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為什麼歷史上災年都往南方跑

為什麼歷史上災年都往南方跑

發布時間:2022-08-09 11:23:48

A. 2008年雪災為何在南方發生而不在北方發生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軍認為,形成大范圍的雨雪天氣過程,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尤其在歐亞地區,大氣環流有自己的運行規律,當它在一定的時間內,維持一個穩定的環流狀態下,尤其是在低緯,青藏高原這一側有一個低值系統,在西伯利亞地區維持一個比較高的高值系統,我們氣象局講的高壓系統,這兩個系統在這兩個地區長期存在,低值系統給我國的南方地區,主要是南部海區和印度洋地區,帶來比較豐沛的水系,因為西南暖濕氣流北上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因為北邊的高值系統穩定,主要帶來的從西伯利亞地區不斷帶來冷空氣,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南就形成了一個交匯,冷空氣密度比較大,相對來說,位於底層的暖濕氣流,就是暖空氣墊上向上滑升,因為暖濕氣流本身形成的水氣就會凝結,形成一些雨雪的天氣,由於這種冷暖空氣,在這一帶地區一直有長時間交匯的作用,導致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持續時間就比較長。

這種冷暖氣流的作用,相當於兩條河流,一條河流從北向南運行,一條河流從南向北運行。這樣的話,這兩條河流基本上都是比較穩定,在一定的河道中運行,這樣的話,這兩種河流交匯地點始終維持在長江中下游這段地區。同時在穩定氣流的背景下,還會有一些小的擾動,比如在基本的氣流之上,還有一些小的擾動,每一次的擾動一過,可能就會帶來一次雨雪天氣過程。實際上我國南方地區這三次雨雪天氣過程,基本上主要是位於比較偏南的西風氣流之上,三次擾動,同時引起了西南暖濕氣流的三次加強,相應的出現了三次比較大的雨雪天氣過程。
一、拉尼娜對中國的影響

今年全球的氣候大背景是拉尼娜,厄爾尼諾我們較熟悉,但對於她的姐妹拉尼娜我們還很陌生。

拉尼娜是同厄爾尼諾相反的氣候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秘魯附近)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小小的0.5度,又遠在南美洲,但卻對我國造成了極大影響。

1.南太平洋的氣溫偏低是怎樣擴散到全球的。海洋表層的洋流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從東太平洋(即秘魯)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即中國、日本),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從而加劇氣流在西太平洋的上升運動,實際上削弱了西太平洋的副高,加強了信風和西風,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將拉尼娜的影響從秘魯擴散到全球,特別是中國。

2.西太平洋上升運動的加強對中國的影響。西太平洋的上升運動加強,導致了本來在冬半年就已經遠離中國大陸進入太平洋的副熱帶高氣壓帶進一步遠離大陸,對大陸冷氣團的牽制抵抗作用進一步降低,很明顯,沒有了副高的阻攔,副高兩側的風帶,一是北方強大的寒冷的西風帶,二是南方印度洋上的信風帶可以長驅直入大陸,橫掃全亞洲,而中國恰恰就在這兩個風帶的控制之下。

3. 風帶加強對中國的影響

(1)西風帶。西風帶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個是對北方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冷空氣團是從極地方向過來的,冷氣團比較寒冷,冷空氣強度比較強,因為北冰洋的蒸發作用小,空氣極為乾燥,以大風、降溫過程為主,不會出現大范圍的降雪,以前對我國造成影響最大、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股冷空氣。今年主要受北方氣團影響的東北降雪量就很少,跟過去持平。二是從西路過來的,這是我們很少關注的,但它藉助西風帶加強從冰島大西洋沿途過來,經過歐洲地中海橫掃整個亞歐大陸,由於來自較濕潤的大西洋,這股冷空氣帶來了大量的降雪。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今年因為這股強冷濕空氣,巴格達這種極度乾旱的地方降了百年以來第一次雪,中亞地區,特別是阿富汗山區積雪超過兩米。甘肅這種比較乾旱的地方今年降雪量超過常年的兩倍,為60年之最。多有趣,我們天上下的雪竟然來自大西洋的海水。

(2)信風帶。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移,信風帶在過去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但由於拉尼娜的加強,加上西風帶受到青藏高原阻擋,分流至喜馬拉雅山脈南翼逐漸加熱加濕的氣團,使得中國南部受到了來自印度洋大量的暖濕氣流,造成雲貴高原的氣溫甚至比常年的還要高。

