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上黨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

上黨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

發布時間:2022-07-02 21:00:58

❶ 中國共產黨的地位體現在什麼地方

關於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地位,1982年憲法在序言中的具體表述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兩段闡述中,第一段是「過去時」的回顧,是從總結歷史經驗的角度闡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二段是「將來時」的瞻望,是從完成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客觀需要的角度闡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兩段關於黨的領導的闡述,都具有明顯的原則性和政治性,不是對國家權力的具體配置,不是賦予了中國共產黨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在我國現行憲法正文對國家權力進行配置的全部闡釋中,沒有提及中國共產黨。可以明確地說,我國現行憲法沒有將任何國家權力賦予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是執政黨,一是因為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體現在了憲法和法律之中,二是因為黨推薦的人選依照法定程序擔任了國家中央政權機關的主要領導人。有了這兩條,中國共產黨就是執政黨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基本原理表明,黨的執政地位並不意味著黨的各級組織凌駕於各級國家政權機關之上,實際、具體、直接地去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這種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錯誤做法,實際上是對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嚴重損害。

進一步分析,人們常說的憲法賦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之科學內涵是什麼呢?嚴格、准確地來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屬於政治范疇,它實質上是一種政治威信、政治資源和政治權威,不是指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黨受人民擁戴、支持和服膺的這種政治威信、政治資源和政治權威,不同於國家權力的強制力和普遍約束力,而主要表現為對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號召力、政治說服力和政治影響力。胡錦濤在慶祝建黨8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民心向背,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具有先進性的試金石。」「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無往而不勝的法寶,也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的法寶。」黨的領導依靠的是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因這種血肉聯系而產生的代表先進生產力、代表先進文化、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進性」,是最廣大人民真心誠意、自覺自願地對黨的信任、支持和擁戴,決不是直接掌握並行使國家權力對人民群眾、對社會政治組織、對國家政權機關、對國家政治生活的行政性強制和支配。

當然,黨作為人民的「先鋒隊」,作為人民在特定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是人民主權主體的組成部分,但是,黨不能取代或壟斷人民主權主體,不能排斥作為人民主權主體的其他絕大多數成員並高居於他們之上。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黨的政治領導權絕不是同人民主權和國家政權機關權力並列甚至凌駕於其上的特殊權力、超級權力、無限制權力。胡喬木說:「黨是國家和人民的領導力量,但它並不凌駕於國家與人民之上。」[1]鄧小平講得更清楚:「黨的領導責任是放在政治原則上,而不是包辦,不是遇事干涉,不是黨權高於一切。這是與『以黨治國』完全相反的政策。」「黨團沒有超政權的權力,沒有單獨下命令下指示的權力,它的一切決議,只有經過政府通過才生效力。要反對把黨團變成第二政權的錯誤。」鄧小平還說,有些同志「誤解了黨的優勢,以為黨員包辦就是絕對優勢,不了解真正的優勢在群眾擁護上。把優勢建築在權力上是靠不住的。」[2]鄧小平講的這些道理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但由於諸種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我們迄今為止遠遠沒有將其制度化、法律化。認真貫徹鄧小平的這些已經經過實踐長期檢驗的正確思想,真正按照憲法的要求規范黨的領導,堅決鏟除「黨權高於一切」、「以黨治國」的「國民黨的遺毒」[3],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不承擔起這個任務,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政治體制改革不可能真正起步。

❷ 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信仰和能力之間的關系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充分證明了這樣的道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
人民群眾之所以信任、選擇和支持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是能夠滿足人民需要的。在舊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共產黨適應人民的需要,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後,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希望國家繁榮昌盛,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黨適應這種需要,領導人民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而奮斗,並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廣闊前景,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
其次,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中國能夠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國共產黨。

❸ 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因其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中國期待著新的社會力量尋找先進理論,開創救國救民的道路。 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和我國五四運動的影響下誕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作為先進的社會力量嶄露頭角,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運動中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為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❹ 上黨的歷史文化

