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江蘇省常州市有什麼歷史

江蘇省常州市有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2-08-10 14:16:08

Ⅰ 常州的歷史

常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名延陵,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縣。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解放初,常州專署轄常州市和無錫、江陰、武進、宜興、溧陽、金壇6縣;1953年1月常州市定為省轄市,當年3月共轄6區;1958年7月,鎮江專區遷常州,改稱常州專區,常州屬之。

1961年3月,武進縣由鎮江專區劃歸常州市領導。1962年6月,常州市又改名為省轄市,10月武進縣復歸鎮江專區領導。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除轄5區外,增管武進、金壇、溧陽3縣。1996年,常州市轄天寧區、鍾樓區,戚墅堰區、新區、郊區、武進區、金壇市、溧陽市。

Ⅱ 常州歷史簡介

常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名延陵,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縣。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長春、嘗州、武進等。

「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2)江蘇省常州市有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常州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網平原,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北攜長江,南銜太湖,東望東海,與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鄰,扼江南地理要沖,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

北緯31°09′-32°04′、東經119°08′-120°12′。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2、地形地貌

常州地貌類型屬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為天目山余脈,西為茅山山脈,北為寧鎮山脈尾部,中部和東部為寬廣的平原、圩區。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3、氣候條件

常州屬於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時多有梅雨發生,夏季炎熱多雨,最高氣溫度常達36℃以上,冬季空氣濕潤,氣候陰冷。

Ⅲ 江蘇省常州市歷史。詳細介紹。

請參看網路常州詞條
http://ke..com/view/5198.html?wtp=tt

延陵
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武進鄭陸東);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345年。
毗陵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506年,其間,雖曾在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14年,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7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
晉陵
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5年)為避東海王越(司馬越)世子毗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290多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佔地聚居,設置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3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
常州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稱府,為郡沿用至今將近1400年。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8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
武進市
晉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陽)、丹徒東部地區置武進縣。嗣後各朝時有置廢分合,改稱過蘭陵、永定,並入過曲阿、晉陵,析置過陽湖。1912年,民國成立,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
常州市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鄉分別建立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常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轄武進、金壇、溧陽3縣。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縣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立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市,仍由常州市管轄。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鍾樓、戚墅堰五個行政區。
建置

延陵邑: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
毗陵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毗陵郡:東漢建武元年。
晉陵縣: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
常州:隋開皇九年(589年)。
常州望(全國十望之一):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 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
常州市:1949年。
常州市(地級):1983年3月1日。

Ⅳ 常州市的簡介

Ⅳ 我國的江蘇常州在古時候被稱作是什麼地方

我國的江蘇常州在古時候被稱作是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武進。

常州,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截至2018年,常州轄天寧區、鍾樓區、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區五個市轄區和溧陽市一個縣級市,25個街道辦事處、36個鎮、807個行政村、323個居委會,總面積4385平方公里。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改常州,於1949年設市。中國大運河常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5)江蘇省常州市有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常州的歷史

常州為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距今已有6000餘年,有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疊壓地層。天寧區青龍鎮潘家塘、奚圩墩新石器遺址出土的文物圩墩新石器遺址出土的文物蔣塘、劉家村一帶的潘家塘聚落遺址於1976年發現,距今5500多年,下層屬於馬家浜文化時期,淺層屬於崧澤文化時期。

戚墅堰區丁堰鄉排姆村附近的常州果園遺址於1986年發現,距今5000多年,屬馬家浜文化後期。武進區鄭陸鎮三皇廟村寺墩遺址,距今約4500年,屬良渚文化時期。

自吳太伯從先周一路南奔至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百越之地建立句吳(吳囯的前身),常州作為吳國領地已有32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常州武進區的淹城遺址,是中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迄今已有近3000多年歷史。

周成王初年(約公元前1042年),奄人隨同紂子武康和蒲姑人、東夷人一起抗周。三年,周殺武庚、定奄、滅蒲姑。奄和蒲姑遺民南逃,逗留在江淮之間,後又至太湖流域,淹城之稱為古淹君地便是在此時。

此外,武進區境內還有春秋時期吳國的闔閭城遺址和胥城遺址等。春秋末期(前547年),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開始了長達2500多年有準確紀年和確切地名的歷史。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為縣治。

