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大乘的三大歷史事件是什麼

大乘的三大歷史事件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7 23:18:19

❶ 佛教的歷史、重要的人物事件;道教的歷史、重要的人物事件是否殊途同歸

佛教
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次大陸,雅利安人占統治地位,婆羅門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婆羅門教奉行種姓制度。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分化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階級,婆羅門掌握宗教領域,尤其是祭祀活動,剎帝利襲軍政,吠舍經營商業和手工業等,首陀羅為貧窮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隸的地位[3]。

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凈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在母親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於蘭毗尼園無憂樹下。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撫養成人。29歲時,當他視察子民的時候,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雖然不斷沉思,但不得離苦之道,於是離開皇宮,遍訪名師,苦修6年。35歲,在菩提樹下禪定49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而悟道,成為佛陀。

在鹿野苑開始以四聖諦之說,口傳佛教,在45年內度化了眾多弟子。80歲時肉身去世(稱為「入滅」)。

佛教經典的第一次結集發生在釋迦牟尼入滅(稱為「佛滅」)後不久,有大迦葉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認為已經證得羅漢果位的僧人(五百羅漢)確立最初的佛經體系。此次集結由迦葉主持,阿難負責誦出經藏(修多羅藏),優波離負責誦出律藏(毗尼藏)。[4][5]

佛教經典的第二次結集據記載發生在佛滅後百年。[5]根據南傳佛教《島史》的記載,是由於毗舍離比丘違反十種戒律的規定(十事),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討論十事是否符合佛法。討論的結果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並在此後合誦經典。同時,毗舍離僧人為代表的人數眾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萬人,並進行了自己的集結,稱為大集結。由此,並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由於是佛教僧團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稱為「根本分裂」。以上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進行的集結一並被稱為第二次集結。

部派佛教時期主條目:部派佛教
自從第二次結集後,佛教分化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兩大部派,史稱「根本分裂」。[6]上座部是一些長老所支持的學說,屬於正統派。大眾部則是眾多僧侶所信奉的。[7]後來隨著教徒對戒律、教義見解的差異,兩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約持續到西元一世紀前後,佛教主流慢慢形成大乘佛教為止,此即所謂的「枝末分裂」。[6]大眾部先後發展成為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和北山部等。上座部則分裂出一切有部、雪山部、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和經量部等。[8]

孔雀帝國阿育王時期
婆羅米文石柱阿育王敕令碎片
在阿育王時期,佛教在孔雀帝國及其周邊地區的傳播參見:孔雀王朝、阿育王及第三次結集
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並沒有把佛教定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9]為了扶持佛教,他投入了大量金錢,護送大量僧人到印度各地傳教,並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和佛塔。這些佛塔都供奉著舎利。百姓都認為興建這些佛塔是積德行善,造福百姓。後來,阿育王子女相繼出家,佛教也開始傳播到斯里蘭卡與孟族地區。[10]

第三次結集的記錄僅保存在南傳佛教的文獻中,沒有其他資料可供印證,故有學者對這次集結持懷疑態度。根據南傳佛教的資料,這次集結發生在阿育王時代,由目犍連子帝須主持,集合了一千名阿羅漢,歷時九個月,並成立了《論事》這部典籍。根據平川彰《印度佛教史》,這次集結的成果可知的僅為《論事》的成立,故即使在歷史上存在這次集結,其范圍也僅在部派內部,且根據對《論事》的研究,若存在這次集結,其時代當在公元前二世紀。

大乘佛教時期貴霜帝國時期是佛教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間,此時佛教分離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貶稱以前各派教義為小乘佛教。但是迦膩色伽一世對佛教採取大小乘兼容的政策,其中世友就是小乘佛學家,馬鳴則是大乘佛學家。

貴霜帝國:第四次結集及貴霜帝國
根據玄奘在《大毗婆沙論》二百卷末所附錄的詩,佛滅後四百年在迦濕彌羅,以迦膩色迦王為施主,由肋尊者主持[11]召集五百阿羅漢集結三藏,即為《優婆提舍論》注釋經藏,為《毗奈耶毗婆沙論》注釋律藏和為《阿毗達磨毗婆沙論》注釋論藏,其中論藏部分(對法)便是《大毗婆沙論》。完成後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為牒,以梵文鏤刻筆錄,建塔珍藏,另外把手抄本遠送各地以作流傳。這次集會,有學者稱為第四次結集。[12][5]

