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哪個歷史學家提出了非物質

哪個歷史學家提出了非物質

發布時間:2022-08-07 17:48:28

㈠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歸屬
關於「非遺」,往往側重於個別少數民族的、特別是瀕臨消亡的人口基數小的民族文化的搶救,這當然是「非遺」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能不能突破個別民族、局部區域、特定時間、某個行業的「非遺」,在中華民族的宏大敘事中,去發掘對56個民族的大家庭成員有普遍影響,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覆蓋,不分男女、貧富、行業、信仰等差別在全社會廣泛適應的「非遺」呢?

「非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但在物慾橫流、精神空間被嚴重擠壓的當今社會,「非遺」同樣不可避免地在申報過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物化包裝的態勢、突破物質形態的藩籬和局限、保持「非遺」的非物質特徵,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性質
「非遺」,都有著濃厚的文以化人的禮樂作用,大部分是先輩在勞動、生活中產生的對憂樂、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與態度的表達,是滿足人的自然需求、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態文化。其實用性,也表現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但現實保護中,我們對遺產的文化品質在不斷消解,功利性目的越來越突出,甚至「非遺」的留存、申報乃至保護,都有著強烈的利益驅動,不僅是個人的需要,還有當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遺工作變成了本地的廣告、旅遊的宣傳、增值的途徑。更有甚者,「非遺」的申報就是一個異化的過程、商品化的過程、去神聖化的過程、從文化常態中剝離的過程。沒有經濟利益的沖動,有多少人會從文化本位上關注「非遺」?

「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淵源
「非遺」是先輩通過日常生活的運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財富。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斷發展流變至今,雖然隨著族群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但對遺產的文化認同感和歷史感是始終不變的。今天的「非遺」,如何保留遺跡的自然狀態和真實性而減少人造的成分、如何繼續保持日常性而減少節慶性、如何增強實用性而減少表演性、如何體現民間性而減少官方性,這才是還原前人的遺產對今天後人的作用,失卻了這種作用,遺產就成了包袱。特別是今天看到的「非遺」,大部分是農耕時代形成並在相對封閉落後的地方保存下來,能否在現代化的大潮中繼續發揮作用、如何避免被現代性同化而發揮作用,是有資格繼承遺產的孝子賢孫必須考慮的問題。

「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
「保護」一詞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說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脆弱性。任何事物都有產生、成長、延續、消亡的過程,「非遺」的未來,同樣在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中。「非遺」自身如果沒有足夠的生命力繼續發展下去,我們今天的保護就成了對「非遺」的臨終關懷。當一個「非遺」不能讓後人自覺傳承而需外力被動留存時,我們不能不考慮其維持的時間有多久?當一個「非遺」要靠項目申報的方式來保護而自身難以維系時,我們不能不想到有多少沒有被列入申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沒有關注到的偏遠村落苟延殘喘直到停止呼吸並隨著歲月漸漸流失?現代化的沖擊,商品化的影響,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原有存在土壤和社會環境,也就慢慢走向消亡。當一個文化項目被裝進保護的溫室里,供後人從外部考察、觀看、品味的時候,也許已經是一種憑吊了!

「名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認同
我們基於西方的學術理念、按照西方文化分類方式和程序進行申報,也因為符合西方的價值評判標准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這個過程中,「非遺」本身可能被肢解,系統的整體性可能被碎片化、活態性演變成標本化而走失了「非遺」原來的模樣。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要保護,不是因為好看,而是因為有用!如果「非遺」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就跟古董和藝術品收藏沒有什麼區別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非物質的無形的遺產更加重要,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難以言傳的意義、情感和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習慣,蘊藏著傳統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著形成該民族文化的原生狀態。

㈡ 前言:1、在18世紀前半期英國主教貝克萊提出:物質的東西不過是感覺的復合;除感覺之外,什麼也沒有,

樓主對貝克萊的理解似乎來源於以上三條。而樓主的「我對以上的觀點」似乎只是貝克萊觀點的顛倒。換言之,樓主並沒有針對貝克萊的論證提出反駁,而是根據常識認為「感覺與物質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主宰體。」所以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根據貝克萊具體的論證提出反駁。


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 貝克萊的將笛卡爾的身心二元學說變成唯心的一元學說。所以我們要理解笛卡爾二元身心分裂的源頭。這一源頭,我們今天依然沒有很好地說明身心是如何統一的,這是至今以來科學依舊在努力的,並沒有徹底的完全的答案。笛卡爾認為身體是廣延性的(長寬高),而心則不具備這樣的性質,心的功能是思維,思維不具有廣延性,廣延性不具有思維,那麼如何統一二者?這是從笛卡爾開始的身心問題的始源。

2.在貝克萊的著作中,他其實更強調自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才是最符合常識的,所以他並沒有有意挑戰人們認為外物存在這一常識,只是他給出了不同的解釋。這一論證和解釋詳見下文。


我去年針對各資料中的貝克萊作了一個編輯,樓主可以看看(當然,我並沒有贊成貝克萊的觀點):

貝克萊的思路是這樣的:對於我來說,比如一隻蘋果的存在,它無非是指我看到它的顏色,聞到了它的香味,摸到了它的形狀、冷暖、軟硬,嘗到了它的甜味等等,去掉這些性質就不復有蘋果的存在,而顏色、形狀、香味、甜味、軟硬等等又無非都是我的感覺,離開我的感覺就不復有這些性質。所以,這只蘋果的存在與它被我感知是一回事,它僅僅存在於我的心靈中的一些感覺。


貝克萊最初提出這個理論時,許多人都認為他瘋了,這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只是在貝克萊死後,哲學家們才開始認真看待他,承認他生前嘗試去做的事。和他同代的薩繆爾·約翰遜聽說貝克萊的理論時,使勁踢了一下街上的一塊石頭,大聲說:「我用這個辦法反駁這種理論。」約翰遜的觀點是:物質的事物確實存在,不是各種觀念的集合——他踢那塊石頭時,他的腳趾感到了那塊石頭是硬的,因此一定是貝克萊錯了。但是,貝克萊卻比約翰遜想得更機智。你的腳感到了那塊石頭的硬度,並不能證明那個物質對象的存在,而只能證明存在「硬石」這個觀念。貝克萊認為,正因如此,我們所說的「石頭」才不是別的,而只是它給我們造成的感覺。在它後面,根本不存在那塊使腳產生痛感的、「真實的」、物質的石頭。事實上,我們的觀念之外根本不存在任何現實。


貝克萊對物質實體的抨擊

(1)物質是不可思議且多餘的

貝克萊的出發點是洛克的觀點:人類知識的對象是觀念。從這一前提推出的結論應該是: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是觀念,而不是觀念之外的事物。洛克認為第一性的質是存在於心外的一種不能思想的實體中的東西,第一性的質的觀念是它的「摹本」,這等於說觀念可以與非觀念的東西相似,這在貝克萊看來是矛盾的。洛克的理論並未解釋他是怎樣知道真實世界的,因為我們無法檢驗真實的世界。你怎麼能確定「第一性質」(例如尺寸和形狀)造成的觀念與外部真實世界的性質相同?所以在貝克萊眼裡,世界除了觀念全無其他。全部經驗都是對現實的體驗。


