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联系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语文联系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2 14:30:23

Ⅰ 语文手法分类及作用

一、表现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作用都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二、表现手法定义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衬托、象征、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笔、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对比、联想、想象、类比、修辞等)

③选材剪裁

④结构技巧

(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伏笔、起承转合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三、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区别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一定差异,对此,应注意区分。

Ⅱ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几种教学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几种教学方法 小学 语文 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词语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的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不仅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而且要理解对作者写作目的的作用。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此,要逐步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很复杂的。它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多义性。阅读时要在词语所可能代表的各种意义中找出它在句中的特定含义,才能正确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结合(或者说理解)上下文,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单靠查字典是不行的。
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可知,好多词语包括句子的.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答案,可以结合上下文体会出来。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吧!
譬如:苏教版第四册的《狐假虎威》一文的最后一段话:"凶恶的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通过这句话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含义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不少课文中都有,这就需要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
在我们的言谈习惯中,还有这种情况,有些词语后面的话,往往就是对这些词语的解释或说明。
例1:"他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了。"(自相矛盾)
例2:苏教版十二册《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课文的第五节有这样一段话:"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的叫着,自由自在的喝着露水。却不知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只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类似的情况在教材中随处可见。这就为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提供了条件,成为可能。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和其它阅读能力一样,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只能靠阅读训练,靠参与阅读训练的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 语文 。"吕淑湘先生说:" 语文 课重在训练。"作为一个 语文 教师,一定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强化训练意识。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真正改变"满堂灌"的做法,把训练变为自觉行动。在备课时,教者就要考虑好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凡是能结合上下文理解的词语把他们作为例子,用来训练培养学生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能力。 《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骄阳似火"、"惊淘拍岸"等词语就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此,上课没有必要讲这些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从书中找出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先去读课文,再让他们说说读懂了哪些词语,说给同学们听听,从哪找出来的。在这种训练过程中,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作为教者要熟悉教材,哪些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应从哪些地方去了解,要了然于心。这样走进课堂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引导学生。如果只是笼统地提出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而自己却不知道究竟从哪些方面理解,那教师的主导作用便等于零。
其次,一些重点词、关键词,要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当学生看不出来,或看得不全面,教师要作正确的引导,这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促进思维。教者应该让学生反复去阅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其含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促进思维。
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充分读书。多数词语联系上下文是容易理解的,但有的词语一下子看不出来,可以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悟中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景的体验,使感悟水到渠成。教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没有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景去启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悟。老师是很有耐心的充满情趣的,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悟。
总之,联系上下文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是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除了做到文章前面所说的几点外,还应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正如《 语文 课程标准》所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在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并在"博览群书"中不断的完善,提高这易一能力,使之默化为学生个体的一种内在的阅读能力。这不仅是时代的使命,也是中华之崛起的希望所在。 ;

Ⅲ 语文中一共有几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意思

语文中一共有九中描写方法。

1、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2、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3)语文联系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扩展阅读: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

5、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小学语文教材设置的三位一体理念是什么,他们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材设置的“三位一体”理念,指“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理念的联系和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讲的较细,精教,给例子、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兴趣。自读课,主要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两种课课型不同,功能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
2、要重视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课型,常用的方法有: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
3、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阅读链接都是很好的展示,采用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中国人,方块字”,老师通过“我认识人了”“ 人在天地间”“我会读儿歌、写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很好地整合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在“三位一体”理念的阅读行为中落实语文要素,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思维训练兴趣,全面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Ⅳ 语文拼音,音形联系法是什么

音形联系法是根据字的音来联系的

Ⅵ 语文教学方法是什么

语文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系统连贯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评、讲演等。

2、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辨明是非真伪、获取知识的方法。

3、串讲法:

指教师讲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句式的特点,串通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为分析全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创造必要的条件,多用于文言文教学。

4、评点法:

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评点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使用该方法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自主评点。

5、诵读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书面上写的无声的静态语言转化为口头上说的有声的动态语言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语意及情感表达,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感受诗文技巧、体会作品情感,分为朗读、背诵、吟诵。

Ⅶ 语文中的归纳法是什么

归纳法一般指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般,都存在于个别、特殊之中,并通过个别而存在。一般都存在于具体的对象和现象之中,因此,只有通过认识个别,才能认识一般。

(7)语文联系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扩展阅读: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得到的经验材料,需要经过加工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有比较,归类,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

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要在同一关系下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对象之间是可比的。如果拿不能相比的东西来勉强相比,就会犯“比附“的错误。比如,木之长是空间的长度,夜之长是时间的长度,二者不能比长短。

2、选择与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比如,在生物学中广泛使用生物标本,地质学中广泛使用矿石标本,用它们来证认不同品种的生物和矿石。这些标本就是比较的标准。现在研究陨石或登月采集的月岩物质,也是将它们同地球上的矿石标本比较。

3、要在对象的实质方面进行比较。例如比较两位大学生谁更优秀,必须就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等实质方面进行比较,而不是就性别,籍贯,家庭贫富等方面进行比较。

Ⅷ 语文自由结构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去写。
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文章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

阅读全文

与语文联系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6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35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8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9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1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4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3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7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3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4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8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2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6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71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