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发布时间:2022-07-03 04:24:47

‘壹’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案例?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与身心的变化,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

一、分层备课

我们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分层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教师在这个环节做好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在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A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C组学生“吃得饱”。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案例

二、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和分层练习是融会贯通于课堂上的

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主要是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分三个阶段,它们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阶段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段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三、分层测评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贰’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如何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呢?无非做好两件事,一是分层,二是教学。

1、分层

分层的关键,是分层的依据。个性化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而后者让个性化教学变得复杂有挑战性。如果要分层教学,我们就需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模糊化,或者更直接点,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兼顾学生的个性。

对于数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从量化和定性两个维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

量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直观的指标莫过于数学成绩;而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成绩中,最能稳定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是学生个人的平均成绩,我习惯称为学生数学成绩的实力中枢。实力中枢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算术平均,直接求各项成绩的平均分;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可以根据考试的重要程度和批改的权威程度,为各项成绩添加权重,然后求平均。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之前写过的文章《怎样合理地评估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附在文末)。

以满分120分来算,96分是优秀线,72分是及格线。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实力中枢,我们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个核心层次: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有的学生会比较稳定,有的学生波动型会比较大,他们可能会在优秀层和及格层徘徊,可能会在及格层和后进层徘徊。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设置两个附加层次:临优层、临及层。

一般而言,一个班的三个核心层次会相对均匀,这对教学来说压力不小。教快了,后进层的学生跟不上;教慢了,优秀层的学生又被耽误了。有的学校把整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快班和慢班,这样对于快班来说,后进层基本消失,教师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而对于慢班来说,优秀层也近乎为零,教师可以放慢教学的脚步。我当前教的两个班就如此,优秀层不到10%,及格层在30%左右,剩下都是后进层。

量化分析能为我们提供直观的数据,帮助我们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一个基础性的分层,但数据只是冷冰冰的反映学生过去的积累,数据背后的学生,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鲜活对象,因此,量化分析后,我们有必要对各层的学生进行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学生的态度,包括对自己成绩的关心程度、以及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另一个是学生的习惯,包括学习数学的习惯和数学考试的习惯,前者可分为别人讲解时的倾听、自己练习时的思考、以及反馈交流时的调整三个组成部分,后者可分为做题的节奏、解题的格式、以及草稿纸的使用三个组成部分。

定性分析能帮助我们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趋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态度积极、习惯优良的学生,尽管过去成绩水平不佳,但是未来大概率会有不错的提升;态度积极、习惯粗糙,或者态度消极、习惯优良的学生,未来的成绩可能会持续上下浮动,难有突破;态度消极、习惯粗糙的学生,就算过去成绩水平优良,未来也大概率会下滑。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基础的分层之上,对学生有进一步的侧重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教学

分层之后,接下来,就是推动我们的教学进度。

我有过一段手忙脚乱的经历:在某节课上,我噼里啪啦地把知识点讲完,做练习的时候,发现一半的学生在对着题目发呆,不知道从何下手,回到办公室吐槽时,同事告诉我:“你觉得简单的知识,学生可能觉得不简单,讲慢一点就好了。”我听从了这个建议,在下一节课中,几乎手把手地讲解每个细节,结果发现有一半的学生在打哈欠,觉得很无聊,我于是陷入了迷茫。

后来我发现,自己这样做是犯了两个错误:一个错误是企图一次性教会每一个学生,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不同学生要花的时间不一样;另一个错误是按照自己预想的速度来推进教学进度,只知道自己教多快,没有意识到学生能学多快。

那怎么合理推动教学进度呢?设计粗调和精调的方法。

学习生物时,用过光学显微镜的人,可能还会记得在显微镜上有两个旋钮,第一个是粗调,让你大致看到图像,第二个是精调,让你看清图像。如果只用粗调,可能图像没法看清;如果只用精调,观察一个图像的时间可能会长得不得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实现粗调。

