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永定西陂天後宮有多少年歷史

永定西陂天後宮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02 16:04:27

Ⅰ 西陂天後宮的景點簡介

西陂天後宮由大門、戲台、大寶殿和登雲館組成。主體建築為天後宮塔,高達40餘米,7層,塔基用天然石塊干砌,基面土牆厚1.1米,底層為主殿,高6.5米,長14.4米,寬12米,中間有四根大圓木柱,支撐著塔重心。主殿供奉天後(媽祖)。二、三層周圍有走廊,四、五層用磚木結構,由四方體轉為八方體,六、七層中間用大圓木柱構建,板木為牆,最上層是葫蘆頂,用名瓷圓缸壘成。塔身高聳入雲,頂層飛檐配有銅鈴數十個,風吹鈴響,鏗鏘悅耳。塔下有護塔房36間,塔前為大廳堂,塔後是登雲館大廳、天井,大門入口處有永久性戲台一座,呈半圓立體窟窿形,結構奇巧,每年聖母生日在此祈禱演戲,熱鬧非凡。
2006年05月25日,西陂天後宮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Ⅱ 高陂鎮的人文歷史

高陂是我國第一台200公升真空感應電爐和第一台電子轟擊爐研製者、著名電機專家王燦文和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張勝友的故鄉。境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群落一一岐坑生態觀光旅遊點,西陂天後宮建於公元1542年,是全國現有的獨一無二的塔式天後宮,是媽祖信仰在閩粵邊區興盛的典型實例,它集古代哲學、歷史、力學、美學、生態學於一爐,是天後宮建築史上罕見的傑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積淀之一,2006年6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石拱橋——高陂橋,建於明、清時代的方形土樓有富嶺五鳳樓、虎形天後宮,遺經樓等歷史文化遺產,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

Ⅲ 天後宮的歷史沿革

天後宮歷史上曾進行過多次維修,規模不斷擴大,現存兩座石碑記載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兩次重修。1897年德國佔領青島後,欲拆天後宮,後懾於中國人民的憤怒未果。1936年青島商民集資,對天後宮再次擴建,臨太平路新建大戲樓,解放後曾維修。「文化大革命」期間天後宮遭嚴重破壞。戲樓、大殿、配殿以及東西廂房尚存。1965年,天後宮用作市南區文化館和少年宮的辦公地。
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天後宮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擬修復對遊人開放。
友情提示:參觀天後宮民俗館是免費的,可自行參觀。不要跟團,避免被其中的工作人員忽悠而花冤枉錢。

Ⅳ 福建省有哪些著名的名勝古跡

福建省十大名勝:武夷山(南平)、鼓浪嶼(廈門)、湄洲島(莆田)、清源山(泉州)、大金湖(三明),冠豸山(龍岩)、崇武古城(泉州)、太姥山(寧德)、海壇(福州)、東山島及風動石(漳州)
氣勢宏偉的鄭成功陵園、
「天下無橋長此橋」的五里橋(安平橋)、
海交史珍貴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 、
閩南建築大觀園的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四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蓮花峰、五塔岩等78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大佰島娛樂世界、山外山生態農業度假區、黃巢風景區等諸多自然、人文景觀,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園戲、高甲戲、南音等藝術奇葩和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風景神奇,文化獨特,民風古樸,令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在台灣海峽西岸,有一座面積14.35平方公里、南北修長、東西狹窄的小島,如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石,鑲嵌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她就是被人們稱為「東海明珠」的湄洲島。
湄洲島鍾靈毓秀、風光無限。那奇峰怪石,千姿百態、巧奪天工;那萬頃林濤,青翠欲滴、沁人心脾;那黃金沙灘,宛若細絨、令人陶醉。登高遠眺,但見海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銜,海天一色,好一幅人間仙境。
海上龍宮媽祖廟

福建名勝古跡之最

最大的鐵佛福建一尊最大的鐵佛,在福州開元寺內,佛高5.3米,建於宋朝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之前,距今已920年,鐵佛頭部為實心,身驅為空心,估計其總重量在10萬斤左右,為全國罕見。
最大的鍋福建現存一口最大的鍋,存放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內,這口鍋深七、八米,鍋蓋吊在滑車上,煮一鍋飯需要燒3000斤柴,煮好的飯可吃1000人,大鍋邊還有3口小鍋,每鍋飯也能吃300人。

最早的玻璃碳福建最早的玻璃碳,發現在五代後唐閩王王審知墓中。王審知墓在福州北郊,明朝丘德四年(公元1429年)墓被在該地屯墾的士兵盜挖,發現此碳,它是許多珍貴的殉葬品之一。

最老的荔枝樹當推莆田市的「宋家香」荔枝樹,這棵樹種植在莆田城內宋氏宗祠庭院中,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名臣蔡襄曾在宋祠品嘗過荔枝,寫下:「世傳此樹已三百年」,以此推算,它當種植於唐玄宗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它的主幹周圍達7.1米,直徑為2.38米,樹幹部分木質蛀空,可容納五、六人,公元1923年,此樹被強台風腰折,不到兩年又長出新枝,1951年又開始開花結果實,現樹高達8米多高,枝葉茂盛,每年結果,產量達數千斤。

最早的佛寺福建最早的佛寺,名叫「紹因寺」,建於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距今已1721年歷史了。寺內有琴石、金雞井、飲馬池等古跡,是漢閩越王時遺址,現福州市北大路「半野軒」,就是過去的部分寺
廈門

Ⅳ 文化遺有哪些

古文化遺址一覽表
(新石器時代~宋)

所在地
時 代
採集標本

城郊鄉古鎮村黃竹甲村寨子頂
新石器時代
石箭鏃、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鳳城鎮大洲段酒廠後山
新石器時代
石箭鏃、陶紡輪、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堂堡鄉下村天後宮
新石器時代
石錛、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湖雷鄉增瑞村大坪里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罐口、罐底部,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大溪鄉六溪村斜子崗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錛,可辨器形罐底部、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大溪鄉大溪村赤坎頭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礪石、石錛、陶罐、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湖坑鄉六聯村大坪頂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斧、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岐嶺鄉蒲山村牛崗嘴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石銼(石坐:經查,打不出)、石刮刀,可辨器形罐口沿、罐底部,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岐嶺鄉城東村暗甲子崬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箭鏃、陶罐,可辨器形罐口沿和支座,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下洋鎮東山村背頭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陶罐、陶紡輪、紅軟陶片

撫市鄉撫溪村才子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金砂鄉金谷寺背頭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錛,可辨器形陶口沿、底部、支座、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大溪鄉大溪村巫屋背頭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紡輪、陶罐、盆、盅、豆、缽、壺、碗、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金砂鄉西湖寨塘背崗背頭山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印紋硬陶片

