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小组交流如何高效

数学小组交流如何高效

发布时间:2022-11-28 03:57:24

❶ 浅谈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率,优势互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一种教学活动。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合作学习小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4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班主任编排座位时就要考虑全面,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四人中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同时兼顾到男女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我认为教师不应拘泥于平时座位前后的4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还应根据学习内容阶段性表现,进行弹性调整(比如有的学生几何是优,计算差,动手能力强、逻辑思维差等差异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合作学习中分工职责要明确
实践初期,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都会要求是“小组里每个人都说,等一会儿小组里派代表来发言”。可在全班交流时,很多小组都没有代表来交流或是只有小组长举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思考研究,发现是因为学生对于小组内的分工并不明确。
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小组内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的角色分工定时进行轮换,当角色明确就不容易造成少数人包办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我有时也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如在《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教学片段:
师:首先小组交流(学生事先回去找资料或上网查询)七巧板的由来,然后制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七巧板并小组集体改进,涂上不同的颜色,剪下,并在制作过程中思考七巧板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然后通过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同学上讲台代表本组发表自己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就要在小组内开展交流评价各自制作七巧板的体验。怎样交流评价呢?我们一起来看方法!
1、轮:组内同学依次轮流介绍自己的设计和体验。
2、说:轮到的同学向组内的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活动方案,要注意说清理由。
3、听:当一个同学介绍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4、评:评小组要对组内每一位同学的设计进行评价,评完以后请派代表汇报评价结果。
师:现在开始其中1组的活动片段如下:
组长:我们来评ⅩⅩⅩ的设计方案吧。
生1: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案……
生2: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案……
……
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充分展示了小组合作的力量,他们拼出了的房屋、各种小动物等美丽的图案。在案例中,我在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要求的分工非常明确,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因而每个学生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客观评价,使得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我们还能发现明确的组内分工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3、选择最佳的合作时机
经过探索实践和学生调查问卷的整理,数学教学主要分以下几类使用合作学习,优势互补。
1.订正答案。涉及的知识点少,较容易的题目,小组长协调帮扶进行订正答案。
2. 学生个人探索遇到困难。有一些挑战性难题、找规律性的题目和当独立思考出现思维障碍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解答一题多解的开放性题目。“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如实数和勾股定理应用,有一道货车通过隧道的问题,有的学生利用先满足隧道的宽然后比较货车的高与隧道的高得出答案,有的学生利用先满足隧道的高然后比较货车的宽与隧道的宽。两种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答案,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探究新知时,个人动手操作无法完成。某些数学动手操作任务比较繁杂,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如,在学习生日相同的概率时,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很大,这是安排组内调查,然后汇总、归纳和统计,也很快完成了,从而提高了效率。
5.由于课时调整,课堂时间减少,自主时间增加,部分学困生当堂不能将作业改完,小组长督导其独立改完,并适当帮扶,合作优越性体现出来。
6.具有实验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相似图形的研究中我们特意设计了一节活动课——相似图形与自然,让学生回去到自然界中收集相似的植物叶子,带到课堂中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在小组活动中,我让他们测量相似叶子的直径(即叶子上两点之间最长的距离)和周长。并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测量周长,同时提出以下研究步骤:
(1)测量两片相似叶子的直径,并计算出相似比k;
(2)测量两片相似叶子的周长,并计算出周长比k;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周长比与相似比有何关系?在这一节课中,发现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很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展开。
4、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宣布讨论,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同学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整个小组合作草率结束。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呢?
首先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之前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尤其一些学生平时基础差一些,在日常合作学习中往往处于弱势,自己想到的总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不被其他组员所接受,而其他组员的意见更具代表性,受到大家的重视,因而产生了自己说不如不说,自己想不如听的惰性观念,常此以往,就会懒于思考,也不会思考了。
其次要培养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以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等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
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及习惯,是向别人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轮流分工当汇报员,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帮扶等措施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5、采用恰当的小组合作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常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很多时候,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常常停留在对个别交流学生的评价上,而忽略了对小组的集体评价。老师很少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我觉得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教学中,我每天都进行小组评比(用小红旗表示,进行积累),每周汇总评比最佳小组,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❷ 谈高中数学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倡多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而合作学习最常见、最基本形式就是小组活动。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组建学习小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由地组合,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彼此的关系等自由组合,这种学习小组的组内成员关系较为密切,且志趣相投,互动和交流更加流畅,有助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学习小组,即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来划分学习小组,这种学习小组中虽然成员之间又差异性,但他们在各方面是互补的,体现了互帮互助的特点,而且也保证了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三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随机对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比较灵活,能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机会,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了解。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堂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要始终把握合理科学的原则,不管哪种划分方式,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都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且各个小组的成员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在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使个体的发展与团队的成功相融合。