笈多王朝及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時印度教興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發展,大臣和將領就有信奉佛教及濕婆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由鳩摩羅笈多一世修建,其後成為笈多文化的學術中心。遺存的佛教建築以阿旃陀石窟及愛羅拉石窟為經典。前者位於今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藩加巴德縣之阿旃陀村附近,開鑿於瓦古爾納河谷的花崗岩壁上,共二十九個洞窟。於公元前一世紀至650年間建成,當中有四座佛殿及二十五座僧房,充分表現印度風格。室門依地勢建造,上有飛檐雕楣,下有石柱林立,有各類壁雕,多來自佛教傳說,然而卻洋溢生活氣息。愛羅拉石窟距奧藩加巴德十六公里,建於三世紀,完成予1300年,包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三種宗教廟宇,香火不斷。

波羅王朝
波羅王朝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該王朝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在波羅王朝中後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經被伊斯蘭教入侵者消滅,只在東印還得以留存。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謂「波羅七代護法」),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為主的超戒寺是波羅王朝國王達摩波羅主持修建的,據說規模比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達摩波羅還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飛行寺。這幾座宏偉的佛教研究機構都在12~13世紀的穆斯林入侵時期被徹底毀滅。波羅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佛教的傳播北傳佛教主條目:漢傳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和越南佛教
北傳佛教,又稱「漢傳佛教」,現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兩個為藏傳佛教與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日本等處,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者。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佛教傳入越南的時間最早大約在漢獻帝初平年間。根據《佛祖通載》卷五說,「會靈帝崩後,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多為神仙辟穀長生之術。牟子常以五經難之。」根據《梁高僧傳》卷一的《康僧會傳》:「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於交趾。會年十餘歲,二親並終,至孝服畢出家。」「篤至好學,明解三藏。」[13]

藏傳佛教主條目:藏傳佛教

拉薩布達拉宮藏傳佛教開始於西元四世紀中葉,藏王拉托托日年贊的時期開始在西藏出現佛教三寶所依和供奉。西藏的松贊干布藏王先後娶了尼泊爾毗俱底公主(布里庫捉,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女兒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同時也從尼泊爾和迦濕彌羅等國引進諸多經書,佛像和佛塔.[14]在他的兩個妻子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並且在拉薩興建了大昭寺與小昭寺。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寂護大師及弟子蓮花戒入藏,逐漸奠定藏傳佛教的基礎,但此時仍有許多人反對。後寂護大師返印,敦請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傳入密宗,折服了原來盛行的苯教,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揚。

寂護與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據現存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赤松德贊王府所編),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此時建立的,稱寧瑪派,又稱舊派。

當時又有唐朝禪師摩訶衍(Mahayana),藏文稱其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揚禪宗,後與蓮花戒辯論失敗,赤松德贊下令不得再修頓門法。[

在九世紀中葉,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朗達瑪滅佛,曾有一段時間(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後來由圖波特多康二區地區再度傳入,藏傳佛教又得復甦。在朗達瑪滅佛後,因經典散失,開始有人發掘編輯舊有保留的佛經,稱為伏藏,根據前弘期舊譯經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稱為寧瑪派,又稱舊派。而在朗達瑪滅佛之後,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譯的經典,稱新譯。西藏史上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為前弘期,之後由大譯師仁欽桑波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此後印度的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的那爛陀寺、超岩寺等的學者,(印度比哈爾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廟在1203年被入侵軍全部毀壞),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經,傳譯事業因而興盛,著名的譯師有馬爾巴等人。

十一世紀時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1042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傳播中觀應成派大義,同時藏族比丘仁欽桑波(寶賢)等翻譯了很多的經論。

印度傳入西藏的佛學,主要的稱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觀」,「現觀庄嚴論」。藏文大藏經(包括《甘珠爾》和《丹珠爾》)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豐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經里,尤其是因明、聲明、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這些譯著都非常重要。

藏傳佛教傳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時代,俺答汗與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見面殿下在蒙古傳播的種子,蒙古源流說,俺答汗的從孫切盡皇台吉是第一位信仰藏傳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紀中幾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藏傳佛教。[16]

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

傳入斯里蘭卡的佛教屬於上座部的一支,又稱分別說部,宏傳於印度西南部,與印度東方的大眾部、西部的說一切有部頂足而三,在教義上,雖然傳承自上座部,但也採取部份大眾部的看法。因此傳入錫蘭的分支,也受到其他二部的影響。