(3)共同影響。由於太平洋上的副高減弱,因而南北兩股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中國內陸,信風帶來的暖濕氣流控制南方,像深圳這段時間濕度都高達90%。過去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就單一的控制全國,全國都是寒冷乾燥,但今年拉尼娜引導著信風帶來大量水汽,同北方乾燥寒冷的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從而形成了大范圍的暴雪。降雪同降雨的原理一樣,現在溫度一上升就下大雨,甚至暴雨。從影響范圍看,災害程度從東向西遞減,沿海省份影響較小,可見水汽主要來自印度洋而非太平洋,信風影響巨大。

二、局部分析

1. 長江中下游、安徽、湖北。這一地域處於北緯30度附近,正好是西風帶同信風帶交匯的地方,南北氣流交匯,勢必造成大量降雪。另外,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眾多,當地水面蒸發的大量水汽也是降雪的來源之一。

(1)湖南。由於南嶺的阻擋,將剩餘的冷空氣都集中在了湖南郴州、衡陽一帶,也就是南嶺山腳下,從而將冷空氣最後的力量全部發泄在湖南。

(2)廣西、貴州。雲貴高原過去一直就是同時受到南北兩股氣團的共同影響,只是今年的強度特別大,過於濕潤,又過於寒冷,造成嚴重的凝凍,凍雨。

(3)北方。過去印象中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依然沒變,東北主要受到北方的乾燥冷氣團,所以降雪量沒有太大變化,從衛星雲圖上看這幾天基本沒怎麼下雪。倒是西北地區由於強大的西風帶來了大量的來自大西洋的水汽,降雪較常年偏多。

三、 降雪對南方的影響

下雪是自然現象,北方年年都下,即使有暴雪,也沒造成嚴重問題。為什麼南方降雪會產生這么多問題呢?這里主要同嚴寒的北方進行對比分析。

1.凍雨。現在南北地面溫度都長時間低於0℃。但北方是從低空到高空都是穩定的冷空氣,所以降下的都是雪花。

南方由於冷空氣勢力已經有所減弱,暖空氣勢力又異常強大,因此在1500米至3000米上空形成一個溫度高於0℃的暖空氣層,再往上3000米以上溫度又低於0℃。大氣垂直結構呈上下冷、中間暖的狀態,即近地面存在一個逆溫層。大氣層自上而下分別為冰晶層、暖層和冷層。如此,從高空冰晶層掉下來的雪花通過暖層融化成雨滴,接著進入靠近地面的冷氣層時,雨滴便迅速冷卻,雖還沒有來的及結成冰,但溫度已降至0℃以下,便形成了凍雨。

2.結冰。北方落下的都是雪,而且由於溫度低,落地不融化,所以不會結成冰。即使白天溫度高融化了,由於北方完全受極乾燥的冷氣團控制,融化的水很快就會蒸發,又回到空氣中,地面總是乾的。樹上,電線上結冰十分罕見。

而在南方,當凍雨落在地面及樹枝、電線等物體上時,便集聚起來布滿物體表面,由於物體溫度都低於零度,所以立即凍結成冰凌。降下的雪花在白天溫度高於零度時表面上的冰會有所融化,但由於受到暖濕氣團的控制,濕度極大,根本蒸發不了,冰水還是留在地面物體上;到了晚上,溫度又下降到零度以下,水立刻又結成了冰。

3.降雪量。北方看似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但那不怎麼厚的雪是整整一個冬天積累的,由於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極乾燥,所以每次下雪並不多,總是小雪、中雪,也就是每小時只下5毫米左右的雪。一個冬天總共才下了幾厘米的積雪。

南方本來濕度就高,再加上拉尼娜帶來的信風,使得降雪量非常大,湖南、安徽常常是暴雪,一小時就下14毫米以上的雪,現在很多地方積雪竟然厚達20多厘米,遠遠超過了北方一年的降雪量,所以南方的雪災更嚴重。

4.由於超重引起的凍害。北方的降雪不易結冰,所以電線、屋頂上雖然有落雪,但一旦積累到體積過大、無法保持平衡時,就會自動從電線上落到地面上,所以電線表面只會留有少部分積雪,對電線的強度影響並不大,不至於超過電線所承受的重量,也不會壓塌屋頂。

