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6 10:09:35

A.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這句話對嗎

不對。
《三國演義》是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長篇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水滸傳》代表了我國歷史上英雄傳奇類小說的最高成就。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和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後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和羅貫中。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它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塑造了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眾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和腐朽,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B. 元末明初時期歷史演義小說的典範之作是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是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典範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被列為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

C. 我國第一部長篇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是什麼

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體裁。它的特點是分回標目、分章敘事、首尾完整、故事連接、段落整齊。章回小說是在宋元長篇講史平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與講史有直接的關系:章回小說作為相對獨立的單元的「回」來自於講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說的回目來自於講史開宗明義的題旨;章回小說由「話說」、「看官」等構成的虛擬的說書場景來自於講史的敘述方式。我國章回小說的內容十分豐富,至少包括五種類型:講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俠型等。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三國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 「歷史演義」,是用通俗的語言,將歷史上興廢爭戰、朝代更替等為基乾的歷史題材,組織、敷衍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和美學理想。《三國演義》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的簡稱,描寫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興起與滅亡的歷史過程。《三國演義》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個漫長的成書過程。三國結束後不久,就有了陳壽的《三國志》,劉宋裴松之為之作注。裴松之引用魏晉人的著作達二百一十餘種,資料詳實,極大地充實了《三國志》的內容。與此同時,關於三國的各種傳說、故事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到元代時,便形成了一部《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迄今所能見到的關於三國故事的第一部小說定本。羅貫中正是綜合《三國志》、民間傳說和《全相三國志平話》等最終寫成了《三國演義》。可見《三國演義》是在長期的、眾多的群眾傳說和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即所謂「世代累積型」小說。關於《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生平資料,目前知之甚少。明代無名氏的《錄鬼簿續編》記載說:「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據此可見他籍貫太原,大約生活在1310至1385年之間。相傳他頗有政治抱負,而且是施耐庵的「門人」。其材料如果可靠,他的這些經歷對他的創作是有一定影響的。他寫的作品很多,除《三國演義》外,今傳世的還有長篇小說《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三遂平妖傳》;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一說《水滸傳》是他和施耐庵合寫而成。《三國演義》的版本較多,其中明代的嘉靖本,是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三國演義》版本。書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節。每節有七言回目一句。而《三國演義》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一百二十回修改本。 《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歷史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英雄傳奇,但它的思想內容十分復雜,融合了傳統、官方、民間與作者個人的各種思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幾種思想傾向:第一,極力突出擁劉反曹傾向。在《三國演義》中,以劉關張及諸葛亮為代表的蜀漢方面,是正義的代表。而曹魏集團則代表了邪惡。這種傾向並不是羅貫中首創,而是早已存在於民間,羅貫中只不過是繼承了民間的觀念。這樣的傾向對於吸引讀者的感情投入是必需的。這種傾向固然沿襲了傳統的道德標准,但另一方面,擁劉也表現了對仁政和明君的嚮往,反曹則是對暴君和暴政的痛恨。也就是說,作者是從儒家的政治道德觀念出發,糅合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來表現對昏君賊臣及黑暗統治的痛恨,對聖君賢相和清平社會的渴望。所以,生活於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奉蜀為正統,不僅因為對否定蒙元正統地位,在「人心思漢」的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道德理想。因此,不能簡單地視之為封建觀念而加以否定。第二,強調建立在「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基礎上的「義」。所謂「義」,本來是一個含混的概念,在《三國演義》中,簡單地說就是友誼。《三國演義》中「義」的觀念特別突出,「桃園三結義」、「義釋曹操」等成了「義」的經典表現。「義」,其實是一種民間觀念,作者是用民間的想像來描寫三國時期的某些人物,並將這種觀念作為一種道德品質集中地表現在劉備、關羽、張飛身上。「義」,使他們變君臣為兄弟,平等相待;「義」,令他們相互救困扶危、同心協力;「義」,讓他們捨己救人、知恩圖報。特別是關羽成了「義」的化身,雖然關羽身上的「義」被絕對化,而產生了重私情忘大義的弱點,但總的來說,並不損害他忠肝義膽、光明磊落的形象塑造。這在高層政治斗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它雖然未必符合事實,但切合民間心理。第三,十分崇尚智慧。就寫人而言,小說中,諸葛亮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傳奇人物,他懂政治、精軍事、通外交,是典型的智慧的象徵,另外,周瑜、司馬懿等人身上也突出地表現了這種觀念。作者突出這些智者,使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智力的競賽與角逐,因而具有廣泛而持久的吸引力。就敘事而言,《三國演義》以描寫戰爭為主,包容了這一歷史時期所有重大的戰役,被人們稱為全景性軍事文學。其中不僅寫出了兩軍相鬥勇者勝,而且,還寫出了兩勇相鬥智者勝。突出智斗,是這一作品的特色。作品寫戰役,將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外交關系交織在一起,重點表現統帥人員的運籌帷幄、分析決策,給予讀者許多啟示。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這表現在許多方面。 首先,「七分實事,三分虛構」的史料處理原則,使小說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三國演義》大體按照歷史真實來寫,但又虛構了大量細節和一些情節,使小說虛實結合。實使讀者產生真實感,虛使小說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採用類型化的寫法,專門突出人物的某一個特點,並通過誇張、對比、烘托等手法,把這一特點發展到極端。比如曹操的奸詐、諸葛亮的智慧、劉備的仁厚、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等,性格鮮明,形象生動,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所以《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達400人,給人印象深刻的也不下數十。毫無疑問,這是《三國演義》最突出的成就。 第三,敘事結構上,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矛盾斗爭為主線,精心結構無數的故事,雖事件復雜,卻不瑣碎支離,有曲折變化,然脈絡分明,構成了一個基本完美的藝術整體。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三國演義》的語言與《水滸傳》等小說是不同的,它是文言,但又夾雜著白話;是白話,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謂雅而不澀,俗而不俚。這種別具一格的語言風格使它既能發揮白話之長,又能避免純粹的文言之短。 《三國演義》不僅對中國古代小說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亞洲的其他國家廣泛流傳。

