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编写课本剧
什么是课本剧
在语文学习中,经常可以看到改编课本剧的练习题,但语文教材中却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课本剧,怎么改写课本剧,让大家无从下手。
其实,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课本剧怎样去写呢?首要的是明确戏剧的特点。戏剧剧本最明显的特点有三个方面,及“三一性”原则:
第一、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第二、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第三、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
❷ 幼儿的语文教材该如何编写
应以讲故事为主,建议找寓言故事。
❸ 学校选用自编教材是怎样的
为了使各地工农速成中学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向,在1952年,教育部颁发工农速成中学分类教学计划。
该计划是:
第一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文史、财经及政法等科,以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为重点;
第二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理科、工科有关专业,以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重点;
第三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医科、农科及生物学科,以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为重点。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北京实验速成中学归属人民大学后,因总的方面需要与人民大学设科相衔接。所以,经领导批准,自1952年新生入学,学校实施第一类教学计划。
在速成中学建校初期,学校选用正式出版的普通中学教材,作一些适当增减。后来,针对工农学生的特点,多采用自编的教材。
如语文教材,特别选用了高玉宝的《半夜鸡叫》和郝建秀的《进京日记》作课文。古文编选了《石壕吏》等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诗文。
课外阅读材料,选用《新儿女英雄传》、《暴风骤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作品片断。
对于其他教材,如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等,各科教师也都作了大量的编选和取舍。
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学校组织教师到校外参观学习,校内公开教学,教研室集体备课。采取各种措施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提高教学的质量。
针对学生程度不齐的情况,按学生程度编班,按班级教学,对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则采取先补习,后正式进班的办法。
工农学生那种自觉的勤学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教员们。
在北京实验速成中学,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上,学生们常常苦思焦虑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从星期六拖到星期一,但总要把作文写好。
他们作文的内容,的确要比普通中学的生动而具体,作文题目也总以说自己切身的事为宜。已经做过的作文题目有:《记开学典礼》、《自传》、《母亲》、《最难忘的一件事》、《记五一劳动节》。
在这些题目中,学生们写出了不少动人的故事。教员们鼓励他们“有啥说啥”,要他们不要抛弃自己生动的语言,而去学些空洞的形容词,或者陈腐的文言。
并且规定,学生作文必须当堂交上来,以免在课外耗费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课程。
张萍是在1954年,上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一年级一班。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后,张萍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李大娘把余粮卖给国家》。
作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村民会散会后,李大娘在回家的路上低头默默地想着。不知不觉,踏进了自己的小院,她熟悉地推开房门,回头又把房门虚掩上。拿起桌上的旱烟袋,装上满满的一斗烟叶,坐在床沿上,一面慢慢地抽着,一面回忆着刚才会议上使她局促不安的情景:
村长和支部书记讲完要把粮食卖国家的道理后,大家都纷纷表示愿意把粮食卖给国家。接着就有不少人当场报了他家可以卖的数字。但是她却因为心里还没定弦,不愿意说什么。……
这篇作文写得非常的生动,引人入胜。
但是,要知道,像张萍这样的同学,在入学时一般都只有小学的文化水平。可是经过短时期的学习,他们就有了显着的进步。
单单从这篇作文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一部分成就。这些成就充分说明了,工农青年们是能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能够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事业中的骨干力量。
同时,从学生们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里,劳动人民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才可以过上盼望已久的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哈尔滨工农速成中学,是在1950年初创办的。在同年的5月15日,开始正式上课。
学校建在哈尔滨市风景优美的兆麟公园的南门外。在校的学生们,对学习都非常地热心和认真。不论哪一科老师指定的作业,同学们都能按时或提前完成,并且做得很好。
教师们的教学,多采用自编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做相应的调整。
在各科预复习中,学生遇到稍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进行追究和请问老师。如语文课中的地名、人名的用字,同学们都单独提出,要老师讲解它的意义和用法。
在讲课当中,你会看到一个个同学侧着耳,伸长着脖颈,一动不动地凝神注意着老师和黑板上每一个字。
在班务日志上,你会经常看到“同学们学习情绪高涨”这样的令人兴奋的记事。
学生的文化程度相当于高小初中之间,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只上过二、三年学校,有的同学过去根本就没进过学校。能有现在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是在工作中学习的。
因此,他们初踏进这所新型的正规的学校,在生活上不习惯。在第一、二周的上课中,各科怎样学习,怎样支配力量,分配时间,同学们都觉得没有办法。
笔记横写一页,竖写一页,满纸乱涂。老师提问也不起立,不举手,坐着讲。但是这些缺点一经老师点明,马上就改掉了。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各科都获得了显着的成绩。在第一次作文中,周廷贵同学共写错别字21个,但在第三次作文中,只有3个错别字。
学生的算术程度在入学时是相当低的,一般连式子都列不出。孙兆广同学不但算式列不出来,连10个阿拉伯数字都把握不清。但是,他在小考中,却获得了70分的成绩。