上黨是神話的故鄉。在中華史前神話傳說中,上黨神話以其源流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內容之詳備,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拂去歲月的塵封,穿透時空的阻隔,我們彷彿可以看到,神農嘗草、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精衛填海,這一篇篇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社話傳說,已帶著誕生它們的一座座大山,高高矗立於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折射出長治古代文明的源遠流長,印證著上黨歷史文化的博大久遠。上黨是華夏文明的最早發祥地。上黨孕育過播谷稼穡的民族祖先,文明的曙光最早在這里初現。2.5億年前的木化石,為上黨文明寫下了久遠而深厚的第一篇章;新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向世人昭示了上黨文明的亘古和綿長。數不盡的遺址,道不盡的陳跡,彷彿散落在上黨大地上的顆顆明珠,向你印證著數千年長治文明的邈遠悠長,訴說著上黨文化的源遠流長。
上黨是山水雄奇之地。長治的山,不僅有著綺麗雄渾的外表,而且蘊藉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長治的水,不僅有著大江大河的神韻風采,而且印證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燦爛輝煌。長治山水,南北兼容,剛柔相濟,真可謂坐山水秀麗之勝,擁文化昌盛之富,必為仁智者嚮往。
上黨是詩書之鄉。壯美的山、秀麗的水,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無數文人騷客競折腰。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名士登太行觀賞山川河流之秀麗,進上黨領略歷史文化之悠久,駐長治贊嘆人文風情之俊美,或文或詩,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駢文絕句、文章佳作。這些熠熠生輝、流遠久遠的精品佳作,以寫實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上黨的古風古韻、美景名勝、人文地理、淳樸民風,記錄了文人墨客對長治那份揮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戀。
上黨是戲曲樂戶之鄉。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千百年來,上黨戲曲根植於上黨這塊皇天厚土中,猶如枝繁葉茂的虯根老樹,見證著歲月歷史的蒼桑世變。憑借「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的誇張手法,依靠高亢激越的音樂唱腔和一代又一代演職人員聲情並茂、出神入化的表演,上黨戲曲曾經創造過「上黨歌舞先梨園」、「士大夫皆能誦之」、「譽滿並門」、唱紅京城等無以復加的輝煌。
上黨是禮儀之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華夏大地,滄海桑田,沉澱於社會底層的民俗文化,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十里不同風,百里不風俗」,上黨民俗民風,既有千百年的文化積淀,又有山河之地的影響,因而具有它的特殊性,正所謂「勤儉其本質也,奢靡其習染也,勁悍本於地氣,淳美由於化成」。
上黨是名產之鄉。在《關於重慶談判》中,毛主席說:太行山、太岳山、中條山的中間,有一個腳盆,就是上黨區。在那個腳盆里,有魚有肉。毛主席說的「有魚有肉」,實際上就是物產豐饒。「中國第一米」沁洲黃曾經上過康熙皇帝的御宴,中國四大名綢之一的潞綢曾經「衣天下」、「遍宇內」,史稱「上黨一絕」的長治堆錦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名聲大噪、馳名中外,彈丸之地的蔭城曾經享有「天然鐵府」的美稱,並且「日進斗金」,「上黨三寶」——---花椒、柿子和核桃名聞遐邇,飄洋過海…….....
上黨是美食之鄉。上黨美食在過去上敬奉過皇帝,下適應民間百姓,它長盛不衰,伴隨上黨人民度過了無數個寒來暑往,歲月更替。上黨名吃粗放而不失雅緻,是文化的結晶,地域的印證。壺關羊湯曾讓曹操將士飽口福,精神振奮,一口氣登上太行山滅了高幹;半疙瘩救過光武帝,潞城「甩餅卷臘肉」系唐玄宗親自命名,黃家涼粉來自皇家,沁縣干餅曾是貢餅…….....原來美食名吃也蘊藏著歷史,飽含著文化。
上黨,作為長治市象徵的上黨門,鍾鼓二樓左右對峙,風馳雲動,蔚為壯觀;分水嶺出土的大批戰國時期車馬文物,多繫上乘精品;觀音堂殿內的明代懸塑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玉皇觀的琉璃塔,飛閣流丹,金碧輝煌;五鳳樓斗拱蓮柱,匠心獨具;原起寺的八角七層大雄寶塔,巧奪天工;南涅水北魏石刻,技藝精湛;位於沁源縣的靈空山,松林密布,古樹參天既有五龍池、益海洞等「靈空十景」,更有「三柱重」、「九桿旗」等珍貴古松,實為旅遊避暑之勝地。壺關縣的天然紫團溶洞,洞內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洞外山霧繚繞,鬱郁蔥蔥,確屬人間奇景,使遊人流連忘返。除此之外,還有長子縣的法興寺和崇慶寺、襄垣縣的仙堂寺、壺關的二仙廟、以及相傳女媧補天採石的黎城縣廣志山、精衛填海采山的長子縣發鳩山,神農氏炎帝嘗百穀的老頂山等。此外,還有革命紀念地八路軍總部舊址、上黨戰役主戰場、黃崖洞保衛戰舊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等處。

❺ 中共8大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

1956年9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026人,代表黨員1073萬人。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周恩來作《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設的報告》,鄧小平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大會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滿足人民的經濟文化需要。根本任務已經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因此,要逐步系統地制定完備的法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要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大力反對官僚主義,大會堅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並根據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經濟政策。大會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