(2)物是觀念的集合

貝克萊提出幾種觀點來證明我們所謂的物質只是我們的觀念。比如說我們把一隻溫暖的手和另一隻冰冷的手放到同一個盛水的容器當中。水對於冰冷的手來說是熱的,而對於溫暖的手來說則是冷的。所以貝克萊認為,疼痛和冷熱一樣是存在於心靈之中的感覺。而聲音是「一種特殊的感知」,但是聲音若沒有了我們,就只是「在空氣中的振動或波動」。關於運動,貝克萊認為運動必須依據時間,而我們只能通過「心靈中的觀念的相繼性」來測量時間。因此,如果我們把一個心靈作為一個參考系,那麼一個物體或許移動得快,但以另一個心靈作為參考系,那麼它可能移動得慢。所以運動必定不是外在事物的性質。至於凝性(solidity),貝克萊作了兩點說明:第一,對一物相對的軟或硬的感覺取決於作用於其上的力和手的狀況或用來檢測此物的身體的其他部分狀況。我們的腳趾不經意地撞上牆的時候比我們倚靠它的時候感覺更硬一些。第二,任何一種抗拒力——只有我們是「堅硬」或「柔軟」的指示針——都是我們之中的,而不是外在於我們的物之中。當我用手套的根部去接一個棒球時,與球相接觸的手的這一面,而不是手套的另一面會感到一個沖擊力。最後是關於數量。無論它是1、3或1000——這都取決於是否我們的心靈能以米、英尺,或千米來計量它。如果我閉上眼睛,或把一個手指放在眼窩上,我會把原先所看到的一個東西看成是兩個。因此,數量不是獨立於心靈的物的性質。它只存在於心靈之中。總而言之,在貝克萊看來,這些性質都不是外在世界中固定物質的性質。


在貝克萊早期的著作《視覺新論》中,實際上也已經為他之後把物體觀念化的觀點埋下了伏筆。貝克萊在《視覺新論》主要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談視覺與觸覺的關系。以往的經驗論哲學家如霍布斯、洛克等人往往把廣延當作物質的基本屬性,廣延是觸覺的對象。但是貝克萊卻認為觸覺的廣延來自視覺的廣延,廣延不是摸出來的,而是看出來的。當我們觀察物體時,首先對視覺中的物體形狀形成一個心理印象,然後再根據這個心理印象來影響觸覺,形成觸覺中的廣延。對於一個天生的瞎子來說,他怎麼摸也摸不出來和我們同樣的觸覺感受。這恰恰說明,觸覺中的物體的廣延,實際上是根據先前的視覺印象而形成的。貝克萊的這個觀點很深刻,它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了視覺與觸覺的關系。


心理學家奧利弗·塞克在他的文章《看與不看》里詳細討論了最近的一個案例。有個他稱之為維吉爾的一個男人,小時候視力很差。當他3歲時,病得很嚴重,昏迷了2周。在他蘇醒之後,他的視網膜嚴重受損。到6歲時,出現了白內障,此後不久就失明了。當他15歲時,去除了白內障,他很高興,但他不能區分紛繁的光線和色彩,用了很長時間他才認出他醫師的臉。

維吉爾在辨認物體方面也有困難:他說當他看到百貨店架子上的包裹時,「所有東西都擠到了一起。」他不通過觸摸就不能區分他的黑白花貓和黑白花狗。他能認出單個字母,他在盲人學校里通過觸摸學習過字母,在把它們組成詞方面他卻遇到困難,同樣,他也很難把孤立的樹干、樹枝、樹葉看成單個的一棵樹。與切斯爾登的那個病人一樣,盡管他可以通過觸摸來辨認物體的形狀,但是卻不能用視覺。他仔細鑽研「Y」,被以前通過觸摸而得知的物體驚呆了;閉上眼睛,通過觸摸,他才感到一絲安慰。


所有這些顯然表明:如果感覺的樣式是不同的,我觸摸到的和看到的就不是同一物體。


(3)心靈實體

貝克萊在談到觀念的來源時認為,我們的觀念有三個來源,一個是我們的感覺,通過感覺我們形成關於各種事物的觀念;另一個是我們對自我或心靈的直覺,這個自我或心靈就是一切觀念的支撐者,但是它本身卻不能被我們所感覺,只能是我們直覺的對象;觀念的最後一個來源是推理,由此得出了關於上帝的觀念,上帝既不是我們感覺的對象,也不是直覺到的,而是推理推出來的。從有限的東西出發不斷地往前推,最後就推出一個無限的東西來,這個東西就是上帝。

貝克萊雖然否定了物質實體,他卻並沒有否定精神實體。既然物是觀念的集合,我們必須承認精神實體的存在,否則我們就無法進行感知活動。但是這個精神實體到底是什麼?貝克萊也像洛克一樣,認為它本身是不可感知的,但是作為觀念的支撐者和依附體,我們又必須承認它。這樣一來,貝克萊就一方面否定了客觀的物質實體,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精神實體。就此而言,貝克萊是自相矛盾,他的經驗論並沒有走向徹底。


存在就是被感知,觀念的存在意味著必定有知覺或感知觀念的東西存在,這就是心靈。貝克萊也將心靈稱作「靈魂」、「精神」、「精神的實體」、「自我」等。心靈的重要性是它的能動性,它不但可以感知觀念,而且還可以在觀念上行使意志、記憶、想像等能力。


貝克萊所說的心靈有兩種,一是人的心靈,二是上帝的心靈。人的心靈不但包括「我」的心靈,即自我,還包括他人的心靈。貝克萊認為,對於其他心靈的存在同樣可以通過反省而知道。他說:「顯然,對於其他精神的存在,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作用,或根據他們在我們心中激起的觀念而得知。我知覺到一些觀念的運動、變化和結合,這使我知道有某些特殊的動因,他們與我自己相似,伴隨那些觀念,產生那些觀念。因此,我對其他精神的知識不像我對我的觀念的知識那樣是直接的,而是依賴於觀念的媒介,我將這些觀念歸因於一些與我有別的動因或精神,作為他們的效果或伴隨記號。」根據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推知上帝的心靈的存在。因為自然萬物要比我們個人的心靈所知覺的觀念廣大得多、復雜得多,決不是我們有限的心靈所能創造出來的,它們必定是一個永恆的、全知的、全善的、完美的「心靈」的創造物,這個「心靈」就是上帝的心靈,上帝就是至上的精神的存在。


綜上,當貝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觀念的集合」的時候,人們往往將他當作極端的唯我論者,認為他所說的心靈就是他自己的那個心靈,是他那個自我,一切事物都依賴於他的心靈而存在。由上述可知,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貝克萊所說的心靈並非單指一個心靈,也非僅指自己的心靈。在這一點上他沒有違背明顯的常識,否認其他心靈的存在。當然,人們之所以將貝克萊當成唯我論者,當成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我們看到,貝克萊的存在理論,他的非物質主義學說,完全是圍繞「自我」及其觀念展開的。他認為我們只對「我自己的」觀念有直接經驗的知識,根據這種經驗的知識,我們得到了關於「自我」的存在和性質的某種「概念」,在此基礎上,經過進一步的「反省」和推斷,我們才「認識到」(與對觀念的「認識」不同的意義上)其他心靈的存在和性質。所有這些喝些過程都最終依賴於對「我」的內心活動和經驗現象的觀察,在這個意義上,「我」及其所屬的觀念就成為貝克萊一切理論探討的核心,成為一切認識活動的起點,成為一切哲學結論的根據。而貝克萊的理論的「新意」也正在於他對「自我」及其觀念性質的獨特論述。當人們說貝克萊是唯我論者的時候,也是抓住了他的這一理論特點,強調了真正能體現1他的理論精神的那一方面。就此而言,這樣來看待一位哲學家的觀點,雖然有違於嚴格的歷史真實,但並無完全不妥。當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抨擊貝克萊的唯我主義,說他就像一架發瘋的鋼琴,以為「宇宙的全部和諧都發生在它身上」,而沒有贅述他對「他心」和「上帝之心」的承諾,即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方面,不是十分恰當地凸顯了兩人觀點的真正對立和沖突嗎?