上座部佛教於11世紀傳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其勢力使南傳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經過錫蘭於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於錫蘭臻於隆盛,期後透過比丘學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上座部佛教。14世紀中葉寮國國王法昂娶柬埔寨吳哥王的女兒為妻並引入上座部佛教,從而傳播遍布於整個湄公河流域。

在1361年,錫蘭僧王被暹羅(今泰國)素可泰王請至國內建立僧團,這是泰國佛教的開始。此時,緬甸、暹羅和柬埔寨等地的僧人也不斷進入錫蘭,學習佛法,並重新受戒。他們回國之後,也根據他們所受的戒律,在他們國內建立僧團,稱為僧伽羅僧團。這些僧侶,將錫蘭大寺派的佛教傳承,帶往東南亞各地,成為南傳佛教的開始。

隨著南傳佛教的快速發展,錫蘭因為國力衰弱,又受到外國勢力侵入,本土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紀時,曾經派使者至緬甸,請緬甸派遣僧人至錫蘭傳戒,重新建立僧團。至18世紀,錫蘭本土的佛教絕跡,教典散失,僧團、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羅,請求僧人至錫蘭傳戒。暹羅國王於1753年派優波離等十名僧侶至錫蘭授戒,並且將巴利文三藏重新攜至錫蘭,這也是目前斯里蘭卡暹羅派僧團的開始。1802年,摩訶格羅瓦·匿納唯曼羅帝須,自緬甸受戒,建立比丘僧團,名為阿曼羅波羅派。1865年,阿般格訶梵多·即陀沙婆自緬甸傳回藍曼匿派。雖然現代錫蘭佛教可分為三大派系,但在見解上,他們都淵源於大寺派,所以教義仍然是相同的。

現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有很多上座部佛教(當地教徒對南傳佛教的稱謂)教徒,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該國佛教徒的90%。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約在7世紀中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地區。最初經典只口耳相傳。約在11世紀前後,泰潤文書寫的佛經經緬甸傳入西雙版納,至南宋景炎二年傣文創制後始有刻寫貝葉經文。現在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稱可分為潤、擺庄、多列、左祗四派。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如就所屬部派來說,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道教
道教的起源現存的史料和道教經書中的說法各不相同。《魏書》中認為道教起源於老子;葛洪則認為起源於「二儀未分」之時的「元始天王」(這種說法常常被許多研究者斥之為無稽之談)。陳攖寧認為道教「遠溯黃老,兼綜百家」。目前普遍認為道教源於中國古代各地的巫術和鬼神信仰,而後各地巫俗信仰(如鬼道、方仙道等)再與儒、道、釋、墨、五行、陰陽等諸家學說相結合創造出各地不同的民間信仰體系。

先秦時期神仙思想對道教產生和發展有很大影響。戰國時許多地區出現了鼓吹長生不老和不死之葯的方士,這成為了道教服食丹葯成仙的思想淵源,分別影響了道教丹鼎派外丹和內丹兩派的發展。

在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以及讖緯之學的興起,對道教的產生有很重要的影響,而佛教的傳入也加速了道教的產生,佛教的佛尊譜系直接啟發了道家構建出完整的道教神仙譜系。而方仙道和黃老道在漢朝的泛濫對道教的產生起了催化的作用。

在東漢,還出現了以修道煉養解釋《道德經》的著作《老子想爾注》,這被認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論過渡的一個標志。

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早期道教的出現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戰國時方仙道的興起,到西漢讖緯之學的盛行和黃老道的出現,已經開始有類似道教組織的活動存在了。早期道教形成的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現。

東漢末年後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團體開始興起,以教團領袖個人魅力,並利用各種咒禁、符籙、禳祓等手段作為解救民間各種問題傳布教義的早期道教團體遍布於中國各地。這一時期的道教主要活動於下層社會,並且往往用來作為武裝起義的精神號召。

到了三國兩晉時期,政府對此問題開始重視。一方面進行鎮壓;另一方面也加以利用改造。而一部分道教徒也向上層社會靠攏,參與宮廷政治;一部分專門從事修煉;另一部分仍然在民間活動,為農民起義者所利用,例如黃巾起義。

而天師道廣泛流傳,東晉後期又產生了上清派和靈寶派。葛洪、陸修靜、陶弘景、寇謙之等人將重新將散布於各地的道教經典、科儀重新整理,使得道教開始有較為完整的神話體系、科儀,使得道教組織更為完善。尤其在北周,道教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扶持,新興的樓觀道也由此大興,成為直到唐朝以來的最大道派。

