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语文三字经怎么教

小学语文三字经怎么教

发布时间:2022-08-20 08:30:48

1. 如何引导幼儿诵读《三字经》

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如何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自觉进行诵读呢?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被动养成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的儿童。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时期,他们地学习方法主要是“耳濡目染”,他们非常善于模仿学习。这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诵读的环境。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孩子的面前诵读经典,不管他听不听,都要坚持诵读下去。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孩子也就模仿会了,也就能“脱口而出”了。你往往只要提一个字,他就会自己背下去的。如果,能有相关经典的诵读录音,平时反复地放给儿童听,效果也是很好的。最好是家长带诵,录音辅助,这样全家都可以感受到道德的真谛,都可以同时接受道德修养地教育,其效果会更好! 。
2.主动引导法。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稍大,具备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儿童。对这些孩子地教育,家长、老师可以先和他们交流,给他们讲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自己必须要加强道德修养。然后,再告诉他们经典诵读的方法,并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诵读。由于他们自己已经接受了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观点,所以,他们也就能够自觉地进行诵读了。
同时在引导儿童进行经典诵读时,要注意:
1.要寓教于乐。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诗歌、绘画等形式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儿童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2.不要强求对经典原文的理解,会诵会背即可。为什么呢?请看下面两位专家的观点。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陶梅生说:经书中很多内容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当中,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变成孩子熟悉的生活中的东西,则更符合孩子认知的规律,古时的孩子也是到了五六岁才开始接触经书的。两三岁的孩子应该训练表达能力,而孩子到了七八岁,正处于机械记忆的发展期,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篇章,一方面能够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对其文字能力、理解能力也会有提高促进的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申荷永说:读经运动本身并不强调理解。中国汉语是形音义结合的特殊的语言系统,经书或者唐诗宋词有音调、节奏,念起来琅琅上口,孩子读起来像唱歌一样,他可能会觉得好玩、会产生兴趣,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另外,大家不用把这件事情看得太严肃。两三岁的孩子唱个儿歌没人会觉得奇怪,但是在大人眼里经书比较严肃,幼童去读经就好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引发了很多讨论。而孩子本身可能是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游戏。所以如果不是强迫孩子硬背,也没有发生干扰孩子口语发展的问题,能够让孩子在读经的气氛中被潜移默化,我个人还是怀着比较宽容的接受心态的。
在家庭中进行儿童经典诵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孩子的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氛围。
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在北京的四合院,每到傍晚晚饭后,大人小孩都会聚集在院子里,小朋友在中间整齐地坐着,声情并茂地诵读着《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而家长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围在旁边,微笑地看着读经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记忆经典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起来更轻松;有这么多小朋友一起念,读的更来劲!而且,孩子们也会暗暗地较劲——“这一段他会背,我怎么不会背?”于是在其他时间偷偷地背,自发地背。如果孩子能这样的话,家长还要担心什么?
当然,现在很多居住在都市里的孩子,和周围小朋友一起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晚上,一家子围在一起,爸爸读一句、妈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每天如此。这是一个难得的父母与小孩交流的机会,大部分孩子都会很珍惜这一段和父母一起“读经”的时光的。
第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迫。
孩子只要反复念,自然就能背诵下来。反对强制,反对把“经典诵读”当成一门功课来进行。要让孩子知道,读熟了经典,以后学习会轻松很多;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读经的时候,爸爸妈妈才肯定陪伴在身边;要让孩子知道,把整一篇的《弟子规》,《论语》背下来,自己会有多大的成就感,而父母是多么的骄傲!
第三,要持之以恒。
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避免有尝试的心态。要知道,孩子是否能坚持下去,最关键的要看家长。家长能坚持下去,孩子自然能坚持下去;家长坚持不下去,孩子自然会放弃。很多家长说自己很忙,抽不出时间来陪孩子诵读经典,其实都是借口!试想一下,难道爸爸妈妈的其中一个在一天里连5分钟都抽不出来吗?除非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 第四,不要跳章、不要跳节。
教孩子背书,得记住这条原则,尽管一路读下去。诵读的顺序,我建议如下:如果孩子没有接触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儿童蒙学读物的,可以从这几本开始诵读。《论语》是中国的一本奇书,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论语》一定要学。王财贵在讲座里提到先学《论语》,是针对台湾儿童的,由于台湾的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了一些《弟子规》、《三字经》这些蒙学读物,有了一定的基础,那才能开始读《论语》。而我们大陆的很多小孩子都没读过一本经典,一开始就学《论语》不大妥,所以大陆小朋友在学《论语》之前要先学一些蒙学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等,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来学《论语》就不一样了。
还有,《唐诗宋词》是给小朋友“背来玩”的。因为唐诗宋词的韵律感、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在小朋友背其他经典觉得“有点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唐诗宋词来读,调节一下心情。 关于英文的经典,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给他听,不给他读。要知道,如果当孩子以后在中国的学校里学英语时,他所接触的英语就是“中国口音的英语”了!到时,想改过来就难了! 所以,学英语,越早越好,把英文朗诵CD当成背景音乐给孩子听,让孩子从小就听口音最纯正的英文朗诵,让孩子从小就听最经典的英文着作!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出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孩子不想说一口纯正的英语都难!知道美国的小孩为什么三岁就会讲地道的英语吗?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循序渐进。
儿童的背诵速度,将在三个星期后明显加快,因此可采取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页,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 这是一般的教学要求。条件是每天要诵读15-30分钟。 当然,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学业非常重,要完成当天的功课一般都要到晚上十来点钟,比较辛苦,基本上没什么精力做其他事情了(当然,关于孩子的学习效率问题,我另有文章阐述)。但这并不等于不能抽出一点时间来诵读经典。再没有时间的,至少每天也可以挤出5分钟时间吧;记忆力再差的,至少每次也可以熟读或记忆三两行文字吧!
速度慢一点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每天都要抽5-10分钟时间来读经,一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不要放弃! 还有,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儿童的学习潜能、吸收力和记忆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只要家长及小朋友能坚持下去,过半年之后,自然会初见成效!