㈢ 非物質存在的東西是指什麼

非物質自從有了世界,這個世界的萬物便有了緣頭。緣頭包括相似、相反或相對。由於物的相似,產生了物種(不單指生物)。而物的相反或相對,使得物與物之間有了區別,種群與種群和個體與個體的辨別就在此。
有了物質,也就有了非物質。1963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爵士艾克理說:「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和識力的『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1981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史柏理博士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質。」當然,他們所說的非物質,只局限到了「人」上。
任何事物的內涵和外延都不會有明確的界限,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同。「非物質」這一概念,在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的《非物質》一文中,更多地傾向於科技對人類的思想、認識、精神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如:「非物質」的一個方面,而且決不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就在於它們意味著這樣一種身份的喪失。正如物質是控制物質的主體為了達到自身的特殊目的而需要的補充一樣,「非物質」也不例外,就其矛盾的概念而言,「非物質」對一個規劃來說意指一種不再是實物的物質(不管「野蠻」與否);對「人」來說,它揭示了一種可與自身的分解相比較的分解。這些「非物質」大多產生於電腦和電子技術科學,或至少產生於使用電子技術科學之方法的技術。……現在,技術科學侵入進來,瓜分了它的地盤;在這里,它們發現和發展了「非物質」,與在其他領域探察出來的非物質相類似(即便一般說來更復雜一些)。它在論述選擇「非物質」這一術語的原因中也指出:「信息不能脫離支撐物(物質)……」,「在『非物質』的大家庭里,精神和物質成了表兄弟。」當然,非物質與物質的對立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非物質》中把它舉例為「精神」、「人員(政府和軍隊中的人員)」、「(電腦中的)軟體」、「(對生產客體、自然客體或藝術品等分析中)形式」、「(哲學和神學)思維」、「(古典物理學中)能」、「產品(解剖、印刷、造幣和鑄造;藝術的再生產和繁殖問題」、人際關系等。當然,這也是非物質中的一部分。
所謂物質,就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其實,這是理想化了,物質與非物質的影響和制約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因為非物質產生於物質,對人來說,它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但它的存在卻是客觀的,是受人意志作用而作用的一種模糊東西。這在生理科學上也同樣得到印證,加拿大著名的神經生理學家潘菲特博士也認為人類並不僅是只有物質的軀體,必然兼有無形的非物質靈魂。說到「靈魂」,你也許會認為這是迷信,是不可信的。但我告訴你,民間諺語「迷信迷信,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一點多不假,對待任何人、任何事物,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地下結論,萬物具有兩面性。科學也一樣,它同樣有犯錯誤的時候,它同樣有局限性,我們也不能做科學的信徒而妄殺對人類有意的它的對手。人的夢、一不小心、無意識的、不由自主等都是受到非物質的影響的結果。佛教經論在論述世俗方面指出,眾生正是以非物質的我執心識為因,而漂流於三界輪回的。世界上最有名的數學家紐曼博士,曾提出:「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控制著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威格納博士也認為:「人類具有一個非物質的意識力能夠影響物質的變化。」
非物質不單指意識,它廣泛存在於一切物質。意識僅是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存在決定意識又反作用於存在。萬物都能產生和接受非物質,只是效果不同,它們也不能像人類一樣用文字或語言表達,所以,對非物質的研究,也只能在人的意識上下功夫了。其中,思維又對非物質起著引導作用,進而影響實情。
有生命的東西都會對某件事做出相應的思維模式,事與東西都是客觀實在的,思維與實情就有了密切的聯系。
首先,思維是實踐中了解和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識,發現某種規律之後在腦中產生和逐漸修改、積累的定向模式化的東西。「實踐出真知」,使原接受或未知的知識、情況在腦海中做出正確的判斷並記憶和加固,最終形成主觀上對事物作分析、辨別的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思維。
就像醋,不言而喻,它是酸的,如果一個人不聞或品嘗一下,他將不會對醋味有所感受;不過,醋的酸是人類公認的。又比如一個瓶子,在沒有破碎之前,對於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瓶子,人們都會認為是完全同樣的一個瓶子。這就是思維的普遍性。但「佛陀則告訴我們,它(瓶子)是在剎那剎那地變化破滅!」又如水果,有人愛吃蘋果,有人愛吃梨,誰都沒有錯,各抒己見亦有其理,破了千篇一律,各自形成各自的愛好——思維的特殊性。
其次,思維能正確或錯誤地判斷實情。一般人往往僅以自己的見聞和經驗來判斷一切事物,但這往往又是不可靠的,我們的感覺和經驗經常在欺騙自己。比如,在看電影時,觀眾認為電影里人物的動作是那麼活靈活現連續不斷的,但懂得一點電影原理的人們都知道,電影的放映實際上是由一幅幅靜止的畫面串起來的,因為播放的速度很快,人的肉眼就覺察不出來了,誤認為是連續的動作。因此,人類的經驗往往就是對事物表層現象的一種虛假體驗,對此,科學家們也有類似看法,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威斯柯夫說:「量子力學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非物質能力,可是並不因它不可看見,我們就不能認識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學上幾乎每一件事都是超過你的直接經驗的。」思維對實情的反作用類似於心理作用,但它在范圍上有限制。對客觀存在的自然界、社會、規律、知識等無影響,如:已死的樹木不會立刻活起來;今天還是小學生,明天不可能成為總統;一杯水,總是越喝越少;1+1=2在數學角度是對的,在某種哲學意義上講是錯的,這些都是思維無法改變的。
對於還未發生的或已發生的尚未知曉的事的預測做出相反的思維論斷可以改變不利。正因這一規律人們尚未發現或未充分掌握利用,很多有志之士壯志難酬、事與願違。就像祈禱,不願在心裡說:「我將來的生活必將更殘,肯定會……」,而是默默告訴上帝並祈求改變自己的困境,致使困境更困。這就是「出乎意料」、「意料之外」、「不順心」、「意想不到」、「不可思議」等的淵源。但是那種改變在別人的思維控制下又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只能不告訴別人僅在自己心裡做計劃。
從反面或對立面在思維上肯定,得到正面的結果,是主觀能動性的超越和利用。如果你做了某事而怕別人不理解,就從思維上定向:「別人肯定不會理解,肯定不會理解……」這就千里傳情而達萬人之心,但必需在承認事物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行。
因此,我們應正確處理思維與實情的關系,使人際關系和社會不斷發展,得到促進,使盡可能多的實情得到好的結果,有重要的意義。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和某人的想法、見解完全一致,而在各自說出之前並沒有商議,甚至答案都是猜測,也就是所說的「不約而同」、「不謀而合」,其實,這就是非物質的一致作用,不過這種作用的產生和如何利用,我還沒有認識。
我們知道,思維屬於意識的一種,而意識又是非物質的真子集,我們在利用物質的同時,應努力對非物質進行開發、研究和利用,來造福人類。