二、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目标和任务是努力的动力,学习中也是如此,有了学习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完成任务的内动力,才会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获得成功。所以,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但并不是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而是让他们明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掌握学习方法,实现个人目标、小组目标、班级目标的共同完成。因此,每一次合作学习,教师都要给各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且要让他们探讨一些有难度、有价值的问题,任务模糊或太简单会使学生的合作交流比较盲目,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三、学习小组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不同,自主学习倾向于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校长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行为,要体现出团队合作的优势。因此,在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为每名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唤起他们的责任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各司其职,这样做能够避免小组成员互相依赖,谁也不积极思考的状况。每个小组都要设立组长、记录员、主持人、发言人等职位,且由不同的学生担任,具体来说,组长负责确认每个成员的学习任务,并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每个成员的发言和观点等;主持人负责安排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对发言的时间进行把控;发言人主要负责汇报本小组的合作讨论结果和观点。虽然我们会根据学生的特长来安排其职责,但这种分工并不是固定的,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应当定期对小组成员的分工进行轮换,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并一直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四、对合作学习作出恰当评价    

学习小组总结出了解题方法或者几何原理以后,并不代表合作学习活动已经完成,教师还要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适度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打破只关注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如有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即每个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即兴点评;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师既要对各个学习小组的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在恰当的评价中,学生受到了肯定、表扬、激励、引导,他们的合作意识、学习动机会更加强烈,而且其创造潜能也能得到发挥,不仅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普及和深化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断提高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提高小组合作效果的方法,才能使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成熟,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❸ 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成员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分成数学学习小组,把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一个班三十几个同学,按4-6人一组,分为六个小组。这样分组对于提升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也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努力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没有荣誉感,就没有责任感,小组就无法成长,每个成员就成了散兵游勇,整个组就会丧失竞争力。因此,分组后,重中之重是先选出合适尽职的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他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老师要不断培训组长,教给组长管理方法,培养责任感,树立小组长的自信心。刚开始时,我们坚持每天对每个小组的纪律表现和数学概念的理解、作业的完成、知识的拓展等学习情况一日一总结,在小组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探索中我们发现那些所谓调皮的学生往往对于老师的教育不长记性,但他们最在乎的是周围人对他的看法,谁都不愿意为小组落后承担责任。可抓住这点引导他们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监督,引导帮助他们制定最适合本小组的组规和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可定期开展优秀小组经验介绍,树立小组榜样带动全班,引导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小组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
数学学科是有许多作业需要检查的,我们就采取组间交换检查并评比,一个小组全体同学到另一小组组长处接受检查,小组内每个学生都非常认真,担心自己没完成或者完成效果不好而影响了本小组的荣誉。如此人人就拼着学,收效非常显着,学生学习效率高了,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我们再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学生自然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推动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对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主要采用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和小组合作成员间捆绑式评价的方式,来提高小组的凝聚力,激励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纪律、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学习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产生不能拖后腿的想法。

