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寅吃卯粮的意思是什么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
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出处: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有一个成语典故:臣窃忆年来搜括之烦,沃土亦鲜遗力。参罚之频,循吏几无完肤。凡可为督逋计者,臣部不惮,尽力行之矣。乃时将季夏,初限大半愆期,岂有司之愚,甘以其官为射的,而狃缓征之小仁,忘岩疆之大恤耶?大都民间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粮,则卯年之逋,势也。郡县止有此敲扑,趱新偿旧,则新额之逋,亦势也。
② 寅吃卯粮和杀鸡取卵区别是什么
成语名称:寅吃卯粮。
成语发音:yín chī mǎo liáng。
成语释义: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成语示例: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更加困难了。
近义词:寅支卯粮、入不敷出。
杀鸡取卵相关故事:
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只老母鸡,这只鸡特别能下蛋,可有一段时间这只鸡老是不下蛋,而且还病歪歪的。那个人想,这鸡不下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杀了这只鸡,破开鸡肚子后发现这只鸡生病的原因原来是生了胆结石,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就像鸡蛋一样。
杀鸡的时候正巧邻家的快嘴婆祥林嫂过来串门。看到后就四处乱说,说这人杀鸡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
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③ 什么叫做"寅吃卯粮"
成语名称:寅吃卯粮
成语发音:yín chī mǎo liáng
成语释义: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成语示例: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更加困难了。
近义词:寅支卯粮、入不敷出
④ 寅吃卯粮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龙图公案·借衣》:“先后是伊妻子,何故寅年要吃卯年粮;终久是伊家室,不合今日先讨明日饭。”
白话文:“先后是他的妻子,为什么虎年要吃卯年粮食;长久以来是他的家庭,不符合现在先讨伐明天的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4)寅吃卯粮的意思是什么扩展阅读
近义词
入不敷出:
意思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典故
贾府被抄家后,贾赦、贾珍被流放,原来与贾府走得近的人纷纷回避。皇上念贾妃的旧情,封贾政世袭旧职,有些人又回到贾政的身边。但此时的贾府家计萧条,入不敷出,一天不如一天。薛府也被薛蟠弄得接近家破人亡。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经济困难。
⑤ “寅吃卯粮”这词是什么意思
【解释】: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示例】: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更加困难了。
【近义词】:寅支卯粮、入不敷出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⑥ 寅吃卯粮是什么意思 寅
寅吃卯粮: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寅和卯是十二地支中记录时间的符号,在这里表示年份,寅是卯的上一年。
寅 yín :
1、地支的第三位,属虎
2、用于计时:寅时(夜三点至五点)。
3、敬:寅钱(恭敬地送)。寅畏(敬畏)。
吃 chī:
1、 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吃饭。吃药。吃斋。 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吃掉敌人一个连。
2、吸:吃烟。 感受:吃惊。吃紧。吃一堑,长一智。 挨:吃官司。
3、 承受,支持:吃不消。 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深浅。
4、被:吃那厮砍了一刀。 说话结巴:口吃。
卯 mǎo
1、地支的第四位,属兔。
2、用于记时: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卯正(早晨六点)。点卯。画卯。
3、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卯眼。卯榫。
4、期限:比卯(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
粮 liáng
1、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2、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粮。钱粮。
(6)寅吃卯粮的意思是什么扩展阅读: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天干地支的起源,据现有的资料,最早出现于我国三千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上。主要用作历法纪日,已经十分成熟,商朝很多帝王的名字里也用某一天干,比如报丁、武丁、祖甲等等 。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即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此历法并不比我们祖先使用的阴阳合历先进。
老百姓说的阴历, 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直使用的阴阳合历。干支纪日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两项重大发明与独特创造。
我国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专家学者们,利用史书记录的天象和出土的金文干支历谱,准确推断出 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令人在不可思议之余赞叹不已。
⑦ 什么是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寅吃卯粮,字面意思各是什么
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开源节流:开辟新的收入点,节约支出。寅吃卯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
寅(yín)、卯(mǎo):中国农历纪年用的地支次序,寅年在卯年之前。
意思是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形容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
⑧ 寅吃卯粮什么意思
寅吃卯粮[yín chī mǎo liáng]
【解释】: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示例】: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更加困难了。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⑨ 寅吃卯粮与丁吃卯粮有何不同
寅吃卯粮的意思为:这一年将下一年的粮吃了。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之后的进项。寅吃卯粮一词出自《龙图公案·借衣》,与寅吃卯粮一词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入不敷出、寅支卯粮、等米下锅、捉襟见肘;与寅吃卯粮一词意思相反的成语有:绰绰有余。为什么是“寅吃卯粮”而不是其他呢?
说起这个,还有一句话“富不过三代”。
子丑寅,寅也排在三。
所以这个第三代是很关键的一代。
第二代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看着第一代创业,知道也跟着体会过其中的艰辛苦楚。
到了第三代,问题就来了。因为经常听一二代人的教诲:我们吃那么多的苦,还不是为了你以后少吃苦,为了子孙后代活得安稳。
这下好了,第三代人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祖辈父辈创下的基业,不仅吃老本,吃完给自己的存粮不说,还不事生产,还把祖宗给第四代留的粮给吃了。
这就是寅吃卯粮。
最近的历史典型就是干隆。
寅是老虎,胃口太大,只吃肉不吃素,所以到了第四代成了兔子,只能吃草。
第四代要是再不行,不明白“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历无咎”的道理。那么就没法飞龙在天,只能成为蛇。
然后一代不如一代,变成被人驱使的马羊,而且还只能吃草。再然后被当猴耍,成为被饲养的家禽鸡,看家护院的狗,最后成养肥待宰的猪。
13亿兔子化身为龙。想着都令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