㈣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歷程

雖然早在18和19世紀時,就有一些語言學者、民俗學家及其他人曾試圖記載世界上的口頭文化傳統,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卻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詞彙,其概念提出的時間並不長。
20世紀50年代,日本開始了保護國粹的計劃,承認傳統藝術大師精湛的技藝,而且還將「戲曲、音樂、傳統工藝技術及其他無形的文化資產中,歷史價值較高者」,列為 「無形文化財」,並以法律形式實行保護措施。
[ 相關詳細內容請參閱【無形文化遺產】 ]
之後,類似的保護計劃也在韓國、菲律賓、泰國、美國和法國相繼展開。然而在西方,法理學家把知識產權被視為一種資產,他們把版權和專利定義為將智慧加以物化。但是,那些集體的文化創造卻因沒有文字記載或記錄,對其價值的檢定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為國際認可遲緩的原因。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分開定義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但是,隨著保護文化遺產和自然工作的深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疏漏卻漸漸暴露,進而推動了人們要求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泛思考。專家們隨即召開會議,各種建議紛紛推出,技術研討活動連續不斷,在此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5屆大會通過了《保護民間創作(或譯傳統民間文化)建議書》(Recommandation sur la sauvegarde de la culture traditionnelle et populaire),建議要求各會員國充分意識到大量包含豐富的文化特性和各地民族文化淵源的口頭遺產正面臨消失的危險,應當採取法律手段和一切必要措施,對那些容易受到嚴重威脅的遺產進行必要的鑒別、維護、傳播、保護和宣傳。同時,告誡遺產國政府及遺產的擁有者,重視遺產的重要價值,擬定保護措施。建議在最後的一章關於促進國際合作的條文中指出,會員國要對那些民眾或社團的具有象徵性精神價值的遺產給予更大的關注。
不過這個建議案並沒有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而是以「民間傳統文化」來代指「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這個概念的提出,在文化遺產的概念史上,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雖然它最早於1982年就出現在Unesco的文件中[註:在世界遺產委員會1982年的墨西哥會議(即「世界文化政策會議」)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現「非物質遺產(patrimoine immatériel)」的概念。參見L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Babel, p.26],但對它的體系性的表述,卻遲至世紀之交才真正問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7年11月第29次全體會議上通過一項關於建立一個國際鑒別的決議,這個決議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 (Proclamation des chefs-d』oeuvre patrimoine oral et immatériel de l』humanité );於2001年,首次公布了第一批共19件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的傑作(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然後在前二者基礎上,熔鑄為一個新的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pour la sauvegard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並在2003年10月17日,於第32屆大會閉幕前得以通過。

㈤ 非物質社會 又被稱為什麼社會

一、 社會的主要特徵
馬克思以前對社會的觀點都是不科學的。如義大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科在《關於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學原理 》中提出,社會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它按照自然必然性由一個發展階段過渡到另一個發展階段。直到 19 世紀 40 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對社會的認識才真正成為科學。
馬克思主義社會觀認為,社會是以特定的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為基礎、以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為主體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運動發展的社會關系體系。
社會的主要特徵是:社會以人群為主體;社會以人們的物質生活活動為基礎;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社會來源於自然又超越自然,是特殊的自然。

㈥ 胡適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始作俑者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少人以為胡適真的說過這句話。這是當代史上一個新版本的「三人成虎」。早在2003年,謝泳就在《新民周刊》發文指出,胡適沒有說過這句話,這是1950年代批判胡適時,許多人由另外一番話曲解、改編的,與胡適原意恰好相反。1919年,胡適在《實驗主義》一文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實在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1955年三聯書店出版的《胡適思想批判》第六集收有馮友蘭的《哲學史與政治――論胡適哲學史工作和他的反動的政治路線的關系》一文,謝泳讀到了這番話:「實用主義者的胡適,本來認為歷史是可以隨便擺弄的。歷史像個"千依百順的女孩子",是可以隨便裝扮塗抹的。」他推測「歷史是個任人打份的小姑娘」的流行可能與此有關。馮友蘭此文最初發表在《哲學研究》1955年第一期。

數年後,胡文輝又進一步發現,早在1952年研究宋史的漆俠在《胡適的實驗主義與其歷史學的反動本質》一文說:

既然胡適認為 「真理」是 「人造的」,於是胡適也就認為歷史也是由人的主觀隨意性製造出來的。胡適在 「實驗主義」一文里曾說:「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他塗抹起來,裝扮起來。……」這就是說,歷史可以隨便塗抹隨便捏造只要它符合你的主觀意志就成功了。 (《漆俠全集》第十二卷,河北大學出版社)

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史的尚鉞在《歷史教學》1953年第5期發表《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則移花接木,直接在「實在」那段話前面添加了「歷史」這個詞:

這就如胡適在其所著 《實驗主義》一文中認為歷史 「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他塗抹裝扮起來……」

這些發現補正了謝泳的看法。通過他們的努力,我們大致上可以畫出一個軌跡,正是在1952年到1955年批判胡適的政治運動中,漆俠、尚鉞、馮友蘭等人一同使得所謂胡適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流傳開來,並以訛傳訛。直到今天,很多讀書人一談起歷史動不動就要搬出這句話來。

胡適的進化論史觀

胡適到底如何看待歷史?簡而言之,他的歷史觀深受進化論的影響。他在《實驗主義》長篇演講稿中就說過:「這種進化的觀念,自從達爾文以來,各種學問都受了他的影響。……進化觀念在哲學上應用的結果,便發生了一種"歷史的態度"。怎麼叫做"歷史的態度"呢?這就是要研究事務如何發生,怎樣來的,怎樣變到現在的樣子:這就是"歷史的態度"。」

進化論在他生命中的烙印實在太深了,少年胡適在上海初讀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即被深深吸引,連他的名字也來源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名言。在美國留學的七年,接觸到的新思想、新知識也都與進化論相關。所以,1916年1月31日,他在日記中這樣自述抱負(原文是用英文寫的):

吾並非指責革命,因為,吾相信,這也是人類進化之一必經階段。可是,吾不贊成早熟之革命,因為,它通常是徒勞的,因而是一事無成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 「瓜熟蒂落」。果子還未成熟,即去採摘,只會弄壞果子。基於此理由,吾對當前正在進行的中國之革命,不抱太多的希望。誠然,吾對這些革命者則深表同情。

作為個人來說,吾倒寧願從基礎建設起。吾一貫相信,通向開明而有效之政治,無捷徑可走。……吾個人之態度則是, 「不管怎樣,總以教育民眾為主。讓我們為下一代,打一個扎實之基礎。」

這是一個極其緩慢之過程,十分必需之過程,可是,人卻是最沒耐心的!以愚所見,這個緩慢之過程是唯一必需的: 「它既是革命之必需,又是人類進化之必需。」

在這里,他的進化論史觀是清楚的,不僅影響著他對現實的判斷,同樣影響了他對歷史的看法,他因此總是樂觀地相信以後會更好,只要一步一步去做即可。他的博士論文題目也是《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其中第四篇就討論「進化論與名學」。

當他在美國倡導白話文學之初,與他同在美國留學的好友梅光迪不敢苟同,他們相交多年,書信往還不斷,梅對他過度信奉進化論深為不滿。1916年7月19日寫給他的信里直接指出:

足下崇拜今世紀太甚是一大病根,以為人類一切文明皆是進化的,此弟所不謂然者也。科學與社會上實用知識 (如Politics,Economics),可以進化,至於美術、文藝、道德則否。若以為ImagistPoetry,及各種美術上 "新潮流",以其新出必能勝過古人,或與之敵,則稍治美術、文學者,聞之必啞然失笑也。