同一组的同学,努力合作,觉得学不好、做不好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更会觉得对不起其他组员,所以每天都在想着把学习任务完成好,争取多加分,为组里多作贡献。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间合作的效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竞争的方法,如小组得分制度,操行评比奖励,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具体量化,在操行评比表上坚持每天朝会、课堂即时性打分,坚持做到每月评、期末总评,每月评选出优秀组三个、操行总分前五名、最佳组长三个、最佳组员三个,期末评操行总分前十名,对评比结果进行公布,给予奖励,带动全班同学向优秀组、优秀组长、优秀组员看齐。通过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具体的肯定,起到了榜样促进作用,形成了整体向上的合作氛围和你追我赶的组间良性竞争。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全面性,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持久性,一定要坚持不懈,按既定的评价制度贯彻执行到底。评价时既要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又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以此保证学生长期的学习热情。在一周一总结会上,要经常引导小组这样总结:你认为你们小组本周表现怎样?好在哪些方面?问题出在哪里?哪些人值得表扬?哪些人需要批评?哪些人在进步?哪些人在退步?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改进?……引导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激励他们集全组成员的智慧,找到最适合本组的办法,随时随地齐心协力为小组的荣誉而战,从而保持长期的合作热情。
四、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敢于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地讨论,尽情地交流展示。
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一节时,我就没有直接指出三角形中位线和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而是让学生自己准备硬纸片等材料,在课堂上分组动手合作,让他们通过讨论,动手剪、拼,分别从位置和数量上猜想三角形中位线和第三边的关系。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最终各组都自己得出了结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通过这样的放手实践活动,日积月累,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培养。
五、以严明的纪律和常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实践中,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有时候会感觉课堂纪律不好把握,总是显得热闹,有时候甚至感觉有些失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了严明的纪律保证,那么整个课堂就会乱起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甚至还会出现个别学生说起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来,最后导致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对待学生要严格,从每一个细节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
任何同学在纪律和常规面前都没有特权。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对整个课堂掌控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理所当然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❹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人为宜,不超过6人。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组织和交流,势必会有小组学习交流中的看客,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或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发展;人数太少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二是分组应遵循“以优带差,以优促差,组际竞争”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根据组内成员在学习中的表现出来的个性特色,进行角色的转换,也可以让原组长根据组内同学表现,推荐新组长,由原组长辅助进行合作学习等。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制定有序的合作常规,是有效合作学习的保障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种假热闹后的无序性。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各抒己见,根本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更别谈合作了;有的组只有两个较好的同学在讨论,其他人则无所事事;有的小组则你推我让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如何使小组内的合作“活而有序”呢?笔者认为,小组内应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1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助力器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无疑是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并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❺ 如何高效开展数学课小组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索的新学习方式。美国着名的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认为: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经验通过与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这就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主动地学习。那么在什么样的时机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知识困惑”时的合作学习
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提出一些质疑,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表现为迷惑,无法获取新知识,甚至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自身也不能独立解决,真可谓之“山穷水尽疑无路”。
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教学“四年一闰”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小刚今年12岁,但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对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动脑思考,有的紧皱眉头,有的抓耳挠腮,就是不能找到合理的答案。这时我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共同研讨,结合课本的备注来探究。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你说我听,你指我看,你讲我评,探索、研究的气氛异常浓厚,兴趣异常高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终于使学生自行解决了四年一闰的问题,得出了合理的答案后,同学们为自己努力所得的成果感到无比骄傲,认知尤其深刻。 二、“新旧知识碰撞、矛盾交锋”时的合作学习
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问题总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习认知上的矛盾交锋。如一旦有争议问题提出,孩子们都会持自己的观点与对方互相争执,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此时采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学习了“克和千克”后,老师问:“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更重一些?”有的说棉花,有的说铁,于是让学生在小组中争辩。“我认为铁重,棉花怎么也比不上铁重。”有个孩子说。“你说的不对,老师已经说了,棉花和铁都是1千克,所以它们一样重。”“我也赞成你的观点,不管是棉花还是铁,它们的质量都是1千克,都是一样的。”另一个孩子也发表自己的想法。
正是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的主体思想驰骋在自由辩论的空间里,批判性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在此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当学生举手如林,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的合作学习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说……”,“老师,我说……”,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让生生之间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倾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特征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孩子们充分发言,教室的黑板面、门窗面、课本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不积极兴奋,当老师说停的时候,还有的学生意犹未尽,一副遗憾的样子。于是我趁机组织小组合作:“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注意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同学们听后立即又沉浸在畅所欲言的情境中,终于使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的合作中得到了分享。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或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的合作学习
数学内容是较为抽象和深刻的,在很多时候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仅靠某一个学生回答,往往不够全面。因为数学问题往往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加以解决,或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这时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能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别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学生发展解题策略十分有利。 如复习乘除法的意义时,根据算式(如36÷9=4)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写文字题。小组内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并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编出了多种不同的文字题,这就是集体的智慧,这样一定会比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的效果好得多。
五、“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的合作学习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个人是无法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动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融合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六、在开展数学小竞赛、小游戏时的合作学习
数学知识本身是单一的、枯燥的,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趣味性强的小活动、小游戏、小比赛。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会创设一定的活动、游戏情境,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竞争、相

