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一歷史好考什麼

初一歷史好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7 06:40:27

『壹』 2020年初一下冊歷史期末考試重點考哪幾課,哪些單元

、隋的統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隋文帝楊堅,年號開皇,史稱「開皇之治」)
2、隋朝的統一:
(1)589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一全國。
(2)意義:隋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3、隋初的統治的鞏固:
(1)措施: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2)結果: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使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幅度增長,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4、隋朝統一全國的條件:
(1)客觀條件:1人民渴望統一;2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經濟的發展;
(2)主觀條件:1隋文帝勵精圖治;2陳後主荒淫無道。
二、開通大運河(重點)
1、開通者:隋煬帝
2、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時間:605年開始
4、大運河的規模:
(1)一中心兩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2)共分四段(從北到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3)連接五大水系(從北到南):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
5、地位:全長2000多公里,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6、意義(影響):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7、評價隋朝大運河
(1)積極影響: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有利於國家的統一。
(2)消極影響(後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運河的開鑿並不能因此而亡國)
8、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有利條件(隋煬帝為什麼能夠開通大運河?)
(1)隋朝時,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
(2)隋文帝統治時期,國家經濟繁榮,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隋朝前期,經濟發達,國家實力增強,為大運河的開鑿提供了經濟保障)
(3)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作基礎。
三、開創科舉取士制度(隋朝)
1、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中門第,不太注重才能。(採用的選官制度叫九品中正制)
2、隋朝誕生科舉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2)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度的正式確立。
3、意義:
(1)政治: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
(2)社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4、消極影響: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遷,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此後,科舉製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1300多年。
★★古今考試制度對比:
1、相同點:
(1)公平競爭,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2)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擇優錄取。
(3)考試紀律嚴格。
2、不同點:

比較項目

隋唐科舉考試

當今學校考試

科目設置

偏重文科

分文、理科,設置較合理

考試內容

偏重經書、詩賦,較脫離現實

結合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根本目的

為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以鞏固統治

為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選拔人才

四、隋朝的滅亡
1、原因:(1)隋煬帝好大喜功,奢侈無度;
(2)隋煬帝實行殘暴的統治,屢次發動戰爭,徭役兵役沉重,社會矛盾激化。
(3)根本原因是隋煬帝的暴政。
2、起義:首先在山東地區爆發,迅速蔓延到全國。
3、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害,隋亡。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重點)
(一)唐朝的建立
1、618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二代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年號貞觀
(二)貞觀之治(唐太宗的統治):
1、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統治措施、原因):
(1)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訓,勤於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廣納賢才,知人善任;
(2)政治上:1完善三省六部制;2制定法律,減省刑罰;3增加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4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3)經濟上(賦稅):減輕農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4)軍事上(民族關系):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著名人物——房謀杜斷:房玄齡(富於謀略)、杜如晦(善斷大事);最著名諫臣:魏徵。
2、貞觀之治的表現(影響):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史稱「貞觀之治」。
3、唐太宗的突出成績(唐太宗統治的結果):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太宗有哪些做法在今天還值得我們借鑒?
以史為鑒,居安思危;重視民生,提倡節儉,重視人才等值得我們借鑒。
二、女皇武則天:
1、地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統治措施:
(1)政治上: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2)政治上:大力發展科舉制度,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學生。
(3)經濟上:繼續推行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農業。
3、評價: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1、出現時間:唐玄宗前期(年號為「開元」)
2、治國措施(出現原因):
(1)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姚崇、宋璟)
(2)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頓吏治,裁減冗官;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3、結果:當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4、(詩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5、評價唐玄宗:(1)積極方面: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崇尚節儉,因此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使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形成開元盛世。
(2)消極方面:唐玄宗統治後期,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亂,導致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第3課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重點)
農業:墾田面積擴大,發明並推廣生產工具你,如曲轅犁和筒車;興修水利。
2、手工業:絲織業品種繁多,蜀錦冠於全國;陶瓷業生產水平高,以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為代表;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頗具規模。
3、商業:水路交通發達,貿易往來頻繁,出現繁榮大都市,如長安城第國際性大都會。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難點)