梅在兩天前,7月17日給胡適的信中討論「文學革命」,對於胡適提倡所謂「廿世紀之活字」感到驚訝,認為所謂「廿世紀之活字」並非廿世紀人所創造,還是數千年來祖宗所創造的,「且字者代表思想之物耳,而廿世紀人之思想大抵皆受諸古人者,足下習文哲諸科,何無歷史觀念如是!」他說「足下言文學革命本所贊成,惟言之過激,將吾國文學之本體與其流弊混雜言之,故不敢贊同。」他在這里直接點出胡適缺乏歷史觀念,也就是太相信進化論了。

歷史應是人類求不變價值的記錄

到底什麼是歷史?幾年前,我第一次在樂黛雲為《梅光迪文存》寫的序言中看到這番話,「胡適從進化論出發,認為人類的歷史就是棄舊圖新的歷史,梅光迪卻認為歷史應是人類求不變價值的記錄」,深受啟發。1917年,梅光迪在英文的《中國學生》月刊發表《我們這一代的任務》,陳述了他對歷史的看法,原文雖已收入《梅光迪文存》,卻一直沒有譯成中文,於是我托朋友將全文譯出。一開篇他就直指進化論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中國那些美好的往日, 「人的一輩子,出生、順命、奄然化去」,過去的兩千餘年庶幾如此。於人而言,生命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是其所有先輩的後嗣。他確信祖先絕對可靠,所有問題都已解決。……

進化論改變了這一切。人不再回眸那消逝的小巷,而將目光轉向山頂;他探索著那些頭腦簡單的祖輩從未嚮往過的領域,漸行漸遠。……

在這個復興的時代,絕大部分伏爾泰式的主張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傳統的桎梏太頑固,得有火山爆發般的力量與光芒,才可以擺脫。而節制的美德容易被人忽視,在動盪與狂熱中尤為如此;我們憑一時沖動行事,容易從一個極端震盪到另一個極端:過去是承襲一切;現在呢,要破除全部的傳統習俗。這種藏在人性里的巨大的破壞欲,若不加以約束,會任意地毀滅一切。

如何面對現實和歷史?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在有能力應對現在或是未來的生活之先,我們必須理解並擁有通過時間考驗的一切真、善、美的東西。如此,歷史才具有活潑的生命力。有且僅有如此,我們方可期望得著明確的標准,用以衡量人類的價值,判斷真實與謬誤,辨別必然或偶然。

因此,對生命的闡釋,無論是我們自己的還是西方的,都應該建立在健全的歷史基礎之上。以歷史的角度來解釋兩種文明的優缺點,然後我們才有資格來選擇接受或拒絕,因為沒有什麼事物的價值能以一時的成敗來判定。

如果說胡適深受其老師杜威等人的影響,梅光迪的這些見解同樣也深受他的老師白璧德影響,多年後,他回顧往事,在《人文主義和現代中國》一文指出,「中國正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變革,現代中國人,至少其中嚴肅認真的一部分人,也正忍受著一種思想空白和精神領域的尷尬境況所帶來的煎熬。這種煎熬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無法體會與了解的。……在中國,這種突如其來的人生觀的改變是前所未有的;也具有不同尋常的悲劇色彩:在此之前,中國是一個優秀而保守的國家,它對古人的尊崇,在國家政權和家庭結構里對法定的權威和中心的依賴,已經到了一種近似於宗教的痴迷。這個國家的人民,在面對因陌生的突發狀況而必須做出的快速變革和調整時,總會因准備不足而顯得茫然不知所措。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轉向了西方以尋求光明和向導,因為是西方人使得他們脫離了祖訓並遭遇突然性的變革。」

就是在這樣突變的時代,他在哈佛大學的課堂上遇到了白璧德。他這樣概括――「白璧德的理念和價值觀包含著開闊的歷史眼界,能極好地解放人們的思想。它能將你從現代社會狹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它撇開了只注重近代而對西方文化史進行隨意劃分的做法,在他的世界裡,只有幾位零星地分布於各個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其中有當代的,也有其他時期的。根據現代人對"進步"這個詞的含義的界定,偉大人物的標準是永恆的,不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進步"。這種觀點無疑有悖於"偉大人物無法穿越時間、地點的限制"這一現代社會學的主張。」

對於文明的直線「進步」觀,他一直保持著警惕。1937年10月,他為《國命》創刊號撰文闡釋抗戰的歷史意義時說:「故人慾知現在,當先知過去,現在者,過去之產物也,亦即過去之化身也。」

他與胡適的分歧,他參與的《學衡》雜志,都可以在他的史觀中找到源頭。他們大致上同一時期在美國留學,又趕上「五四」這個激盪人心的大時代,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回應了那個時代。胡適站到了浪尖上,成為那個時代的弄潮兒,然而當浪花褪盡,我們看到胡適沒有被捲走,梅光迪他們也沒有被捲走,他們的見解,他們的作為,他們的堅持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他們沒有迷失方向,沒有人雲亦雲,即使不被多數青年所歡呼。梅光迪對歷史的看法,更有厚度,更有溫情,也更具有穿越時間的力量,盡管胡適挾20世紀進化史觀的風雷,也曾經創造出歷史。浪花消歇之後,我們不無驚訝地發現,他們當年的分歧仍是分歧,歷史從來不看重一時的成敗輸贏,歷史有其自身的邏輯。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心靈

歷史是什麼?有一天,我在古羅馬奧古斯丁的傳世名著《懺悔錄》遇到這些話,我的心又一次被開啟:

奇怪的是記憶就是心靈本身。因為我們命一人記住某事時,對他說: 「留心些,記在心裡」;如果我們忘掉某事,便說: 「心裡想不起來了」,或說: 「從心裡丟掉了」:稱記憶為 「心」。

他繼續闡述,人類的願望、快樂、恐懼、憂愁……「這些概念,並不從肉體的門戶進入我心,而是心靈本身體驗這些情感後,交給記憶,或由記憶自動記錄下來。」所以,他說:「記憶的力量真偉大,它的深邃,它的千變萬化,真使人望而生畏;但這就是我的心靈,就是我自己!」

1948年,錢穆在《湖上閑思錄》中認為,動物只有知覺,不能說有心,直到人類才有「心」,心是從記憶來的,並通過語言、文字得以確定。「生理學上的心,只是血液的集散處,生理學上的腦是知覺記憶中的中樞。均不是此處說的心。」,他指出這個心是超個體的,他說也是非物質的,「人類的心能,已跳出了他們的頭腦,而寄放在超肉體的外面。……這一個心是廣大而悠久的,超個體而外在的,一切人文演進,皆由這個心發源。」

相距一千五百多年,這位信奉儒家文化的東方歷史學家無意中得出了與古羅馬神學家相似的結論,這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實在是道出了歷史的本相。我由此想到,歷史不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也即是人類的心靈嗎?它承載著不同民族的記憶,進而成為人類的共同記憶,凝結為人類的心靈。

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堆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一堆橫七豎八的材料,人類的生命一代代在時間中延續、相接,而成為歷史,正是歷史構建了人類的心靈。這一點,中國早就有人悟透了。文天祥可以在生死關頭輕生重史,因他相信「太史簡」、「董狐筆」,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雷震在鐵窗加身之際,可以對家人說出這樣的話:「我是締造中國歷史的人,我自信方向對而工作努力,歷史當會給我做證明。」

