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样煲汤
煲汤如何做的好吃
1、加水的比例:煲汤时加的水往往能够决定汤羹的好坏,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根据食材来决定煲汤的各种比例。大部分的汤食材与水的比例在2:3的时候最合适。在这种比例下煲出的汤不仅味道非常鲜美,其营养也较高,含有丰富的氨态氮。
2、细火慢炖:煲汤时候的火候是非常重要的,火候要是调好了,食材的营养与味道也会尽可能溶解在汤里。在煲汤时应该采用慢火熬煮,但不是所有食材都适合这样一直熬煮下去,猪肉汤一般控制在2~3个小时就可以了,时间太长的话将会破坏食材中的维生素。如果含有骨髓类的食材,那么我们在一开始煲汤的时候,应该先采用大火逼出骨头里的血水和浮沫。汤汁沸腾之后再调到小火慢慢炖。
3、调味是关键:一道菜品的调味有多关键就不用说了吧,或许食材决定营养,调味决定的就是味道。煲肉汤时候的调料一定要加好,而且不能多加,多加会破坏肉汤本身的香味。建议在汤汁起锅之前加一点盐来体味。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种,一就是不会影响汤的鲜味,二就是可以去除腥味。
4、原料:红萝卜,猪骨,盐,清水各适量。
5、做法: 将红萝卜去皮后切成小块,猪骨切成一块块,然后将红萝卜和猪骨放入炖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约炖半小时后,用盐调味即可食用。
2. 怎样炖汤有营养
怎么煲汤最有营养
喝汤是非常流行的饮食方式,在广东地区的人最喜欢煨汤,尤其是药膳汤,喜欢的养生的人大多数都比较喜欢喝汤,因为喝汤能最大程度的吸收食物的营养。有句老话说浓缩的就是精华,搭配好的食材营养全溶在汤水里了,刚炖好的汤让人直流口水,那么怎么煲汤最有营养呢?
食材的挑选
首先购买的食材要新鲜,选料是很关键的步骤,像现宰的鸡鸭,刚上市的骨头,蹄髈,鱼类等都可以。
怎么煲汤最有营养?煲汤要注意什么
使用的炊具
要想煨好汤,最好使用陶瓷,瓦罐等器皿,能非常均匀的受热,慢慢炖出香味,切不会破坏食材的营养。
注意的火候
先用武火把汤水烧沸,再用文火慢慢炖,使食材的营养物质逐渐被溶解出来。炖的时间不宜太长,这样反而破坏了食材的营养,只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怎么煲汤最有营养?煲汤要注意什么
用水量多少
用来煲汤的水最好是纯净水,过滤后的自来水也可以,加多少会影响汤的口感,一般来说,加水量以3:1为宜,不需要用热水。
煲汤要注意什么
煲汤往往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最好用牛、羊、猪骨和鸡、鸭骨等。
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净,入锅后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 20分钟,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调料,待水再沸后用中火保持沸腾3~4小时,使原料里的蛋白质更多地溶解,浓汤呈乳白色,冷却后能凝固,可视为汤熬到家了。可怎样才能使汤鲜味美呢?这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炖和五忌。
三煲四炖:
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煲可以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汤水中,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煲汤虽被称作厨房里的工夫活,但并不是因为它在烹制上很繁琐,而是因为需要的烹调时间长,有些耗工夫。
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三煲四炖(厨师俗语:煲一般需要两至三小时,炖需要四小时),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炖,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
五忌:
一忌中途添加冷水;
二忌早放盐;
三忌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
四忌过早过多地放入酱油;
五忌让汤汁大滚大沸。
怎么煲汤最有营养?煲汤要注意什么
煲汤技巧介绍
萝卜玉米排骨汤
食材
排骨400g、白萝卜300g、玉米1根、枸杞10g、小葱、姜片、料酒、盐
步骤
1.将排骨洗净剁成小块;白萝卜切滚刀块;玉米切段;葱适量、姜4、5片,枸杞适量冲洗干净。
2.锅中加冷水放入排骨上火煮开焯烫,以去除血水。
3.水开几分钟后将排骨捞出,水倒掉。