金砂鄉西湖寨坪頂崗
新石器至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紋硬陶片

大溪鄉大溪村巫屋燕子坑
青銅器時代
石環、石錛、陶缽、可辨器形陶罐沿口、印紋硬陶片

湖坑鄉奧杳村金竹下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印紋硬陶片

湖坑鄉奧杳村公王背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陶杯,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紋硬陶片

岐嶺鄉蒲山村茶頭崗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紡輪、印紋硬陶片

岐嶺鄉龍湖村涼傘崬
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罐口沿、陶碗、陶紡輪、陶支座、陶豆、印紋硬陶片

下洋鎮東山村暗峽墩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古竹鄉大德村石山崗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印紋硬陶片

古竹鄉古竹村茶頭崗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湖雷鄉上湖村橫崗頭後龍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湖雷鄉石坑村前頭板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湖雷鄉下湖村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湖雷鄉上湖村桔樹下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湖雷鄉上南村坳頭甲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石環、陶磚、陶壺、印紋硬陶片

堂堡鄉村中平山裡荷樹坪
青銅器時代
陶紡輪、印紋硬陶片

撫市鄉撫溪村樓背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撫市鄉撫溪村下大洋坡三角窠
青銅器時代
陶磚

撫市鄉撫溪村平侖山頂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撫市鄉撫溪村洋大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撫市鄉銅鑼坪後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撫市鄉銅聯村下坑侖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撫市鄉撫溪村應名墩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坎市鎮文館村松光仁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坎市鎮文館村佛子甲後龍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支座,印紋硬陶片

坎市鎮浮山村塔嶺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有孔石器

坎市鎮文館村細高洞
青銅器時代
陶罐、印紋硬陶片

高陂鄉北山村西門排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礪石,印紋硬陶片

高陂鄉西陂村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可辨器陶罐形口沿和底部、印紋硬陶片

高陂鄉北山村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高陂鄉西陂村神嶺頭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壺口沿,印紋硬陶片

虎崗鄉龍溪村龍崗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洪山鄉下逕村雞子石下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礪石、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陶缽底部及口沿,印紋硬陶片

洪山鄉下逕村仁橫崗背
青銅器時代
石錛、礪石、石餐具,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洪山鄉上逕村廖氏宗祠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礪石,可辨器形陶罐底部和口沿,印紋硬陶片

峰市鄉大園村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碗底部,印紋硬陶片

峰市鄉信美村湖頂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石銼、礪石、刮削器等石器,陶紡輪和陶缽,可辨器形陶罐口沿、支座、盤底部,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仙師村嶺下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仙師村彭屋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礪石、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鄉政府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礪石、有孔石器、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恩前村對面
青銅器時代
石錛、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大阜村田背後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礪石、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仙師村村塘口右側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礪石、刮削器、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嶺下房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西溪鄉禮田壩村沙角里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餅、可辨器形陶罐沿口、印紋硬陶片

西溪村禮田壩寨下老屋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陶□、罐、印紋硬陶片

西溪鄉上寨村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石矛、陶罐、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金砂鄉西湖寨中心小學後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金砂鄉太平村後山
青銅器時代
有孔石戈、印紋硬陶片

金砂鄉赤竹村羅屋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鳳城鎮大洲段店上北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箭鏃、陶豆、陶□,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紋硬陶片

鳳城鎮大洲段變電廠後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紋硬陶片

城郊鄉新寨村對門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城郊鄉龍安寨羅前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錛、石箭鏃、陶罐、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蘭崗村祠堂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礪石、石箭鏃、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蘭崗村黃泥崗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蘭崗村黃泥崗水口伯公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蘭崗村聯二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石箭鏃、印紋硬陶片

仙師鄉蘭崗村聯三背頭山
青銅器時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紅軟陶片、印紋硬陶片

城郊鄉龍安寨後山
唐~宋
可辨器形瓷口沿和底部、瓷片

二、上杭場

據民國以前《永定縣志》記載,唐大歷四年(769年)析龍岩湖雷下堡(今湖雷鄉人民政府所在地)設上杭場。

三、秇梓堡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上杭場由湖雷下堡遷至秇梓堡(在今高陂鄉北山村),築木柵為城(今已廢),城壕舊址尚存。舊志載:「宋太宗淳化五年乙未(994年)升上杭場為縣,割長汀南境屬焉。」「至道二年丁酉(996年)徙治於白沙(今屬上杭)。則秇梓堡之地實為上杭始建縣治之所。」

四、文天祥設壘抗元遺址

在縣東圓嶺、岩永交界處,東屬龍岩,西屬永定,宋景炎二年(1282年)右丞相文天祥領兵駐扎築壘抗元處。後來永定縣人士築文山亭紀念(亭現已廢),龍岩人士則於亭畔立石碑以紀其事(碑今尚存)。明永定人闕恩詔賦詩吊雲:「嶺頭猶記昔年碑,丞相南來虎節持;半壁河山經破碎,藐孤臣主更流離,於今客路空禾黍,自古忠魂想旆旗;枯木寒鴉斜照外,清風石上拜須眉。」今該址西側屬永定,東側屬龍岩。

五、太平軍壁詩遺跡

清代太平軍在湖雷下寨駐扎,在「馥馨樓」後側三樓中廳牆壁上用毛筆寫詩三首:「天朝虎將到來臨,伐暴安良義氣深;勸民不學痴迷漢,山林藏匿餓損身。」「不燒房屋不殺人,萬眾思何不義心;四民回頭方是岸,要敬天父是好人。」另一首字跡已看不清。

六、彭坑清代窯址

1987年5月發現,在高陂鄉西陂村彭坑口庵窯腳分布大量素麵陶瓷片及可辨器形陶瓷底部、口沿等遺物。

第二節 古墓葬 【至頂部】

第二節 古墓葬

經普查,全縣古墓葬18處,其中宋代2處,明代9處,清代7處。

一、宋代墓葬

鄭清之墓 鄭清之(1192~1251),字浩源,又名德源,號碧泉。原籍浙江溫州鄞縣人。官至太師左丞相兼樞密事。因諫上,被謫於上杭縣梅溪(今屬永定)任巡檢使,為永定縣鄭氏始祖。卒後葬於永定城郊鄉龍安寨水口。後被追封為魏群王,至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更築墳碑。該墓座南朝北,風字形,長12米,寬6.5米,石碑高1.85米,寬1.65米,上書「大清順治十四年丁酉吉旦。始世祖宋左丞相位太師諱清之鄭公墓。滎陽十三戶嗣孫士鳳等立」。三合土封頂。完整。
江百八郎墓 江百八郎系永定縣江氏一世祖,宋末卒,葬於古竹鄉高南村水口塔下山。該墓座南朝北,風字形,佔地約100平方米,三合土封頂,石碑高1米。完整。