南方的降雪、降雨最終轉化為冰凌,落在電線上的雨雪,晚上一結冰,就將電線牢牢的包裹住,冰就固定在電線上,這樣每一天冰都可一層層的將電線包裹起來,形成一種像樹木年輪樣的情況,積累幾天,這個厚度就不容忽視了,看新聞說電線上冰的厚度超過電線直徑的兩倍,鐵的密度是7,冰是0.9,也不算小了,相當於電線二分之一的重量壓在電線上,電線自然承受不了,最終斷裂。屋頂、高壓線的鐵塔都是這樣被厚厚的冰塊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最終倒塌,這種情況主要就發生在濕度極高、溫度較低的南嶺山腳下,所以郴州、衡陽一線的70多座高壓線鐵塔有近三分之一都被壓垮。高壓線高高的鋼塔在下雪天時會承受2-3倍的重量,但如果是結冰,會承受10-20倍的電線重量。電線水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異常的低溫,所以電線由於熱脹冷縮已經超出設計限度縮的緊綳在鐵塔之間,強度大大降低,直接導致了電力系統嚴重癱瘓,郴州已經連續5天斷水斷電,特別是京廣鐵路韶關到郴州段。電力機車沒有電,可以換內燃機車,但信號燈也沒有電,道岔也沒有電,所以哪怕是內燃機車,也只有慢慢的靠眼睛看路邊的人工指揮通過,道岔也都必須有人工搬,這使得內燃機車在這一段根本跑不出平時的速度,使得鐵路運輸更加困難。

5.公路凍害。北方公路上也會有積雪,但都不會化,而且量不會很大,即使化了也會很快蒸發掉,不會在地面上留下積水,凍結成冰。經汽車壓實雪的摩擦力比冰高很多,即使要爬坡,安上防滑鏈,就可以在雪面上前進。

南方一方面積雪特別厚,很多地方沒過腳。更重要的是這些雪融化成水,由於濕度極高,這些水很快就凍結成冰,也跟電線一樣,一層一層覆蓋在路面上,有些地方竟有10厘米厚,汽車在冰面上摩擦力很小,自然就會打滑。所以京珠高速不能通行完全是為了人民安全,結冰完全不可抗拒。另一方面,由於冰比雪硬的多,所以給車輪安上防滑鏈根本沒有用,這一北方最實用的方法在南方失去了作用,反倒會使摩擦力更小,行車更危險。

B. 為什麼這兩年的自然災害基本都在南方呢

因南方地下資源被應用過度,導致地球地表面支撐不住。地震其實是地球的自我調節。

C. 中國古代歷史上三次南遷的歷程 原因 影響 啟示

我國歷史上曾進行過三次人口遷移,這三次大遷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麼,人口遷移的原因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人口遷移。所謂「人口遷移」,一般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間位置上的變動,這種變動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的變動。黃河流域是中國最早的經濟文化中心地區,中國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在這一片地區。引起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戰亂、移民支邊和自然災害等,但戰亂往往是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人們為逃避戰亂地區而進行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下面分別對三次人口南遷情況進行介紹: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第一次人口南遷高峰

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社會大動亂時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特別是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和西晉的「永嘉之亂」,黃河流域戰火連綿,長時間的戰亂對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災難,嚴重的破壞了人們經濟生產,北方人民為逃避戰亂不得舉族南遷,對於第一次的南遷描述,史稱「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

2、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第二次人口南遷高峰
在安史之亂前,唐朝的經濟文化和軍事國力經過「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後達到鼎盛,在這段鼎盛時期內唐朝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和軍事制度——府兵制逐漸遭到破壞,由於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逐漸被日益盛行的募兵製取代,募兵制的形成,使軍隊開始變為私人武裝,很快發展成為強大的地方割據力量——節度使,致使唐朝的軍事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為「安史之亂」的爆發形成條件,「安史之亂」致使黃河流域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被迫南遷,對於戰亂後的人口遷移的描述,史稱「四海南奔似永嘉」。

