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述
叶圣陶(1894年-1988年)是我国20世纪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
他从18岁中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直到他灿烂人生终结的76年时间里,始终从事,关注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着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耸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高山;其中叶圣陶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上无人与之相比;一代宗师,万代垂范. "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启迪我们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改朝者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我国语文教育领域的任何一个层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的语文工具观,培养习惯说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一,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怎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决非几篇文章乃至几本书就能阐述清楚的.但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必须首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和教法等等,均由性质来决定.叶圣陶通过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和深入研究,反复强调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写的序言中说:"通观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稍有语文教育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与政治,历史,宗教,人伦等混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这种教育全部以文章诗赋为本位,只学习书面的文言文,远离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直到上个世纪初年,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语文学科必须顾及其实用性.从此,语文在中小学校单独设科,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叶圣陶从青年时期任语文教员起积极主张大力提倡白话文,大众语和新文字运动.全国解放初,叶圣陶集中代表了彼时同人之意,及时给语文学科正名定性:"什么叫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按照叶圣陶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白地了解到,听和说偏重于口头语言,读和写偏重于书面语言.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学语文就是学语言.反言之,只有学好了语言,才算学好了语文.那么,语言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的本质曾作过许多精要的揭示.马克思认为"语
Ⅱ 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的简介如下:
1、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叶圣陶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3、叶圣陶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2)叶圣陶主张语文什么方面扩展阅读:
1、叶圣陶纪念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叶圣陶公园,保圣寺西侧,建于“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这里任教。
2、纪念馆院落中的几幢建筑,都是经过整修后的校舍。纪念馆后是一个花园,一角是叶先生在五高时创办的先生农场的旧址。花园另一角是叶圣陶先生的墓地。
3、2014年9月,纪念馆对馆区、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后,重修开馆。纪念馆叶圣陶事迹展共分8个部分,展出的实物有85件,照片172张,文字资料149份。
Ⅲ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圣陶在写作方面有什么主张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方面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不仅有为人宽的一面,还有严的一面,那就是律己、正心、修身。他不仅做人这样,在做学问和使用语言上,也是一丝不苟,能以身作则。作者引用叶圣陶多次说过的用语主张:“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叶圣陶在写作方面追求明白如话,写出来要让人看得明白,他心里装着的是读者。叶老还常提到“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说的是行文要力求简洁,不累赘拖沓。这些主张是叶圣陶针对现实中的不良文风提出的。
(3)叶圣陶主张语文什么方面扩展阅读:
文章开篇言简情挚,写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那“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的感受里,是悲上加悲的,接着回忆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在他领导下编写课本。
这之前对叶圣陶的认识是通过读新文学作品,及前辈对他立德为高的评价,联想《论语》对君子的定义,作者切实感到“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总论。
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所忆的内容多且杂,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也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
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援引议论精要庄重,之间承合自如,这是大家的境界。
Ⅳ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说话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而且让别人听着很舒服!
Ⅳ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诉的是什么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明确:“写话”
这种风格具体讲诉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肯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注重“简洁”。
Ⅵ 叶圣陶语文观是什么理解语文观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哪些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教育贡献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Ⅶ 叶圣陶的语文观是什么
1.语文教学不等于“课本教学”
Ⅷ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教学要把读书、作文、做人三者紧密结合,以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 这就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的精做和核心。 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叶老对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和训练目标的看法有着特定的丰富的内容.叶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语文这个工具已不是少数读书人占有的工具,而是每个公民所共有的工其.是社会的‘公器’.语文教育既然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事,那么语文这个工具必须人人练习得到家才行.’‘人人都应该得到应得的成就,决不容许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因此,学校各科教学甚至整个社会都要关心语文教学.这也就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 语文思想,。它把语文教 育从一贯拘囿于学校范围 的狭隘偏见、传统观念中 摆脱出来,使它成为整个 社会为培养健全公民而必 须共同出力的一种事业。 有了语文工具社会性这一特点,语文教学的实 践也就要跟着发生变化.例如,在教材的选择上, 叫·老主张要选为日常生活听必须的普通文.即使入 选的先秦诸子着作,叶老也不是叫学劣胜当经书读, 而是当一般的论文来学习.至于写作课,更是要学 些.学习那些为日常生活所必须的.非文’艺的文 字’.这种...... (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