道教在南北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這一時期佛教的發展更加迅速。因此佛道之間也產生了斗爭和融合。這個斗爭的標志是顧歡所著《夷夏論》,他站在道教立場上反對佛教。這引起了佛教徒的不滿,紛紛撰文進行駁斥。在斗爭愈演愈烈的時候,也有許多人主張二者互相調和。在這次斗爭中,上清派和靈寶派吸取了部分佛教思想,以及佛教的因果報應、三世輪回、天堂、地獄等理論。而當時佛教也吸取了一些道教的神仙思想等。

道教在南北朝時期還造作了大量的經書,道教經書的分類方法三洞四輔十二類就是這時形成的。這是道觀也大量興建,進而促使了道教戒律的制定。

隋唐五代時期隋唐之時,受到皇室的推崇,道教大興。隋朝時,茅山宗成為道教的主要派系。元始天尊在此時被奉為最高神靈;道教修煉當中非常重要的「內丹」一詞也形成於此時。

而在唐代,由於皇帝姓李,因此尊老子李耳為李氏之祖,並於乾封元年時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天寶元年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庚桑子為洞虛真人,四子所著之書改稱真經。因此時名道輩出,學說各有旨趣而讓道教的思想、義理、哲學體系有更加完整的發展,特別是唐末五代初名道士杜光庭將之系統化的整理、歸類,促進了道教在之後的傳布。此外,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也在這時編纂完成。

但是到了安史之亂後,道教開始相對衰落。雖然唐朝皇帝自始至終奉行崇道政策,但是藩鎮割據等變亂還是削弱了道教的發展。到五代十國,雖然戰亂頻仍,但是還有許多皇帝崇奉道教。道教雖然在這一時期宮觀毀壞,道士逃散,經書散失,但是道教仍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最典型的是茅山宗中衍生出南嶽天台派。

宋遼金元時期道教兩宋是道教另一個發展期,歷位皇帝皆崇尚道教,真宗亦仿唐代皇帝將趙氏血統與道教神祇相結合,宋徽宗更封己為道君皇帝,使道教更為興盛。另一方面,政府也對道教加強管理,主要是任用道官,賜師號、紫衣,對出家道士進行考試,以保證道教的一定文化素質。

北宋時,由於皇帝的支持,經常做法事,使符籙派系得到了一定發展。

在道教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對道教內丹理論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道教的內丹術在北宋之後成為道教修煉術的主流,道教理論也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而外丹術則逐漸走向衰落。

儒釋二教思想與道教漸漸融合,「三教歸一」的觀念開始,得道成仙思想亦由個人幸福的追求變為入世、救世。由於兩宋庶民經濟發達,各地民間信仰與道教相結合,庶民神祇紛紛被道教吸收,產生了新一波的造神熱潮。

北宋滅亡後,金朝與南宋形成了以內丹修養為主的全真道,內丹與符籙的結合產生了新的符籙道派。而北宋的宋真宗、宋徽宗更是極端推崇道教。

此外,南宋時期道教則更活躍於民間,並且和南方的巫術相結合,充實自己的理論和方法,並且形成了三山符籙為代表的符籙道派。

元朝建立後,道教在組織發展上非常興盛,並且逐漸合流,形成了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道派。全真道的丘處機由於受到皇帝的賞識,全真道得到了新生的發展。但是到了李志常掌教後期,由於元朝統治者袒護佛教,全真道受到嚴重打擊,許多道經被焚毀。

明清時期道教明清時期,雖然有少數皇帝沈迷於道教,但由於政治因素以及道教更為世俗化之後,使得道教教義無有進展,科儀更為繁雜,道士們多唯利是圖,使得士人逐漸輕視。

明朝時,道教派別被官方正式分為正一和全真兩大道派。正一道更受到官方的重視。而官方吸取了元朝下層人民利用民間宗教進行起義和道教發展過濫的教訓,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對道教的管束。

明朝時期的道教對文化思想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出現了以轉寫鬼神故事為主題的神魔小說。

進入清朝以後,道教的發展開始衰落,理論上的發展趨於停滯,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開始減弱。

民國時期道教鴉片戰爭以後,道教發展每況愈下,宮觀、道士數量急劇減少。而且由於統治者對道教重視程度的降低,迫使道教向民間發展,許多研究者認為義和團運動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此外,廟會活動熱烈。