教学的空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进度。数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而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需要经历五个核心阶段,分别是明确问题、获取思路、形成新知、巩固新知和新知迁移。对这五个阶段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之前写过的文章《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率?》(附在文末)

五个核心阶段中,明确问题、获取思路和形成新知是理解一个新知识点的完整过程,最好集中课堂这样的大块时间一次完成;而巩固新知和新知迁移,可以布置一两节习题课,然后分散在各种教学的碎片时间,比如课前小测、作业和培辅。因此,学生在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有三个重要的节点,就是知识点的形成、巩固和迁移。

教学的时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速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速度也不一样。另外,在大多数的教学常规时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班的学生,因此,在推动教学进度时,我们需要有所取舍。在优秀层占大多数的快班,优先考虑优生的学习速度会更加明智。我目前所教的班级中,优秀层和及格层合起来只是接近一半,于是我选择优先考虑及格层学生的学习速度。这意味着,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果发现及格层的学生基本跟得上,我就继续向前推进,至于未能跟上的少数及格层和后进层学生,我会把它们纳入到精调的范围。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跟得上呢?利用课堂练习、课前小测、作业和培辅,观察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和解题速度。如果学生能做对,而且速度还不错,显然表明他跟得上;如果学生能做对,但做不快,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如果做不对,那不管快不快,都说明学生还没理解。

在粗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两种学生,一种是能领先教学进度的,另一种是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精调。精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领先的学生继续向前走,二是是帮助没跟上的学生努力跟上。

对于能领先教学进度的学生,精调的思路,就是帮助他们用好多出来的时间。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超前学习的习惯。

不要以为优生天生就能主动给自己找事做。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任务布置下去,有几个优生很快做完,然后就发呆,要么就相互聊天;过了不久,他们感觉没必要做那么快,解题速度反而降下来了。后来我就把他们召集到一块,建议他们珍惜自己的解题速度,提前完成布置的任务后,自己寻找更有挑战性的题目来做。一开始,这几个优生还是犯“老毛病”,因此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在课堂上反复提醒他们这样超前学习。渐渐地,习惯就形成了。记得有一次,学校突击检查全年级优生完成配套练习的情况,结果做的最多的,是我班的一个女生,她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对于没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精调的思路,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我的选择,是帮助他们树立积累的意识。

这样的学生多数在后进层,个别在及格层。他们之所以没跟上,有可能是理解东西比较慢,也有可能是过去的基础没打好。无论如何,没跟上的现实,会持续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有不少后进生到了临近中考的一个月,就开始上课睡觉,啥都不干,就是一种自我放弃的表现。因此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方法很多,但基本思路就一条,就是积累。有的教师提出“兵教兵”的思路,让优秀层和及格层的学生去辅导后进层的学生。我也做过不少的尝试,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后进生变成了“伸手党”,任务一来,放着不动,坐等别人来教;另一个问题是辅导的效果不稳定,也不好反馈,许多时候,辅导的结果,只是后进生记住了某些题目的答案,具体的思路根本不理解。这也不能怪优秀层和及格层的学生,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很难引导后进生思考。

积累的基本方式,就是明确问题,然后寻找答案。大多数后进生一拿到题目,就认定自己不会,问他们哪里不会,他们也答不上来,因为题目压根没看。我的做法,就是要求他们逐字阅读题目,划出不懂的部分,即使整道题都划满也没关系。划完以后,自己查阅课本和笔记,寻找相关的解答和习题,找到之后,自己进行对比,弄懂其中的思路。如果弄不懂,才去问同学或老师。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要是愿意做这些,还叫后进生吗?!”为此,我们可以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帮助后进生把学习想明白。成绩落后已经是事实,要想一夜翻身也不大可能,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足当下,踏踏实实地积累,这样坚持到最后,尽管有可能还是不及格,但是超越其他后进生会是大概率的事情。现状反映过去,积累方能改变未来。我去年教过的一个学生,平时就二三十分的水平,但中考得了70分,打败了不少平时比他好的同学,靠的就是不断地积累。结合真实案例来讲道理,后进生会更容易接受。