王莽改毗壇,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分無錫縣置毗陵典農校尉,屯田墾殖並統諸縣。西晉大康二年(281年)建毗陵郡,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張家港西部)、無錫7縣,是為江南大郡。

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毗陵驛就設於此。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5年)為避東海王越(司馬越)世子司馬毘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沿用290多年。

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佔地聚居,僑置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3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以州統縣。

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沿用至今將近1400年。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

宋代,常州屬兩浙西路。宋元之際,發生常州之戰。伯顏攻克常州後,下令屠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常州路,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晉陵縣、武進縣(兩縣同城),領晉陵、武進二縣和宜興、無錫二州。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置長春府,同年更名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8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

Ⅵ 想知道常州古稱是什麼

常州古稱是延陵、毗陵、晉陵、蘭陵等等。

1、延陵

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吳王余祭封季札於延陵。常州從此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古稱延陵,源於「綿延的丘陵」。常州城郊雖屬水鄉平野,但南、西、北的境內外,小丘相連。東周時,稱延陵邑。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建延陵縣,這一地名沿用至公元前206年。

2、毗陵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改延陵縣為毗陵縣,「毗」意為相連,與「延」意相近。公元9年,王莽改為毗壇縣。公元25年,復改為毗陵縣。三國東吳時234年,置毗陵與農校尉,轄管今武進、丹陽、丹徒等地。晉太康二年(281年)改為毗陵郡。管轄范圍又擴大至今無錫、江陰等地。

3、晉陵

晉東海王司馬越的兒子名毗,為避諱,永嘉五年(311年)將毗陵郡改名為晉陵郡。晉陵郡管轄范圍最大時,包括今常武地區、無錫、常熟、江陰、丹陽、丹徒等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全國廢郡,置州於常熟縣,因縣名為常州,後因常熟縣歸入蘇州,逐移常州治所於晉陵縣。晉陵縣的地名一直用至1357年。時城內分屬晉陵,武進兩縣。將晉陵縣改名京臨。

4、蘭陵

西晉末年,黃河流域地區混戰,大量北方居民南遷。時山東蘭陵縣的部分居民移居常州地區。318年,僑立南蘭陵郡於武進縣境內,並僑置蘭陵縣。南蘭陵後因出過齊,梁兩朝皇帝而聞名。

502年,梁武帝廢除僑置郡縣,獨保留蘭陵郡縣名,將南東海郡改為蘭陵郡。包括丹徒、武進等縣。558年復為東海郡。620年,以原來蘭陵縣地置武進縣。

常州簡介:

常州,簡稱「常」,別稱龍城,江蘇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蘇錫常都市圈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438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州市常住人口為5278121人。

常州地處江蘇省南部、長三角腹地,東與無錫相鄰,西與南京、鎮江接壤,南與無錫、宣城交界。常州位於長江下游平原,兼有高沙平原和山丘湖圩,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常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稱毗陵。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歷朝均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稱。

Ⅶ 常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哪些歷史上的名人生活在這里

常州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第一人:季札(公元前576-前484)
常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中華皇帝寶座的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427-482)
梁武帝:蕭衍(464-549)
抗倭英雄:唐順之,號荊川(1507-1560)
詩格超逸、書法俊秀、畫筆生動,稱「南田三絕」的:惲格,號南田(1633-1690)
文學家、經學家:段玉裁(1735-1815)
著名學者:洪亮吉(1746-1809)
中國第一代實業家之:盛宣懷(1844-1916)
教育家、哲學家和近代倡導中華科學氣功靜坐法之:蔣維喬(1873-1958)
實業家、江蘇省前副省長:劉國鈞(1887-1978)
一代語言大師:趙元任(1892-1982)
戲劇家、導演、戲劇教育家、電影藝術家:洪深(1894-1955)
政治活動家、宣傳家、著名的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1895-1931)
畫壇泰斗:劉海粟(1896-1994)
亂針綉創始人:楊守玉(1896-1981)
中國***的創始人、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人之:張太雷(1898-1927)
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國中***早期領導人之:瞿秋白(1899-1935)
七君子之:史良(1900-1985)
七君子之:李公朴(1902-1946)
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惲逸群(1905-1978)
《紅燈記》導演:阿甲(1907-1994)
著名學者、數學家:華羅庚(1910-1985)