❻ 数学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小组讨论更高效

    为了能更大激发孩子们的思维,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个环节——小组讨论。

    从名师到普通教师,小组讨论在公开课中已经不可或缺,可以说,没有小组讨论的课堂不能称之为好课堂。

      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小组讨论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更体现了新时代新课改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小组讨论是承载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有效形式。

      在小组讨论中,优等生可以自主分享自己的想法,中等生可以在组员辩论中收获知识,学困生可以在大家带领下进步,可以说小组讨论实现了分层教学。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时候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学生在讨论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聊天,到汇报时教师又是从头开始。小组讨论成了摆设。

      怎样避免小组讨论形同虚设,怎样让小组讨论能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火花的聚集地呢?

      一、课前用心筛选每个小组成员。

        对于一个五十多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小组可以分散承担教师的教学任务,如果每个组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师上课的指令,那么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的会相对轻松一点。

        教师如何做才能让每个小组都能有这样的能力呢?

        精选组长。组长是一个组的灵魂人物,他的学识、人品、性格等影响着一个组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可以胜任的组长。定期对组长进行指导,明确小组上课时如何运行,组长该做什么等等。

        合理安排组员。一个组一般由4人组成,教师在安排组员时,不要全将好学生放在一组,也不能全将学困生放在一组,因为这会导致组长无用武之地或精力不足的现象。组员可以由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游生组成,这样可以保证大家齐头并进。

    用好评价表。好的评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改进。教师每节课给组长发好评价表,从组员回答问题的次数、讨论的质量、讨论的结果、在全班汇报的次数等方面对每个组员进行打分。

      通过以上几步初步运作,相信小组已经初具规模,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再随时调整。

      二、课中倾心走进每个小组

        听课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站在讲台前无所事事,等到讨论完毕,教师又从头开始重复问题。

      我认为这种现象非常不可取。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将课堂形容成战争不太贴切,但道理一样。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知识的痛点,在汇报交流时,教师才能直击要害,直抓重点,这也与课堂上重难点要有侧重不谋而合。

      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进每个小组,听听每个小组讨论的方向是否有走偏,遇到小组四人都不太清晰的,教师要适时给与指导,避免时间浪费。

        教师要及时分析讨论结果。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每个小组讨论的进度、结果要快速在脑子里进行汇总、分类,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知道学困生的痛点,为汇报交流做准备。

        教师要让汇报交流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磁场。小组讨论的精华看点可以说就在汇报交流,这直接反应小组讨论的质量高低。有些老师在汇报交流时让学生随意发言,我觉得不应该。在这里,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汇报,可以将结果变成序号,结果对应的小组来汇报,碰到意见有分歧的可以来一场辩论。

