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论语共有多少篇
《论语》共 20 篇,492 章。
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 444 章, 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 48 章。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三年级语文上下册论语有多少句话扩展阅读: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相关内容:
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Ⅱ 论语有多少章节
论语有492章节。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思想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Ⅲ 《论语》全文共多少字
《论语》全文共11705字。
Ⅳ 论语总共有多少句
《论语》共20章,每一章又若干则,共602则,具体如下:
学而篇第一 ,共16则。
为政篇第二 ,共24则。
八佾篇第三,共26则。
里仁篇第四,共26则。
公冶长篇第五,共28则。
雍也篇第六,共30则。
述而篇第七 ,共38则。
泰伯篇第八 ,共21则。
子罕篇第九,共31则。
乡党篇第十,共27则。
先进篇第十一,共26则。
颜渊篇第十二,共24则。
子路篇第十三,共30则。
宪问篇第十四,共44则。
卫灵公篇第十五 ,共42则。
季氏篇第十六,共14则。
阳货篇第十七,共26则。
微子篇第十八,共11则。
子张篇第十九,共25则。
尧曰篇第二十 ,共3则。
Ⅳ 《论语》共多少篇
《论语》全书共20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一、赏析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二、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
孔子流下了眼泪,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Ⅵ 论语里一共有多少句话一章一句话吗
多少句没法统计,《论语》共20章,每一章又若干则,共602则,具体如下:
学而篇第一 ,共16则。
为政篇第二 ,共24则。
八佾篇第三,共26则。
里仁篇第四,共26则。
公冶长篇第五,共28则。
雍也篇第六,共30则。
述而篇第七 ,共38则。
泰伯篇第八 ,共21则。
子罕篇第九,共31则。
乡党篇第十,共27则。
先进篇第十一,共26则。
颜渊篇第十二,共24则。
子路篇第十三,共30则。
宪问篇第十四,共44则。
卫灵公篇第十五 ,共42则。
季氏篇第十六,共14则。
阳货篇第十七,共26则。
微子篇第十八,共11则。
子张篇第十九,共25则。
尧曰篇第二十 ,共3则。
Ⅶ 论语共有多少句话
多少句没统计,《论语》共20章,每一章又若干则,共602则,具体如下:
学而篇第一 ,共16则。
为政篇第二 ,共24则。
八佾篇第三,共26则。
里仁篇第四,共26则。
公冶长篇第五,共28则。
雍也篇第六,共30则。
述而篇第七 ,共38则。
泰伯篇第八 ,共21则。
子罕篇第九,共31则。
乡党篇第十,共27则。
先进篇第十一,共26则。
颜渊篇第十二,共24则。
子路篇第十三,共30则。
宪问篇第十四,共44则。
卫灵公篇第十五 ,共42则。
季氏篇第十六,共14则。
阳货篇第十七,共26则。
微子篇第十八,共11则。
子张篇第十九,共25则。
尧曰篇第二十 ,共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