吐蕃(bo)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唐太宗時期,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唐蕃關系

文成公主入藏

史實

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作用

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其他民族

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領尊奉為「天可汗」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1、開放:充滿活力;昂揚進取、積極向上。
2、女子接受詩書、音樂等教育,喜好騎射、打球、弈棋等活動。
3、社會風氣兼容並蓄,衣食住行等受西北少數民族影響,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詩代表人物及其特點:

詩人

時代

代表作

特點

尊稱

李白

盛唐

《早發白帝城》
《蜀道難》

飄逸灑脫,充滿想像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
(浪漫主義色彩)

詩仙

杜甫

唐朝由盛轉衰

三吏、三別

詩風淳樸厚重,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被譽為「詩史」(現實主義精神)

詩聖

白居易

中期

《秦中吟》
《新樂府》

直面社會現實,揭示了統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其詩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現實主義色彩)

2、唐朝的書法、繪畫成就:

項目

代表人物

代表作

藝術特點

書法

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

端正勁美,雄渾敦厚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碑》

方折峻麗,筆力險勁

繪畫

閻立本

《步輦圖》

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落筆雄勁,風格奔放

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目的: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2、概況:跟隨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學生和留學僧;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一次達500多人。
影響: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築藝術等傳回日本,對其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鑒真東渡
1、人物:揚州大明寺高僧鑒真。
2、經過:前5次失敗,第6次成功,754年抵達日本。
3、貢獻:傳授佛經;傳播中國的醫葯、文學、書法、建築、繪畫等;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三、玄奘西行
1、時間:貞觀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
2、概況:遍訪天竺名寺,研習佛法,在那爛陀寺游學。
3、貢獻:帶回大量佛經,主持譯經工作;著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對比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

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

不同點

在位皇帝

唐玄宗

唐太宗

目的地

日本

天竺

途中遭遇

6次東渡,前5次失敗,歷經磨難

歷經千難萬險

出行方式

結伴

獨行

是否回國

沒回國

回國

目的

傳播唐朝文化

學習佛教文化

相同點

1都是唐朝的僧人;
2都為對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3都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歷盡艱辛;
4都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1、背景:
(1)開元末年,朝政日趨腐敗;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
(2)各地節度使勢利膨脹,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對比失衡,內重外輕。
爆發: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平定;763年被平定。
影響: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由盛轉衰;逐漸形成藩(fan)鎮割據的局面。
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
1、原因:唐朝後期,統治腐朽,宦官專權,藩鎮割據;人民賦稅繁重,生活困苦;連年災荒。
2、概況;黃巢企業軍轉戰南北,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治者以致命打擊;最終被鎮壓。
3、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唐亡。
三、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
1、政權;北方黃河流域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南方地區出現吳、南唐等九個政權,加上北方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
2、概況:北方政權更迭,戰事不斷,政局動盪不安;南方地區,政局相對穩定。
3、趨勢:統一是必然趨勢。
第6課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難點)
1、北宋建立:960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以開封為都城,史稱北宋。
2、北宋統一:依照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
3、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A、軍事上: 宋太祖首先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
控制軍隊調動,使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
經常調換將領,定期換防。
B、政治上: 在中央,採取分化事權的方法,削弱相權;
在地方,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長官(知州),實施知州三年一換的制度;
各州又設通判、以分知州權力。
C、經濟上: 取消節度使收稅權,由中央掌控;
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
(2)影響:把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權大大加強。
二、重文輕武的政策(重點)
1、重文輕武的原因: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
2、重文輕武的措施:

措施

各項措施的影響

(1)軍事:提高文官地位,文臣統兵格局逐漸形成;文官地位和待遇高於武將,武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