2. 怎样才能快速地背好三字经和古文啊

1、 注意力集中。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挠,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 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中的错误得以纠正,遗漏得以弥补,使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这比单一默读的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来缩短记忆过程。或者采取编提纲、记笔记、做卡片等方法来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来记忆重难点和学习材料,效果要好得多。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只有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以上介绍的10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的核心可以归纳为:培养兴趣、集中精神、掌握规律和方法、讲究科学原则。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兴趣和集中精神主要体现在上课上。那么上课该如何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自主性呢?一是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使自己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愿望,并强行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时刻提醒和鞭策自己去完成任务;二是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坚强的意志与外界各种干挠作斗争,达到充耳不闻、闹中取静地超我意境。
掌握规律和方法、讲究科学原则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这个学习过程有三步:一是预习,二是上课,三是复习。预习是了解自己,主要是了解自己的不懂之处。
你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标志来标明这些难点。上课除了把握老师所讲的重难点之外,还应该针对自己的“空白”,敢于质疑。讲课不应该只有教师的讲,还应该有学生的问。笔记不要面面俱到,因为老师的备课肯定有个重难点,所以学生的笔记也要有个重难点。上课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超强度的脑力活动。做到各种感官一齐“运动”,亦即心到、口到、眼到、耳到、手到。各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对于提高大脑工作效率极为重要。复习的作用在于“查漏补缺”。根据个体的情况,自己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计划的主旨应该是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怎样才能增强记忆力?