第二件事是为后进生搭建习惯培养的“脚手架”。一方面,借助启发式提问,引导后进生思考下一步行动。比如课堂上刚讲完一道例题,布置练习后,有的后进生面对题目发呆,一问就说不会,这时我会问他:“题目的哪一个部分没看明白?对比一下黑板上的例题,它们之间什么地方是类似的?”引导以后,有时后进生还是可以写出一点解题过程,这也算是进步。

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小任务,“强迫”后进生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知识点。比如可以打印一些小纸片,每张纸片上就两三道基础题,接着分发给后进生,限定时间完成上交。因为题量少,我们批改也不难。有的人担心后进生会不会作弊,要解决也很简单,随便指定一道题,让后进生当场讲解思路就行,能讲出来,说明过关,讲不出来,你就可以看着办。

粗调和精调的方法设计好,下一步就是维持正常的运行。一开始要做的事情不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的数学水平,也会随着持续的积累慢慢地提高。

有的教师觉得:“教学哪有那么复杂?成绩说到底,还不是靠自己一个一个去抓!”他们会热衷于在课后留住学生,让学生做更多的任务。记得刚出来工作时,我也觉得自己应该像这样“勤奋”一点,后来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教学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靠体力教学,你想获得更多,就得投入更多的体力,但是最终只能得到线性的增长;另一种是靠体系教学,你要做的,只需要对自己的体系不断地迭代升级,而最终得到的,是指数性的增长。

‘叁’ 如何落实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落实分层教学时,首先要厘清学生的知识水平,安排分层学习任务;其次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爱好,允许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肆’ 如何实施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是从理论的层面还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我都深深的感觉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性,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基础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程度。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造成了所谓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剖析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对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教师往往使用同一种方法,同一把尺子衡量、要求学生,而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定位在中等生身上,这样就使优秀生吃不饱,感到缺少新意得不到满足,学困生消化不了,导致问题积累成堆。因此,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在语文学科中尝试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化学教学的实践证明,许多教学方法在某一方面或某个层次上的效果明显,同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用只是局部地参与解决教学问题。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整合优化,而不是也不可能是 "一法包揽天下" 的局面。。要以学定教,就是要以学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主动和谐地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及其可行性。

(1) 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2) 分层教学和可行性。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
三、针对实际,因人而异,合理分层。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要问题是要正确的、合理的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实际,我把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A组学生也就是所说的优秀生。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对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学进程、教学内容以不能满足求知需求。B组学生为中等生,他们能较好的掌握课标规定要求,能较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C组学生即所说的学困生。他们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习活动感到困难较多,压力较大。考虑到学生自尊心的保护、积极性的调动,我一方面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家访、家长学校等时机,让家长了解、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想现状等进行自我剖析,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相应的组列,我则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提出参考意见.
四、利用教学实施分层指导。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分层指导主要途径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提问——练习设计——作业批改——评价”等六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初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比如,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识记性提问,多做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做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问题,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好好回答;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认真思考回答;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思考回答;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总之,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四)练习设计分层。

2、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语文练习,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练习的题目,是把教材的最基础的内容改造成探索性问题。重点考虑让C层学生能够接受,兼顾A、B层学生的查漏补缺和探索性诱导,同时对全体学生渗透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复习课则用第一层练习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让A、B层生夯实基础,让 C层学生查漏补缺),这一层练习题一般设计为客观题,大多数学生能够短时间完成并产生猜想。第二层学习是引导学生尝试的问题,属于“理解”和“掌握”层的基本练习,设计时则根据每堂课的内容按大纲要求,把应当涉及的基本知识变式成主观题,这些练习题要求反映普遍性,体现基本方法、步骤、规律和应用范围,必要时还要暴露学生通常可能产生的知识“盲点”,题量以B层学生能够完成为准。第三层的练习的目标是运用和变式训练,一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决定是否设置和所设练习题的难度,并且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重点解决教材的前后联系、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办法、技巧,等等)、进行能力训练以及问题的规律性探索;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多的时间逐步提高后,再由易到难地、逐步的增加这种题目,使学生逐步达到A、B层次。