武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

(2)科舉: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

在全國范圍內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舉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4、影響: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於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
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建立
一、契丹族與黨項族:
1、遼的建立(契丹建國):10世紀初(916年),契丹族首領阿保機,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臨潢府。
2、西夏的建立:11世紀前期(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興慶府。
二、遼與北宋的關系:和戰(重點)
(1)戰:遼太宗時,佔領燕雲十六州,從此,遼與中原王朝的沖突加劇。
(2)和:宋太祖晚期,北宋與遼保持友好關系雙方互通使節。
(3)戰:宋太宗時期,向遼發動數次戰爭遭到失敗,只好採取防禦政策。
(4)戰:宋真宗時期,澶州之戰,寇準主戰,打退遼軍。
(5)和:宋真宗時,宋遼議和,內容:遼撤兵,宋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影響(積極作用):此後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有利於雙方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三、西夏與北宋的關系:和戰
(1)戰:元昊稱帝後,多次進攻北宋,雙方損失慘重。
(2)和:訂立宋夏和約,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議和後,宋夏邊境貿易興旺。
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統一女真:11世紀末,完顏部的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
2、起兵抗遼:12世紀初,阿骨打起兵抗遼。
3、金的建立: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二、金滅遼:1125年,遼被金滅亡。
三、金滅北宋:
1、面對金軍的強大攻勢,宋微宗、宋欽宗無力抵抗,妥協求和。
2、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127年,趙構(宋高宗)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2、岳飛抗金:抗金將領岳飛率領岳家軍在郾城大捷,大敗金軍。後來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不是民族英雄,是抗金英雄)
3、金宋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河至大散關一線劃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的發展(重點)
1、時期:從唐朝晚期至兩宋時期
2、原因:南方的戰亂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
3、結果: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
4、表現:
(1)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
(2)占城稻的引進和推廣,還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
(3)農業產量的提高,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蘇湖指蘇州和湖州;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為糧倉)
(4)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推廣(北宋植棉廣東,福建,南宋推廣到江淮,川蜀)
二、手工業的興旺
(1)絲織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紡織業興起。
(2)制瓷業:河北定窯、河南汝窯;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瓷都;南宋時,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
(3)造船業: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建有世界最早船塢,配備指南針。
三、商業貿易的繁榮(重點)
(1)商業都市:興起很多商業城市,最大的是開封和杭州;坊市界限打破,出現了早市和夜市;
【開封是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杭州(臨安)是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
(2)海外貿易:廣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貨幣: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並行的貨幣。【原因:紙幣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范圍內使用。作用:有利於商業的發展。】
四、經濟重心南移
我國的經濟重心從(唐朝)中期開始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宋代海外貿易蓬勃發展的原因:
(1)經濟方面:宋朝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達為海外貿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科技方面:宋朝的造船業水平很高,航海技術先進,有條件進行遠洋航行。
(3)政治方面:政府鼓勵,設立市舶司,從而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
★★南方商業繁榮的表現:
(1)商業都市很多,開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業都市,有早市和夜市;
(2)海外貿易發達,廣州、泉州聞名世界,外貿收入在財政中占據重要地位;