4.锅中另加入足够的清水煮开后,加入汆烫过的排骨、葱、姜片和适量的料酒;再次沸腾之后,撇去表面浮沫,转成小火,加盖煲1小时。
5.一小时后放入萝卜和玉米继续煲半小时。
6.最后5分钟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再将枸杞放入即可。
煲汤肉类应先以冷水浸泡后氽烫
买回来的肉,切适当大小放入盆中,置于水槽中以流动的水冲洗,除了可以去除血水外,还有去腥、去杂质、让肉松软的作用,冲净之后应浸泡约1小时。之后入沸水中氽烫,更可去除残留的血水和异味,也能消除部分脂肪,避免汤过于油腻。
羊肉萝卜枸杞煲 by 西马栀子
食材
羊肉200g、白萝卜100g、枸杞10g、料酒、盐、花椒10粒、葱、姜、八角1粒
步骤
1.羊肉切块,用水泡1小时,泡出血水。
2.准备好葱姜 八角 花椒 用纱布包成料包。
3.白萝卜切成滚刀块。
4.把羊肉焯水。
5.羊肉下入汤锅煮开,撇去浮末。
6.加入料包,转小火,煲至1小时至肉烂。
7.加入盐和萝卜继续煲30分钟。
8.再加入枸杞煮5分钟即可。
加水有学问
原则上,煲汤时加水应以盖过所有食材为原则,使用牛、羊肉等食材时,水面一定要超过食材。切记最好不要中途加水,以免稀释掉食材原有的鲜味。如果必须要加水,也应加热水。
3. 如何煲汤好喝
订阅
人们常说,当你身体不好的时候,你应该喝更多的汤来滋补你的身体。只要你有时间和心情,你可以在家里煮汤。煮汤也是一种时尚。好吧,怎么煮汤最好喝?如何煮汤使之美味和营养?这里有7个煮汤的窍门。
1.你想在汤里喝多少水应该控制得很好。
水是煮汤的关键。它不仅是传热介质,而且是食品的溶剂。人们做汤时的第一个错误是水不够,这会导致中途加水,影响汤的味道。一般来说,加入汤中的水的量应至少是配料重量的三倍。即使中间确实需要水,热水也要比冷水好,因为冷水对汤的味道影响最小。
2.如果你想喝的好,不要煮太久。
有些人总是担心汤会太短而无味。事实上,如果要做肉汤,最好的时间是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样既保证了味道又保证了营养。时间长可能不好,但会增加汤中的嘌呤含量,从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逐渐丧失。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以延长,但不能超过3小时。
3.为了使汤好吃,当汤从锅里出来时加盐。
盐是制汤中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有些人可能认为,及早加盐可以使盐完全“混合”到食物和汤中,从而改善汤的味道。事实上,这是一个误会。如果盐放得太早,肉中的蛋白质就会凝结,不易溶解。它也会使汤变黑,而且浓度不够。此外,晚盐不影响汤的味道,但它保持肉的新鲜和嫩。所以当你从锅里出来的时候最好加盐。
4.如果你想汤好的话,就不能在汤里加“配料”。
许多人希望通过喝汤来添加一些中药。但是要记住,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特点。煮汤前,必须熟悉中药的寒、热、温、凉。例如,西洋参稍凉,人参、当归、党参较温和,枸杞较温和。此外,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中草药。例如,感冒过多的人应该选择当归、党参等温热的中药,但体质热的人吃了以后可能会着火。因此,如果你想在汤中加入中草药,你最好根据你的体质来做,不要随便加。
5.当你想煮汤时,你需要控制火势。
煮汤时,汤应先在大火中煮沸,然后再变成温汤。因为过多的火灾会导致肉类失水过快,导致味道差。控制火势的最好办法是把汤稍微煮一下。
6.要使汤可口,用质地细腻的砂锅。
最好是用质地细腻的陶罐或砂锅,白色内壁的陶瓷锅和不锈钢锅来煮汤。而且砂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砂锅周围的保温也很好,汤中的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小。从味道上看,砂锅汤的味道也很纯正,喝时香气浓郁,口中湿润。
最好选择质地细腻的砂锅菜。劣质砂锅的釉料中含有少量铅。酸性食物烹调时易溶解,对健康有害。内壁的白陶罐很有用。砂锅的优点是需要低热慢煮,保温性好,汤鲜美。
最终,砂锅的最大好处在于以下两点:密封性和温度:易于品尝和良好的内部循环,汤,汤和炖菜。例如,肉有点腐烂,而豆腐很容易品尝和保温:热传导慢,有些汤不是喝热的,而是喝热的,这方面的砂锅比其他锅更有效。但不要用劣质砂锅,因为里面的釉里含有铅,在烹调酸性食物时很容易溶解,对人体健康有害。
7.汤要美味,不要加太多杂料。
最后,“多放点调味料”也是汤菜烹饪中的一大误区。事实上,太多太杂的香料可能会交叉味道,影响汤的原味,也会影响肉的原味。一般来说,一种肉配2到4种调味料更为完美,如鸡汤只需加姜片、桂叶和胡椒,不必随便加很多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