        表扬树立榜样。经过一场汇报交流,教师明显发现表现优秀的小组,这时候要适时给与表扬,树立榜样。但是表扬要有针对性,可以说这个小组汇报的同学声音洪亮、表达清晰,也可以说那个小组讨论过程井然有序等等,一定要侧重一面,让别的小组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点在哪里。

        三、课后及时反思

        要想让小组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及时反思改进是必须。课后将每组小组评价表收回,做好记录,绘制数据表格,做到节节有反思,课课有改变,让小组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小组是一个班级最小的单元,用好了能让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也能减轻教师不少负担,但前提是:我们愿意花心血去不断浇灌。

      相信通过努力,小组会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助力,成为孩子们思维火花绽放之地,成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

❼ 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处理好教师角色的意识,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供保障
1、要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2、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可以从师生互爱、生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等四个方面来实现。
师生互爱: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爱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在合作学习中,如果达不到师生互爱,有些学生就可能出现不喜欢老师所教学科,也就不可能促进组内全员合作学习的效果。因为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个别同学或几个同学就可能不按老师要求去办,这样组内其它成员或组长必然出面干涉,由此就可能激发组内成员之间的矛盾,影响小组合作学习。
生生互爱: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而小组间的各成员是异质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相互影响,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只有生生互爱,才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避免优生一言堂,差生闲着玩,甚至出现优生瞧不起差生,排挤差生的现象。“智者多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相互尊重,人人都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就会达到人人都想说,敢说;人人都想做,敢做。达到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人格平等: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教师才会融入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之中,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倾听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才敢把老师当作朋友,坦露直言。因此,人格平等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学习的共同提高,也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教学民主:教学民主,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 “观点开放”即除了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之外,对许多争论性的、假说性的、未有定论的、尚有分歧的各种观点,应持开放性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民主,而且是一种科学态度,它能让学生从小适应各种不同观点及争论环境,激发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达到“百家争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教学对话”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主要采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提问,发表个人不同见解,并以此作为人共同对话的理由和动机。教师要尽可能在“同一等级上”,在事先未确定的道路上开展语言交流活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合作习惯培养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1、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一定要有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因为只有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看法,合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比较。如上例“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探索中,教师让学生先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再在小组中交流,事实上就是要让学生先进行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这样对这些图形的共性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独立的见解,再交流时就能各抒己见。
2、学会交流与倾听。
合作中,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二听一思一讲:一听是指要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二听是指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一思是指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讲是指要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清晰地表达给小组成员。 3、学会反思与调整 。
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是学生的思维在经过合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各有差异,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每个个体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应认识到自己(或对方)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❽ 如何让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一、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但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条件。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建设4——6人,4人相邻合作学习,2人同桌,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每组成员里包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小组间学习成为可能,便于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让中等生的才能得到施民,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同时还能保证各小组间公平竞争。
二、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气氛的热烈,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效。不论什么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那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内容,才是我们运用小组合作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完成测量;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测量,其他几个学生对测出的的结果进行记录、计算。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记录方法,以及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发言时语言的组织。这样的内容才是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
首先实施小组活动时,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同时在讨论方式、讨论思路方面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在组际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各组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其次,做好反馈环节的工作。反馈在整个小组学习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反馈环节,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可以对一些学习重点进行提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这是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的最终落脚点。反馈的方式应当是双向或多向的,反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追问,要鼓励各组学生进行质疑,促使讨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最终达成小组学习目标。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为了确保小组活动能够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并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采取角色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共同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加强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素质训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真正做到发挥小组合作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究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采用鼓励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地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最快等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作业本等,定期评比选出“合作小明星”、“协调小助手”等等,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合作学习产生的辐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的小组合作更有效!