(3)北宋時,四川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南宋時會子出現。
第10課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政權,被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
二、蒙古滅西夏與金
1、蒙古滅西夏:首先進攻西夏,1227年西夏滅亡。
2、蒙古滅金:1234年,蒙古滅金。
三、元朝的建立與統一:
1、元朝建立:
(1)1260年忽必烈繼承了汗位。
(2)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措施: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
3、元朝統一:
(1)南宋滅亡:1276年,元朝滅南宋;
(2)文天祥抗元:陸秀夫、文天祥等繼續抗元。
(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他具有不畏強暴,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
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統一:1279年,統一全國。
4、意義: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11課元朝的統治
一、元朝的疆域:
1、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
2、地位: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難點)
1、背景: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參照中原歷代王朝的統治方式,逐步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2、元朝行省制度的內容:
(1)在中央:
設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下設六部,分管各項事務。
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
設御史台負責監察事務。
(2)在地方:把山東、山西、和河北稱作腹里,直屬於中書省。其他地區設立10個行省。行省下設路、府、州、縣。)
三、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重點)
1、東南地區: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
2、西藏地區:由宣政院直接統轄,掌管西藏事務。從此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榮的大都市生活
1、大都市:北宋是開封,南宋的臨安、元朝的大都,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瓦子:指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
3、雜居:雜居是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形成於宋代;元朝統一南北後,元雜劇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4、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詞
1、含義: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於歌唱。
2、詞牌:每首詞依據樂譜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
3、著名詞人:(1)蘇軾:豪邁飄逸;
(2)李清照:委婉、細膩、清秀;
(3)辛棄疾:使詞境更為雄奇闊大。
三、元曲
1、組成: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等。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2、代表人物及作品:關漢卿,《竇娥冤》
3、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祖光、白樸
第13課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1、雕版印刷術:隋唐時期發明
2、活字印刷術:北宋匠人畢升發明;
3、發展:此後又發明木活字;元代王禎發明了轉輪排字法;元中期出現銅活字印刷
4、影響: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5、傳播:朝鮮——日本、東南亞地區-波斯——歐洲
二、指南針、火葯的應用
1、指南針:
(1)漢代: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2)宋代:利用人造磁鐵製成了羅盤
(3)應用:北宋末年,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
(4)傳播:阿拉伯人將指南針傳到阿拉伯國家,後傳到歐洲
(5)影響;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
2、火葯:
(1)唐朝:已經發明了火葯
(2)宋代: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發明了竹管火槍、突火槍
(3)元代:發明火銃
(4)傳播: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經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
(5)影響:對歐洲的火器製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三、發達中外交通
1、原因:航海技術的進步,南方的海上貿易頻繁,海陸交通發達。
2、通道:(1)陸路:
絲綢之路:在宋元時期成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驛站:宋代驛站比較發達;元代修建了覆蓋全國的陸路交通網,建立了四通八達的驛站
(2)海運
A、條件:除了使用指南針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風、氣象的規律。
B、概況:海上交通發達,海外貿易繁榮。
C、航線;宋代通往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阿拉伯等,遠至波斯灣及東非海岸;元朝時,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
D、影響: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元朝在中央設置了回回司天監、回回葯物院等機構。