3、宋代靖康之亂時期——第三次人口南遷高峰
在宋代「靖康之亂」前的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混戰,南方相對安定,人們紛紛南遷,但這一時期的南遷規模不及「靖康之亂」後的人口遷移規模。由於宋代統治者實行的是「守內虛外」的政策,同時宋朝國內的冗官、冗兵、冗費,以及由此帶來的積貧、積弱,是構成北宋中期社會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靖康之亂」的重要因素之一。「靖康之亂」後,金兵大肆劫掠,中原戰亂又起,隨之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南遷高峰,對於這次南遷的描述,史稱「高宗南渡,民從之者如歸市」。

人口南遷對於南方地區的影響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不僅增加了勞動力,有利於開墾荒地,而且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刺激的南方經濟的增長,為南方農、工、商各業的發展帶來了生機。伴隨著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所帶來的是中國古代南北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南移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自東漢末年,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兩宋最終完成。由於北方較南方戰亂較多,所以北方的經濟特點一般是反復的破壞和恢復,而南方社會比較安定,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其經濟特點是持續的開發。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人民為避戰亂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遷的歷程,北方人民的南遷為南方農業生產增加了大批勞動力,特別是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他們同南方的漢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數人民共同興修水利,開墾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術有所提高,小麥開始推廣,牛耕得到普及。長江中下游經濟迅速發展,福建地區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隋唐五代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繼續發展,「安史之亂」後伴隨著第二次人口南遷,南方經濟迎來了第二次飛躍,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對外貿易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史稱「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愈加明顯。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在「靖康之亂」後,隨著第三次的人口南遷的高峰出現,南方的糧食產量、農業技術、手工業技術與規模、商業貿易、城鎮數量都超過了北方,江浙一帶已經成為全國糧倉地帶和最大的紡織中心和商業中心,同時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進程也終於完成。
北方人口南遷者絕大多數為勞動人民,他們來自封建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黃河流域,擁有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勞動經驗。從《呂氏春秋》、《管子》、《汜勝之書》以及《四民月令》等文獻資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戰國秦漢至兩宋時期,黃河流域的生產技術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相比同一時期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區則要落後的多,北方人口南遷將黃河流域的先進生產技術與工具帶到長江流域,必然推動這一地區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不論在質或量上方面均發生顯著的變化。有些南方地區開始實行區種法,並開始採取輪作復種制。這些進步雖不能完全歸功於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帶來的文化影響的突出作用,是應該得到充分肯定的。
勞動是財富生產的唯一源泉。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給南方地區帶來了大量的生產力。在南遷過程中,能夠順利到達南方地區並且能生存下來的,多為一些青壯年,他們能夠承受一路南遷的顛簸與艱辛,同時他們也是廉價的勞動力。當時南方的士族地主階級具有從事土地開發的強烈沖動和積極表現,他們迫切要求開發江南,建立強大的經濟基礎,以增強南方的軍事力量。北方南遷人民來到南方地區後,兩手空空,一無所有,而政府無法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所以士族有需要勞動力來尋覓開發山川澤林的積極性,南遷人民有需要解決生計問題的積極性,在這兩個積極性的推動下,經過長期艱苦卓越的奮斗,終於使南方地區的面貌煥然一新。

人口南遷的意義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三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和其所帶來的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過程,是南方地區逐步開發、發展的歷程,它改變了黃河流域「一枝獨秀」的歷史現象,使南方擺脫了「荊榛遍野,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經濟得到飛躍發展,進而後來居上,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對中國經濟的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也帶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向南傳播,進而向邊疆地區滲透,使各地經濟的發展趨於平衡,並且南方經濟的發展也拉動了北方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同時,人口的南遷,促進了我國古代的民族融合,特別是中原地區漢族人民遷居到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少數民族內遷到內地,使各族人民交錯雜居,接觸頻繁,甚至互通婚姻,相互融合,豐富了各族經濟文化生活,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與發展。人口的南遷使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趨於平衡、合理,改變了古代人口布局,促進了民族融合,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建設。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對於當代我國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格局產生,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重大意義。

D. 我國歷史上的統一戰爭為啥都是從北向南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規律,基本上是北方統一天下的多,而南方統一天下的很少。這也就是歷史上說的,從北往南打容易,從南往北打,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E. 東漢末年南遷有什麼歷史意義

你的問題題目其實很不明確啦,我憑我的理解回答吧,呵呵。

歷史意義:

1、人民的南遷給南方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有利於南方經濟的開發和發展,為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打下基礎。