中共八大,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蘇聯經驗為鑒戒,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思想探索的第一個里程碑。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表現在對於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工作的科學認識上。中共八大的政治報告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這就表明,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幾千年來的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上結束,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現在,「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八大的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是黨在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造性的運用,也是毛澤東思想的新的發展,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但是,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經驗不足,八大在有些重要問題上也還有不足之處。例如,在階級斗爭問題上,雖然指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這無疑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論斷,但是對於這一科學論斷所要求的黨的指導方針和全部工作的深刻轉變,對於如何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變化中堅持這一科學論斷,還缺乏充分的認識。又如,正確地提出了反對個人崇拜的問題,但是在這次代表大會上對這個問題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制定更有效的防備和制止個人崇拜發展的措施,沒有形成完備而牢固的黨內民主制度。八大以後,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上發生了「左」的錯誤,八大提出的路線和許多正確的方針、意見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

❻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是: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6)上黨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擴展閱讀:

中國革命是包括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現在階段的革命和將來階段的革命這樣兩重任務的。而這兩重革命任務的領導,都是擔負在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雙肩之上,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完成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並准備在一切必要條件具備的時候把它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階段上去,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光榮的偉大的全部革命任務。每個共產黨員都應為此而奮斗,絕對不能半途而廢。

每個共產黨員須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過程。

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准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而一切共產主義者的最後目的,則是在於力爭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最後的完成。只有認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二者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❼ 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的地位

肯定起主導作用、領導者的地位

❽ 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的地位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一、正視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都是與其歷史發展走向密切相關的,都有其歷史決定性。鄧小平同志指出:「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中國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來,中國是不是也能翻身?讓我們看看歷史吧。國民黨搞了二十幾年,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不能成功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的毛澤東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把中國革命搞成功了。」這一表述,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走什麼樣的道路就已經成為先進的中國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他們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試圖按圖索驥,依照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來改造中國,把中國富強的希望寄託於實行和發展資本主義。從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到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以至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國民黨也曾在大陸搞資本主義,最後留下的是一個四分五裂、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歷史以其血的代價告訴我們,在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義不願意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達兩、三千年,在中國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備也最頑固的封建主義生產關系。雖然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封建勢力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不允許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封建勢力還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勢力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同志曾說:「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同時,也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的目的,就是要佔領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使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並以其強大的經濟勢力排除和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它們決不允許中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的資產階級也不具備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由於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於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並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他們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更沒有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才能得以生存、發展。因而,靠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中國最終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封建主義舊統治又延續不下去。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正當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而感困惑的時候,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中國新的出路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人民選擇了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一歷史性的選擇,是中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是中國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當時的出路有三條:一是限制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二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不相干,長期平行發展;三是限制、改造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走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三條道路中,中國的近代歷史已經表明,第一條道路走不通;第二條道路實際上也行不通,不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二者之間沒有調和的餘地;惟有第三條道路,才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社會發展的規律,而且新民主主義革命也為中國人民選擇這條道路奠定了基礎。在政治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政權,確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鞏固和加強了工農聯盟。在經濟上,通過沒收官僚資本轉化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實現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因此,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總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鞏固和發展,體現了中國近現代社會運動的客觀規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得出的必然結論。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國現在還會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
二、正視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有著無比的優越性
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現實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
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
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展生產
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並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為自己的附屬,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當然,由於社會主義目前還處於實踐階段,我們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上述認識,還是十分傳統的,是不全面的、膚淺的。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對其優越性必將會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想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正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基於以下前提:
1、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因此,對其優越性的理解我們不可能是「先知先覺」,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描述,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體驗、去總結。
2、衡量和比較哪一個社會制度優越,決不能離開具體國家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片面地從現有的經濟發展程度來看,而應當主要看它是不是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產關系是否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會主義的實踐證明,這些方面是資本主義制度遠遠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會主義國家要高,這是由於社會歷史條件、各自發展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造成的,決不是有的人所說的是由於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所決定的。
3、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相比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暫,還處於實踐和發展的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社會主義制度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歷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幾十年的歷史。所以,相比資本主義來說,社會主義的發展目前還不完善,還不充分,還處於初級階段,其應有的優越性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不能拿擁有幾百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來比擬和衡量只有幾十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
4、馬克思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新社會制度代替舊社會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種社會制度,從來不會是歷史的瞬間,它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鄧小平同志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我們要充分估計到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只要基於上述前提,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乃至挫折就會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及其優越性就不會產生信仰危機。
三、正視偉大成就: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鄧小平同志指出:「建國以後,我們從舊中國接受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工業幾乎等於零,糧食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我們解決吃飯問題,就業問題,穩定物價和財政統一問題,國民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建設。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人們說,你們搞什麼社會主義!我們說,中國搞資本主義不行,必須搞社會主義。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所以,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現在落後的狀態下,走什麼道路才能發展生產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這就又回到是堅持社會主義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上來了。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生活富裕的問題。而堅持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就不會產生貧富過大的差距。再過二十年、三十年,我國生產力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兩極分化。」這就是一代偉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我們說,衡量一種社會制度是否符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盡管在一段時間,指導思想上犯了「左」的錯誤,經歷了嚴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以往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的。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現了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建設道路」,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自覺實踐。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是一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全面發展的道路;
是一條堅持全面改革和開放的道路;是一條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歷時70年,跨越兩個百年、兩個千年,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振興中華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的經濟建設成績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業日益進步,國防建設更加鞏固,人口素質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發展,外交事業譜寫新的華章,「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已成功實現。全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精神振奮、生活幸福。十多億人口的中國,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無憂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一切靠什麼?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靠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鞏固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長期探索的結晶,凝聚了幾代共產黨人對現代化理想的追求。這條道路,已經初步振興了當代中國,未來中國的全面振興,只能由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實現。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結論。