(五)批改分层。

3、.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六)考核评估分层激励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内容、方法的单一上,同样也表现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试卷评价着各不相同的学生。我在班里的语文学科考核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在进行考核时,我将考核分为单元关检测和阶段性检测。并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学困生,仅供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C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和B层次必做;拓展题面向优生,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允许他们参加第二次考试,让学生在考核评价上尽可能的获得自我满足。
五、作文与课外阅读制订分层目标。
写作文往往是大部分同学发愁的,在写作过程中,我认真分析每一个同学的写作水平,把每一次作文的要求设定为A、B、C三级目标,供学生自由选择,如记叙性的文章,可将语言目标设计为:A 叙述要言之成句,在记叙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B 既要言之成句,又要言之成理,条理清楚。C 言之成句,无错别字。学生只要达到所选的目标,就是成功的作文,就给以表扬肯定,对完成目标较好者,鼓励提高目标。这样,又使学生在作文上找到了兴奋点,增强了信心,我再适度调整各级目标难度,使学生的作文也始终处在上台阶的过程中,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特别是作文成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农村中学各方面的条件较差,学校图书不足,学生家庭中的图书更是了了无几,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这是不是农村学生作文内容空乏,作文水平与县城中学相差很大的原因呢?对此,我利用学校图书室有限的图书,以教育部规定的必读书目为基础,适当扩大范围,选定部分图书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将材料按内容的繁简难易分为A、B、C三个层次,我详细分析学生情况,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读书笔记同样制定三级目标,如:A 摘抄,写心得,写读后感。B 摘抄,写读后感。C 摘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自己的目标,因为有了教材分层和作文分层的基础,阅读分层的实施比较顺利,几年来,我所带的学生平均阅读量都在20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量均在5万字以上,90%的学生能在摘抄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写出较好的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六、“课外活动”,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学生的课外活动,不是针对语文一科而言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语文,使课外活动既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又不单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一)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着力点。对语文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语文特长;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

(二)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把课外活动搞成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与重复,以致全部用来补课、做作业。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语文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语文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语文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促其尽快形成语文特长;在较低要求的语文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常犯错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通过帮助他们打牢语文基础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实践活动“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时,我提出了三个要求:1、通过观察、上网、跑图书馆、查阅报刊等方法搜集资料,了解具体得数字。2、采访父母或有关人员,了解过去的情况。3、对观察调查搜集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进行选择和整理,并做小结记录。上述三题。分别由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做。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使课外活动真正体现出“活”和“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分层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学习辅导分层实施。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工作。

因此,我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各类学生我均注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书法家”、“小作家”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不断认真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痛快”(先痛苦后快乐),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这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同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做到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汗水没有白流,经过分层教学,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连续三年都位居同年级前列,2005年全镇八年级语文抽考总评第一,我所指导的学生孙冉冉在2005年全省初中生作文竞赛中获宿州市二等奖,2006年中考获全镇总评第一。
八、总结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得失,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课堂上,某些A组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组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A组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5、使用分层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同学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由于分组的情况将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A组的同学不愿降到B、C组去,同时C、B组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组来,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因而学习提高的也较快。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同学提高了更好的机遇,更好的机会,当然我也知道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还是相信“分层教学” 与素质教育是不相悖的。正如有位校长曾经比喻说:“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食堂,知识如同食物。每个学生都在这里‘进餐’,但有的吃不饱,有的则吃不了。分层教学犹如把这个食堂的食物分成几层,让学生各得其所。”只要教学的评价机制也能同步发展,相信前方将会是阳光灿烂!

