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用语文的诗句来表达加减乘除
1、语文的诗句洛中偶作可以永安里代表加号,诗人历数自己入仕后的十五年经历,计六个数字,和数为十五点五。
2、游悟真诗一百三十韵代表减,诗作实列出两个算式:51-37=14、14-6=8。
3、对酒可以代表乘,此诗则用一年的月数乘以年数,算式为12×3=36。
4、曲江早秋可以代表除,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则是一道用除法得出最后结果的混合运算题。
❷ 为什么1加1大于2,100减1等于0 不是脑筋急转弯哦! 要从语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1加1大于2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死板,要灵活,能把一件不值钱的物品转换为有价值的物品.
100减1等0是告诉我们做事要仔细仔细,在仔细,不能马虎,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一个意思
❸ 2的一倍是多少,二倍又是多少
2的一倍是2.2的2倍是4
你的理解应该是比2大一倍的是4,或者说成2的倍数是4.如果有地方说2的一倍是4那是生活化用语,纯粹乱说不科学的.如果单独问2的一倍,就是2乘以1,是2.
2的倍数有2,4,6,8等等。
末尾数字是0,2,4,6,8中的其中一个,并且不是0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因为2的倍数一定是一个偶数,偶数是指能够被2所整除的整数。整数分为两类,一类是偶数,一类是奇数,奇数一定不是2的倍数。倍数的定义是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合集是无限集。
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应用题,这道题目里面有整数倍数关系,也有不是整倍关系。
如果光从文字来理解题目意思可能有点困难,毕竟是两个班,各有两种练习本。我们之前说过做这样的题目,最好用画线段画示意图来帮助我们理解。
之前我们也说过,一般是以较小的数作为一个参照,把它当作1份。
我们先从语文练习本开始。题目说一班的练习本是二班的3倍,那么我们把二班的语文练习本的数量当成1份。根据题目意思可以画一个线段示意图,通过线段图,我们很直观的可以发现一班和二班语文练习本总共是4份。把96个练习本,平均分成4份,那么我们可以很轻松地算出每一份是多少。
这个直接可以套用和倍公式:较小的数=和÷(倍数+1)
这样算出来的是二班的语文练习本的数量。一班的数量就相当于总的语文练习本减去二班的,或者说直接是二班的数量的3倍,这个就整数倍的比较简单一点。
然后我们看下两个班的数学练习本各有多少?
同样我们再画一个线段图,二班数学练习本是一班的4倍还多3个,那说明一班的数量是比较少的。此时我们把一班的数学练习本数量看成1份。那么二班的就是4份,另外还多3个,他们总的数量是153。
也就是说如果是5份的话相当于153-3=150。每1份就是一班的数学练习本的数量,那二班就直接用数学练习本的总数减去一班的数量,或者可以根据4倍多3个这个关系算一下。
此时运算不没结束,因为题目说的是一班比二班少买了多少个练习本?那么我们需要将两个班级的语文练习本和数学练习本相加,然后进行比较。
二班语文练习本:96÷(1+3)=24(个)
一班语文练习本:24×3=72(个)
或96-24=72(个)
一班数学练习本:(153-3)÷(1+4)=30(个)
二班数学练习本:30×4+3=123(个)
或153-30=123(个)
一班总数:72+30=102(个)
二班总数:24+123=147(个)
147-102=45(个)
答:一班比二班少45个练习本。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能画示意图的尽量在草稿上画下图,花的时间不多,但能帮助我们迅速地理清这种不是整倍关系的题目
❹ (2,5] [2,5),[2,5]几个区间,如果不用数学语文,用口语化表达的话怎么表达比如,2到5之间包括2,5么
(2,5]:区间2到5左开右闭(不包括2包括5)
[2,5):区间2到5左闭右开(包括2不包括5)
[2,5]:2到5闭区间(包括2和5)
❺ 语文的表达方式有那些,表现手法有哪些,文言文中的句式有哪几种
有以下五种:
1、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1)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③选材剪材;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拟物、夸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