同学们在一个月的艰苦地学习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显着的进步。
程希文同学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我们刚来校时,学习抓不住重点,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听到老师讲解后,我才明白了。
师生互敬互爱,关系和谐,课堂内外,充满奋发向上的激情。
各地速成中学都按照教学计划,紧张地进行着教学。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工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浓更强了。
原清华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党委书记郭德魁,以及清华第一届党委书记何东昌,曾高度赞扬工农速成中学这种教育形式,称其为“人民教育的创举”,体现了党的关怀和当时人们的学习积极性。
正是这种“为工农兵服务”,“工农群众知识化”的思想,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❹ 教材应该怎样编
近期,教育部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教材修编培训会。会上,教育部领导明确告诉与会的教材编写机构,课本修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程渗透,并将其写入《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新课标。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之所以强化,据说是因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不高,发达地区学生认同感不明确的比例最高,且城市学生比例高于农村学生。但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材编写中,让出版社颇费心思。 一位语文教材出版社老师预计,新编教科书中将会有更多革命小故事、革命诗歌等,由于页数限制,这将会挤压外国文学、童话故事的内容。负责地理课本编写的张老师,初步考虑每个单元都有相应内容的渗透。他说,在自然地理中站在国家认识观念的角度考虑;讲世界地理时,可以强调对非洲的援助,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出版社的谨慎小心,并没有让使用教材的一线老师、学生满意。一位一线语文老师认为这有点祸害人,因为很多孩子对革命题材的文章兴趣不大,主要是看比较精彩的打斗情节。学习王二小、刘胡兰这类英勇牺牲的故事,引导不好,会让孩子产生盲目牺牲的冲动。 河北滦平六中教师徐井华在教学中也发现,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贪官腐败等问题与教科书中的不相符,很多孩子对现实中的情况就很困惑。一位在北京寄读的外地小学生家长也抱怨,孩子对有关歌曲、教材都很反感。
❺ 大语文怎么学
我们以前学的语文,只包括语言和文学。现在正在流行的大语文是包含了语言、文学、文化、历史等内容。
语言:汉语的字、词、句、段、篇。
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即汉语的写作。
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历史:历史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了,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
现在所说的大语文涵盖的内容要比以前多很多,所以我们才叫它大语文。
二、大语文课程应该几岁开始学?
城妈建议最小5岁,上不封顶。
事实上,这个大语文课程是给小学生使用的,但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应该也能够听得懂,所以稍微提前一点去了解这些知识也还是可以的。至于最大到多大年纪,其实如果是有时间的话,中学生甚至是我们大人也都是可以学习的,因为其中讲解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以及各种文学作品和写作手法,城妈最近跟着城城一起学习,都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之前有网友问城妈,说他的孩子现在上中班是否可以学习。这个城妈是不建议的。
中班的小朋友,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他们应该去完整地学一部启蒙读物,例如《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只有完整地学习过一部启蒙读物的孩子,才能在后续的各项学习中取得优势,因为他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❻ 怎样编写一年级语文上册校本教材
先选定一个主题,比如《好习惯伴我健康成长》《安全知识我知道》等,然后搜集素材,组合文字就行了。
❼ 怎样用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双线结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一篇自然的文本,可能有多个教学点,但当一篇自然的文本到了单元中时,它就有了编者的意图。备课时,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要素,要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准确解读语文要素,把握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时,只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体会作者的情感,发现事物特征与抒发情感之间的联系即可,不要让学生刻意区分某篇文章是“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生能对明显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有所体会和感受就可以,不需要对所有的描写都进行动态或静态辨析。
(三)略读课教学定位要准确
1. 略读课依据学习提示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 学习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对于略读课,学生能大体知道文章内容就行,不用深究课文里的遣词造句;教学环节切莫复杂化,放手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以锻炼学生的略读能力。
3. 识字教学不能忽略。
略读识字教学有不同的处理,如是生字较多,就需要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候先认识生字,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作适当的引导。如果是课文生字较少,可以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再集中交流。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一)明确一个概念:提高阅读速度≠速读
“提高阅读速度”重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强化学生阅读时的“速度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一般方法,在学生原有阅读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而不是学习“速读法”。
(二)借助阅读提示,落实训练重点和方法