二、明代墓葬

盧妣李夫人(生卒無可考)墓 范陽郡坎市盧氏始祖。座落於坎市鎮青溪村大坪山。該墓座南朝北,風字形,三合土封頂,佔地約100平方米。明嘉靖丁未年十月(1547年)重立碑,清康熙四十年秋(1701年)重修。完整。
江文淵墓 江文淵,古竹鄉高東村人,明宣德年間生。官至安徽合肥主簿,卒於明弘治年間,葬於古竹鄉高北村金山古寨東側。該墓座北朝南,風字形,三合土封頂,石砌墓邊,石碑高0.8米,佔地約50平方米。完整。
賴中峰墓 賴中峰,坎市鎮洪源村人,官至湖廣當德府知府。明代卒,葬於坎市鎮洪源村老虎壟。該墓座西朝東,佔地約100平方米,風字形,三合土封頂,石砌墓邊。清康熙四十年冬(1701年)重修、立碑。完整。

三、清代墓葬

張振依墓 張振依,金砂鄉下金村人,官至廣西梧州府總兵,康熙十八年(1753年)卒,葬於下金村石碑下。該墓座南朝北,風字形,三合土封頂,佔地約80平方米。完整。
江世春墓 江世春,古竹鄉高北村人,清雍正年間生,官至廣安州知州。乾隆末年卒,葬於古竹鄉高北村金山寨大坪頭。該墓座西北朝東南,風字形,石碑高1.2米,三合土封頂,佔地約100平方米。完整。
游旺選墓 游旺選,字興峰,號廷峰,大溪鄉人。清嘉慶初任四品昭武都尉。嘉慶七年(1802年)卒,葬於大溪至三角塘村路旁。該墓風字形,三合土封頂,石碑高2米,寬0.9米,佔地約50平方米,墓道長30米。完整。
廖氏墓群 在城郊鄉古鎮村城關中學內。八世祖葬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中為八世祖,大於兩側墓。東側依次葬十二世祖、十五世祖墓,西側依次葬十三世祖、十九世祖墓。風字形,三合土封頂,東南側10米處立一對三合土塑獅。完整。
十二州縣同考官墓 在城郊鄉東溪村。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立,墓主系湖南十二州縣同考官、進士,姓名不詳。該墓座南朝北,風字形,佔地650平方米;石碑呈屏風狀,高1.6米,寬1.5米,兩側青石雕龍,刻對聯:勛名自昔留青瑣,吉壤於今占紫垣,橫披:文瀾秀挹。三合土封頂。外兩側立石雕桅竿,高1.2米,內兩側立三合土獅,高1米。墓頂雕花紋圖案。完整。
闕廷華墓 闕廷華(1857~1909年),字豪彩,號月潭,清代武進士、御前侍衛、雲貴總兵。葬於湖雷鄉增瑞村葛廷坪。該墓座西朝東,風字形,三合土封頂,佔地約400平方米。完整。

第三節 古建築 【至頂部】

第三節 古建築

一、文 廟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建,位於今鳳城鎮中山路,座北朝南。前後分三落,前為文廟,後為明倫堂、情文齋、約禮齋等輔助廂房。現存文廟(即大成殿),磚木結構。殿內分布12根石柱,中2根浮刻蟠龍;殿外琉璃瓦覆蓋,雕梁畫棟。歷代在此設考場。辛亥革命後為道南小學,後為縣政府駐地至1949年。

二、城樓、古寨

峰市河頭城 原屬上杭縣,明萬曆四年(1576年),在今峰市街對岸的河頭坪築城一座,設東、西、南3門。從此,河頭坪稱為河頭城。清代此地成為汀州府八縣重鎮之一,面臨汀江,是水上交通要道。今尚存臨江門、西門宮及街道。
金山寨 位於古竹鄉高北村承啟樓後側金山山頂。寨址圓形,尚存2層高均為3.5米的寨底石砌平台,下層直徑比上層直徑長6米,上層面積約600餘平方米。牆體以上已廢。年代未考。
仙鶴寨 位於仙師鄉蘆下壩對面山頂上,永定河旋繞其下,為永定河水口(注入汀江)關鍵寨址。已廢。年代未考。
興化寨 在城郊鄉古鎮(古二村)小山包上,明洪武五年(1372年)設興化司於此。已廢。
石寨 在坎市鎮長流村中華山上,距地面高70餘丈,周長300餘丈,有岩洞,可容百餘人,清嘉慶年間鄉人依岩建中華書屋。岩旁的中華庵、岩頂的魁星閣,已廢。

三、古 井

東門井 座落在鳳城鎮東門拐角頭,建於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深10.7米,內徑0.68米,磚砌圓形井壁,石構圓形井欄,高1米。完好。
南門井 座落於鳳城鎮南門街,建於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深10米,內徑1.38米。磚砌圓形井壁,石構圓形井欄,高1米。「泉味清冽,應汲不窮」。完好。1983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門井 座落於鳳城鎮北門,今永定縣第一中學門口,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深16米,內徑0.88米,磚石結構,石構圓形井欄。完好。水已涸。1983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古 橋

永平橋 在虎崗鄉虎東村木坑口,建於明代。單孔,石構拱式廊屋橋,橋寬4.3米,高30米,跨度30米,廊屋高5米,長寬與橋面相同,廊屋破壞嚴重,橋身完整。
砥柱橋 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在坎市鎮長流村水口,單孔石拱廊屋橋。長20米,高8米,跨度12.4米,寬4.95米,孔高6.85米。橋墩以條石縱橫疊迭,橋面為土木結構廊屋,牆厚0.4米。公路修通以前,該橋是長流通往坎市鎮的必經之處。基本完好。
文溪橋 在坎市鎮文溪村等4個村之水口,建於清乾隆年間。單孔石拱廊屋橋,長50米,高12米,寬4米,跨度25米。橋墩以條石縱橫疊迭。橋面為土木結構廊屋,輕微損壞。
高陂橋 在高陂鄉和興村口,為高陂鄉與坎市鎮分界處,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橋橫跨永定河上游兩岸的懸崖峭壁之上,故取名為高陂橋。單孔石拱廊屋橋。長59.6米,寬7.5米,高16.45米,跨徑20米,拱門橫披「長橋永泰」,左右鐫有「一道飛虹人在青雲路上,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宮中」的對聯,系清乾隆翰林院庶吉士王見川所撰。橋墩以條石縱橫疊迭。橋面築三合土結構廊屋,現在僅剩1米高灰牆。1983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濟恆橋 座落在湖坑鄉新南村,建於光緒二十三年(1896年)。單孔石拱,廊屋木構,橋長25米,寬3.5米,高6米。現全橋完整,暑天可供村人乘涼。

五、塔

文馨塔 座落於古竹鄉高南村水口山上,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建。倡建人系當地名士江世春。通高40餘米,呈八棱形,共8層,除須眉座為石砌外,其餘是磚砌。因未修完整,無塔尖,故又稱「禿尾塔」。1981年9月28日中午自然倒塌,僅存四分之一。
東華山鯉魚浮塔 座落於撫市鄉東安村東華山寺後的嵯峨石峰之巔,於清嘉慶四年(1739年)建。共4層,六角形,磚木結構,通高15米。塔內有歷代遊人香客的詩對。損壞嚴重。1983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寺廟、宮庵、宗祠

