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考语文需要背那些文言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12篇)
《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
1、《为政以德》——2.1、2.3、16.1章从“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到“而在萧墙之内也” (第1页、第2页)
◎2、《克己复礼》——12.1、3.1、16.2、13.3章(第7页、第8页)
3、《知其不可而为之》——18.5章和18.7章从“子路曰”到该章结束部分
(第18页、第20页)
4、《仁者爱人》——1.6、5.26两章(第23页、第24页)
◎5、《君子之风》——15.9、4.16、6.11、7.16、7.19、6.23、8.7章(第28页、第29页)
◎6、《周而不比》——2.14、16.4、15.23、12.24章(第38页、第39页)
7、《诲人不倦》——7.8、11.22章(第53页、第54页)
◎8、《高山仰止》——17.4、9.11章(第58页、第59页)
9、《沂水春风》——从“点!尔何如?”到“吾与点也!”(第63页)
◎10、《中庸之道》——11.16、13.23、13.24、17.13章(第67页、第68页)
古文背诵:
◎1、孟轲《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必修四 第4页)
2、荀况《荀子》——《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必修一 第35页)
3、庄周《庄子》——《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而后乃今将图南”)
(必修五 第93页第一、二、三段)
◎4、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
(必修三 第101页最后一段)
◎5、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
(必修五 第74-75页第五、六段)
◎6、王勃——《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
(必修四 第70-71页第二、三段)
7、韩愈——《师说》(必修一 第37页)
◎8、杜牧——《阿房宫赋》(必修二 第71页)
◎9、欧阳修——《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
(必修四 第73页第二段)
10、苏洵——《六国论》(节选:从“齐人未尝赂秦”到“是又在六国下矣”)
(必修二 第70页)
11、苏轼——《赤壁赋》(必修一 第84页)
(二)古诗词曲(12篇)
◎1、《楚辞》——《渔父》(必修五 第77页)
◎2、李白——《蜀道难》(必修四 第59页)
3、杜甫——《登高》(必修四 第61页)
4、白居易——《琵琶行》(必修四 第62页)
◎5、李商隐——《锦瑟》(必修四 第64页)
6、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必修四 第66页)
◎7、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必修四 第66页)
8、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必修四 第67页)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二 第75页)
◎1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必修四 第67页)
1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必修二 第76页)
◎12、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必修五 第50页第一、二支曲;第54页最后两支曲)
(注意:加◎的篇目不是会考篇目,应重点先复习解决背诵;《琵琶行》全文背诵也是难点;《秋声赋》、《滕王阁序并诗》、《逍遥游》都应该重点突破;《报任安书》背诵部分有许多经典论据。要求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⑵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语文是基础 教育 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 文化 ,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语文怎么分配时间最合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是什么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活用。
主语 + [状语 ] + 谓语 +〈补语〉+宾语
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 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
(8)、(9)两句,现代汉语中没有活了他、逃跑了他这种说法,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都应活用为使动:使活了下来、使逃跑。(10)不能译为死了国家而应活用为为动为而死。
(11)惧有伏焉。(《崤之战》)
动词埋伏处在了宾语的位置,必须活用为名词伏兵。
三 、形容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可以做谓语,但不能带宾语,一旦带了宾语,要么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同时,形容词不能处在宾语的位置,如若处在宾语的位置,则活用为名词。
(12)(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13)大王必欲急臣。
(14)且庸人尚羞之。
以上三例,都是形容词作谓语,且都带了宾语,(12)可直接活用为动词与交好,但(13)、(14)却不能直接译为着急我、羞耻这件事,而必须分别活用为使动和意动,分别译为使着急、以为羞耻。
此外,数词也有活用现象,也可以用分析语法的方式加以判断。
(15)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16)二三其德。(《诗经·氓》)
分析语法,(15)中的四处于谓语的位置,故活用为动词成为四个人。(16)中的二三也处于谓语的位置,但后面带了宾语,故活用为使动,使二三,即不专一。
<<<
语文怎么分配时间最合理
开考后前5分钟
1. 发语文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语文试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语文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 作文 ,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开考后前30分钟
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 成语 文客观选择题前两题(3-5分钟),语言表达题需要5分钟。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文言文需要15-20分钟时间,选择题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语境意识。翻译题要注重直译,逐字逐句落实。
2.语文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开考后30-90分钟
1.语文第三题诗歌鉴赏,注意根据老师的指导读懂诗歌大意。然后读题、做题。时间大约6分钟。第四大题,名句填空最多4分钟。把这两题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第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3.每年高考语文都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
一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画;
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最后1个小时
语文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是什么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 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必考重点知识归纳
★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三语文最全复习备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详解
★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⑶ 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较多,常见的有:《孟子.鱼我所欲也》、《小石潭记》、《陋室铭》、《饮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过零丁洋》、《庄子·逍遥游》、《阿房宫赋》、《离骚》、《蜀道难》、《锦瑟》、《琵琶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卖炭翁》等。
一、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常见的有:《离骚》、《蜀道难》、《锦瑟》、《琵琶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卖炭翁》《孟子.鱼我所欲也》、《小石潭记》、《陋室铭》、《饮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过零丁洋》、《庄子·逍遥游》、《阿房宫赋》、《廉颇蔺相如列传》、《湘夫人》、《声声慢》、等。
二、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还有那些
1、小说独特答题模式
(1)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从正面描写,也可从侧面烘托。
直接正面描写: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侧面烘托写:景物烘托+人物映衬
(2)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什么精神(社会现象)
(3)简析人物:人物定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
(4)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