台灣近現代的道教台灣日治時代末期,很多民眾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因此道教備受打壓,道教宮觀屢遭損毀,必須兼供佛像或民間神祇才能得以保全。這種混雜現象延續至今。

1949年,正一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輾轉到達台灣,1969年張恩溥過世後傳於堂侄張源先,是為六十四代天師,現居台灣南投縣嗣漢天師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道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56年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受到很大的沖擊。正一道被取締,全真道的道士被強迫還俗。

改革開放以後,由於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逐漸恢復。

❷ 歷史上為什麼會發什麼三武滅佛之事

三次大規模的滅佛事件發生,其深層原因大同小異,都是因為佛教對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秩序的破壞,以及社會經濟建設,都產生了嚴重影響,成為社會向前全面發展的絆腳石。

這三次滅佛行動,對歷史進程,宗教信仰的改變,政權的鞏固,經濟和商業的布局和繁榮等,都影響極深。

滅佛的主謀者三位皇帝的名號都帶有「武」字,分別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因此,歷史上把這三次滅佛事件稱作「三武滅佛」。

(2)大乘的三大歷史事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北魏太武帝是一位崇尚武功的帝王,他統一北方後,推行武治政策,要求全民皆兵,而當時的和尚數量眾多,身份也非常特殊,他們可以免除兵役和各種雜稅。

北魏太武帝,最開始勸告全國各地和尚還俗,讓和尚們自食其力。後來,在長安寺院發現了兵器,魏太武帝認為和尚們謀反,對僧人進行大規模清除,演變成了滅佛事件。

北周武帝信奉以儒家精神治國,然而佛教興盛,全國有500多萬僧人,佔全國總人口十分之一,消極的佛教思想對百姓也影響極深,讓許多人不思進取,於是,北周武帝下令消除佛教在全國的勢力,強迫300多萬僧人還俗。

唐武宗信奉道家,對佛教也比較排斥,大約從842年起,唐武宗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滅佛行動。唐武宗命令士兵搗毀石頭佛像,焚燒木質佛像和寺院,把銅佛像和金佛像拿來熔化,重新鑄造其它用品。沒收僧人財產,強迫他們還俗,參與社會勞動和建設。對不聽勸告的僧人,格殺勿論。

❸ 佛教在印度發展演變有四大歷史階段,其中大乘佛教時期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什麼特點

主要包括三個時期:
(1)初期:包括小乘諸部派,上座部和分別說(一切有)部的實有說,是多元論時期。
叫阿毘曇宗。經量部就是這種實有說教條的部份修正品。
(2)中期:倡導性空說(絕對論)的龍樹、提婆,中觀系的時期。
(3)後期:無著、世親瑜伽系,與後起陳那、法稱唯識說的唯心論時期。

大乘經典的成立,據學者推定,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後一世紀之間,但是其中以何者為最古,則難以判斷。但是闡述大乘經典的基本教理,以確立其思想立場的功績,則應歸之於〈般若經〉。
初期的大乘經典,含有很多觀佛的記載,有關三昧的實踐方法指導書,特別是《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曾經起過很大作用。不僅是佛陀觀,關於《般若經》的空說,也以為修習三昧才能體證得空觀。《華嚴經》的唯心觀,也許可以說對於這種兼顧佛、法兩面之觀照作理論考察的結果。
此外《維摩經》比《般若經》的空思想更進一步,主張生死(輪回)與涅盤、煩惱與菩提的不二性。以為穢土即凈土,在現實日常生活里可以尋出理想境界,強調在家的意義。又在《郁伽長者經》與〈華嚴經‧凈行品〉裡面,可以看到敘述當時在家團體之實態故事,這種在家性可說是大乘佛教的本質。維摩居士,可說是大乘在家主義的象徵性存在。
公元三世紀,南印度出生的龍樹(公元一五○至二五○年)的出現,顯示了大乘佛教之飛躍發展。 龍樹的主要貢獻:(1)著作《中論》等,成立般若經性空思想的論理基礎。(2)隨著此一論理基礎,確立了空觀立場的論證法。(3)著作諸種大乘經典的注釋,顯明大乘佛教的綜合體系。此外,又有對娑多婆訶國王教誡政治要道的《寶行王正論》,顯示大乘佛教的社會、政治觀等方面的貴重資料。

❹ 佛教大乘

大乘,梵語maha^-ya^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個人之覺悟(如小乘行者)為滿足,而以救度眾生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載乘眾人,故稱為大乘。以此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