‘伍’ 小学数学怎样分层教学

如何进行 小学 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次教学,能真正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它独有的作用,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增强后进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今天, 我给大家带来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弹性化

在实际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也存在一些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还有大多数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一般的中等生。这三种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同步的。而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师总是统一要求,让学生”齐步走”。这样做往往只能面向中间而无暇顾及两头。这种教学上的”一刀切”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

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弹性”处理。即对学困生,课本上的选学内容、选作题和思考题一概不要求他们学习,而只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确保”吃得了”、”能消化”,力争达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优等生则要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知识面,加大知识的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编入的选学内容,选做题和思考题,就是为优等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利用。如果优等生仍学有余力,则可再加大难度,可设计一些开放性与实践性习题、或者设计难度较大智力题 。让优等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学要求多样化

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练习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反应迟钝,解题速度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解题速度快, 完成之后无事可干,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实际,对学困生只提出一般要求,用一种基本的方法解答可以了,只要求完成必做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还要求找出最佳方法。

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让全体学生操作学具。其实学生操作学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学习起点低,理解能力差的学困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有难度,借助操作学具来帮助理解确有必要;而理解能力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不是很困难甚至已经理解的优等生,就没有操作学具的必要,可让其在想象中思考得出结果,思考解题思路与方法,寻找不同解决方法,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数学分层教学一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

三、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数学分层教学二
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时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题、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自己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导,就是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想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教材为主源。教材为主源,就是教材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教学不能超纲离本。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戏剧界有“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说法,类似地对于教学而言有“课本课本,教学之本”的说法,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绝不允许脱离教本。

训练为主线。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然归宿。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发展。“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有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

数学分层教学三
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 如:在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6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在小声嘀咕着:“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可见,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学生通过这样的应用题的解决,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合作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但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做到哪些需要探究,哪些不需要探究,哪些学生不能单独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
如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想办法自己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仅过了大约十多分钟的摆面积单位,测量,计算等活动,发现了规律,得出了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交流中相互启迪,互相补充,诱发新的潜能。