華羅庚,數學家
惲子強,化學家
秦仁昌,植物分類學家
蔡邦華,昆蟲學家
張景鉞,植物形態學家
孟憲民,礦床地質學家
吳學藺,物理光學、機械、冶金學家
狄超白,理論經濟學家
庄逢甘,空氣動力學家
楊澄中,核物理學家
談鎬生,理論物理學家
彭少逸,石油化學、催化學家
吳階平,泌尿外科專家
吳旻,細胞遺傳學、腫瘤學、人類遺傳學家
蔡旭,小麥遺傳育種栽培專家
方俊,大地測量與地球地理學家
吳汝康,古人類學家
董申保,岩石學家
呂保維,電波傳播學家
湯定元,紅外物理學家
徐至展,激光物理與等離子體物理學家
蘇定強,天文光學家
翟中和,細胞生物學
孫樞,地質學家
王之江,光學家
姚熹,材料科學家
許學彥,船舶設計專家
劉琪:北京市委書記
吳青霞:畫家
吳祖光:劇作家
周潔茹:作家

Ⅷ 常州市的由來

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文化古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稱。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常州境內風景名勝、歷史古跡較多,有中華恐龍園、嬉戲谷、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和天目湖、南山、太湖灣等自然風景區。
資料來源:http://ke..com/subview/5198/14942555.htm?from_id=633262&type=syn&fromtitle=%E5%B8%B8%E5%B7%9E%E5%B8%82&fr=aladdin#13

Ⅸ 常州市的歷史

常州歷史文化,是常州社會經濟政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表現形態之一。它的積淀極為厚實豐碩;它的建樹令人注目,某些方面還在全國獨領風騷;其燦若星辰的文化精英,曾引來龔士珍「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的贊嘆。回顧和研究這種歷史文化現象,繼承和弘揚歷史文化遺產及其寶貴經驗,對於我們加深對家鄉的認知度,提高市民的人文素質,推進學習型城市的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地方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迪意義。今天著重講兩個問題。

Ⅹ 常州市有哪些風俗歷史小故事

常州歷史文化淵源流長,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稱)至今, 已經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文化古城(歷史上有「龍城」別稱),同時又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經濟發達的新興工業城市。常州市現轄金壇、溧陽兩個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鍾樓、戚墅堰五個區,全市土地面積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稱延陵、毗陵、蘭陵,隋文帝時定名為常州。自西晉起,常州始終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吳重鎮,八邑之都」之譽。常州的手工藝品「宮梳名篦」馳名中外,早在20世紀初,就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另外,始建於唐朝永徽年間(650-655)的天寧寺;唐昭宗年間(889-904)的紅梅閣;以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學家唐荊川先生讀書處的名稱命名的陳渡草堂,以及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無不蘊涵著常州濃厚的文化色彩。

常州歷史文化的發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為四個時期,即:文化肇興時期(從古吳文化至南北朝);文化發展時期(從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時期(貫穿整個清代);文化延續時期(從清末至民國)。古吳文化,大致可從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到了隋唐至明代時期常州出了五位狀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常州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九位狀元,另外,自紅梅公園內的文筆塔建成以後,常州先後出現了15位皇帝,1333名進士,因而文筆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筆魂,每次上京趕考前必登塔祈禱,這也體現出常州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到了清代,從順治至宣統,共267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從積淀數千年形成的輝煌,迅速走向衰落並最後滅亡的時期。而這時期卻成為常州的鼎盛時期,這時的常州不斷涌現出具有全國影響的五大學派,即常州學派(今文經學派)、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孟河醫派。在文學方面,常州在清代有「詩國」之稱,並出現了兩位頂尖級詩人,一位是黃景仁(仲則);另一位是趙翼。在藝術方面,嘉道年間「常州灘簧」在民間流行,後發展成「常州幫」、「無錫幫」兩種形態,是常錫劇的前身。當時雖屢遭官府禁絕,但禁而不絕,後來發展成常州主要的地方劇種。到了文化延續時期,在常州歷史文化的諸多領域得到了體現,文學、藝術、教育都有了較快而且多元化的發展。

龍城常州,是一個蘊涵濃郁的歷史文化色彩,並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文明城市。

閱讀全文

與江蘇省常州市有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