五顯廟 在坎市鎮庵排自然村,始建於明末,面闊3間,進深前、中、後3堂,前堂為主建築,兩側為廂房。磚木結構。廟內飾龍鳳、八仙、花鳥壁畫。還有碑刻記載歷史沿革。廟尚完整。
湯子角天後宮 在下洋鎮中川村旗山,建於清康熙年間。大殿磚木結構,兩層,雕龍畫棟。正面左側為土木結構兩層橫樓,與殿形成直角。「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嚴重破壞,後由華僑捐款修復。
獅寶岩廟 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坎市鎮孔夫村燕子岩石盤上,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構架,面闊3間,進深2間。庵後仙人洞、龍宮洞、天燈洞3洞並列。尚完整。
東華山寺、廟 在撫市鄉東安村,為道人黃華音募資建造,初為庵觀,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毀於兵燹,後重修改為寺。後堂為主建築,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構架;前堂為土木結構。庵內菩薩林立。兩堂之間為天井,兩側為廂房。寺外有九鯉仙廟、關帝廟及鯉魚浮塔。九鯉仙廟、關帝廟均土木結構,單間,歇山頂,抬梁式構架。完好。
關帝廟 位於下洋鎮東聯村下山甲,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6年)。土木結構,高10米,六角攢尖頂,3層,二、三層為樓閣式。完好。
金蓮山庵 位於湖坑鄉奧杳村金蓮山,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土木結構,面闊3間,進深2間,中為天井,兩側為廂房,雕梁畫棟,庵後一巨石,石腹中空,人稱「出米石」。完好。
西陂天後宮 座落於高陂鄉西陂村,結構奇特,為古塔宮殿式建築。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全部落成於清順治十九年(1662年)。塔7層,建於明萬曆元年(1644年),樓閣式,通高40米,一至三層為正方體,四層以上為八面體;塔基須眉座,石構;一層為土木結構,二層以上為磚木結構;八角攢尖頂,塔剎為圓形。塔周圍為宮殿,塔前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登雲館、天井、大寶殿、外天井、戲台、大門、兩側平台、迴廊、廂房,左右對稱,大寶殿為主建築,戲台與大門相連,均為磚木結構,舉梁高8米,雕梁畫棟,塔與殿連成一體。損壞嚴重。1983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當地群眾集資維修大門,1986年至1987年省文化廳撥款維修塔之四至七層。
社前天後宮 座落於撫市鄉社前村。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磚木結構。中軸線前為大門、戲台,中為天井,天井後面是大廳,最裡面是神座大廳,左右是廂房。主建築大廳舉梁高6米,雕飾花鳥,單層。損壞嚴重。
胡氏家廟 在下洋鎮中川村。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為明代胡氏九世鐵緣公所建。清嘉慶年間、民國18年兩度部分被焚,後均按原貌修復。座南朝北,中軸線自北而南依次為外天井、前廳、內天井、後廳(正廳)。廟內有200根木柱,8個廂房,20幅大型壁畫。壁畫大多出自著名畫家宋省予(上杭縣人)等人之手。中廳有清代翰林巫宜福(本縣大溪人)的題聯,木刻金字。廟外尚存10支石雕桅竿,高達10餘米。該廟土木結構,兩側之廂房全部木構,雕飾花卉、鳥獸、人物。1983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由海外華僑、港澳同胞捐款修繕。

第四節 石 刻 【至頂部】

第四節 石 刻

一、碑 刻

明代青石刻「太平門」橫額 楷書陰刻,長114厘米,寬43厘米,厚22厘米,明弘治七年(1494年),嵌於縣城門東城樓門楣。今城門已廢,該石刻本縣革命紀念館收藏。
永全渡碑 清代,原立於今湖雷鄉車前崗十二駁橋上側,縱1.53米,橫65厘米,花崗石,陰刻永全渡碑,下刻捐款人姓名、款數。碑題清晰,余已模糊。本縣革命紀念館收藏。
四季竹詩圖石刻 清光緒年間青石刻,四幅長屏。長59厘米,寬32厘米,厚6厘米,陰刻;以竹葉構成文字,每塊文字組成一句詩,合4塊石刻為一首詩。另一塊為石刻銘文,楷書,與竹詩圖石刻相聯嵌於峰市鄉關帝廟內。陰刻銘文:「世傳延陵十字碑為宣聖手澤三吳士大夫以得覩為聿千載而下繼起稱聖者厥維 關壯穆而手跡無傳殊為闕典乙亥歲余承乏峰川薦紳諸君出墨刻詩竹四帙雲系 鸞筆得自親師峰川固有 關廟鳩工重鋟□石廟門以彰肵夫以大聖人之手澤雖殘篇斷簡猶將寶而貴之況此帙詩凌李杜畫轢車樂文蘇以競直之姿寫忠貞之操風神奕奕千古昭迥者乎以之作詩觀可也以之作畫觀可也以之作十字碑觀亦可也 光緒元年乙亥歲臘月 日吳門秦維榕謹敘」。均本縣革命紀念館收藏。完好。
游旺選等牌坊 在大溪鄉五福樓(又名友龍圓寨)南側村口,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石構單間,高7.2米,寬6.5米。正面銘文自上而下依次為:「聖旨」、「都閫府」、「嘉慶七年誥贈昭武都尉游旺選,字興廷,號廷峰。歲進士誥封昭武游諱上華,字友龍,號仰軒。邑庠生,由守御所千總恩授都司游諱聯登,字蓮芳,號白溪,坊冬月旦」。完整。

二、摩崖石刻

太湖古洞石刻 在湖坑鄉新南村背隆之西與大溪鄉黃龍村之東交界的山凹,周圍環山,中凹平,形似「天湖」,故得名。東側有清乾隆年間建的凈行寺。遺石刻2處於懸崖石上:一為「錦屏玉壁」,字高70厘米,寬50厘米,正楷;一為「荷花獻實」,字高30厘米,寬25厘米,篆書;均無落款。完好。
地界題刻 在洪山鄉中村王壽山半山腰石道旁懸崖峭壁上,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刻,山壁上陰刻:「乾隆二十七年奉總督部堂楊布政司德府太爺高連城上杭縣主王潘張勘訊結飭令立界劉廷嗣裔照契管業載土名西至分水凹在此。」楷書,每字長寬約40厘米。完好。

Ⅵ 西陂天後宮的藝術成就

西陂天後宮的建築結構及其藝術成就,是國內的天後宮中所罕見的。它的壁畫、雕塑、石刻、造型,從山水風光、花卉鳥獸以至神話傳說、人物典故,無不栩栩如生,堪稱一絕。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媽祖文化的實跡,而且在建築學上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清華大學古建築系和南京工學院建築系的師生都來到這里參觀、繪畫、攝影、學習、研討其精湛的建築藝術。同時,戲台屏風上彩畫的仕女圖,古樸風流,與戲台規制均為難得的研究戲曲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西陂天後宮,在土地革命時期曾是太平區農民武裝暴動集結地點和區鄉紅色政權所在地,現已列為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次修繕,美奐美侖,香火尤盛。