(5)小说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高考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高考语文坐稳答题技巧
(1)审题目要认真,分析提示材料所写内容。
(2)有亮点,作文题目能够吸引人,作文内容语句优美,多用修辞手法。
(3)卷面保持整洁,让老师一眼望去很舒服。
⑷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 收藏 精彩。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一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二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四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一
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通“伸”;陈述,说明。动词。“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通“志”,标志,记号。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食:同“饲”;喂。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词。“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同“悦;高兴。形容词。:“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同“悦”;愉快。高兴。形容词。“而民说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词。“死者太半。”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用标签标出。动词。“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涂:同“途”;道路。名词。道路。名词。
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同“无”;不。副词。“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没有。副词。“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亡:同“无”,没有。副词。“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副词。“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同“网”;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先生乐游。”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希:同“稀”稀疏,少,罕见。形容词。有志乎古者希矣。”
希:同“稀”;稀少。形容词。“鼓瑟希,铿尔。”
熙:同“嬉”;欢乐,快乐。形容词。“其余则熙熙而乐。”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二
语言运用题的考试内容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 句子 仿写、句式转换、图文转换、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辞手法等等。做题的技巧是审好题干,照章办事。
复习要点:
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
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复习 措施 :
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
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在练习中 总结 方法 ,提高能力。
③多积累优美词句,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三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 文章 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 文化 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 日记 》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 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1.三原色:红绿蓝
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3.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 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 立秋 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4.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55.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57.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58.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2.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 ,太师太傅太保
63.三教:儒释道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详解
★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 高三语文必背必会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⑸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什么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以下文章:
1、《劝学》荀子
2、《逍遥游》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诗经•氓》
7、《蜀道难》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锦瑟》李商隐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娇》苏轼
13、《永遇乐》辛弃疾
14、《离骚》(节选)屈原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
1、熟背如流
平时的复习中,要做到每一篇都能熟背如流。要达到这个要求,背诵时,要口、手、脑一起动。动口,读通读熟每个句子;动手,写一写难写的字词;动脑,想一想上下句、上下段之间的联系。
2、深度理解
最近两年,新课标默写题型以理解性默写为主,这就要求考生要深度理解背诵默写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内容、含义、作用、手法等等。
3、及时复习
“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再忘,”高考语文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遗忘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注意“及时复习”。
⑹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总共有64篇,分别为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行路难。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晨读太有必要了,早上空气好,睡一觉了起来精神也不错,记忆力也是相当的给力,这个时候选择晨读就是相当聪明的选择,一天的知识全部通过晨读装在大脑里,你就像一个百事通什么都懂,别人问什么你答什么,自己也有自信,别人也对你刮目相看。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⑺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文言文是相对新 文化 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它的特征是是注重 典故 、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有哪些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一、字音
缦回màn不霁何虹jì焚椒兰jiāo
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辘辘lù
剽掠piāo杳不知yǎo尽态极妍yán
鼎铛chēng迤逦yǐlǐ锱铢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úsù横槛jiàn
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鬟huán囷囷qūn
二、重点实词:
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
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三、文言现象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 收藏 ,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
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1.信息筛选题——排除法
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 句子 中不是“这个人”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2.文言虚词题——代入法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3.文言实词题——词性法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扰项。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帮助解题。
<<<
高考文言文翻译 方法 有哪些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 高三语文必背必会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