‘陆’ 浅谈在高中数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分组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低、中、高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15%、70%、15%,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为了减少显性分层的负面心理效应,老师可与每个学生个别联系,不予公布。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A层,为基础组;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为中等组;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C层,为优秀组。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祥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2、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每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例如,对教学概念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定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层次内容。课本中的例题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层次性不强,内涵有限。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
例题恰如其分进行分层,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组或习题组,以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3、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象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以高一代数《数列求和》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数列求和常见的几种方法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求和的解题策略,便是将非等差,等比数列进行转化,然后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时,我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
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l是数列求和的例题,对A组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A组的同学对例1必须切实掌握:
例1求数列的和,通过对例1的解答,我给A组的学生指出,对于例1会用倒序求和;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2这种较为复杂一点的倒序求和方法。 例2求数列的和,我首先引导B组的同学分析例2中数字间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在讲例2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将其等式的两端同时乘以数列的公比,然后两式相减求其和。对C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对C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3,要求C组的同学切实掌握例3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
例3求数列的和,在解这个题目的过程中,用到了列项错位相抵的方法求和,例3是培养优秀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例题。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纽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
4、分层作业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对学生实施分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还是以《数列求和》为例,我是这样对学生布置作业的:
A组作业:求数列的和
B组作业:求数列的和
C组作业:同B组,还要完成下面两题 (1)求数列的和 (2)求数列的和
5、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即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A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给学生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实际上也是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两个班有一百多名学生,全靠老师一个人是照顾不过来的,给学生讲明了道理,学生都极为配合我和支持我的工作。
6、分层测试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作用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以二道为宜。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C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柒’ 数学如何分层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
一、正确认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在教学上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主要有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等形式,在教学效果上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正面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兼顾全体、分层优化、全体参与的思想,通过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的方法起点低,能多层次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竞争性,淡化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效果.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能力的差别比较大,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的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成绩上主要表现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当然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是相对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学生都有成为优等生的可能.例如在我校实行高效教学的方式下,上学年数学考试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优等生的指数比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提升学校的声望,在对全年级的考试成绩认真分析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前200名组成A层分为四个班,配备精良的老师和辅导员——这些老师大多进行中高难度爬高和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分层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本学期考试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在分层教学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和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分层教学不是简单的按照学生的成绩而划分为快班和慢班,这样的方式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而分配在快班的中等生由于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导致学生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了新的后进生.分配到慢班的学生即使学习基础比较好,但是在慢班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思想上的懈怠心理,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成绩一落千里.科学的分层不在于分班而在于在教学中灵活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检查等方法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具体的分层方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了差异,又激发了学生的活力;避免出现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达到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目的.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创造以学带教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协作、探索的课堂教学,改变初中数学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局面,使学生能够逐渐接受并且爱上这门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措施和方法如下:
1.做好学生分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考试成绩等情况对所教学生分为优良、中等、后进三个层次.这种分层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原来的成绩和平时测验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划分的标准为:优良层的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中等层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后进层的学生数学能力比较薄弱.
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以教学大纲为目标,课堂内容教学以课本为主体,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的着力点,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中等生学会,后进生基本学会为准.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交流中,达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3.课堂设疑分层次,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一般的说,数学课堂课型可以分为基本型、简单型、一定难度型等.老师在课堂习题练习中应当考虑分类抽答的方法,给中等、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即便他们回答错误也不批评,要坚持以鼓励为主,他们回答正确时要给予更多的表扬,多给他们点掌声、多点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层设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成功的学生固然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和锻炼,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课堂学习的效果.
4.课堂练习题分层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坚持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鼓励学生量力而行,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针对性的练习,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在掌握好本层次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越级练习.例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在学以致用的环节,设计下列习题:
(1)下列数值:-2,-1.5,-1,0.1,5,是不等式x+3>2的解的有;+(2)不等式2x<5的解有(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7,x,则x取值范围是?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选择不同的题.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也要分为三个层次,简单、中等、较难类.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层次选择作业中的题目,可全选简单类,也可全选较难类,还可以每种题目都选择一些,对降低自己层次选择题目的学生要及时纠正,对选择题目比自己层次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总之,分层教学可以克服饱受指责的“快慢班”教学弊病,为程度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世界,分层教学让这群学生备受鼓舞、重建自信,激励他们张扬个性、超越自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不仅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而且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做到了“减负不减质”.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差异的存在,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捌’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在大纲统一要求下,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然后在对全班学生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相对地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再作必要的层次调整,做到因人制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为主要依据合理流动,适当调位,这样可以激励学困生奋起直追,逐步为进入中层作好准备;对于中等生,让他们认清“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对于优生,为了确保自己的优势和超层发展而也会不断地努力.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相互鞭策,相互促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分层制定目标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要科学地制定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关键、难点,弄清本节课的目标中哪些属于认知领域的目标,哪些是理解领域的目标,哪些是应用领域的目标,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目标.对于优生,每节课要求他们理解和熟记所学的内容,熟练解答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并能说出算理,会做有关的思考题;对于中等生,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的内容,掌握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能讲出算理,也可以做一些变式题;对于差生,要求他们学好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能解答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习题.这样,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循着一定的目标生动活泼地发展.
2、制定阶段性的目标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一定的近期、中期、远期奋斗目标,近期目标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上,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标,当近期目标达到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实现新的目标,这样,学生通过一次次超越目标,从中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学业成绩也不断提高.
三、通过课堂教学,分层实施目标
分层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关键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1、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综合要求,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应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知识容量要适中,其次应正确处理好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即对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不能平均用力,对于重点、难点、关键构成的重点内容,教师应重笔浓涂,对于非重点内容,可以轻描淡写,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切实掌握基础知识.
2、把握住教学过程的速度
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大容量的练习和提问,加以训练和巩固,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处理高层次的问题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3、精心地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时,问题不但要问在关键处,提得明白准确,便于学生思考,而且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准备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一般情况下,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大容量的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从而切实掌握知识,而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可以面向优生,使优生能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互质数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什么叫互质数?这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这个问题很简单,教师抽差生回答.②判断两个数是否互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抽中等生回答.③互质数是质数吗?它与质数有何区别?这个问题思维容量大,需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后才能判断,教师抽优生回答,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样一组难易不同的问题,不仅巩固了每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应以模仿性的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或例证问题方法,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同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再亲自做例题,最终让差生能落实大纲要求,掌握单一、基本的知识点;对于优生,则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发散思维,教师应要求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及内在联系的分析,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从深度和广度加以落实.
5、优化课堂练习
练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大纲要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一)同一练习分层要求
同一习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要求,同一习题对优生要求一题多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一题多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对于差生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如: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后,一道应用题往往可以列出多个方程,对于差生教师要求他们一题一解,而优生要求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列出多种算式.
(2) 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
一般说来,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第一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加速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一部分习题是基本练习,要求人人都要做,以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第二层次的练习题,一般指对基本题有较大变化的变式题或带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处理,这一类习题要求中等生和优生能做;第三层次的练习题,一般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强化、优化的过程,这一层次的习题,要求优生积极思考后能做.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逐步深化的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
①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②应用题.
一个长方形的桌子,面积是30平方分米,长为6分米,宽为几分米?
一个长方形的园圃,长是12米,是宽的2倍,求它的面积.
一个正方形的池塘,周长是16米,其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③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这组习题,教师规定学困生必须做对第1题,中等生必须会做1、2题,优生能做完.一般说来,当学困生做完1题之后,成功的喜悦会激励着他去做第2题,其他中等生,优生亦如此.通过这样的练习,增大了思维的容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劣差异是自然的,不管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需要给予必要的辅导,个别辅导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学困生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上“欠债”多,知识难以衔接.因此,对学困生来说,重在补缺补差,防止知识负积累,促进转化.在课前对学困生补好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基础知识,为他们扫清接受新知识的障碍;在课后应有耐心地帮助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同时应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等生基本上能掌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但还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因而教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入手促进学习的进步.
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优生的指导,应重在强人兴趣、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如: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思考题,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参加数学活动课等.
总之,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准确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分层施教,积极地进行个别辅导,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玖’ 如何开展数学分层教学