四篇课文的学习提示明确提出了每课所承担的训练重点和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每课的情况具体安排,例如,第一课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告诉学生记录时间的方法;第二课训练在先,否则无法进行;第三课要关注文体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第四课要学会梳理和筛选问题。
(三)学习在课内,练习在课外
提高阅读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醒学生课外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策略和方法,以落实“学习在课内,运用在课外”,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习作教学建议
(一)普通单元习作要注意的内容
1. 关于“写清楚”和“写具体”
对于写人写事的文章来说,写清楚就能围绕一个事情,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大体清楚明白就可。写具体是在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表达和立意的需要,再对经过的某些重点过程详细地描述。
2. 高年级写人习作的要求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在中年级写人的基础上,结合一二件具体事例写出特点。习作前,可引导学生回忆《将相和》一课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两个的特点是从三个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写人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
3. 缩写故事
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是“缩写故事”,引导学生将较长的故事缩写成简短的故事。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学习缩写的方法。例如:缩写故事时,主人公的基本情况等重要信息不可遗漏,可以通过摘录重点词的方法直接提取;关键情节适当概括,过程不必详细展开等。
4. 学列提纲
第四单元的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范例,从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等方法构思自己的习作提纲。学生第一次列提纲,有可能会眼高手低,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同学间相互提修改建议。
(二)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1. 精读课文的指向的不是阅读理解,而是从阅读中学表达。
作为普通阅读单元中的课文,《太阳》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但作为习作单元中的《太阳》,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太阳的特点,而要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并学会运用。
2. 习作例文定位要正确,使用要适当。
习作例文,不等同于略读课,这应该是所有老师要达成的共识。习作例文既可以在习作前指导习作时,也可以在学生习作完成后,评讲学生的习作时用。
3. 准确定位各板块意图,灵活处理各板块的关系。
教学时,要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必须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例如,“初试身手”即可以与精读课文相结合,也可以与大习作相结合。
(三)习作教学的建议
1. 习作课的课堂结构要合理,要压缩作前指导,重视过程性指导。
课堂上,要压缩指导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让给学生动笔写,写完以后再交流讨论,进行修改。其次重视过程性指导,例如习作单元中的“初试身手”,就是先让学生试写一两段,教师再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既有针对性,学生继续写单元习作又能够落实到。
2. 落实修改和交流环节,形成自主意识。
学生先自我修改,再和同伴修改,修改时,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避免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
❽ 如何教好语文统编教材
1
减轻使用统编教材带来的压力
统编教材改动比较大,老师们拿到新教材,看到许多课文是新的,体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这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所以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开使用的步子应当稳一点。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学就来个天翻地覆。使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这是时代要求,大家对语文教学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进教学。
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那并不符合事实,别把语文老师弄得“灰头土脸”。其实我们就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要尊重历史,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有所发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校或者班级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与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让我们的教学更上层楼,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这需要时间,不可能靠几次培训就解决问题。
❾ 如果要你编写小学语文教材,你如何选择课文
传统选法,鲁郭茅,巴老曹。这都是大师级的。我60后的人,我认为还选这些。别人服气。选新的,别人不服气。
❿ 语文课本一般是怎样创作的用word还是什么
乐的气氛中过去了,真是开心的一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课文,还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还加强了我们的表演能力!
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但是,通过努力解决困难也是一种快乐!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既有趣又有点难度的数学题,我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去请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非常有兴趣与我来讨论。通过一番激烈的,热火朝天的探讨后,我们终于找出了正确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我觉得学习真是一种乐趣,当我解决了困难时,我很自豪,我爱上了学习!
我喜欢上科学课,学习科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