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卷子评讲如何写教案

语文卷子评讲如何写教案

发布时间:2022-09-01 09:47:31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步骤是什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 (师总结)
师: 圆锥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们知道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货车来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 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试验)
2、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
学生试验,小组交流。
各个小组的意见反馈。
师小结: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水来做的的试验;有的是用沙来做的试验。你们都能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V(圆锥)=1/3V(圆柱)。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组的同学别具一格,用的是一个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两个与第一个圆锥大小一样的圆锥,这样就得到了三个大小一样的圆锥,也得到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提出表扬!
3、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师针对个别情况进行训练。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选择题。
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
2、东东的家里有一个圆柱形水桶,装满水是30千克,需要几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容器来装?
3、书上的一些题目。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 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因为旧知是新知的的基础,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我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转换,在练习题的的设计上,注重了对学生的图形测量能力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创设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对出现不一样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这节课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根据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⑵ 如何写教案小学语文

1.
确立教学目标 一篇完整的教案必须要有教学目标,所谓的教学目标就是你这一课要达到什么程度。在写教案之前这一点一定要考虑清楚...
2.
确定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你本节课必须完成的目标,而教学难点就是相对来说不容易达到但又要求达到的目标...
3.
设计导课 导课指的是你如何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之中,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激趣性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复习旧知识导入法等等...
4.
讲授新知识 导入新课之后就开始讲课啦!这也是上好一节课的点睛部分,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好好设计这一部分。

⑶ 语文教案的教学方法怎么写

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主要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课序、教学目的、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选用,形成的教学进度表.
3、教案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
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

⑷ 语文上课考试做试卷,教案该怎么写

如果是做试卷,当然没什么好写的,但是讲试卷的备课肯定是必要的,首先你可以把试卷直接贴在教案本上,贴工整点,并且附上详细的答案,你作为老师应该把答案的来龙去脉好好写一下,这个就是真功夫了,比如某个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你要附在教案本上,我不知道你是教什么学科的,但任何学科都有知识体系的,你要帮助学生把这个知识体系掌握好,而不仅仅是个答案,深入浅出的讲好一份试卷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作文讲评教案怎么写

教案讲评作文
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一、作文讲评要有充分的准备常见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缺乏准备,甚至不备课,不写教案,随意为之。讲评时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蜓点水一下,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文讲评必须做好充分的认真的准备。第一,作好讲评的资料准备。这是讲评成败的关键。如果评语没有学生的作文资料,就会空对空胡诌一通,对学生作文指导失掉了意义。如果有关学生的作文资料,没有经过筛选,没有一定的代表性,讲评就有可能挂一漏万,失之偏颇。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第二,作文讲评要同作文的教学计划衔接起来。作文教学计划是语文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订作文教学计划能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使作文训练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拿学期计划来说,要安排依教学单元做几次作文,每次作文训练什么,指导学生怎样写,每次作文讲评,都要按计划进行。二、作文讲评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读写结合,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进去,触及学生写作的得失,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作文讲评不能单纯地就文评文,而要把学生的作文同学过的范文结合起来。讲评中,要把学生作文主流或倾向性问题,同有关的写作知识联系起来,或褒或贬,或是或非,都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三、作文讲评要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突出重点,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取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在突出重点问题讲评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兼顾其他,做重点带一般,详评与略评相结合。抓好讲评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改有方向。一堂作文讲评课,只能选择典型材料,通过评讲来教育全班。把讲评的典型材料,分为三个类型:①示范性的典型。作文评讲应着重于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的进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挑选的评讲材料,必须具有示范作用。②针对性的典型。作文评讲,固然应该着重于鼓励,但对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必须提出来。③代表性的典型。写作时的角度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写法。这主要表现在文章的人称上。对这一点,学生往往忽视了。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的评讲,让学生注意作文中的人称问题,效果是比较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做到“三结合”:首先是全面分析与重点讲评相结合。在作文总结指导课上,凭借作文批改记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结。在全面分析的同时,揭示出重点文章,重点段和重点词句,本着作文要求进行讲评。让学生认识文章好在何处,错在哪里。其次是讲评与对照相结合。教师抓住重点进行讲评,让每个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发言评述自己的作文。再次是佳作欣赏与集体讲评相结合。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作文或段(包括教师的下水作文)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欣赏,启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每朗读一篇文章或段落都要听学生进行讲评。四、作文讲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作文讲评过程中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学生集体评改。其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进行修改,(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教师加强指导。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对每组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2、学生互批互改。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给每个人一个辩论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体地位意识。3、学生自批自改。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总之,作文的评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好文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必要环节,修改是作文逐渐完美的重要手段,修改是我们学生必须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在学生主动修改、乐于修改的基础上,还必须让学生善于修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得以提高。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

⑹ 语文评讲试卷,那教案该怎么写!