D. 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有什麼

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體裁。它的特點是分回標目、分章敘事、首尾完整、故事連接、段落整齊。章回小說是在宋元長篇講史平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與講史有直接的關系:章回小說作為相對獨立的單元的「回」來自於講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說的回目來自於講史開宗明義的題旨;章回小說由「話說」、「看官」等構成的虛擬的說書場景來自於講史的敘述方式。我國章回小說的內容十分豐富,至少包括五種類型:講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俠型等。
所謂歷史演義,就是用通俗的語言,將王朝興廢,朝代更替等為基乾的歷史題材.組織、敷演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美學理想的小說。《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龍騰虎躍、風起雲涌的時代;是一個從統一走向分裂,又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產生了很多可歌可泣、可悲可嘆的人物和故事。
常見的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三國演義
楊將軍通俗演義
殘唐五代史演義
等等
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計,金瓶梅等這幾本都是章回體小說,但他們不屬於歷史演義小說

E. 我國古典四大名著的書名和作者

我國古典四大名著的書名和作者:

一、《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二、《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四、《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

(5)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名著」,指明代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清代的《紅樓夢》四部小說。

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們都是文化密碼,我們可以從中解讀中國人的歷史觀、政治觀、人生觀、生命觀等等。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四大名著的歷史意義:

一、《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二、《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思想。

三、《水滸傳》以真實的歷史宋江起義這一社會問題來開展故事,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四、 《西遊記》根據唐代玄奘取經這一真實的歷史事件展開了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的艱難坎坷和曲折迂迴的故事。

《西遊記》作為一部神魔小說,故事內容包含「幻中有理」、「幻中有趣」、「幻中有實」將歷史真實不斷神化、幻化,最終以「幻」的形態定型。

四大名著推動了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寶庫,增添了創作體裁,大大刺激了文人的創作熱情,使得中國文學史活力四射地發在下去。

F.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什麼小說

如圖,《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冇末冇明冇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冇末冇清冇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該版本也成為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傳最廣的版本。

《三國演義》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冇治和軍冇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冇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

G. 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是什麼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H. 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是

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體裁。它的特點是分回標目、分章敘事、首尾完整、故事連接、段落整齊。章回小說是在宋元長篇講史平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與講史有直接的關系:章回小說作為相對獨立的單元的「回」來自於講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說的回目來自於講史開宗明義的題旨;章回小說由「話說」、「看官」等構成的虛擬的說書場景來自於講史的敘述方式。我國章回小說的內容十分豐富,至少包括五種類型:講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俠型等。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三國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

「歷史演義」,是用通俗的語言,將歷史上興廢爭戰、朝代更替等為基乾的歷史題材,組織、敷衍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和美學理想。《三國演義》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的簡稱,描寫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興起與滅亡的歷史過程。《三國演義》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個漫長的成書過程。三國結束後不久,就有了陳壽的《三國志》,劉宋裴松之為之作注。裴松之引用魏晉人的著作達二百一十餘種,資料詳實,極大地充實了《三國志》的內容。與此同時,關於三國的各種傳說、故事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到元代時,便形成了一部《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迄今所能見到的關於三國故事的第一部小說定本。羅貫中正是綜合《三國志》、民間傳說和《全相三國志平話》等最終寫成了《三國演義》。可見《三國演義》是在長期的、眾多的群眾傳說和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即所謂「世代累積型」小說。關於《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生平資料,目前知之甚少。明代無名氏的《錄鬼簿續編》記載說:「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據此可見他籍貫太原,大約生活在1310至1385年之間。相傳他頗有政治抱負,而且是施耐庵的「門人」。其材料如果可靠,他的這些經歷對他的創作是有一定影響的。他寫的作品很多,除《三國演義》外,今傳世的還有長篇小說《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三遂平妖傳》;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一說《水滸傳》是他和施耐庵合寫而成。《三國演義》的版本較多,其中明代的嘉靖本,是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三國演義》版本。書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節。每節有七言回目一句。而《三國演義》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一百二十回修改本。

