱讀:

「覆巢之下無完卵」。每個人的命運與國家休戚相關,沒有了祖國的庇護,人權將無從談起,所以要愛自己的國家,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獨立和繁榮,當前受不良社會思潮影響,部分人只講個人利益不講集體利益,對國家政策評頭品足,對黨的歷史刻意歪曲,翻看前蘇聯的歷史,應該對這種現象提高警惕,用實際行動團結在一起,捍衛國家主權、經濟主權、思想主權。

參考資料:人民網-歷史性成就的深刻啟示

⑶ 作為小學生,我們如何看待著屈辱的歷史圓明園

圓明園的毀滅歷史再一次告訴我們中華兒女,貧窮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挨打,挨打就要備受欺凌,翻開晚清的歷史,那一個條約的簽訂不是說明了這一點!今天,我們重溫歷史,就是要銘記歷史,不忘中華民族的屈辱,在實現「中國夢」的強國富民道路上,永遠牢記自己是一名中華炎黃子孫,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建設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勿忘國恥、發奮圖強,只有我們的祖國強盛了,我們才永遠不會被略強欺壓,才能有真正的人格尊嚴和幸福生活。

⑷ 中國屈辱的歷史,應該持什麼態度7

我覺得屈辱的歷史應該銘記。然後努力學習,努力奮斗,爭取在 以後有能力的基礎上,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去刷新歷史,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譬如說從小喜歡學習物理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名老師,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物理人才;可以成為一名物理學家,為國家在物理研究上做貢獻,促進中國物理在世界物理屆的地位。可以去研究核武器,保衛國家,提高我國的軍事力量,我想那樣,就不會再有屈辱的歷史。

⑸ 如何看待我國的近代屈辱史

從某種角度看,一部中國近代史,也就是中國落後挨打的屈辱史。造成這種屈辱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另一方面是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是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開拓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強侵華方式與特點的變化,是與整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與矛盾息息相關的。西方列強的侵略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既阻礙了中國近代化的步伐,同時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新的生產關系的興起。本主題的內容可從兩個方面去注意:一方面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與列強侵華的關系,一方面是列強侵華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探索抗爭、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關系。
第一階段: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前(1840~1894年)。這一階段,西方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是發動戰爭,主要方式是商品輸出,侵華的主要國家是英法美等西方工業發達國家,還有沙俄。這一時期,英法等國為掠奪原料、開拓市場,俄國繼續其一貫的侵華政策,他們從海、陸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領土主權喪失。列強的侵略使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的場所。
第二階段:甲午中日戰爭到一戰結束(1894~1918年)。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侵華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後又逐漸實行「以華治華」政策;經濟上由商品輸出為主向資本輸出為主過渡。當時西方國家侵華的主要格局是共同支配,美國占優勢,到一戰期間日本暫時獨霸中國。這一時期,英法美等國的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接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他們開始進一步對外擴張,他們之間即勾結又爭奪,以武力和戰爭造成中國廣大邊疆地區的危機,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侵略戰爭。他們以大舉輸出資本來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在中國搶奪路礦權、提供政治性貸款、大規模設廠。他們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企圖瓜分中國,變中國為殖民地。而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有了獨立的侵華政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在義和團運動的打擊下,帝國主義改變了瓜分政策,實行「以華治華」的策略,先是扶植清政府,辛亥革命後又扶植袁世凱。這一時期,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三國干涉還遼、日俄戰爭、府院之爭、日本對德宣戰等就是這些矛盾的體現。
第三階段:一戰後到二戰結束(1919~1945年)。這一時期列強侵華的主要方式是從「以華治華」到強佔中國。當時侵華的主要國家先是由列強共同支配,後由日本獨占。一戰後,日美成為爭奪中國的主要對手,華盛頓會議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重新回到了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國民政府統治前期,美國在保障侵華權益、堅持「門戶開放」政策的前提下,縱容日本侵華;日本加緊推行「大陸政策」,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7年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形成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
第四階段:二戰後到朝鮮戰爭(1945~1953年)。這一時期,帝國主義的侵華方式先是「以華治華」,後發展為孤立、封鎖、包圍。侵略中國的主要國家是美國。二戰後美國確立了世界霸權地位,控制中國,支持蔣介石打內戰。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又採取了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包圍等政策,發動朝鮮戰爭威脅我國安全,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止我國解放台灣。

⑹ 對中國近代屈辱史的看法(400字左右)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百餘年時間里,在中國的土地上,經歷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壓迫和反壓迫的歷史事件,它們如實地記載了外國列強和本國封建統治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實地記載了革命和進步力量與反動勢力的殊死較量;如實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民族民主革命並取得最終勝利的輝煌歷史。
1840年,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爭為標志進入近代史,這是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求富民強國之路的探索史。
這是一部災難深重的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災難深重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這些條約給中國人帶來了野蠻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勿忘過去,面向未來!用我們的勤勉與奮斗去開創一個全新的未來!

⑺ 如何正確對待中國的屈辱史

歷史終究是歷史,當時是因為中國落後中國才挨打,所以,銘記國恥、卧薪嘗膽、奮發圖強,然而,這一切不是為了自己強大了之後也去欺負別人,而是要以寬大的胸懷為世界的
和平與發展
做出貢獻!