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認同一句古老的諺語:「時間吞噬一切」,在時間的壓迫下一切都會變老,在時間的流變中一切都會被遺忘,但是沒有一樣事物通過時間可以變新或變美。時間、變化和瞬時性都是同義詞。然而,因著記憶,因著歷史,人類超越了無情而不可抗拒的時間流變,抗拒了肉身的衰老和死亡,在歷史中,人類的心靈不僅得以存留,而且可以保持常新常美。在物理時間之外,還有心靈時間。「一個民族的生命延續數個世紀、乃至幾千年;所以成為生命,是因為該民族在其全部歷史中與自己保持了同一性。」我少年時代的摯友張銘二三十年前寫過一句詩,我至今記得:「短暫在永恆上跋涉/這就是做人的光輝呀」。

一旦我們真實地領悟到,記憶是我們的心靈,可以超越個體和肉體,進一步明白歷史的寶貴,它是一個民族的心靈,也是人類的心靈,我們就可能更准確、更深入的理解歷史上的幽暗時代,在讀史之時多一份同情之理解,更多一份理解之洞察。不僅看見歷史的不同側面,更多地看清歷史的復雜性。對歷史而言,真相永遠是第一位的,在歷史的真相中我們可以更深地認識人類,認識自己,也更清楚地走在真實的土地上。

古往今來,歷史並不是直線進化的,在真實而復雜的歷史面前,進化論史觀顯得太單薄、太簡單了,不是研究歷史專業的梅光迪,卻以其對人類恆久價值的肯定和追求,摸到了歷史的門檻。他明白歷史的真正價值在於真實的記錄,並彰顯人類對那些永恆價值的追求。這是白璧德對他的啟發,也是他長期思索得出的結論,並與奧古斯丁、錢穆他們心意相通。

㈦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前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 (Proclamation des Proclamation des chefs-d'oeuvre patrimoine oral et immatériel de l'humanité)[註:這里所使用的「傑作」一詞通常也被籠統地譯為「代表作」]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前身。1997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大會通過了建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的決議,提出了「傑作(代表作)」這一稱號,並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正式定名於聯合國的文件中。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實施「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計劃。其主要獎勵兩種表現形式:
1. 一種定期發生的文化表現形式,如音樂或戲劇表演,宗教儀式或各類節慶儀式;
2. 一個文化空間,定義為一個集中舉行流行和傳統文化活動的場所,也可定義為一段通常定期舉行特定活動的時間。這一時間和自然空間是因空間中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的評選標准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國際評審委員會議事規則》,其評選標准主要有兩條:
第一,遺產具有傑出的文化代表性,對有關群體和文化多樣性具有特殊價值;
第二,遺產當前迫切需要保護,特別是因面臨社會變革等因素缺乏保護而將消失。
在實際評審過程中,對每個申報項目需要參照如下具體的評選標准:
(1)參選作品應具備體現人類的創造天才的優秀作品和特殊價值;
(2)具有特殊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中體現;
(3) 在歷史學、藝術學、人種學、社會學、語言學及文學方面有特殊價值的民間傳統文化表達;
(4) 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規則的五項條件。這五項條件包括:
① 表明其深深紮根於相關群體的文化傳統或有關社區文化歷史之中;
② 能夠作為一種手段對民間的文化特性和有關的文化社區起肯定作用,在智力借鑒和交流方面有重要價 值,並促使各民族和各社會集團更加接近,對有關的群體起到文化和社會的現實作用;
③ 能夠提高開發技能,提高技術質量;
④ 對現代的傳統具有唯一見證的價值;
⑤ 由於缺乏搶救和保護手段,或因加速的演變過程、城市化趨勢、或適應新環境文化的影響而面臨消失的危險。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的申報
根據《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申報指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在各成員國申報的基礎上,每兩年宣布一次《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每次每個成員國可有一個項目入選。入選項目要求是具有突出價值的人類創作天才代表作的非物質遺產,或是從歷史、藝術、人種學、社會學、語言學或文學角度具有突出價值廣為流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果表現形式或文化空間超越政治邊界,相關成員國可聯手共同提交一個多國申報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多國聯合申報,此類項目可以不佔本國的申報名額。截至2005年11月,中國獨立申報成功的項目有崑曲、古琴藝術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聯合申報成功的項目是與蒙古國共同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代表作)」向《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過渡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公約》中規定,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計劃行將終止,建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時在《公約》中過渡條款第31條規定:「委員會應把在本公約生效前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的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於2006年4月生效後,各國申報的遺產項目一旦入選,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1年、2003年、2005年宣布的三批90項「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傑作)」也自動納入到了《名錄》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
第八章 過渡條款
第三十一條:與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的關系
一、 委員會應把在本公約生效前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的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 把這些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絕不是預設按第十六條第二款將確定的今後列入遺產的標准。
三、 在本公約生效後, 將不再宣布其它任何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Liste représentativ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de l'humanité)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16條設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
第四章 在國際一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十六條: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 為了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 提高對其重要意義的認識和從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角度促進對話, 委員會應該根據有關締約國的提名編輯、更新和公布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 委員會擬訂有關編輯、更新和公布此代表作名錄的標准並提交大會批准。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標准
要求申報締約國在申報文件中說明擬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符合以下所有標准:
[1] 該遺產屬於《公約》第2條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 將該遺產列入名錄,有助於確保擴大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提高對其重要意義的認識,促進對話,從而體現全世界的文化多樣性,並有助於見證人類的創造力。
[3] 制訂的保護措施對該遺產可起到保護和宣傳作用。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4次會議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22個項目),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改變「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規則後的第一年。此前「申遺」每兩年舉行一次,每個國家只能申報一項。從2009年開始申報每年舉行一次,數量也不再受限制。
2011年11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6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又評選出19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至此,全球共有232項代表作被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中國遺產29項。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List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nécessitant une sauvegarde urgente)是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公約》第17條設立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
第四章 在國際一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十七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 為了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委員會編輯、更新和公布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根據有關締約國的要求將此類遺產列入該名錄。
二、 委員會擬訂有關編輯、更新和公布此名錄的標准並提交大會批准。
三、 委員會在極其緊急的情況(其具體標准由大會根據委員會的建議加以批准)下,可與有關締約國協商將有關的遺產列入第一款所提之名錄。 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標准
根據「執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2010年6月修正)的相關規定,要求申報締約國在申報文件中說明擬議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遺產符合以下所有標准:
[1] 該遺產屬於《公約》第2條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 盡管社區、群體,或適當時有關個人和締約國做出了努力,但該遺產的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脅,因此該遺產急需保護;或者,該遺產面臨嚴重威脅,若不立即保護,將難以為繼,因此,該遺產特別急需保護。
[3] 制訂保護措施,使社區、群體,或適當時有關個人能夠繼續演繹和傳承該遺產。
[4] 該遺產已按《公約》第11條和第12條的規定,列入申報締約國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5] 在極為緊急的情況下,經與有關締約國正式協商,根據《公約》第17.3條,將該遺產列入名錄。
2009年10月1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來自8個國家的1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被正式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教科文組織遴選出的首批進入該《名錄》的遺產名單。
此次經過獨立專家組認真篩選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12個項目分別來自白俄羅斯、中國、法國、肯亞、拉脫維亞、馬里、蒙古和越南8個國家。教科文組織表示,為確保這些文化遺產的生存能力,有關締約國必須承諾制定專門的保護計劃,並可以獲得專門為此設立的基金的資助。
2011年11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6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又評選出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至此,全球共有27項代表作被納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中國遺產7項。
《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項目名冊》(Registre des meilleures activités de sauvegarde de patrimoine immaterial)即《成功經驗匯編》,系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公約》第18條而設立。 第十八條: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一、 在締約國提名的基礎上, 委員會根據其制定的、大會批準的標准,兼顧發展中國家的特殊需要,定期遴選並宣傳其認為最能體現本公約原則和目標的國家、分地區或地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二、 為此, 委員會接受、審議和批准締約國提交的關於要求國際援助擬訂此類提名的申請。
三、 委員會按照它確定的方式,配合這些計劃、項目和活動的實施,隨時推廣有關經驗。 最能體現《公約》原則和目標的計劃、項目和活動的遴選標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締約國向委員會申報最能體現《公約》原則和目標的國家、分地 區或地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供 其遴選和宣傳。並強調在遴選和宣傳保護計劃、項目和活動時,應特別關注發展中國家的需要和公平的地域分配原則,同時加強南南合作和北南南合作。
委員會應從提案中選出最符合以下標準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1] 該計劃、項目和活動涉及《公約》第2.3條定義的保護措施。
[2] 該計劃、項目和活動促進了地區、分地區和/或國際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協調。
[3] 該計劃、項目和活動體現了《公約》的原則和目標。
[4] 該計劃、項目或活動證明有助於促進對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能力的保護。
[5] 在社區、群體,或適當時有關個人的參與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該計劃、項目或活動正在或已經實施。
[6] 該計劃、項目或活動視情況可成為分地區、地區或國際保護活動的範例。
[7] 如果申報締約國、執行機構和社區、群體,或適當時有關個人的計劃、項目或活動被選中,他們就願意合作傳播最佳做法。
[8] 該計劃、項目或活動的經驗與其效果評估密切相關。
[9] 該計劃、項目或活動主要用於滿足發展中國家的特定需要。
第一批入選項目
200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4次會議上,政府間委員會審議批准將分別來自兩個國家和一個分區域的3個保護計劃列入「最佳實踐項目名冊」,它們是:
1. 保護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艾馬拉人社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拉美)
2. 傳統文化中心——普索爾教育計劃的學校博物館(西班牙)
3. 印度尼西亞北加浪岸的蠟染布博物館——小學、初高中、職業學校和工藝學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培訓(印尼)
201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6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委員會又決定將5個項目收錄到《最佳實踐項目名冊》。至此,全球共有8個項目被收錄到《最佳實踐項目名冊》。