西元前後,除比丘教團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團體成立,彼等自稱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 ,意為求覺悟者,略稱菩薩)。菩薩一詞於本生譚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於未達佛果之修道階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稱菩薩。此種教團中,亦有來自比丘教團者,彼等信徒逐漸纂集、傳誦異於當時經藏(阿含經)之經典,如般若經、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等大乘經典,此類經典敘述般若空之思想,並以詩歌贊嘆佛陀永恆之生命,強調『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思想,並訶斥聲聞之希求自度乃不了義,重視六波羅蜜之實踐德目,尤其強調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動不僅具有社會性、實踐性之意義,且滲入濃厚之宗教情緒。我國與日本之宗派大都屬於大乘佛教。[世界佛教通史第一篇第八章(聖嚴)、印度佛教史概說第九章(達和譯)]

❺ 佛教中的小乘和大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分的。始祖分別是誰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後,在印度幾經演變,大約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為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稱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佛逝世後約100年之間)。(2)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後,至公元1世紀,由於對教義和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二部,稱之為根本二部,並從中演化出許多教團,後稱為18部或20部,稱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時期後約400年之間)。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被稱之為小乘佛教。(3)佛示寂500年後,產生了大乘佛教,即龍樹菩薩創立的中觀學派(此後約400年),被稱為空宗。後來大乘佛教有瑜伽行學派(此後又約400年)的產生,被稱為有宗。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4)到7世紀至9世紀,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別與原婆羅門教結合而發展為密教(此後又約300年)。自11世紀到13世紀,印度受到外來侵略,佛教在印度趨於衰落。 小乘佛教。佛教創立時,印度已進入農奴社會。當時印度傳統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種信仰及婆羅門作為一切知識壟斷和神權統治代表的地位開始動搖,並成為眾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現了反傳統信仰的沙門思潮。佛教屬於沙門思潮之一。佛陀所處時代的印度,和我國春秋戰國一樣,也出現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產生過許多對於宇宙、社會、人生的不同見解。其中,學術界和佛教界所公認對佛陀有影響的,有六個學派即所謂的「六師外道」。 通常把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續傳承時期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也稱根本佛教。佛陀從不作形上立說,一切訴之於理性經驗,教人實踐解脫道。佛陀極善於刪繁從簡,就地取材運用譬喻,每對弟子說法,總是要言不繁,絕少見長篇大論。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為便於記憶,採用偈頌形式,後編輯為經、律、論組成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說教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包括一些戒律條文。 佛教創立後,在印度幾經演變。佛陀逝世後,弟子們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他在世時的設施和慣例。由於佛陀在世時於不同場合對不同對象有不同說法,弟子們便對此產生不同的理解。約在佛滅後100年,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部,稱為根本二部。此後100年間續有分裂,先後分成18部或20部,稱為枝末部派。故稱之為部派佛教。關於分裂原因 ,南、北傳佛教有不同說法。據南傳佛教的說法,主要是戒律的意見不同;據北傳佛教的說法,主要是對教理的看法不同。 在佛滅後約100多年,以毗舍離城為中心的東方跋耆族的比丘,對戒律採取了較為自由的行動,而歸結為「十事」:(1)角鹽凈:即是聽貯食鹽於角器之中。(2)二指凈:即日影偏過正午二指後,如未吃飽,仍可進食。(3)他聚落凈:即在一食之後,仍可到另一聚落復食。(4)住處凈:即是同一教區(界內)的比丘,可不必同一處布薩。(5)隨意凈:即是眾議處決時,雖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只要求得到他們於事後承諾即可。(6)所習凈:隨順先例。(7)生和合(不攪拌)凈:即是可飲未經攪拌去脂的牛乳。(8)飲瀆 樓疑凈:可喝未發酵、或半發酵的棕櫚汁。(9)無緣坐具凈:即縫制坐具,可不用貼邊,並隨意大小。(10)金銀凈:即聽受金銀財物。 但以耶舍為首的西方比丘(以摩偷羅城為中心),則以此不合乎律制,判為非法,因而引起爭論。