⑻ 如何理解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抗爭,求索交織並存的歷史

要點1:屈辱:中國近代史主要是清末至建國,主要社會形態有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一直處於被內部封建勢力以及外部列強壓迫剝削之中。

要第2:抗爭:在近代史以來,中共人民一直為爭取自由的生存環境在不斷的與封建勢力、外國列強、侵略勢力抗爭。其中代表有太平天國運動(反封建),義和團運動(反列強),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反軍閥),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反侵略),
要點3:求索,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一直在探索如何自強,代表事件洋務運動(部分代表),戊戌變法(君主立憲制改良)辛亥革命後的共和制(資本主義議會制度)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

⑼ 墨西哥總統為百年前華人被屠殺致歉,我們如何對待過往的屈辱史

百年前墨西哥爆發屠華慘案,前幾日,墨西哥總統為百年前被屠殺的華人致歉。毫無疑問,百年前的屠殺是一段令人悲傷、沉痛的歷史,希望如今墨西哥總統的致歉能夠寬慰到那些逝去華人的亡靈。每當回憶這類屠殺歷史,腦中出現的都是黑白畫面:殘忍的手段,不顧老少年幼。屠殺的理由或許有很多,不管理由真假與否,受到屠殺的是華人。

國家日益強大,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遺忘曾經的屈辱歷史帶給我們的痛。面對曾經國家屈辱史,在悲痛的同時要學會理智看待,不要被悲痛沖昏了頭腦以偏激的眼光看待他國。牢記曾經的屈辱史,時刻銘記我們為何努力。

⑽ 該如何對待民族歷史的恥辱,急急急急

理論上我們應該: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摒棄糟粕與吸收精華並存。寬容與銘記歷史發生一切的不平等事件。從歷史中汲取養分,為人類的發展做貢獻。

但是,對你提的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一個嚴格的正確答案的!這就是人為什麼要不斷的學習文化和知識。從而逐漸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良好的對他人有益的人生觀 價值觀 和道德觀過程等等.

1、歷史應當被銘記,歷史更應當被正視;
2、當我們被仇恨的怒火蒙蔽理智的目光,天地也變得狹小了;
3、歷史非常重要,但未來更重要,我們一再重申對歷史的態度,也為了明確對未來的態度;
4、從倭寇犯邊,到侵華戰爭,幾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歷史承載了太多傷痛...落後就要挨打啊!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作為一面矗立在歷史長河中的鏡子,永遠為我們敲響著警鍾;
5、以暴易暴,甚至傷及無辜,無異於將自己歸為禽獸,不可取,戰有三:上戰者,不戰而屈敵之兵,我們要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的同時,也要發展自己的科技、文火、社會...當然這個目標需要每一個中國人長期的努力;
6、凶險的大和民族與我們比鄰而居,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兩個民族(在針對外族的時候,56個兄弟姐妹組成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成為了永遠的競爭對手,東海油氣田、我釣魚島...種種跡象表明,即使兩個民族在歷史上未發生過戰爭,在自然資源面前,也將無法避免殘酷的競爭。多說無義,從你,從我,從大家做起,不起內訌,勵精圖治,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盡一份力。
當然,按現在的情況,道路很艱難,目標也很遙遠,但我相信終將實現!

另外,有讀者對如何正確對待歷史有篇評論,我想轉載你可以看看!

如何正確對待歷史問題

今天從報上讀到一則關於美國麻省理工版畫事件的報告,大致內容是麻省理工大學的網站最近刊登了該校兩位教授(包括一名日裔教授)在其「視覺文化」的課題上的一些圖片(包括描繪日軍在甲午戰爭中屠殺中國軍民的木版畫),從而引起在校的中國學生不解與憤怒,並在當地華人掀起一股抗議的浪潮,聲稱此舉「嚴重傷害中國人發的感情」。兩位教授和校方不得不道歉。但是校方沒有應中國學生的要求取締兩名教授的研究,稱其為正常的學術研究。

我想這種現象絕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聽說過很多次這樣的報道。這並不是我們的留學生有多麼愛國,中國的留學生的愛國精神想必大家早有所聞,在美國當年轟炸中國大使館後,中國學生都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前抗議示威,記者采訪美國當時的駐華大使,該大使對此種情況一笑了之:「不用擔心,我太了解中國學生了,今天在我這抗議,過幾個星期他們就會排隊在我這申請去美國學習的簽證......當然有不少海外學子都拒絕高薪,克服重重阻力回國作貢獻。但是,不想回國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個事件的發生反映了我們國家現在對待歷史問題還存在的偏狹的現實。據報道說這兩位教授是出於同情中國人和實事求是的學術研究的目的作這個課題的,他們公布這些照片是想表現日軍當時的殘暴,通過那血淋淋的照片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思考,站在人道立場上探討這種現象的根源,展示歷史證據,完全是一種實事求是的伸張正義的作法!而此舉卻被「愛國」學子所指責唾棄。西方文化是以事實說話的,不像中國動不動就說(甚至是正式場合),「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而觀美國似乎天天都在挨世界很多不客觀的罵(當然中國的最多了,中國的人多,憤青多),但是沒有聽到過美國人說:「傷害了美國人民的感情」,美國人只會在必要時辯解說,這個說法不符合事實。面對別人的批評乃至辱罵,他們認為澄清事實是重要的,頻頻聲稱自己「感情受傷害」只是一種弱者的反應。留學生當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精英了,但是此舉實在是太下作了,丟盡中國人的臉,如此高學歷、高智商的人還會這么缺乏對事件是非的判斷能力,一味「感情」用事,知識並不等於理性!想當年美國把納粹集中營的種種暴行錄像公布於眾,沒有猶太人說:「這傷害了猶太民族的感情」,他們知道這是列出證據,伸張正義的行為。我們的文化與教育是不是對於歷史問題的認識上有所錯誤了,請諸位討論!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屈辱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