❾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规范、合理、科学的设计好电子导学案。我区的教学已经普及了多媒体 教学,明确要求老师们必须运用电子导学案进行教学,因此,电子导学案设计的是否规范、合理、科学,是教学成败的先决条件。现在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很多老师为了简单省事,下载后的课件往往没有经过认真分析、推敲,拿来就用,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现有的一些资源完全可以参考,但只能是参考而已,而非完全照搬照套,在充分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该科学整合、合理修改、规范完善。一份规范、合理、科学的电子导学案应体现出以下方面:

1.情景导入简洁新颖、有吸引力。新课导入宜简不宜繁,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费时太长,对整节课的学习会构成冲击。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有吸引力,能一下子抓住学生。

2.目标及重难点清楚。学习目标明确,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就像一个灯塔一样 ,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使学生在课堂上对要学习的内容了然于胸,能够更加的集中精力。若有必要,可通过链接,随时返回看看目标。 3.问题设计要富有层次。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小坡度,梯次化;相关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因后果,上下相连。

4.主要环节要有较就具体的学法指导。怎么学习、怎么展示、怎么评价、多长时间等等要求,应视具体内容给予恰当说明,无需老师多费口舌。

5.当堂达标必不可少。离学习的时间越短,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就越少,因此我们必须及时组织复习和巩固。但注意当堂达标题既要能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且有适当的提升,但是又不能太难,这样的当堂达标训练,才利于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点。

二、指导、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小组合作可体现在很多方面:归纳概括、交流分享、展示评价、探究质疑、检查落实等等。可以这样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是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因此,一个班级,能否在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的协作下尽快指导组建好各个小组,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管理并发挥好各个学习小组的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及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重点落实了下面一些工作: 1.平衡分组,选好组长。事先细心分析学生的成绩及潜力,确保各个小组实力相对均衡、各个方面尽可能搭配均匀,保证小组之间今后竞争的公平性。同时一定要物色好一个责任心强且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

2.充分重视组长培训。小组合作究竟怎么组织进行,组长头脑要清楚,安排要合理,这不仅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磨合,同时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对同学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做好组长岗前耐心的培训和指导,视情况还要加强个别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功”,组长只要培训到位,小组学习定能顺利进行。

3.给每个小组公平的竞争机会。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尽可能给每个小组公平的竞争机会,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并激发各个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4.落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小组学习能否高效进行、其积极性能否长久保持、延续,需要一定的奖励、促进措施,比如星级评比、月评价奖励、座位优选选择权等等,可以同步采用,多方位促进小组的争先欲望。

三、“亲其师、信其道”,善于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确实是一门爱的艺术。一个老师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爱,反过来,他也很难得到学生的爱戴!更多学生在心底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甚至会厌恶你!如果是这样,即便你的课讲得也很精彩,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爱”是学习的催化剂!“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真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并一视同仁。如此,我想你一定会收到许许多多你预想不到的惊喜!爱的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外,同样体现在课堂上。例如:课堂上,我会根据问题的难易尽可能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也很关注他、重视他;对于学生的精彩表现,我会由衷肯定、赞美,适时发起学生为其鼓掌,而对于出错的学生,我绝不随便斥责,我会尽可能的发现其闪光点,保护他发言的积极性。我要让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民主、和谐、轻松、愉快,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四、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批改、辅导落实到位。课外作业虽然大都并不是在课堂上完成,但它是课堂的延伸。课外作业的设计质量、落实完成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材习题也好,不同的参考资料也好,都只是为我们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面对众多素材,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尽可能当堂当面完成,批改反馈要及时,既要搞好集中辅导,更要重视个别辅导。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落实起来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不容易做好的。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效率,教师应在组织培训好学习小组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电子导学案,教学态度和蔼可亲,教学语言机智幽默,组织得当,调度有方,课内课外将“爱”深深根植于教育教学中