《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歷史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英雄傳奇,但它的思想內容十分復雜,融合了傳統、官方、民間與作者個人的各種思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幾種思想傾向:第一,極力突出擁劉反曹傾向。在《三國演義》中,以劉關張及諸葛亮為代表的蜀漢方面,是正義的代表。而曹魏集團則代表了邪惡。這種傾向並不是羅貫中首創,而是早已存在於民間,羅貫中只不過是繼承了民間的觀念。這樣的傾向對於吸引讀者的感情投入是必需的。這種傾向固然沿襲了傳統的道德標准,但另一方面,擁劉也表現了對仁政和明君的嚮往,反曹則是對暴君和暴政的痛恨。也就是說,作者是從儒家的政治道德觀念出發,糅合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來表現對昏君賊臣及黑暗統治的痛恨,對聖君賢相和清平社會的渴望。所以,生活於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奉蜀為正統,不僅因為對否定蒙元正統地位,在「人心思漢」的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道德理想。因此,不能簡單地視之為封建觀念而加以否定。第二,強調建立在「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基礎上的「義」。所謂「義」,本來是一個含混的概念,在《三國演義》中,簡單地說就是友誼。《三國演義》中「義」的觀念特別突出,「桃園三結義」、「義釋曹操」等成了「義」的經典表現。「義」,其實是一種民間觀念,作者是用民間的想像來描寫三國時期的某些人物,並將這種觀念作為一種道德品質集中地表現在劉備、關羽、張飛身上。「義」,使他們變君臣為兄弟,平等相待;「義」,令他們相互救困扶危、同心協力;「義」,讓他們捨己救人、知恩圖報。特別是關羽成了「義」的化身,雖然關羽身上的「義」被絕對化,而產生了重私情忘大義的弱點,但總的來說,並不損害他忠肝義膽、光明磊落的形象塑造。這在高層政治斗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它雖然未必符合事實,但切合民間心理。第三,十分崇尚智慧。就寫人而言,小說中,諸葛亮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傳奇人物,他懂政治、精軍事、通外交,是典型的智慧的象徵,另外,周瑜、司馬懿等人身上也突出地表現了這種觀念。作者突出這些智者,使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智力的競賽與角逐,因而具有廣泛而持久的吸引力。就敘事而言,《三國演義》以描寫戰爭為主,包容了這一歷史時期所有重大的戰役,被人們稱為全景性軍事文學。其中不僅寫出了兩軍相鬥勇者勝,而且,還寫出了兩勇相鬥智者勝。突出智斗,是這一作品的特色。作品寫戰役,將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外交關系交織在一起,重點表現統帥人員的運籌帷幄、分析決策,給予讀者許多啟示。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這表現在許多方面。

首先,「七分實事,三分虛構」的史料處理原則,使小說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三國演義》大體按照歷史真實來寫,但又虛構了大量細節和一些情節,使小說虛實結合。實使讀者產生真實感,虛使小說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採用類型化的寫法,專門突出人物的某一個特點,並通過誇張、對比、烘托等手法,把這一特點發展到極端。比如曹操的奸詐、諸葛亮的智慧、劉備的仁厚、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等,性格鮮明,形象生動,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所以《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達400人,給人印象深刻的也不下數十。毫無疑問,這是《三國演義》最突出的成就。

第三,敘事結構上,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矛盾斗爭為主線,精心結構無數的故事,雖事件復雜,卻不瑣碎支離,有曲折變化,然脈絡分明,構成了一個基本完美的藝術整體。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三國演義》的語言與《水滸傳》等小說是不同的,它是文言,但又夾雜著白話;是白話,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謂雅而不澀,俗而不俚。這種別具一格的語言風格使它既能發揮白話之長,又能避免純粹的文言之短。

《三國演義》不僅對中國古代小說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亞洲的其他國家廣泛流傳。

I. 中國四大名著是什麼、作者及主要內容

中國四大名著是《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

一、《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主要是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二、《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主要是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

主要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四、《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說家。

主要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9)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四大名著的歷史意義:

一、《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二、《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思想。

三、《水滸傳》以真實的歷史宋江起義這一社會問題來開展故事,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四、 《西遊記》根據唐代玄奘取經這一真實的歷史事件展開了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的艱難坎坷和曲折迂迴的故事。

《西遊記》作為一部神魔小說,故事內容包含「幻中有理」、「幻中有趣」、「幻中有實」將歷史真實不斷神化、幻化,最終以「幻」的形態定型。

四大名著推動了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寶庫,增添了創作體裁,大大刺激了文人的創作熱情,使得中國文學史活力四射地發在下去。

J. 三國演義被後人稱作(),是我國 ()的開山之作

應該上:
《三國志通俗演義》被後人稱為《三國演義》,是我國(章回體長篇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閱讀全文

與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