『貳』 初一歷史一般考什麼,有卷子最好,好的加分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 A北京人 B藍田人 C元謀人 D山頂洞人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 ) A外貌與現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 C會製造和使用工具 D已經使用天然火 3、北京人使用火的方式是 ( ) A使用天然火 B人工取火 C使用火柴 D鑽木取火 4、曾經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遠古人類有 ( ) A元謀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頂洞人 C元謀人、山頂洞人 D北京人、半坡氏族 5、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羅棋布的時間大約為 ( ) A五六千年前 B六七千年前 C八千年前 D四五千年前 6、能用稻米來做飯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7、下列關於南方農耕文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位於黃河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南方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 B濕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地,適宜水稻作物的耕種 C會建造干欄式房屋 D會製作磨製石器和陶器 8、在古史傳說中,誰被人們尊稱為神農氏 ( ) A黃帝 B炎帝 C堯 D舜 9、我國傳說時代著名的治水英雄是 ( ) A堯 B舜 C鯀 D禹 10、北京人最發達的器官是 ( ) A腦 B手 C上肢 D下肢 11、傳說中的「大禹治水」的水,應該是 ( ) A長江 B黃河 C淮河 D珠江 12、商朝後期的都城和西周的都城分別是 ( ) A陽城、殷B牧野、鎬京C鎬京、殷D殷、鎬京 13、實行分封制是在 ( ) A商朝B西周C東周D夏朝 14、夏商西周時期,毫無人身自由的是 ( ) A士B眾C庶人D奴隸 15、齊桓公能首先稱霸的原因不包括 ( ) A發展經濟B尊王攘夷C改革內政D卧薪嘗膽 16、鐵制農具開始廣泛用於農業生產是在 &nsp; ( ) A夏商時期B戰國時期C春秋時期D西周時期 17、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是 ( ) A牛耕 B注意選種 C因地制宜施肥 D鐵器在農業、手工業上的廣泛使用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1、黃帝以後很久,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通過 的辦法更替首領,後人稱為 。 2、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夏商西周國家建立了強大的 ,制定了嚴酷的 。 3、東周開始於公元前 年;分為 和 兩個時期。 4、古書中把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為「 」 5、戰國時期,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 , 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6、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 鼎,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 的青銅器。 7、孔子思想主要包括 和 兩部分。 8、孔子的言論被他的弟子們整理為《 》一書。 9、都江堰是 時期秦國蜀守 父子在 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10、春秋時期,由於 和 的使用,引發了巨大社會變革。 11、孔子是 學派創始人,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 。 三、連線題:(每題1分,共8分) 使用骨針縫衣 北京人 使用骨耜種稻 山頂洞人 使用打制石器 半坡居民 種植粟、白菜 河姆渡居民 夏朝的建立 約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 公元前770年 武王伐紂 約公元前2070年 平王東遷 公元前1046年 四、材料解析題:(10分) 春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 請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是誰的主張?(2分) ②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4分) ③他是怎樣解決「有教無類」這個現實問題的?(2分) 五、議一議:(5分)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滅亡有何相似之處?(1分) ②從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啟示?(4分) 六、問答題:(11分)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5分) 2、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6分) 列舉題:(10分) 1、 列舉出春秋五霸的名字?(5分) 2、列舉出戰國七雄中五個國家的名稱?(5分) 初一歷史試卷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4分) 1C 2C 3A 4B 5B 6D 7A 8B 9D 10B 11B 12D 13B 14D 15D 16C 17D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1、 推舉、禪讓制2、軍隊、刑法3、770年、春秋、戰國4、千耦其耘5、基本生產單位、新興地主階級6、司母戊、最大7、仁、禮8、論語9、戰國時期、李冰、岷江10鐵器、牛耕11、儒家、教育家三、 連線題:(每題1分,共8分) 使用骨針縫衣 北京人 使用骨耜種稻 山頂洞人 使用打制石器 半坡居民 種植粟、白菜 河姆渡居民 夏朝的建立 約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 公元前770年 武王伐紂 約公元前2070年 平王東遷 公元前1046年四、 材料解析題:(10分)1、 孔子 2、就是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貧富貴賤,人人都應該有接受教育的機會。2、 興辦私學五、 議一議:(5分)1、 殘暴統治 2、統治者要勤於政事,愛護百姓,政策應該符合人民心願;用人應做到唯才是舉,廣納諫言;荒淫無度,暴虐成性的國君必將被人民拋棄。六、問答題:(11分)1、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5分) 周王的分封。周王對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們為諸侯。諸侯的義務。諸侯必須接受周王的領導,要承擔保護王室、朝覲、納貢服役等義務。2、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6分) 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軍功、獎勵生產、編制戶口,加強刑罰、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七 列舉題:(10分)1、 列舉出春秋五霸的名字?(5分)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2 舉出戰國七雄中五個國家的名稱?(5分)趙、秦、魏、楚、燕</B></B></B></B>