對於這「十事非法」的結果,就是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認為「十事非法」的耶舍長老成為上座部,意思是以佛教長老為中心的正統派。堅持實行這十事的跋耆一派成為大眾部,被認為是佛教的非正統派。「部」的原意是「說」的意思。上座部屬於長老的主張,大眾都是多數僧侶的主張,是比較強調發展的流派。其實若以佛陀思想去衡量,此十事正是佛陀告知阿難的細微戒可舍的范圍。上座部長老格於佛制的尊嚴,在律文中增補了十事為成文法。但跋耆比丘們的內心還是不平,更值得注意的是毗舍離國王,亦不滿客來的少數上座,並加以驅逐,造成了部派分化。最初,大眾部分化為8部,後來上座部分化為10部,共18部,連同上座部、大眾部合稱20部。南傳佛教史載18部,即去掉北傳佛教史所說的西山派和北山派。 關於這些部派的名稱,有的據部主名字命名,如犢子部、法上部、法藏部等。有的據學說性質或名字命名,如一說部、多聞部、經量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等。有的據部派流傳地點命名,如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等。這些部派中,主要是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分裂,故稱為「根本分裂」。變化最多、最快是說一切有部。在佛學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是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當時佛教傳播范圍很廣,北至喜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認為,上座部以說一切有部為代表,它與大眾部在教義上有較大差別。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主要差別:(1)佛陀觀,大眾部系統認為釋迦牟尼生來非凡,威力無邊,無生滅變化,他講的每字每句都是佛法;而上座部雖承認歷史上作為教主的釋迦,卻認為他生前也有常人的煩惱,他講的話不一定都是佛法。 (2)對世界的看法。大眾部系統認為一切皆虛假不實,都不過是些由人們方便施設的「假名」,只有出世間的「道及道果」是真實的,較強調「空」的方面;上座部系統中,特別是最有勢力的說一切有部,認為「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肯定五蘊及由它們組成的一切物質性和精神性的東西,把它們分成色法、心法、心所法等,又把心所法分成:大地、大善地、大煩惱地、大不善、小煩惱、不定這六類法。以上都是有生滅變化的「有為法」,此外還有「擇滅無為」(涅 )等永恆不變的「無為法」。 (3)輪回問題。大眾部因強調擺脫生死的出世的真實性,對此沒有展開討論,而上座部系統對此有激烈爭論。有沒有輪回主體,有沒有靈魂?在原始佛教理論中沒有明確論證,但實際上是承認的,因為否認這點,它的三世輪回說就不能成立。上座部系統的犢子部認為有輪回主體,稱之為「補特伽羅」,說它承受著前生的「業因」(行)投入母胎,形成今世的生命。此外,經量部主張有「一味蘊」,說一切有部主張「世俗補特伽羅」(或「假我」),都可以看作是靈魂。 (4)關於解脫修行。大眾部系統認為眾生有內在的解脫根據,即「心性」,說它本來清凈,只是由於後天的情慾才使它受到染污,此即「心性本凈,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凈」,在修行理論中已包含頓悟成份;上座部系統基本因襲原始佛教主張,把覺悟解脫過程看作是克制和滅除情慾的過程,沒有提出內在的心性問題,將觀悟四諦的禪修程序更加繁雜化、細致化,並把不同觀悟階段與解脫的果位(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結合在一起。 可見,在部派佛教中,大眾部系統的主張較開化、簡單易行,而上座部系統較保守、教義繁瑣,主張累世修行。部派佛教從原始佛教偏重人生哲學而擴展到宇宙領域。大眾部偏重於講「空」,從宗教實踐和宗教理論的角度來看,大眾部對後來的大乘佛教影響較深刻,大眾部的理論與大乘中觀學派(空宗)有較多的淵源關系。而上座部則向說經部演變,後來又在深受大乘空宗的影響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為大乘瑜伽行學派(有宗),而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貶為小乘。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產生的社會原因是,隨著封建經濟的形成,教義理論日益復雜煩瑣,過著嚴格的出家持戒生活的佛教教團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因此帶有自由色彩、較多神話要素的大眾部教義受到歡迎。大乘佛教就是在大眾部教義基礎上創立的。大眾部原在南方盛行,大乘佛教盛行後,它便隨之消失了。大乘佛教在創立和發展過程中也受到民間宗教信仰及希臘、伊朗文化思想的影響。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在家信徒是僧團的外圍勢力,他們在經濟上資助僧團的宗教活動,並負責維修佛教遺跡和佛塔等宗教場所。這些在家居士是促使大乘佛教產生的重要社會力量。 在紀元前後,在佛教徒中,流行著對佛塔的崇拜,從而形成了菩薩眾——大乘最初的教團。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據《大般若經》、《維摩經》、《妙法蓮華經》等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進行修持和傳教,形成了中觀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兩大系統,而將早期佛教貶為小乘,發生了大乘與小乘的歷史分裂。 大乘佛教分空(中觀學派)、有(瑜伽行學派)二宗。中觀學派主張觀察問題要不落一邊(如空與有、常與無,各一邊),即要綜合兩邊,符合中道,因而名中觀學派。由龍樹菩薩(150一250年)及其弟子提婆(聖天,170一270年)所創立,奉《大品般若經》為主要經典,龍樹所著《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和提婆所著的《百論》為基本理論著作。提婆的後繼者羅 羅傳系至

