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师资格证写教案大概给多少时间
教师资格证教案编写时间一般都会给足20分钟,这20分钟建议前3分钟审题打腹稿,中间10分钟撰写教案,后7分钟进行练习。
② 对于教师来说,教案是一定要写的吗
教师上课要准备,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计划。如果教师没有计划就讲课,随堂发挥,这样就有可能会漏了知识点没有讲。万一那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会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不写教案,就相当于上没有准备的课,这样对学生是不负责的。
一、写教案才知道有准备对于教师来说,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不写教案,上课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不知道讲什么内容的情况。学生上课的时间是宝贵的,教师应该提前写好教案,才能按部就班来讲课。才能保证把该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教给学生。
总的来说,教师是一定要写教案的。教师写好教案,才能提前准备讲课的内容,才能有计划去讲课。教师写了教案,才能把课讲得更好,更清楚明白。学生要学的知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也有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教师写教案,就能把知识点梳理清楚,按照教案去给学生讲课,学生能学得更好。
③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写教案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的时候,会有简单的教案写作题,写教案主要是在面试考试的时候写教案。考生在试讲前,会有20分钟的备课时间,备课时间主要是写教案,通过教案的写作,完成后面的面试试讲环节。
④ 30分钟教案如何写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求教师写教案,并把教案做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写教案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对教学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后补教案的现象非常普遍。
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
“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得意。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检查教师的教案,我写的教案作为优秀教案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赞赏。但做教师的时间长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只是用心地去写工整,并没有思考的过程,上课按案上的内容
去上几乎是没几次,多说公开课的教案是照着去做,但一堂课下来也超越了教案的界线。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工作中的案例来谈谈。
有一次学校让我在省现场会上上一节公开课,在为这节“公开课”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我提醒自己“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的“公开课”的得意与失意。意识到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的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很愿意按照这个想法来展开这次的“公开课”。
那天语文课的内容是是《小书架》,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渗透性识字,从中让学生领会我们每个人要读书,与课后的语文天地中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相吻合,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利用我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与精心设计的导入语相结合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可以说教案中的第一个环节按部就班地得以展现,我很得意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了下一个环节。
后来有一位学生说到“老师丁丁冬冬那么喜欢读书,你喜欢吗?我也喜欢读书,你能给我介绍几本吗?”。当时我就一愣,平时我读的关于教学方面的书比较多,还真是忽略学生应该读哪些书,可是我灵机一动,说到:“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也喜欢读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个孩子纷纷举手为我解围。下课后,我有些后悔因时间紧而没有上书店走走。在讲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该读哪些书好,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这一契机却在我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溜走,忽略了这一“课程资源”。
接下来的课堂过程中,就并不是按我所写的每一个步骤去完成,而是时而与学生议论纷纷,时而产生共鸣。课堂的气氛在孩子们一次次的问题得到解答时而不断地掀起高潮。
下课了,当学生说“谢谢老师”时,我真想说“谢谢同学们”。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使我不断地调整、改写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所以,今天我最想说的是“教案是在下课之后才完成的”。
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从上述的一个小小的案例中,我得到很多的启示:
我认为:教案要写,但不一定要详细的,而是根据学生实际写出可操作性强的个性化的教案。教案是课前的整体构思,可以是以框架的形式出现,其具体内容应随课堂的需要而充实,因为学生的思维是
多变的,如果按预定的教案去教,那就是死灌,不符合新形势下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应该写,至少对课堂的流程应有一个安排,尽管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会灵活安排,但是整体把握还是变化不大的。应在走进课堂之前,自己准备在这节课带着学生做什么,达到一个什么目标,预测一下学情并作一定的应答准备。这些都是教学准备所必不可少的。人脑的绝对记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常教导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自己首就应该作个榜样。
到北京的两次学习给我很深的体会,我看到他们那里的教师的教案都是别俱一格的,每一位教师的教案都有可值得学习的地方,拿到哪一本都爱不释手,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书写“开放式”的教案。首先,要打破传统教案的固定、僵化模式,允许教案因人、因课程、因教
学内容而异,倡导书写个性化、创新性教案。同时要改变教案检查的传统理念和标准,重新界定教案的功能和地位。书写教案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检查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不是苛求环节的完备与否而是充分张扬教师的个性;不是约束教学活动的范式而
是促进教学生成的载体。唯其如此,才能调动教师写教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倡导教案“留白”。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
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
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总之,教案是写给自己的,怎样使用起来便于教学就怎样写。
⑤ 什么是教案教案具体怎么写有什么要求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撰写时间如何分配
1-2分钟、思考审题
抽到题目之后,别懵逼,千万要振作起来,仔细审题,明确题目提出的要求,在脑海里构建出大致的编撰思路。
2-3分钟、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是贯穿整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的主题,撰写这两方面内容就相当于找整篇教案的主题是什么。在先前的审题中,考生应当对自身教案的主题有了一个大致的构想,直接套入其中就好。
一般来讲,“知识与技能目标”与“教学重点”相对应,“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教学难点”相对应,写出一个,第二个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同时,在答辩环节,也经常出现关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问题,考生们在写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内容的严谨性,千万别给自己挖坑。
3-7分钟、导入+讲授新课
花半分钟找到合适的导入方法,新课讲授就是对重难点的讲授。在讲授新课时,考生要把教学重难点与上课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各种不同的叫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完成从“不会”到“会”的转变。
7-8分钟、巩固提高+小结+作业
注意,如果教师资格证考试考题中有关于这方面的要求,按考题去做。比如,若考题要求“作业布置开放性作业”,就可以让学生回去思考问题、进行延伸学习等。
8-10分钟、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板书需要让考官清晰的了解你的讲课思路,和所讲内容的重难点。
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⑦ 教师教案每天都要写吗,可以隔天写吗
教案是备课的书面化内容,每节课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因为教师每天都有课,所以基本每天都需要写。教师的教案不是单纯的文字,里面融入了教育智慧,工作量绝对不比学生的作业少。
⑧ 我要参加2014年秋季重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请问教案怎么写
抽签确定题目后,会给半小时到四十五分钟的时间现场撰写教案。
教案在写法网络文库一搜就有。
面试提的问题,往往和所申请的学科以及学科教学岗位有关:例如:你为什么选择做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