❾ 中共八大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的歷史地位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為建國以後第一次團結的盛會,第一次提出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大會,載入了史冊。中共八大: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規定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提出了經濟建設的方針;為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為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❿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各個時期發揮的主要作用

80多年來,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無數共產黨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一部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壯大的歷史,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先進性的歷史!鮮紅的黨旗上凝結著革命英烈的鮮血,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著新一代共產黨人的風采!
中共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去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新中國成立後,中共黨成為執政黨,又領導我國各族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中國大陸小民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始終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始終指導著中國的革命方向和建設方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開辟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表明,許多革命先驅,許多政黨和政治派別,都沒有找到國家振興和民族解放的出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人民為了擺脫被剝削、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先後進行了種種嘗試,包括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戊戌維新以及義和團運動等,但都失敗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然而並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指引中國人民找到了國家和民族振興的正確道路,並且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團結和領導全國人民經過二十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們黨成為執政黨。在不長的時間里,黨就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順利地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迅速恢復了遭到破壞的國民經濟,鞏固了人民政權,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隨後,黨又領導全國人民轉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幾十年來,盡管我們走過彎路,有過失誤,但是黨和全國人民一道,經受了挫折的考驗,克服了重重困難,仍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建國以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開辟了我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國家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過二十年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建設、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都上了一個大台階。1992年到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2.1%,既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貨膨脹,避免了大起大落。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農業的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糧食等農產品穩定增長。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鋼鐵、能源等基礎工業迅速發展。東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加快。199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的排名,由1991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在發展中國家位次上升到第一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96年,城鄉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分別比1991年增長41.5%和28.8%。

總之,黨的領導地位是由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的,是經過長期斗爭考驗形成的。在中國,從來沒有哪一個政治組織像我們黨這樣集中了那麼多先進分子,組織得那麼嚴密,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同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在前進中善於總結經驗,鄭重對待自己的失誤,以形成並堅持正確的理論和路線。中國百年巨變得出的結論就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
1、在中國革命中:
(1)、在大革命時期,中共與國民黨和作,幫助國民黨改組,完成了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最終發動了「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北伐戰爭,並組織工農革命運動配合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在國共對峙的十年,中共建立革命根據地,發展根據地經濟,四次打退了國民黨的圍剿,並在危急的時刻率軍長征,保留了革命火種,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面對九一八事變和華北事變 ,中共高瞻遠矚,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開始組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積極抗日。
2、在抗日戰爭時期:
(1)、中共組織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了最廣泛階層參加到抗戰中去,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2)、面對國民黨「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動方針,尤其是皖南事變後,中共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打退了國民黨的反共高潮,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日的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3)、在軍事上,中共發去百團大戰,學生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囂張的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同時,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把敵人的後方變成的抗日的前線。
3、在解放戰爭時期:
中國共產黨發動土地革命,三大戰役,渡江戰役,並與民主黨派積極合作,最終推翻了南京政府,解放了全中國。
4、在改革開放發展建設中:
(1)、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總方針,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2)、在十二大中,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二大後,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3)、在十三大中,大系統地闡述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完整地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進一步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確定了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4)、在十四大中,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搞上去。
(5)、在十五大中,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十五大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步推進,經受住了97亞洲金融風暴,98特大洪水的考驗,國民經濟穩定增長。
(6)、在十六大中,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全國人民指明了新世紀繼續奮斗的目標。
總之,在中國革命和當前改革開放發展建設中,中共始終處於領導核心的地位,領導全局,發揮著指揮者、決策者的作用,確保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和改革開放發展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閱讀全文

與上黨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