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生活中有些记忆不需要人们长期保存在头脑中,有些东西要求我们记忆一个特定的时间,在此之后忘却也无妨。而有些东西则需要长时间地保持在我们的脑袋里,边学边忘,丢三落四,会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闹出笑话。平时我们说增强记忆力,就是指增强这种长时记忆的能力。
看看记忆的反面:遗忘。遗忘是怎样产生的?有两个原因:一叫消退,就是你记了某些知识,但不经常去回忆,那么它在脑子里的印象就会〈购买相关产品请到*虹*来*商*城*〉逐渐减弱,以致最终消退掉,就象纸上一团墨,不经常涂,时间一长就会泛淡、变白一样;二叫干扰,就是脑子里记的东西太多了,常相互重叠、相互混淆,要想回忆清楚某一个问题,一下子很难找到,往往经过反反复复的苦想才能想起来,或者想到一点儿。
力既是天生的,又不全是天生的,人们主观努力不同,记忆力也有好坏之分。
力首先要处理好“记”与“忘”的关系,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英语教学,“记”与“忘”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矛盾,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我在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供参考。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学习,学生要学大量的生字,一般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当天教的生字,采用一个生字最少写二行,或者要抄写一页来迫使学生记住。学生写字的时候教室里是静悄悄的,只有沙沙的写字声。我也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记字。有一次,我见学生都在认真的写字,心中很安慰,就悄声问一个学生:“你写的这个字,念什么?”该学生却回答不上来。我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困惑,学生在写生字的过程中,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写上,手只 是在机械的运动,而大脑没有运动,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大脑的记忆规律,既没有去记,更谈不上遗忘,而记忆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上的,这样,学生的记忆水平肯定提不高。于是,我改变了教学方法,一是改少抄写的作业量,所教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8个);二是改变书写顺序,用竖写的方法完成作业。先写第一行第一个字,接着写第二行第一个字,一直写到最后一行第一个字,再从第一行第二个字开始写;三是打破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在写每个生字前先轻声念二遍后再写;总之,在写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三步同时进行。第一遍在读写时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可能比较模糊,会遗忘,这是正常的规律,有忘才有记,当学生写完八个生字,都记住了。在7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所教的学生,学习最轻松,学的基础也很扎实,学生考试班平均总是名列前茅。
的记忆能力,还要掌握大脑的活动规律,有五大规律:一是始动调节,要让学生克服人体的“惰性”,掌握学习的内容由简到难;二是优势法则,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三是动力定型,教育学生多学多练,“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四是镶嵌式活动,学习内容,性质或形式要交替进行;五是保护性抑制,学习一小时左右,应当休息片刻。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必须重视大脑活动的五大规律。
五大用脑规律之外,在一天中学生的记忆力也有差别,在一天中人的记忆力最强的时间是晚餐前一小时左右,所以要动员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来背诵课文、公式、单词,以增强记忆效果。

3. 怎么样才能给小学生讲解好“三字经”

最近我也在研究《三字经》,觉得学点这个挺好的,能让自己心静下来,而且里面的情节小故事很有趣,我是对着译文背诵的。既然您是教小孩子,就只能先让他们背诵,背诵后再给他们解释,可以加点自己的想象,尽量把故事讲的通俗易懂,有声有色~~

4. 请问有没有完整的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   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人之初——不知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1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5. 如何教幼儿学好三字经

家长每天可以安排教孩子半小时,每次十来分钟,比如早上可以让孩子听童声朗读、歌唱并有音乐伴奏的《三字经》磁带,下午可以诵读,晚上可以播放有画面的VCD《三字经》等等;学习形式要活泼多样,学习时间要少吃多餐。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用毛笔将《三字经》写下,贴在四周墙上,或者用电脑打下粗体字,让孩子认字并做整句或整段的拼合游戏。

6. 《三字经》怎么背

先熟读,再背诵。

大孩子可以把事件的脉络记下来,再配合熟读。

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先听语言,反复听,因为这个《三字经》比较有韵律,所以像听歌一样,多听几遍就会记住很多了。

7. 三字经怎么学

《三字经》全文如下:

作者: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着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着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8. 国学课教案《三字经》

链接:https://pan..com/s/1MFqJL2y65p8JVQoxqmtFWw

提取码:93ma
常青藤爸爸《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本资源是由常青藤爸爸和诸葛学堂联合出品的《三字经精讲课程》的音频下载,共100讲,mp3格式,网络云网盘下载,适合4-7岁的小朋友收听。


课程目录:
第01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第02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第03讲: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三字经怎么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5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3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8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8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1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4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3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4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8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6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2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4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4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8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2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5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70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