㈧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20世紀30年代,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在《雅典憲章》中明確提出「有價值的建築和地區」的保護問題,確定了一些個體建築保護基本原則及具體的保護措施,促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國際運動的展開。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象從個體的文物建築擴大到歷史地段。
1960年代美國白宮會議首先提出設立「世界遺產信託資金」的建議案。提出要保護世界上傑出的自然風景區和歷史遺址。美國在提出這個「世界遺產信託資金」理論,恰恰趕上埃及政府在尼羅河上游修阿斯旺水壩,由於修這個水壩使水位加高,淹沒了一座有2000年歷史的神廟,所以聯合國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公約。
1964年5月通過的《威尼斯憲章》,提出了文物古跡保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與方法。文件擴大了文物古跡的概念,不僅包括單個建築物,而且包括能夠從中找出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有一定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和鄉村環境。
1970年,美國首度將這一理念寫進當時一部重要法案《國家環境政策法》。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提出要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當時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概念。
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在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確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三種類型,擴大了歷史文化遺產的范圍,從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將文化景觀作為文化遺產的類型,從而進一步豐富了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1997年11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得到國際的認可。
截至2005年7月,世界上有170多個國家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的締約國,已有788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47個列入非物質遺產名錄。

㈨ 人死後有靈魂一說最早誰提出來

l 科學的發展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靈魂觀念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這種觀念更是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不管有多大差異,經歷了多少變化,人類對於靈魂的定義在本質上仍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指一種存在於人的肉體之中,但又不同於人的物質肉體,而且在肉體死亡後仍然能夠獨立存活的生命體。
盡管關於靈魂的有無從古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論,但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前,由於宗教的巨大影響,相信靈魂存在的觀念可以說深深的紮根於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人們的思想之中。而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後,這種觀念則遭到了科學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按照實證科學的標准,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是真實存在的,而靈魂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可證性是它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因此,隨著科學的日益昌盛,相信靈魂存在的人越來越少。
但問題是,實證科學雖然不能證明靈魂的存在,同樣也不能證明靈魂的不存在,既然不能證明這一點,那又怎麼能斷定靈魂不存在呢?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探索的深入,昔日科學與靈魂的對立如今正在不漸漸消解。今天,世界上不相信靈魂存在的科學家固然仍有許多,但也有不少科學家包括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學家們贊同靈魂存在的觀點,他們通過自己的科學實驗對靈魂的奧秘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並取得了大量明顯的成績。
1963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獲獎論文中說:「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魂的構成。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它控制著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它使大腦內的腦神經細胞發動工作,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英國另一位著名科學家柏頗博士經過實驗研究後,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結論。柏頗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獨創的「科學正統的辯證系統」理論,至今仍為世界科學家們所採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貢獻的科學成就而被英國女王冊封爵位。英國基勒學院的麥楷博士說:「至今仍無一種已知的學說和實驗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頗博士的生物有靈魂的理論」。
美國加州工學院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史柏理博士,曾經以其分解人類大腦兩半球的詳細功能學說而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他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必要的非物質,只出現於復雜分層結構組織的肉體大腦,控制著大腦的每部分,制約著合計一百億個腦神經細胞的機械功能的本能活動。」
全世界很有名的數學家約翰.馮.紐曼博士,曾經發明精密的數學定理,為新興的「量子學」奠下基礎。他也提出了驚人的新理論:「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控制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神經學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諦文遜博士,根據科學家的靈魂不滅理論,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靈魂不滅和轉世輪回(再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際調查和研究論證,並出版了著作進行論述。他說:「有確鑿的科學實驗和現實事例的證據,證實東方古老的靈魂轉世輪回的理論是真實的。」
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神經生理學家艾克爾斯總結他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大腦的興奮並不等於精神和意識。他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他說:「我們每個人在胚胎發育或幼小的某個時期,就具有非物質的思維和自我領悟能力,這種人的『靈魂』,使我們具備了人類的特徵:意識、思考、愛。恨、怕等。」他推測,非物質的「自我」在物質大腦死亡後依然活著。
上述科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足以表明,科學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l 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據:瀕死體驗