❻ 大乘佛教的歷史沿革

大乘佛教前期
很多佛經中都記載了 釋尊 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聲聞無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記錄(如《法華經》[5])。而從近年一些學者的研究則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時代就已有所流行並與小乘教法開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處處顯示出大乘信仰與理念。如強調慈悲與平等,提倡不食肉主義,戒殺放生,慈悲為本,強調慈航普度的菩薩行行願,強調不分出身、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性智平等,乃至眾生均可往生極樂國土。阿育王本人,其歸依佛教後的後半生,信仰與行動都顯示出一個堅定大乘菩薩道行者的風范。 釋尊 在古尼泊爾傳播教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是眾生平等性智,諸菩薩眾慈悲普度眾生的概念,以此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隔離的等級制度。不過,可能限於當時社會環境等原因,根深蒂固的婆羅門教等級思想環境的影響下,顯得超前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當時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與推行是顯然的。
太虛大師個人認為此階段屬大隱小顯時期。
釋尊 入—大—涅—槃後百年,大天五事導致教團出現分裂,稱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眾部和上座部。經過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間一再分立,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被譽為印度古代最偉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紀中)時代,佛教迅速發展。各派法師被派往印度周圍各地弘法,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形成。阿育王後,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迦濕彌羅和犍陀羅;上座部的另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錫蘭(古斯里蘭卡國,又稱銅碟洲,故斯里蘭卡的部派又稱銅碟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無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無畏山一派一度是斯里蘭卡佛教中心。但大寺一派指責對手非佛說,並最終藉助政府力量判定對方非佛說而將其徹底消滅。大寺一派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還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並流入中亞,法藏部傳為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所領導,曇無得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區弘法的高僧。該部以注重大乘菩薩藏與咒藏而聞名。另一支飲光部(傳為迦葉尊者所傳)也有部分與一切有部及法藏部類似的思想。大約同時代,擁有大乘信仰的大眾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後的案達羅派,它們都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說一切有部分出的犢子部則在中西部印度發展,分立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現的經量部前身是說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師。它的活動范圍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學者認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眾部傳承的,大眾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過,實際上一些部派的經典記載表明,部派佛教時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僅大眾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類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與修行大乘教法的。如上述法藏部等。又如,根本上座部的「雪山部」,據羅什翻譯的18部論記載,也有大乘教法傳承,如提到「凈佛國土」(凈土法門或唯心凈土)「菩薩」等概念。另外,玄奘法師當年考察印度時,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區域--摩揭陀國--也是佛在世時弘法的核心區域,該國四個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師稱其為大乘上座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大小乘的分化與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兩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阿育王派高僧前往各地傳播,不同地區的社會人文傳統及人的根性的不同導致。其次,開始時對戒律的認識上的細小差別也是原因之一。事實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戒律。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系。
大乘三藏經典可謂博大精深,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般若經》與《華嚴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無量壽經》等都是重要經典之一。
隨著公元前後印度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書面經典的大量出現,客觀上為大乘教法的推廣與普及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此時,馬鳴,龍樹等大乘菩薩紛紛出世,大乘佛法超過小乘成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佛滅400多年,馬鳴菩薩出世,寫了很多大乘論著,力倡大乘。印度僧人龍樹出世後,大乘佛教更盛行, 龍樹菩薩著《中觀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娑論》等,建立了般若[[中觀派|中觀學派。
大乘佛教中期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唐義凈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雲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是如來藏思想更為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
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就是「無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在《佛說秘密相經》中,甚至提到蓮華與金剛杵相合,「如是,當知彼金剛部大菩薩入蓮華部中,要如來部而作敬愛」,「由此生出一切賢聖,成就一切殊勝事業。」這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詞。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此時的印度佛教已經被外道法的印度教取代,意味著此時的印度的佛教真實義已經不存在了。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由於密教和婆羅門改良後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便註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的命運。

閱讀全文

與大乘的三大歷史事件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