Ⅶ 天妃宮有多少年歷史了

南京天妃宮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為了保佑鄭和下西洋,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的,她見證了南京條約的簽訂,毀於清代至民國的戰爭;建國後2004年7月,為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南京下關區花費巨資重建開放。

太倉天妃宮,道教宮觀。在江蘇省蘇州太倉市瀏河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至正二年(1342)重建;明宣德六年(1431)大修;清乾隆五年(1740)復修。道光十四年(1834),江蘇巡撫林則徐再修,至此初具規模,遂成祀奉媽祖的顯要道教宮宇。前有照壁,山門、鍾樓、鼓樓,入宮有正殿、後殿及道舍等;正殿高大雄偉,結構嚴謹,殿內原奉媽祖神像,匾額縱橫,宮燈高懸。宮之左右建有城隍廟、文昌閣、五路堂、三官閣等;整個建築群東西有金鉤、玉帶兩河環抱,景色秀麗。後因兵災人禍,大部分殿宇先後被廢。1992年5月間,做為道教活動場所正式對外開放。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市松江區方塔天妃宮,前身為順濟廟,原位於上海小東門十六鋪一帶,咸豐六年(公元1853年)
遭毀,光緒九年(1883年)易地上海河南路橋堍重建,改名「天後宮」。1980年,因市政建設需要,天後宮移至松江區方塔園內,易名「天妃宮」。

福建省漳州龍海市港尾鎮浯嶼島的天妃宮,供奉媽祖天妃,原名叫「和安宮」,俗稱「祖婆廟」,位於該島中心地帶。坐東向西(偏南五度),依城面海,與斗美隔海相望。宮深38.9米,寬9.2米,面積 376.28 平方米。共有三進四殿,第一殿陳列明清時代及近代碑記四座。第二殿為正殿,供奉著天妃神像,形態端莊慈祥。天妃兩邊有「順風耳」、「千里眼」塑像。在供奉天妃的神龕上,懸掛著清康熙皇帝所賜的御匾,記載著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平討澎湖、台灣時媽祖天妃「湧泉濟師」和「助戰濕袍」的事跡。第三殿供奉著天妃手執玉笏的神像,當地人稱「鎮殿媽」。第四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像。

在天妃宮天井兩側壁上,彩繪著左青龍,右白虎的壁畫,其他各殿的壁上也畫著飛禽走獸,梅蘭菊竹,以及「西遊記」,「三國志」,「封神榜」、「廿四孝」,「廿八星宿」,「六天罡」等壁畫。天妃宮外兩側,有井二口,系延平郡王鄭成功在1661年以前駐島所建的龍虎井。自湄州島建起第一座媽祖廟至今,福建、台灣、東南亞及美國檀香山都有媽祖廟。港尾鎮浯嶼天妃宮始建何時,至今尚無志可考。據宮中所存《重建天妃宮碑記》載:明萬國辛丑年(1601年)抗荷英雄、浯嶼把部沈有容為謝神恩,重建天妃宮。天啟元年(1621年),紅夷(荷蘭)侵佔浯嶼,天妃宮被毀。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道光十年(1830年)、民國時期(三十年代)和1943年、1981年又先後多次進行修建。如今的浯嶼天妃宮,經過一番修葺,整個布局富麗堂皇,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游覽勝地。它將為我們研究天妃史跡、歷代經濟史、航海史以及民族學、民俗學等提供寶貴的歷史資料。浙江省麗水市天妃宮又名天後宮,也是福建會館【福建人來浙江處州(今麗水)經商商人、或汀州府人所建,至今汀州人後裔在麗水有數十萬之眾】。位於浙江麗水市區倉前盧鏜街(街以明朝抗倭名將命名,現倉前菜場旁的一條小弄內),建於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建築材料全部來源福建,是當時浙江最大的福建會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3月又被公布為麗水市級文保單位。天妃宮原佔地面積1766平方米,由前庭、兩廓、拜亭、正殿、後寢組成,現僅存後寢部分,其它部分和原來的佛像、匾額等均在文革期間被拆除。浙江省雲和縣天妃宮:鄞江會館也稱『天妃宮』。位於1983年緊水灘水電站移民前的赤石前大街,清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後,閩汀州府客家人(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歸化、上杭、武平、永定)遷移浙江雲和縣赤石所建。

Ⅷ 有關天後宮的歷史

汕頭天後宮
[編輯本段]

位於汕頭市東南出海口,距離市區約3.6海里的南北航道中間,有一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古名為「馬嶼」的海島,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漁船和其它船隻停泊於此避風或待航。

末代淳熙年間,停泊馬嶼的福建漁船漁民為求媽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與當地船民及商賈到福建湄洲組廟請來媽祖香火,在島上創建一簡陋狹小的媽祖廟以供朝拜。此後,來島進香拜謁海上女神的越來越多,「馬嶼」也逐漸被改稱為「媽嶼」。

有了媽祖廟,媽祖的聖事很快傳播到潮汕各地。乘船過海上島的善信者絡繹不絕,朝拜後將帶來的活雞放生在島上,任其孳息,時日長久,滿山雞群,故而「媽嶼」又名「放雞山」。

揭陽喬林天後宮
[編輯本段]

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東山區喬林鄉,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形狀為一艘遠洋大船船樓,船頭刻有「安瀾水慶」匾額,贊頌海神祖姑。宮廟建三進宮殿式。中殿頂端建八角燥井,既通風通光又壯麗美觀。正殿供奉祖姑塑像,旁有侍女和千里眼、順風耳塑像。祖姑塑像既壯嚴又慈祥,突出聖姑除暴去惡救苦救難的形象。宮廟樑柱雕刻精工細致,殿頂嵌瓷巧奪天工。廟的右前方有碑亭和可供香客乘涼歇息的書,書廊前邊有記載歷代重修的碑記石刻。宮廟四周鄉河繚繞,浮光倒影,風景清幽,名氣遠著。

天後聖姑是喬林卿林氏族人的直系小姑,南宋時,祖姑的第六代裔孫陶公(諱文熙),任職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巡歷於潮汕,觀榕江之濱的磐溪是塊土沃物豐的土地,留下第三子崇(諱德高)卜居立籍,創建喬林鄉。二公從福建莆山縣涵頭望江里請來祖姑香火,建廟奉敬。喬林先輩歷來十分崇敬祖姑,現在的十多萬鄉民(包括海外僑胞)對祖姑也十分虔誠。每逢祖姑耶誕都熱情捐資慶祝。全鄉三個自然村以村為單位,每個二月二十一,由長輩們穿著禮服帶隊,招展彩旗,歡奏鼓樂到聖廟奉請祖姑香火到神壇。家家戶戶備辦禮品,誠心朝拜。神壇前高搭戲台,各村都演梨(戲)三天。宮前神檀香火更盛,也高搭戲台演戲二天。全鄉設計四個神壇三天共演12台大戲。慶典之後,還整裝隊伍大鑼大鼓奉送祖姑香火進宮廟。為使祖姑香火更加旺盛,鄉民還成立了天後宮理事小組,小組的成員由三個自然村選派。近十年來在理事組的積極管理下,天後宮廟務不斷發展。