科學為靈魂存在提供的證據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影響也最有說服力的當數「瀕死體驗」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所謂「瀕死體驗」,指的是死而復生的人,也就是心臟停止跳動或大腦功能停止的人重新活過來後所敘述的死亡來臨時刻的主觀體驗。
早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曾記錄過一個希臘士兵死而復活後回憶他進入彼岸世界的情景。研究表明,「瀕死體驗」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不但古代有,現在也有;不但東方有,西方同樣有。不同年齡、性別、民族、文化、職業和信仰的人群中都有大量的人有過這種體驗。據美國著名的統計公司蓋洛普公司調察估計,僅在美國就至少有1300萬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過瀕死體驗,如果算上兒童,這數字將更加可觀。
目前, 瀕死體驗現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來研究領域中的皎皎者。有關瀕死研究的論文不斷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 (The Lancet)和《瀕死體驗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學者的倡議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正式成立。可以說, 科學界對這一神秘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近代瀕死體驗的研究始於瑞士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蒙(Albert Heim)。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他從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海蒙愛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爾卑斯山時,被一陣大風吹落懸崖。在那一瞬間,奇跡發生了-----
「彷彿在一個離我有些距離的舞台上,我見到了各種形象出現的我及我的整個過去。我看到自己是這曲戲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沒有悲傷和焦急,一切都那樣絢麗。我曾遭受的悲慘經歷的回憶十分清晰,但並不令人悲哀。沒有沖突和矛盾,沖突已轉化為愛意。高尚與和諧的思想主宰並統一著單獨的印象。一種神聖的寧靜感如同奇妙的音樂一般滌盪著我的靈魂。 」
這次經歷促使海蒙對眾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戰爭中受傷的戰士、從建築物上掉下來的建築工人、差點被淹死的漁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論文中提到:在他所調查的30名墜落倖存者中,95%的人說在瀕死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和快樂。他還發現他們的體驗過程極為相似:眾多飛快的意識活動,預知結果的超凡能力,時間的彌散意識,飛速地回顧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麗景象,耳聆天上仙樂繚繞--
「沒有一絲悲哀,也沒有在輕微危險中可能出現的大恐懼……沒有緊張絕望和痛苦,只有嚴肅、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動。 」
海蒙的研究彷彿強大的催化劑,使眾多研究者循著他的腳步前行。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在對大量事例進行歸類的基礎上,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瀕死經驗基本歸納為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松。持這種說法的人約佔57%,其中大多數人有較強的適應力。覺得自己在隨風飄盪,當飄到一片黑暗中時,心理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松。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意識的人佔35%,他們大多數覺得自己的意識游離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的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這種自身形象有時還會返回軀體。
第三階段,通過黑洞。持這種說法的人佔23%,他們覺得自己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並且在黑洞中急速地向前沖去。感覺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第四階段,與親朋好友歡聚。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親朋好友們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這時,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其中大多數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階段,與宇宙合而為一。持這種說法的人佔10%,剎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時得到了一種最完美的愛情。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有人質疑瀕死體驗的報告究其本質是主觀性的個人經驗,到底是否有客觀的可證實的依據可循?康涅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這樣回答,「最客觀的並可證實的數據是瀕死體驗中的離體經驗的部分。人們在離體時會看到一些事物。這些事物是科學家們能調查驗證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庫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的醫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任聖.路克斯(Saint Luke』s) 醫院心血管主任期間,報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離體經歷。該病人是位盲人,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房間中有十四個人。雖然她不能辨別色彩,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物體,並能准確地描述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斯庫恩梅克醫生說就好象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樣:她的描述與事實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瀕死體驗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頁。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此類事例,不勝枚舉。由此可見,靈魂離體經歷是可確證的客觀存在,這些為瀕死體驗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被科學家調查驗證過的瀕死體驗,無一例外都是當事人在經歷了嚴格的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死亡之後所發生的。科學不承認靈魂的存在,按照它的觀點,人死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死了的人是決不可能再象活著時那樣有任何感覺的。但瀕死體驗卻提供了完全相反的事實,再確鑿不過地表明,人死之後仍然是有感覺的,而這感覺顯然不是也不可能是來源於已經死亡的肉體,而只能來源於獨立於肉體之外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的另一種生命體,這不正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說的「靈魂」嗎?

l 中國的瀕死體驗研究
在國外的科學家對瀕死體驗展開研究幾十年後,在中國也終於出現了介紹瀕死體驗的書籍。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工作者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下面的內容摘抄自天津安定醫院院長、精神醫學專家馮志穎等人發表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大眾醫學》1993年第5期上的論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唐山市,一場大地震使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重傷。中國的醫務工作者曾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脫險的一些人作過調查,他們多是被房屋倒塌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倖存者當中的半數以上的人回憶說,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並覺得思維過程異常迅速,浮想聯翩。此時,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視,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轉浮現於腦際,飛逝而過,且內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節,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戀場面、工作佳績、獲獎喜悅等。這種現象被稱為生活回顧或「全景回憶」。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廠里表彰時的喜悅......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節。」她說,在得救前的短短幾十分鍾瀕死過程中,她體驗到了一種人生的幸福與快樂,一輩子里第一次那麼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貴。因而,盡管她腰部致殘,得在輪椅上了卻一生,但每當她回憶起當時的這種感受,便增強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數人有意識或靈魂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像脫離了自己軀體,有人將之比喻為「靈魂出殼」。他們強調自身功能的感覺是在身體之外的某處空間,而不是在大腦,並認為其生理的身軀是無活力和無思維的。甚至有的報告者還稱,在自己生理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像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體中去,或同其以某種方式相連接,與自己生理的身體相比重量輕,但身高和年齡相同。也有稱當時自己生理的身體並非健全,如喪失聽力或缺少某個肢體等,而非真實的身體卻不存在這種缺陷。一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隻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
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光明即將來臨」。某被調查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渺無人煙,走向哪裡?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得害怕,洞里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彷彿見到光亮時,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
還有約1/4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像。這種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有如同他們一起進入非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們團聚。其「靈魂」形像常被某些人描述為是一種「光輝」,另一些人則將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李某這樣回憶自己的瀕死體驗:「身體好象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里,接著好象沉在萬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聽到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種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種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倖存者王某陳述說:「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雖然離得很近,但相貌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帶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壁輝煌的地下宮殿。那個男人進裡面報告,片刻功夫,我聽見裡面好象有人在說,讓他先回去吧!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已早已躺在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進行搶救呢。」
「做調查的研究人員從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中得到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他們將其歸納為40種類型:回顧一生、意識與軀體分離、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等。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能體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感覺的並存。
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確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
顯然,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與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驚人地相似。

l 世界上第一個證明靈魂存在的科學實驗

英國醫生山姆.帕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實驗設計是這樣的:如果病人死後「靈魂」能飄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生們在搶救他的身體,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體(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麼物體,別人不知道),那麼「靈魂」就應該能看到這些小物體。如果這個病人能被搶救過來,能夠說出板上的小物體是什麼,那麼就能區分出「靈魂」到底是虛無縹渺的想像呢,還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
山姆對100多個病人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7個被搶救過來的病人醒來後能說出自己「靈魂」離體時看到的景象,特別是板上的小物體,說的全都對。山姆的實驗獲得了成功。
山姆的實驗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在世界上首次用科學實驗的方法,證實了「靈魂」的客觀存在。「靈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飄起來,可以移動,它是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而不是虛無飄渺的想像。
2001年6月20日,山姆應邀在休斯頓萊斯大學作了題為「瀕死體驗:透視腦死亡還是透視一門新的意識科學?」的報告,吸引了不少對生命研究感興趣的人。最後山姆放映了典型的有過「瀕死體驗」經歷人的談話錄像,並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休斯頓德州醫療中心的科研人員對山姆的研究表示極大的興趣,認為對探索生命的本質有重大意義,提出與山姆合作,共同研究這個生命的新領域。

l 美國MacDougall博士的實驗:靈魂的重量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醫生MacDougall博士著迷研究死亡,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搜尋靈魂存在的跡象。他相信如果人類有靈魂,它必然是身體的某部分組織,並且這個組織是有重量的。
為了測試他的理論,1990年,MacDougall博士在一家醫院里做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大約過了三小時四十分,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一剎那間,光束發生了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失去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里,他又對五名臨危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10.6克至42.5克的重量.。MacDougall博士在美國的雜志發布了他的這一發現。「靈魂會在死亡的瞬間離開身體,它能在人的身體停留足夠的時間。我們的實驗證明在死亡的時候,有一些物質從身體離開。」
據《生活》雜志創刊號介紹,民主德國2名醫生曾對200多名彌留之際的人的體重和死後的體重進行過測量,結果發現這些人的體重都輕了0.285克,他們認為這就是人類靈魂的重量。

閱讀全文

與哪個歷史學家提出了非物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