『叄』 七年級下冊歷史重點考哪幾課容易考哪幾課急!!

每一課都差不多的其實

重點有:

第1課 隋朝大運河,什麼作用目的每年考


還有就是大題里常出各個朝代在一起綜合的,比如幾個材料

說出材料反映的是哪個朝代的什麼民族政策或對外政策

唐朝:開明民族政策 開放對外政策

清:恩威並重 閉關鎖國

還會讓舉例一些史實,最後談談你的啟示


像每單元後幾棵的發明科技建築文學成就的

搞清楚朝代、人物就好


遼、西夏、北宋

南宋、金

這塊兒挺亂的,時間什麼的考的不算多

重要是弄清楚戰和,什麼協議什麼的


注意了啊,第12課 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

這課常出大題,要記好了


統治者為加強專制統治所採取的措施

唐朝的唐太宗貞觀新政最為重要,其次還有武則天和唐玄宗的

第14課里忽必烈改制

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是比較復雜也很重要的,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關系、反侵略的方面

這里呢,要記好了是哪個皇帝,這個我很容易混,還有史實


剛考完試,所以這么說吧

背的時候,每個朝代的同一個方面一起背

比如民族關系吧,從唐一直到清(包括史實和影響),以系統的背下來

也就是說不要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背,縱向記憶,橫向串聯

既能在心裡有一個歷史的線索,也把知識背下來了


最後希望你加油,願考神保佑我們↖(^ω^)↗



『肆』 初一上冊歷史一般會考什麼內容

你好。
不要思考考什麼,你需要做的就是看書,把知識點理順就可以了,初中歷史考試很簡單的。

『伍』 初一歷史上冊考試主要會考什麼

漢武帝改革措施、商鞅變法內容、秦始皇統一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等

『陸』 初一歷史考試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考點是哪部分好者+200分

我們前天剛考完歷史,呵呵。我把我的經驗給你,看能不能幫到你:
1.我們是開卷考試。
2.開卷要做到的就是——熟悉教材。
3.如何熟悉——通看整本書,對於老師勾畫的重點,必須一絲不苟地看完;對於小字部分,也可以看一下,在看的同時,加以歸納,寫到每篇課題的標題部分。
4.合理利用目錄——在每個大標題的旁邊寫上小標題,最好把該部分包括的考點也寫在旁邊。

這是我的考試經驗,最重要的幾個部分是:
1)商鞅變法
2)秦朝的統一
3)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4)張騫通西域
5)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
6)南方的初步開發
7)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另外,注意幾個制度的概念及朝代:
1.分封制
2.郡縣制
3.世襲制
4.禪讓制(民主)
還有「推恩令」。

『柒』 初一歷史主要考什麼

主要考漢武帝、秦、分封制、民族大融合、商鞅變法,諸子百家等等吧漢武帝的和秦始皇的比較重要

『捌』 初一上冊歷史必考重點有哪些

1、中國的一些早期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2、我國的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3、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聚落、磨製石器是原始農業興起發展的重要標志。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

4、黃河流域原始農耕生活的代表是:半坡遺址。

5、甲骨文的地位和意義: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玖』 初一上冊歷史必考重點求整理 好評!!

1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總復習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課題 知識點
要求識記的內容
一、神州大地的原始人類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會製造工具,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 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能人工取火,長相已經進化得與現代人接近了。 二、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大汶口遺址 河姆渡遺址:距今約1萬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長江流域,河姆渡人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住著干欄式的房子。
半坡遺址:距今約六千年,陝西西安半坡,黃河流域,他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屋,能製造色彩鮮艷的彩陶。 三、中華文明
之祖
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和炎帝是黃河流域部落首領。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日後的華夏族。
黃帝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華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是堯、舜、禹。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四、夏、商、西周的更替 世襲制替代禪讓制 禹是最後一個原始社會禪讓制首領,又是第一個奴隸社會君主,他兒子啟繼承父位,成為第一個世襲制君主,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夏、商、西
周的更替
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建立者禹,都城 陽城;約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建立者湯,盤庚時遷都殷;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鎬京; 西周的分封制 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天子作戰。 作用:西周通過分封,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五、甲骨文和青銅工藝
甲骨文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為甲骨文,刻在青銅器上的稱作金文。
司母戊鼎 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司母戊鼎是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殷墟出土。 六、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春秋爭霸
春秋時期(前770—前476)首霸:齊桓公(任用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稱霸標志:「葵丘會盟」)。晉文公(城濮大戰中退避三舍),楚莊王(問鼎中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形成了齊、楚、燕、秦、趙、魏、韓七雄並立的局面,史稱戰國七雄。 講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注意: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 七、商鞅變