2、促進各民族人民的交流,促進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國家統一。

3、戰亂等促使人民的非自發遷移客觀上使人口分布趨於合理

F. 嚴冬、旱災。河南人為什麼要往更北方的山陝逃荒往南方走至少沒有那麼冷,至少可以看到綠色,為什麼

個人覺得有三點原因:第一,南方人多地少,聚集性比較強,北方的局面較南方應該會較好一點;第二,山西陝西人主張吃麵食,而南方大量種植的都是水稻;第三,明清時期的晉商,給當地的百姓帶來的更多的就業機會,也使得國家有財政和稅收保障,現而今,發展形勢也比較好。

G. 看了《一九四二》,為什麼一有災,河南人就喜歡往陝西逃荒

河南很多地方都流傳自己祖先是從西邊來的,洪洞大槐樹之類的,所以往西跑,而且42年很多災民往西走是為了到洛陽搭火車。
下面的是1942的作者說的。。。。
河南人為什麼逃荒到山西
提問背景 1942年,河南人逃荒都是往山西、陝西、甘肅走的。在逃荒路上,餓死300萬人不僅是災荒和戰爭的因素,還有背後很深刻的原因。這是小說《溫故1942》年的創作背景。1991年,劉震雲沿這條路線走過一趟,采訪到很多還活著的當事人,聽他們講述,感覺非常震撼,不是被1942年的慘狀,而是1942年的被遺忘。
記者:我看到你說過為了拍《溫故1942》,和馮導來過山西?
劉震雲:是啊,河南人逃荒往西走,要不去山西,要不去陝西。其實我覺得去東北逃荒比較劃算,地廣人稀,土壤肥沃,但河南沒有人往東北去,其實山西的某些地方比河南還貧瘠,他為什麼要往山西去呢?
記者:您找到答案了嗎?
劉震雲:我找到了。因為第一個從河南逃荒的人是去的山西,第二個、第200個、第2萬人都會去,因為那裡有熟人,有落腳處,有照應處。那條路上的河南人在臨死之前給世界留下最後一次幽默。比如老張馬上就被餓死了,他想的不是妻離子散,他想的是兩天前死的老李,「我比他值了」。路上餓死了個人,後面的人上來割肉,一割肉這人醒了,說「大哥,我還行」,割的這人說:「大哥,你不行了」。這人一想,轉頭又死了。我想說的是悲劇中藏著的幽默和喜劇比悲劇本身還要震撼人。

H. 為什麼自古北方侵略南方多

古代改造自然的技術還沒有現代這樣能讓春天的蔬菜在冬天成熟,也沒有現在的大規模養殖業,所以那時候的天時很重要,去看看歷史就知道,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一般都會發生在秋天或者初冬,因為在那個時候要為牛羊上膘,配種,這樣來年就會有更多的牛羊。游牧民族是以牲畜多少來衡量貧富,所以在秋冬時期牧民基本不會宰殺牲畜,游牧民族也不會穀物播種,為了自己不被餓死而四處劫掠。後來這就成了一種慣例。南方是農耕民族,除非遇上災年,否則氣候的問題就不會影響太多,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秋天有了收成,自然也成了北方的劫掠目標。所以,北方的侵略會搶走糧食和勞動力作為奴隸,搶完就走。而南方的入侵,一般會以耕地作為目標,打完就佔領,可以參考百越金地眾國入侵中原的歷史。

I. 為什麼這兩年的自然災害基本都在南方

第一,南方人多。
第二南方水多,水系發達,全球流量排在第二位的河流(長江)和第三位的河流(珠江)全在中國南方,所以很容易發生洪災。
第三,中國南方主要為季風性氣候區,而北方主要為大陸性氣候區,然而往往季風性氣候區夏季容易多雨,而冬季容易乾旱,注意是為什麼南方夏季容易發生洪災,而冬季容易發生旱災的原因。
第四中國南方主要多山區,丘嶺地帶,而北方多為平地,所以一下暴雨南方容易發生泥石流,而北方不會。

J. 大家說說 為什麼 災難 都在南方

南方人口過剩,尤其是四川全國人口最多 加上重慶有1.5億左右,也就是說全國十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四川人,對環境污染最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自然遭報應,因果報應吧 ,自作孽,不可活。 北方地廣人稀,而且平原居多,如果北方都災害,恐怕要等到南方人滅絕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歷史上災年都往南方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