1.
2.答题情况
3.试题分析(主要内容)
注意:有所侧重,详略结合;
拓展知识,升华方法;
师生互动,多加激励.

⑺ 怎样写好语文教案

用心,这是必须的。环节要全面,重点要突出。详略要得当。

⑻ 语文测试课教案怎么写

语文测试题教案案例
2018-05-08 17:57:34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 (zhuàn zhuǎn)

蕴含 (yùn wēn) 湛蓝(zhàn shèn) 栀子(zhī zī)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兴趣地谈论。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

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4、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 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 、 这两位朋友间的 。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

含英咀华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 、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精雕细琢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染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你有过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经历吗?试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⑼ 语文教案怎么写,有没范例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

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

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一般不须注明课文作者姓名。

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教学目标要具体,忌浮泛。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省略)、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如某教师拟设的《背影》阅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体会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特色。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针对不同情况,重、难点可分述亦可合一;与教学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往往与目标有较密切的联系。重、难点的陈述角度(隐含的主语)也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

——本课题教学所用的主要方法。宜用规范表述,如“讲读法”。运用多种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讲读法,辅以讨论法”。不必展开说明。

教学时数:

——本课题教学的计划时数。如“2课时”。

预习内容和要求:

——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要求,未安排预习则无此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在“预习内容”前增列“教具”等项目。

接下去是分案。分案部分的页面可分为两个区域:在左侧留出1/3宽的纵向空间,作为“板书内容”栏,列出伴随教学进程出现的板书内容。

第×课时

教学要点:

——指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主要内容,其实质是本课时的“总案”。教学要点的表述应具体、切实、扼要。如教学仅1课时,则无须标注“第×课时”,“教学要点”也可省略。

根据需要,这里还可增列“教学设想”、“多媒体手段”等项目。

教学过程和内容:

——也称“教学内容和步骤”。按预设的教学进程,依次列述教学各环节、步骤及其具体内容。总案所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预想,应在分课时教案中加以落实。分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安排的时间长度应在45分钟内。

各步骤中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选用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步骤大体有:一、检查预习或复习旧课;二、导入新课,导入语应精心拟制,能较好起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作用;三、学习新课(或讲读新课),此部分应按实际环节实写详列,如介绍时代背景、朗读全文、齐读第×段、讨论××问题、讲解或分析××部分(或问题);如有讨论或提问,除列出所提问题外,还应写上执教者预设的讲述内容。四、小结。五、课堂练习。六、布置作业。以上环节可有所变通。“学习新课”部分应做到纲目清楚,条理分明。尤应注意正确使用层次序号。

附:板书设计

——即关于预设的板书内容在黑板上最终形成的结构状态。通常指主体板书,有时也包括预设的辅助板书(如语文知识要点、作家作品常识等),但不包括教学中的临时板书。

板书内容应揭示出课文精要所在,体现教学基本思路,能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把握重点,便于记录、利于记忆。

板书设计讲究直观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美感效果),以简洁为上。主体板书安排在黑板中间的主要区域,左右两端安排辅助板书或临时板书。

一般情况下,板书按课时设计。如果有课题的统一板书设计,也可附列于最后课时的末尾。

下面是我院某学生实习时实际执教的教案及课堂简要实录,含总案和第一课时分案。附上供参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全文气势雄浑的特点,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语言洗炼、详略得当、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及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气势雄浑特点;

2、新闻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读法、提问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全文,感受它的气势,查询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问法导入。

3、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定义;四个特点;结构五部分;消息六要素)。

4、解题(气势)。

5、背景介绍。

6、课文讲读(电头、导语、气势)。

7、小结。

8、布置作业。

(按:此为备忘式要点。)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1、请同学上台给生字词注音:

荻、锐不可当、歼灭、要塞、阻塞、堵塞

2、正音、正字、正义

荻港 dí dāng

锐不可当

获得 huò dàng 当真

歼灭jiān 要塞sài

阡陌 qiān 阻塞sāi

纤维 xiān 堵塞sāi

敷衍塞责sè

(二)讲读新课

1、导入:

同学们,一个星期前我给大家朗读了关于美国9·11事件的报道,这一个多星期来,同学们一定又看了不少新闻,下面请几位同学谈一谈,这一个星期来他看过哪些新闻,看谁知道的事件最多!