1995年,對天後古廟背後場地進行清理,修建「天後園」。建成後的天後園有古樹、假山、魚池、涼亭、留芳亭和詔廊。詔廊裏豎立著宋、元、明、清四朝皇帝對祖姑的封贈聖旨46道的精工石刻金字的碑林,這是全國少有的,也是林氏後裔弘揚祖姑偉德的重大創舉。為方便廣大香客,2000年鄉民獻地興建了香客停車場。最近又增置價值近萬元的大型石雕香爐。理事小組還節約不必要開支,拿出人量資金協助本鄉建初級中學,修橋築路,豎大型石刻鄉界碑,設立鄉界路標燈等,以實際行動彰演祖姑美德。日前,理事會正積極開展把喬林天後宮列入揭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

芷江天後宮
[編輯本段]

在舞水西岸,與縣城隔河相望。清同治八年(1869年)《芷江縣志》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客民創建。"佔地3700多平方米,現保存建築面積1970平方米。坐西朝東,南北建耳室,中間三進;戲台、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聖殿和五通神殿,梳妝樓已拆,建消防池。全部建築結構完整。解放後,駐進電廠、鄉政府、財貿學校。建築上蓋保持原狀,下部隨著需要改裝成宿舍、課堂、餐廳。為人交口稱贊的是門坊的青石浮雕。

坊高10.6米,寬6.3米,重檐歇山頂,門樓形狀。兩側雄獅蹲踞,石鼓對峙;頂蓋斗拱飛椽,十二金鯉咬脊,葫蘆攢尖;左右青石鋪地平台,圍夔龍、規矩龍欄桿;中間十七級石階緊接沿河大道。面臨滔滔舞水,門坊顯得格外雄偉。

坊上浮雕,凡95幅。大幅2.62平方米,小幅0.09平方米。魚龍鳳獅,花草木竹,神鬼人仙,形象生動逼真,畫面清晰如故。或一幅為一的典,或數幅為一據。華?quot;魚樵唱和"與"耕讀為本"相對,側柱八幅為"八仙飄海"、"丹鳳朝陽"、"二龍爭珠"、"獅子滾綉球"、"八王巡天"、"魁星點斗"、"連升三級"……大雕細刻,鏤空鐫深,堪稱鬼斧神工。"五龍拱聖"中"天後宮"三個大字,用筆渾厚圓潤;"武漢三鎮"、"洛陽橋",施刀細膩入微。參觀石雕藝術的專家,無不稱揚此坊工藝之絕無僅有。

1979年,天後宮已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石坊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觀者,春夏秋冬,絡繹不絕。 浙江嵊泗縣天後宮 坐落在金平鄉金雞嶴,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1949年《奮進中的嵊泗列島》載:"金雞澳內天後宮廟,殿宇極大,全山共建",現尚存前殿,是本縣僅存的古建築。前殿分正堂、左右兩偏殿。殿宇整肅,裝飾古樸,正門洞壁上方,左右各鐫有一幅宗教題材的浮雕。門外左右牆上,各鐫刻一幅金雞奮飛圖案,有一定藝術性。(《嵊泗縣志》編一建置P17、《嵊泗地名志》卷四風景名勝P208)

廣州番禺南沙天後宮
[編輯本段]
農歷三月二十三,天後誕,南沙天後宮慶
天後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後,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後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

明代,南沙鹿頸村曾建有天妃廟一座,為南沙天後宮的前身。清乾隆年間,經重修定名為「元君古廟」,後被日夷炸毀。一九九四年,國家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倡議並捐資重建南沙天後宮,於一九九六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 重建的南沙天後宮坐落於南沙大角山東南麓,面對煙波浩淼的伶仃洋。1.5 公頃的廣場上,矗立著美麗善良的巨型天後聖像。建築的特點則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這里草木蔥蘢,繁花吐艷,還有楊柳依依的池塘,高聳的南嶺塔,雅緻的小山亭。曖日晴煙,涼風習習。樹上的鳥兒自由歌唱,花間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遊客留連忘返。

景區內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與東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當年鴉片戰爭,硝洇滾滾,寫下了中國人民抗擊英帝國主義可歌可泣悲壯的一頁。現今炮台內彈痕殘壁,依稀可尋。國家已將其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逐漸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參觀學習和緬懷的好地方。 ---------------------------南沙天後序---------------------
天後 — 林默(公元 960-987 年),人民親稱「媽祖」,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海上保護神。
天後『雖屬中國民間信仰之一'但不是憑空想像的神明偶像,而是一個是實實在在的人『一個勇敢無畏的人,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人。她曾以一介女子,在湄洲灣海上涉波履險,救急救難;她曾以神的名義,鼓舞著鄭和遠航艦隊的官兵,同心協力,實現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 七下西洋;她曾以正義的化身,激勵著滿懷愛國熱情的鄭成功壯士,從荷蘭殖民主義者手裡,收復了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她始終以愛的源泉,充溢著千千萬萬中國海員和華僑的心田,庇佑他們走遍五洲四海
天後,本是宋代一位普通民間女子,在短暫的一生中,留下無數救難濟世的動人事跡,贏得當代和後人的敬仰。後來又根據眾多的神話傳說,人們漸漸把她奉祀為神,形成一種民間信仰。一千多年來,在中國沿海的眾多城鎮,以及內陸江河沿岸的要埠,直至像貴州鎮這樣的西南古城,都建有天後的祀廟;台灣更建有天後廟八百餘座,三分之二的人敬奉天後;港澳地區,媽祖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戶曉。
此外,在東南亞、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非洲各國,甚至在北歐的挪威、丹麥,只要那裡有中國海員、華僑,那裡就有天後的足跡,就有敬奉天後的人。