1

如何开展数学分层教学设计

如何开展数学分层教学设计?分层教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数学学习探讨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信任,在共同探求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得到提高,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1.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

要加强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数学教师需要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特别是在每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全面的测试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进行了解,再通过调查与交流,对学生的新知识接受能力、个性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了解。通过多方面的检测,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深入观察,综合学生的检测结果,将学生分成基础、中等以及优秀这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不足,且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中等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一定的数学基础。优秀层次的学生有着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也可以快速接受新的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告知学生这样的分组无关他们的人格,只是为了激励他们进步。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进步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促进学生竞争进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是分层教学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

分层作业。既然一个班级中存在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教师,布置作业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层次布置作业。作业如果布置不当,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的抄袭现象,因此布置作业一定要有不同的层次,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既保证了作业的效果,又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分层评价。考试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的手段,它具检测的功能,教师要转变观念,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只要B、C层次的学生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标,教师就要给予优秀的评价或给予嘉奖,这样就会大大激发B、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向更高一级努力。

4

分层教学设计三

1.了解差异,合理对学生分层

通过观察学生、问卷调查、知识摸底测试和单独心理辅导对话,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比例为1:2:1。分层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明白这是动态分层,可以随时调整。随着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会对学生的层次作相应的调整。并鼓励C层学生努力向B层发展,B层学生向A层发展,A层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备课分层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对A层学生的目标是会解决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学生的目标是会解决有点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3.课堂教学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由于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各个环节分别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方案。