❿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切磋、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上。《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机制,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等主观因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现选择几个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典型事例进行透视:
事例1: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队小组成员。
事例2: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事例3: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产探究,深入思考。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如何把握好初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合作学习应当呈现数学本质、达成教学目标
在合作学习教学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合作学习内容,呈现合作学习目标。为了使合作学习真正富有实效,应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验的新理念,精心设计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讨论的问题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
例如,在初一课程中《从三个方向看》这一课,我们组织学生举生活中从不同方向看的的实例,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发表看法:
生1:我们拍照时是从正面看。
生2:盖房的图纸很多也是从正面看的。
生3:我经常看电视中直播的NBA篮球赛,那些教练用黑笔在白板上,向队员布置战术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从上向下看;还有在足球比赛中,进球后的镜头回放,球是否过端线也经常用的是从侧面看;边裁看进攻队员是否越位是从侧面看。
生4:我看在学校举行的短跑比赛中,裁判员都是坐在终点的记录台上,他们看运动员冲刺到达终点的时候都是从侧面看。
生5:电视中经常播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冠的镜头,那是从正面看的。
……
通过激烈的发言,学生对学习《从三个方向看》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并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个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
二、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满面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3X)(1-3X) (2)、(a+3)(a-3)
(3)、(100+2)(100-2) (4)、(X-4)(X+4)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街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验探究规律时。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实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的性质》教学中,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用针在纸上扎出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将纸打开铺平。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我把性质的教学放手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学生能轻松地将图中 “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等性质探求获得。
3、辨析易混概念时。比如我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学生探索 “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因为存在“两边夹角”、“两边一对角”两种不同的情况,看似相似的条件,其结果却一个是公理,一个是假命题。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果,以后势必会出现“边边角定理”的错误,如果让学生充分进行合作探究,寻出错例,就会减低发生错误的概率。
4、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如让学生探求测量教学楼高度的方案,因方法的多样性,我组织进行学生合作学习,以便能拓宽学生的思路。结果通过分组讨论后,得到多种测量方法:a直接测量教学楼的高度;b先测量每层楼的高度,再计算教学楼的高度;c利用同一时刻实物与影子的比相同,再测出教学楼的影子通过计算获得结果;d用镜面反射的原理求出教学楼的高度等,通过合作学习所获得的方法比教师单一说教要丰富并且生动得多。
5、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时可以先通过独立解答,再将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从而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弥补了自主探索的不足。
三、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前者的评价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因为过程最能体现小组的合作情况,后者的评价更注重集体,因为合作讲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一节时,按照传统的数学教学,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作为学生来说,他们只有毫无怀疑的接受,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许多学习发展的机会。依据新课程理念,把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改为游戏形式:“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搭两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请你计算一下搭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不到两分钟,同学们陆续举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① [4+3(N-1)]根;②(3n+1)根;③[4n-(n-1)] 根;④[n+n+(n+1)] 根;……在学生搭建火柴棒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想到了更多的方法。不同基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新的发展。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质疑、反思、协商,最后明确了“用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的实际意义。
四、注重邻近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室内,前后左右的同学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运用“邻近合作”的作用,充分运用邻近的空间位置克服学生的“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不良个性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对每节课的“想一想”教材处理,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互相讨论,可采用从“想一想”到“议一议”,再到“动一动”、“画一画”、“算一算”。对于某些要机械性认识和概念,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0以内自然数的立方值、3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值、简单的勾股数等,可发动同桌同学之间“互相读一遍”、“互相背一遍”、“互相测一遍”、“互相批改订正作业”、“互相交换意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切磋、研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把合作学习与学科德育联系起来
合作学习的本意在于建设一种课堂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保护弱势群体,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弘扬团队精神,养成彼此尊重,相互友爱的风气,形成礼貌谦让、助人为乐的美德,归根结底,合作学习显了培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是一种道德教育。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作为课堂交流的延伸,课外数学合作学习的自由更大,时间更充分,范围更广。教师要建立起课外合作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寻找学习伙伴,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等。真正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
合作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的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综观课堂实践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效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没有注意细节问题.教师应努力地创设小组学习合作方式的学习情境,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更好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总之,要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阅读全文

与数学小组交流如何高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45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12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04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77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60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0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04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47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07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79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83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18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3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4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97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06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29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1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21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