(按:从近期重大新闻入手,导入简洁。)

2、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

内容真实

迅速及时

有价值

简明扼要

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新闻单元了,我们所说的“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新闻”泛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P165,把消息的定义划下来,通过这个“消息”的定义并结合大家所看过的新闻,大家想一想,新闻(消息)有哪几个特点?(按:实际授课还引入“街谈巷义”对比,并由学生议论、归纳)

明确:1、内容真实 2、迅速及时 3、有价值 4、简明扼要(板书)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消息的结构有五个部分,都是哪五部分呢?(学生回答)不清楚的同学请看课后练习题第二题。那消息的六要素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同时也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3、解题

现在开始讲读课文。这则消息的标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主谓句)主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谓语?(横渡长江)说明的对象?(人民解放军)数量?(百万)地点?(长江)标题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百万、横渡)这个标题准确、简炼地概括了内容,可谓“点晴之笔”或者说是整篇文章的“眼睛”。(按:提出气势提问,抓到本篇要妙。当堂学生齐声回答:横渡,百万;执教者还临场发挥,板书两行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4、电头及导语讲读(插入时代背景、朗读全文,感受全文气势、情感):

(1)下面请大家注意注释①,再看看课文的第一行“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叫“电头”,说明了消息的来源地点?(新华社)时间?(22日22时),体现了消息的什么特点?(迅速及时)

(2)大家知不知道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淮海、辽沈、平津)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歼敌一百多万,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垂死挣扎,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主席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按:此处插入时代背景,设计得好。实际授课改为提问,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末了,又引导学生用“胜利在望,势如破竹”八字归纳。)

(3)下面请一位同学充当我新华社的播音员,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对我解放军取得硕硕战果的喜悦之情和我军胜利在望、势如破竹的昂扬风貌。其他同学注意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按:朗读与文章特点“气势”结合,与情感体验结合,好。当时一生读后,全场鼓掌。)

(4)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的划分。(导语、主体)

导语:第①、②句。主体:第③句到完。

(5)导语中,哪一句话表现了参加战役的人数之多?(“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说明战线之长的是?(“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表现了攻势之凌厉的是?(“冲破敌阵”)写出了渡江范围之广的是?(“西起”“东至”)。短短两句话,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展现了文章的气势,语言简洁流炼,体现了新闻简明扼要的特点。(按:此设计最好,再谈气势,却非简单重复,而是进入分析,分析遗词造句如何表现出了气势雄浑、势如破竹。执教育还将“人数之多”“战线之长”“攻势之凌厉”“范围之广”写到黑板上,每写一句,学生齐声回答文中相应句子,真有点群情激动。)

(6)齐读导语,加深体会(按:(6)紧接(5)而来,再次感受文章的特点和用笔的要妙。当时朗读效果甚佳,教学达到一个高潮。)

5、归纳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闻的相关知识,有新闻的四个特点,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消息的六要素(集体回答),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电头和导语,了解了消息“迅速及时”和“简明扼要”两个特点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文章的雄浑气势如何体现在标题和导语中。

6、布置作业:

①把生字词注音一遍,抄五遍;②做课后练习三、四;③体会主体部分“势如破竹”“气势磅礴”的特点,以便第二课的讨论。

(三)板书设计

(此从略)

(按:“气势磅礴”或“气势雄浑”,是这篇新闻的主要特点。授课者自始至终注意把握这一点,处处呼应。这就是 “美”在此处,“美”的发现。授课者还不自觉运用了文体学的文本分析理论。知识、能力、情感也都有体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简明得当,教学活动丰富,“朗读”处理得好,“问题”设计得好,教师解读点拨的语言也准备得好。教学环节完整,教案内容条理很清楚,操作性强。)

〔说明:此处不便反映左侧留空的“板书内容”栏。〕

⑽ 怎样才能写好语文教案

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案的书写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性,最终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教师要想获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就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性格、参与度等各个方面,然后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哪些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更融洽,让知识掌握更好哦。

阅读全文

与语文卷子评讲如何写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8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6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60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31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4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6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7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3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9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5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97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7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61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9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74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