天後的生平
根據《湄洲志》和台灣《林氏太宗譜》的記載,天後姓林,名默,世居福建莆田賢良港。父惟愨(一說名願),宋初宮都巡檢;母王氏,生一男(名洪毅)五女。宋建隆無年( 960 年)庚辰 三月廿三日 生第
六女,彌月不聞啼聲,異之,因名曰默,甚鍾愛之。七歲教之學,悉解文義。 10 歲喜靜坐一室。 12 歲,有老道士玄通者來其家,授以玄微秘法。十五歲能為常人治病,常渡海至湄洲救助海上遇險船舶。其秋 9 月,父與兄浮海而北,時西風正急,狂濤震盪,女在機織,忽閉睫,神色有異,手持梭,足踏機軸,狀如有所挾,母怪其假寐,撫之醒而梭墜地,曰:「阿父無恙,兄歿矣!」俄而父歸,言於怒濤中幾溺者屢,似有主其舵令二舟相近者,終於父舟脫險,兄舟舵折而沉。次日,女與母、嫂駕舟入海,尋得兄屍。鄉人神之,稱之為神姑。 28 歲 九月九日 ,別諸姐日:「今日欲遠游以暢懷,恨不得同行。」家人漫笑之。逐渡海上湄峰最高處,聞隱隱有鼓樂聲,彩雲布合,逐不相見。時雍熙四年( 987 年)丁亥,里人建廟於其處祀之。

---------------------------景點介紹------------------------ 南沙天後宮是參照福建田湄洲媽祖廟建成的(該廟是媽祖廟的祖廟),佔地 100 公頃 。其整體建築是清代宮殿式的建築風格,庄嚴肅穆,極具宮廷的氣派。天後聖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佔地 1.5 公頃 的天後宮廣場上。整座天後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矗立在天後宮廣場巨大的天後石雕聖像,用 365 塊花崗岩石砌成,象徵著天後娘娘在一年 365 天中都保佑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廣場中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條中軸線,南沙天後宮的建築物都是依據這條中軸線而建造的

牌坊原全國宗教協會主 席趙朴初 先生生前為牌坊題詞。穿過牌坊便到達山門。山門是天後宮的正門,室內供奉是「千里眼」和「順風耳」這兩尊像神。

山門兩側有鍾樓和鼓樓。鍾鼓樓內的鍾和鼓都按時敲擊。每逢節慶期間,這里更是鍾鼓齊鳴,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獻殿則位於山門的正上方。殿內供奉著「蹈海天後」,四海龍王則持圭在兩旁站立著,寓意天後女神統領四海龍王的安瀾利運

正殿是南沙天後宮的中心,木雕神龕中分別供奉著以香檀木雕刻貼金的天後像,以及從天後故里湄洲媽祖廟點睛分靈出來的出巡軟身天後像。整個殿堂仁愛與威嚴同在,正氣與聖潔共存

寢殿位於正殿之後,是天後起居休息之所,內供奉素裝的天後坐像,兩側布置模仿天後日常生活的器具和擺設。從這閨房中,可看見天後是一位十分艱苦樸素的民間女子

南嶺塔塔高 45 米 、共 8 層。據傳,修塔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右側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應了所謂「左青龍」的說法;三是天後既為海神,就必應有指路導航的建築物在此;四是該塔作為人們登高眺望的建築,它同時亦是一座標識物。與此同時,這塔的層數是 8 層,之所以是雙數,與其它塔單數的不同,是因為民間傳說中有這么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男神仙的代碼是單數,女神仙的代碼是雙數。天後是女神,因此天後宮內,無論是階梯、瓦楞還是對聯的單聯(上聯或者下聯)字數,都是呈雙數的。
放生池是遊客放生的地方,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放生是一大善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這里放生。

大角山炮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英勇的中國軍民在此與外國侵略者殊死拚鬥,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篇。炮台在 1982 年被國務院正式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大角山炮台這一文物古跡十分重視,專門撥出巨款重修,並於 1997 年香港主權回歸前夕對廣大遊客開放。現在對遊客開放的七座炮台分別是:振威台、振定台、安平台、安勝台、安威台、安定台、安盛台(後改名為流星台)等,以及火葯局即洋彈葯庫一座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虎門大角山炮台-----------
虎門是珠江的主要入海口,是南中國的重要門戶,虎門要塞是我國八大要塞之一,是鴉片戰爭的主戰場。虎門炮台始建於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年,後幾經毀壞、幾經修建,共計有炮台 50 座。 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門西岸,與沙角炮台隔江對峙,扼守虎門水道出口,構成虎門要塞的第一道防線。二次鴉片戰爭後,大角山炮台增設為:振陽、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勝、安盛等八處炮台 , 分布在南北兩道山樑上。 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者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正當煙毒危及中國生存的關鍵時刻,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東禁煙,與兩廣總督鄧延禎,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整頓海防,緝拿煙販,嚴懲受賄官吏,並於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門海灘銷毀 237 公斤鴉片,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英國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叫囂「要用武力教訓中國政府懂得對外義務」。 1840 年 6 月下旬,英侵華遠征軍艦船 48 艘,陸海軍 15000 餘人抵達廣東海面,並宣布從 28 日起封鎖廣州江面和海口,於是震驚中外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同年 6 月 30 日,英軍主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艦抵天津,直逼北京,道光皇帝懾於英艦炮火威脅,將林則徐、鄧延禎二人革職,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與英方談判求和。 1841 年 1 月雙方正談判時,英軍突然進攻虎門,隨即於 1 月 26 日非法搶佔香港。 1841 年 1 月 7 日,英軍同時進攻大角、沙角炮台,左路英軍共四艦 1400 多人, 110 門火炮,向大角炮台猛烈轟擊,並派小船搶占灘頭,大角炮台千總黎志安率 200 多名官兵英勇抗擊,浴血奮戰,但終因寡不敵眾,大部傷亡,大角炮台淪入敵軍之手。 1856 年 10 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兩廣總督葉名琛採取投降路線,英法聯軍乘虛而入,大角山炮台於同月 23 日再度被陷。 帝國主義的野獸侵略,給中國人民戴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沉重枷鎖,這民族的恥辱,我們當永世不忘。
陸豐虎島天後宮
[編輯本段]

虎島天後宮位於陸豐市螺河下游東岸燈峰山下,距陸城5公里,交通便捷。
據記載:早在南宋咸淳年間(公元1266-1277年),福建百姓因災向粵東大遷移中在燈峰山下安居生息,帶來了媽祖神位。目前18個村莊的二萬多人,大多為媽祖信眾。宮廟原為小廟,於明代洪武年間(1370年)建成大廟,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虎島天後宮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由廣大媽祖信眾大力捐助,經多次修建,煥然一新。宮廟包括前後殿、拜亭以及殿兩側廂房,540多平方米,理事會樓房一座,200多平方米。宮廟范圍為2000多平方米。宮殿為硫璃瓦飛檐,殿頂正面飾立體「雙龍戲珠」,大殿拜亭兩側辟有「龍虎」天井。宮內文物,雖遭「文革」破壞,但仍有倖存。如大廳正中懸掛「後德配天」、「一六生成」匾額,以及「後德配天萬古聲靈有赫,母儀稱聖千秋且豆重光」「英風護國千秋泰,烈氣庇民萬古安」等三對木楹聯,都是清道光年代社會名流贈送的。同時還保存四尊清代的神像以及香蕉爐等。現在宮廟理事會領導正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修建公路、建設公廁等多項慈善公益事業。決心為弘揚媽祖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多作奉獻。

