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大语文课是什么样的

大语文课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2-09-03 02:48:51

1. 大语文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大语文教育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育的合理的变革性教育实践。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大到领导开会作报告,小到请假条。
其实大语文是把语文教学更多方面的融合到生活中,更注重真听真看真感受。日常积累的文学素养包括阅读与写作能力会非常重要。我建议从小学就多看一些课外读物,辅助练习,初高中可以做一些稍稍需要深入思考的阅读训练,我推荐搭配《智慧背囊》使用。《智慧背囊》是一本集合各种精美短篇故事的需要深入思考的课外读物,非常适合训练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大语文究竟是什么课程

“大语文”这个词最早由已故特级语文教师张孝纯老师提出,大语文的“大”是相对于传统语文课而言。

大语文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语文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大阅读、大范围、大目标。

1、阅读量大

小学生的课本在2019年秋全国统一性用部编版教材。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大语文就是要打破语文的课堂边界,给孩子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机会,读中国的,外国的,尤其历经时间考验的文学经典。

2、范围大

传统的语文学习注重听说读写和语言文字的表达,工具性强,而大语文包括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大语文还打破了学科的边界,学习内容从语言拓展到文学、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

不是为了教某篇文章而教,会从历史背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延伸出更多内容。比如,学《论语》的时候会学到儒家的哲学观,学《史记》的时候自然会涉及到历史的变迁。

3、目标远大

大语文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大语文教育能够提升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善于沟通和交流,懂的审美情趣,懂得幸福生活,能有效的因轨道复杂多变的环境,提高孩子未来在职场的竞争力。

3. 大语文的基本定义

1、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2、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3、“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将其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

(3)大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大语文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简单来说,大语文,就是有别与传统课堂的语文,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给孩子更好更多的输入,让孩子更多更好地输出。

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而中高考改革后强调的综合素质,与“大语文”的内蕴关系密切。

4. 大语文主要学什么

高中语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4)大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学习高中语文的注意事项

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语文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存在。

2、讲解不求面面俱到,务求重点突出,形成系列。如《想北平》一文,浓烈的感情、京味语言、概括要点均为重要内容,我们在讲解时只选择概括要点这一个重点。

3、教学计划必须依据学情及时加以修改。如《我与地坛》原本设定“珍爱生命”作为情感训练重点,但让学生谈论感悟时,大多数学生却在抒发自己对母爱的赞颂,下课后,我们又及时印发了《母亲颂》《一个父亲的札记》等内容,强化学生对父母亲情的情感体验。

4、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随时依据学生学习方式加以改进

如美文背诵大赛,我们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由一开始的教师组织、教师点评,转为学生组织,又转为学生专人点评,再转为学生随即点评。在举行中,完善不足,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出,引起了众多老师的教学反思。中学语文教师在反思基础上的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尚未完全成型的教材处理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大语文主要包含什么内容

《大语文丛书: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经典之作,它广泛使用拟人化手法,借助动物的典型形象,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古代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习俗。在这里,每一个寓言都蕴含着人生哲理。像《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大语文丛书》是2009年吉林出版集团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伊索。

(5)大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大语文丛书:伊索寓言》语言描述平易隽永:语言构思上并无极力铺陈辞藻,采用华丽文采进行叙述,而是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进行渲染,达到哲理与内涵的有机统一,情感 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 情感与内容的共鸣,以平易见真知,以朴素刻情感内涵,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平实的语言,哲理蕴含的内容,达到一种巧妙的散文升华,其语言功底不可不谓之深厚。

《大语文丛书:伊索寓言》结构编排独具匠心:主要采用了双线式结构,明暗交织,情景交融,展现作者内心,命运的跌宕起伏与作者感悟,寓情于美,自然流畅。作者多变的艺术风格和高超驾驭文字能力跃然纸上。

6. 大语文学的是什么内容

大学的语文一般就是学的诗词诗歌。古汉语等。学文的人一般都在网络上写小说。

7. 大学的语文是什么样的

大学语文是一个大学课程名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而取消,1978年,在教育家匡亚明、徐中玉、苏步青等倡导下,“大学语文”复开。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立了4个建设项目。在过去,大学语文是得不到这种“待遇”的。

8. 真正的大语文是什么

“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有别于单纯的应试教育。包括: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健康美好的情感,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人格,提升人文修养。具体说,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广泛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使语文学习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心理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只满足会做语文试卷,考试能得高分。

阅读全文

与大语文课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101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63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3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7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7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9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5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7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34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3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200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01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50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6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7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72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77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