‘拾’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为班级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统一授课的效率低而无可奈何。本文重在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科学地分层并实施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应有的数学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充分地发展。 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情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分层施教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学生分层:我发现,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全班约1/4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们根本不屑于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又有约1/4的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新知识;还有约1/4的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拔或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也能顺利掌握新知识;最多只有约1/4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这部分学生,我们暂且称之为“学困生”。鉴于以上发现,我根据全班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智力诸方面的情况,把学生分成四个层次,数学课前,每个层面的学生带好数学书、作业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分坐到各自的学习小组。当然,也不是每节课都如此,如不需要分层施教的则提前通知学生仍按自然座位坐。
2、分层授课:备课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我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分层授课时,前十五分钟让一、二学习小组学生自学新授内容十五分钟,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中相应的习题,完成后,同桌小声交流并相互批改练习;同时,教师给三、四学习小组的同学教学新课。接下来用十分钟给三、四学习小组的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则用这个时间听取一、二学习小组学生质疑并通过提问了解他们自学的情况。最后十五分钟,教师则给一、二学习小组的学生分别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教师则检查三、四学习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辅导,再给第三学习小组的学生布置一定的习题,教师则给第四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完成简单的练习。每个周末,每个学生在课后作业本上对本周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非常简短的书面小结,或小结自己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成绩,或介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方法、情感体验,或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对教师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要求。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书面解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的交流、沟通,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和理解,并通过采纳学生合理化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每个月初,教师根据学生上月的学习表现,重新调整学生的组次,以激励学习态度好,进步明显的学生和警醒自觉程度低、学习退步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提高,得到别人的认可。
3、分层练习: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大,学困生”的人数相对很多。所以,课堂上教师一般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困生”身上,而忽视了大部分“学优生”和“中等生;,使他们在“倍受冷落”和“简单乏味”的数学学习中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发展的良机。为此,除了每天统一布置课后练习外,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班开辟了一个新栏目:“挑战加分题”,重点提高中等以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水平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a、每天由教师出(或学生推荐,教师选定)1~3道较难或趣味性较强的题目,分层辅导: 课堂教学中,在不采用分组学习的情况下,我发现同样的学习内容,第一、二层次的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于是课上,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学习任务后,便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甚至随便讲话,影响课堂纪律;第三层次的学生是“稍点就通”,而第四层次的学生所需的时间往往是第一、二层次学生的几倍,他们时常苦思瞑想仍不得其解。这样,“学优生”们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白白浪费了课堂上的大好时光,而由于班级人数多,“学困生”也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无暇一一顾及,问题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少成多。于是,我产生了让“学优生”当“助教”帮我辅导“学困生”的想法。 主要做法是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双向选择“助教”和“学生”(也可由教师指定),数学课上,和“学生”同坐一桌,一般情况下,由“助教”完成学习任务后负责检查、辅导其“学生”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说解题思路(当然这种助学行动也可以延伸至课后)。为了增强“助教”的责任感,体现其“助教”的价值,开学初要给“学困生订成绩指标,学期末时,如达到指标,“助教”和“学生”共同受奖(“学生”为“学习进步奖”助教为“优秀助教奖”)。这个活动的开展,给“学优生”搭建了发挥长处,展示才能的平台,后进生亦从中受益,不仅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且从小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由于多种原因,我班原是一个全校闻名、没有教师肯教的“双差班”,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三个平行班。经过一年多分层教学的实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成绩显着提高,在毕业测试中,我班数学成绩各项指标基本上接近有的甚至高于其他班。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上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使得我班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与我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更高;而且,由于我在备课、上课时,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当然,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对学生分层前,要做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分层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在人为地制造“差距“,以免“学优生”“骄傲不前”,“学困生”及其家长“自卑不满”。 2、对学生分层时,不能仅以分数作为划分依据,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不能一层不变”,要做到“能上能下”,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3、在分层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状况、接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受能力等情况,制定好不同的教学计划,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层施教

阅读全文

与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45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12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04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76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6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0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04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47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07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79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83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1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3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4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97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06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29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1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21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