Ⅸ 描寫龍岩西陂天後宮的作文(400字左右)

寫作思路: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即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土樓,位於福建省永定縣,這些土樓千姿百態,個性鮮明,有圓形的,正方形的……都是用土建成的,還真是神奇。

走進游覽區,一座座千姿百態的土樓展現在我的眼前,我們先來到「土樓王」,這是一座圓形樓,是漏頂的,有4樓,400多個房間,可以住800人。我想:一座普通的樓可以居住30人左右,要住八百人,得要多少棟樓房。我不禁發出了驚訝的聲音。

聽導游說:這四樓,一樓是廚房,二樓是客廳,三樓是儲藏室,四樓是卧室。聽了導游的介紹,我感到這兒的人生活真有條理。

穿過「土樓王」我們來到「土樓王子」,聽著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座樓一定很美麗,的確如此,確實很漂亮,這個土樓也是圓形樓,樓頂的,圓樓旁邊還有兩個小房子立在旁邊,像是土樓的保護神。導游說:這座土樓是1912年建成的,歷史很悠久,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聽了都贊不絕口,豎起了大拇指。

我望著眼前這巧奪天工之作,心中不由得湧起了一股自豪感:我們的祖國多麼偉大,我們的人民多麼聰慧!

Ⅹ 永定土樓是坑爹的!

現存最古老的土樓——龍安寨。方形土樓,坐落在城郊鄉古二村,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沒有石腳牆基。今存遺址(包括部分殘牆)。

最古老的圓土樓――金山古寨。位於永定高頭鄉的小金山上,該寨建於南宋祥興二年,即公元1279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沒有石腳牆基。今存遺址。

最令人震撼的土樓群——初溪土樓群。位於下洋鎮初溪村海撥400-500米大山深處的山腰上,山勢峻峭,地形復雜,坡度較大,形成於明代初(公元13世紀初)至現代。包括5座圓樓在內的近百座土樓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氣勢磅礴、背靠千畝梯田。該土樓群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和諧相處的典範。

經典土樓最多的土樓群——洪坑土樓群。位於湖坑鎮洪坑村,形成於宋代末(公元12世紀)至現代,現存百餘座圓樓、方樓、宮殿式土樓、五鳳式土樓、府第式土樓等,依山就勢,沿溪落成,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田園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古樸、神奇、美麗的畫卷。其中奎聚樓、福裕樓、振成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洪坑村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

最壯觀的土樓群——南溪土樓群。被稱為南溪土樓溝。位於湖坑鎮南溪片,形成於宋代(公元12世紀)至現代。5個行政村、數十個自然村,村連著村,兩邊青山聳立,溪水從村中貫穿而過。數百座土樓形態各異,沿溪而建,在狹長的山谷間蜿蜒10餘公里,巍峨壯觀,氣勢恢宏。

最具僑鄉特色的土樓群——中川土樓群。坐落在下洋鎮中川村,形成於明代早期(公元15世紀20年代)至現代。百餘座造型、規模各異的土樓依山傍水,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頗具僑鄉韻味。歷史上曾涌現眾多如鬍子春、胡泰興、胡文虎等在全國乃至國際著名的文武人才、商界巨子。

規模最大的圓樓——承啟樓。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又名天助樓,被稱為「福建土樓王」。始建於明祟禎年間(1628—1644),按《易經》八卦原理設計,直徑73米。「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套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1959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一書對該樓作過詳細介紹。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套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

樓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樓——集慶樓。圓形土樓,坐落在下洋鎮初溪村,建於明朝永樂(1403—1424)年間。兩環,高4層,外徑66米。以年代久遠、結構特殊著稱。底層內通廊式,二層以上用72道樓梯分割成72個單元。全樓木結構均以榫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

最像布達拉宮的土樓——奎聚樓。宮殿式方樓,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形成樓宇參差、錯落有致的格局,如同西藏的布達拉宮。

品位最高的五鳳樓——福裕樓。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佔地約4000平方米3堂4橫式。雕梁畫棟,裝飾精美,楹聯眾多。全樓共有166個房間、22個廳堂、28道樓梯、6個天井、2個大門、2個側門、2口水井、6個浴室。

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建於民國元年(1912),被稱為「土樓王子」,以富麗堂皇、中西合璧、內部空間設計精緻多變而著稱。2環,外環高4層,直徑57.2米,按《易經》八卦原理設計。該樓開創了將西洋建築文化融入客家土樓建築的先河。

最具書香氣的土樓——衍香樓。坐落在湖坑鎮新南村,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外圓內方,按《易經》八卦原理構建。雕梁畫棟,古樸典雅。歷代以詩書傳家,人才輩出,是典型的書香門第。

最秀麗的土樓——振福樓。圓形土樓,坐落在湖坑鎮西片村,建於民國2年(1913),按《易經》八卦原理構建,被人稱為「土樓公主」。2環,外環高4層,直徑43.5米。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高貴雅緻。廳堂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石刻楹聯眾多。

最富傳奇色彩的土樓——環極樓。坐落在湖坑鎮南中村,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被稱為「大地音響」和 「抗震巨堡」。圓形土樓,2環,高4層。站在樓中間天井中心喊話,即產生擴音器的效果,其緣故至今是個謎。1918年農歷正月初三永定發生強烈地震,該樓外牆被震開一條一尺多寬的裂縫,而後又慢慢癒合。

直徑最大的圓樓——福盛樓。坐落在陳東鄉岩太村,始建於1966年,3環,外環高4層,直徑達84米。

最像仙境的土樓群——岩太土樓群。位於陳東鄉岩太村海拔750——900米的山腰上,形成於宋代(公元13世紀)至現代。46座造型各異的土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坡度較大、海拔千餘米的山腰上,周圍群山聳立、林木蔥蘢、梯田環繞。樓內樓外經常雲霧繚繞,形成茫茫雲海,與四周群山、梯田交相輝映,如詩如畫,宛若人間仙境。
最高的生土建築--西陂天後宮。位於永定高陂鎮,該宮共七層,高40多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最早被編入中國建築史的土樓--裕隆樓。坐落在高陂鎮壓富嶺村,始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佔地面積5113平方米,3堂2橫式。1959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一書對該樓作過詳細介紹。

最華美精緻的土樓--永康樓。坐落在下洋鎮霞村,建於民國27年(1938)。外圓內方,直徑36米,高3層。4個廳堂雕梁畫棟、裝飾精美、美倫美奐,前廳、側廳活頁門扇的鏤雕鎦金人物古事、雙龍戲珠、八仙過海和花鳥,惟妙惟肖,金碧輝煌。前廳屋檐下的彩繪國畫,以現代生活為題材,洋氣十足,充滿時代氣息。

最早的方土樓--馥馨樓。坐落在永定湖雷鎮,該樓建於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全樓大體保存完好。

閱讀全文

與永定西陂天後宮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0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08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88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1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5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9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1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4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78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3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2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9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0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