都江堰 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商鞅變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變法。
內容: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理解:商鞅變法的目的和效果,既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發展封建經濟和確立封建統治的需要,又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和封建統治的確立。對戰國時期的社會轉折起到促進(催化)作用,商鞅變法的目的和效果達到高度統一。所有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改革或者變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初一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2
八、春秋戰國的文化
春秋:老子和孔子
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學派創始人,主張「陰陽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等正反面相互轉換的辯證思想。
孔子: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思想:「仁」和「禮」。 教育思想(成就):①興辦私學,廣收門徒;②教學方法:提出「因材施教」; ③學習方法: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要「溫故而知新」。 《論語》是由其弟子整理,記載孔子言論編成一書;
孔子的影響: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後來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極大。
戰國:諸子
百家 儒家學派代表:孟子、荀子;墨家學派代表:墨子;道家學派代表:莊子;法家學派代表:韓非;兵家學派代表:孫武(春秋)、孫臏(戰國)
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
九、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歷史作用
秦始皇的歷史作用
積極措施:①統一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②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以後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格局,影響深遠。統一貨幣、度量衡等,統一文字,北築長城;開發南疆;興修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對後世產生積極深遠影響。
消極措施: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①濫用民力,繁重的徭役負擔。②秦朝賦稅負擔沉重;③制定嚴刑峻法;④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秦始皇沒有能處理好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關系,實行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 但從長遠的歷史發展來看,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
秦長城 為了抵禦匈奴,派大將蒙恬將匈奴趕到大青山以北。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城防——「萬里長城」。作用:抵禦匈奴 十、 伐無道,
誅暴秦
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安徽大澤鄉起義。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楚漢之爭 巨鹿之戰:項羽以破釜沉舟的決心重創秦軍主力。 「破釜沉舟」「鴻門宴(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四面楚歌」三個典故連起來講。
十一、大
一統的漢朝
漢武帝的大一統
政治上: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實現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經濟上:統一鑄造五銖錢。 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
作用:這些措施的實施,西漢王朝實現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大一統。政治和思想上的大一統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
衛青、霍去病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戰役:漠北之戰。 作用:解除了北方邊疆的邊患,實現了軍事上的大一統。
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紀,漢元帝把王昭君嫁給了匈奴呼韓邪單於,使邊境安定。 張騫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派張騫出使西域。 作用:加強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作用:溝通了中西交通,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識圖)

3
評價漢武帝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漢武帝還找借口,一次削去半數的侯國。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削除了地方諸侯對中央的威脅,加強了中央集權,實現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匈奴受到沉重打擊,無力再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人西遷。
作用:解除了北方邊疆的邊患,使國家的統一、安定得到了鞏固,實現了軍事上的大一統。
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作用: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民族關繫上: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作用:加強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經濟文化的聯系。
對外關繫上:絲綢之路的開通。作用:溝通了東西方交通,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漢武帝的大一統使我國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統一、穩定和鞏固。 (注意:秦、漢兩個朝代的特點都是大一統) 十五、秦
漢的科學技術
造紙術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西漢早期用麻做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東漢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九章算術》 成書於東漢時期,是一部數學名著,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
華佗、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 東漢華佗製成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他還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 東漢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後世尊稱他為「醫聖」。 十六、秦漢的文化藝術
佛教的傳入、道教的興起 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佛教文化對我國文化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興起於東漢時期,創始人之一為張陵。道教對我國文化也有深遠的影響。
司馬遷和《史記》 西漢漢武帝時,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編寫出《史記》。它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秦始皇兵馬俑 陝西西安臨潼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雕塑藝術水平很高,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明珠。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十七、三國鼎立
官渡之戰 200年,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赤壁之戰
208年,曹操和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沿岸的赤壁一帶對峙。孫劉聯軍用火攻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三國鼎立的形成
國號 時間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陽 漢(史稱蜀) 221年 劉備 成都 吳
222年
孫權
建業

4
十八、江南地區的開發
江南的開發
時間:六朝時期(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江南地區逐步得到開發。
原因: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優越條件;②從東漢末年開始起,許多人為躲避戰亂,逃往江南地區。西晉後期以來,更多的北方人遷到江南,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③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④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⑤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墾。
影響:對我國古代經濟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使我國經濟格局中心開始發生變化,使經濟南北差距縮小,趨向平衡。
十九、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內容:①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②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
③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的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氏改姓元;
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⑤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 ⑥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⑦遷都洛陽
作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適應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和要求,改革的完成又加速
和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二十、魏晉南北朝科學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後的第七位數,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它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酈道元和《水經注》 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著有《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二一、魏
晉南北朝文化藝術 王羲之與《蘭亭序》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他被後人尊為「書聖」。
顧愷之 東晉畫家顧愷之代表作《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石窟藝術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這些雕像繼承了秦漢以來
造型藝術的傳統風格,同時吸收了佛教藝術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初一歷史好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