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考取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考取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需要经历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以及最后的现场认定三个过程。
笔试包括两个科目,分别是《小学综合素质》和《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面试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需要分科目进行,考察小学语文的相关内容。
B. 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您好,闽试教育为您服务
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还没公布,具体可参考2014年的小学语文考试大纲进行复习,现将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整理如下,更多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及真题资料下载请访问闽试教育官网。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考查考生对应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3.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
(考核的能力要求分六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鉴、F创新。见附录1)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汉语拼音、字、词、句
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能力层级:A、C)
2.正确读写《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汉字3500个,辨别和纠正错别字。 (能力层级:A、C)
3.掌握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构字方法等。 (能力层级:A、C)
4.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 (能力层级: C)
5.积累丰富的词汇,正确理解、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评鉴其表达效果。(能力层级:B、C、D、E)
6.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C)
7.掌握常见的修辞格,评鉴其表达效果。 (能力层级:B、D、E)
(常见修辞格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衬托、对比等。)
8.正确修改常见病句并作分析。 (能力层级:C、D)
(常见病句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表意不明、重复罗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等。)
9.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C)
(常用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间隔号、书名号等。)
阅读
10.熟记指定古诗文,正确默写指定篇目(见附录2),能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读物,了解内容。 (能力层级:A、B、C)
11.把握关键词句,体会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层级:B、E)
12.正确划分文章(含诗歌)的段落或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归纳文章(含诗歌)主要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能力层级:D)
13.正确评析文章(含诗歌)的写作特点、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能力层级:B、D、E)
14.分析和评价文章(含诗歌)的思想观点。 (能力层级:D、E、F)
15.能从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能力层级:B、C、D)
写作
16.按要求和提示写记叙文、议论文、常用的应用文(含说明文)、演讲稿等。 (能力层级:F)
(二)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见附录3)
中外文学史
1.正确掌握古今中外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史上标志性作家、作品。 (能力层级:A)
2.正确理解和分析古今中外着名文学作品(片段),包括内容、主要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 (能力层级:D、E、F)
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3.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能力层级:A、B)
4.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语言的性质和功能、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相互作用、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汉字性质和特点、汉字的演变、词义的古今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等。 (能力层级:A、B)
5.正确应用现代、古代汉语,包括:分清多义词和同音词、辨析同义词、常用虚词的用法与辨析、古文的翻译等。 (能力层级:A、B)
6.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汉字的基本知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律、汉字规范的要求、成语的特征等。 (能力层级:C、D)
文学概论
7.掌握文学的起源、性质、作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鉴赏。 (能力层级:B、C、D、E、F)
儿童文学
8.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儿童文学、童话、寓言、儿歌、儿童小说、儿童科技文学、儿童戏剧等。 (能力层级: A、B)
9.掌握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童话和寓言的艺术特征、图画文学的作用和艺术特征、中外儿童文学的特点等。 (能力层级:C、D)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
1.正确理解和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包括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以及“附录”的内容要求,包括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 。 (能力层级:A、B)
2.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根据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和学情合理运用。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及其特点与功能,包括: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 (能力层级:A、B、C、E)
3.根据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教材内容及教学案例主要取自第三学段)。书面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运用教学方法、使用媒体手段、设计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学活动、课堂提问、组织讨论、课堂作业、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教学案例评析要求依据语文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及其教学效果等进行评析,做到有理有据。 (能力层级:C、D、E、F)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教学设计、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写作等。
2.内容比例:语文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约占60﹪,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占40﹪。教学案例取自第三学段(5-6年级)教学内容。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附录1 能力要求六个层级说明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记忆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应用 指对知识的使用,是以记忆和理解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使用和教学技能的运用(如教学设计)。
D.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如教材分析、案例分析),是在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E.评鉴 指根据标准对阅读材料等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高一级能力层级。
F.创新 指重组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模型或结构(如写作);探究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探索适切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等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附录2 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中推荐背诵的优秀古今诗文:
1.背诵、默写1-6年级古诗文75篇(具体篇目见“课标”第35-38页)。
2.背诵7-9年级古诗文61篇(具体篇目见“课标”第38-41页),其中要求默写的篇目有:《论语》12章、《孟子》三则、《观沧海》(东临碣石)、《饮酒》(结庐在人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望岳》(岱宗夫如何)、《春望》(国破山河在)、《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等篇目以及《出师表》等名篇中的名句。
附录3 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
1.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诗经》(《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君子于役》)
屈原《橘颂》
孔子《论语》(节选)
孟子《孟子》(节选)
司马迁《项羽本纪》
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王勃《滕王阁序》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维《使至塞上》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蜀道难》
杜甫《望岳》《登高》《江南逢李龟年》
韩愈《师说》《马说》
刘禹锡《陋室铭》
白居易《长恨歌》《卖炭翁》
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
杜牧《江南春绝句》《泊秦淮》
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欧阳修《醉翁亭记》
柳永《八声甘州》
王安石《伤仲永》
苏轼《水调歌头》《前赤壁赋》
李清照《声声慢》
陆游《卜算子·咏梅》《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文天祥《正气歌》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施耐庵《水浒传》
罗贯中《三国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
吴敬梓《儒林外史》
曹雪芹《红楼梦》
2.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鲁迅《祝福》《阿Q正传》《朝花夕拾》
郭沫若《女神》
矛盾《子夜》
巴金《家》《春》《秋》
老舍《茶馆》《骆驼祥子》
《艾青诗选》
《革命烈士诗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孙犁《荷花淀》
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
梁实秋《雅舍》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钱钟书《围城》
杨沫《青春之歌》
舒婷《致橡树》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莫言《红高粱》《透明的红罗卜》《生死疲劳》
阿城《棋王》
林清玄《心灵上的百合花》
余光中《乡愁》
铁凝《哦,香雪》
王安忆《长恨歌》
贾平凹《腊月·正月》
3.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塞万提斯《堂·吉柯德》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雨果《巴黎圣母院》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托尔斯泰《复活》
高尔基《童年》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罗曼·罗兰《名人传》
海明威《老人与海》
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
法布尔《昆虫记》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一千零一夜》
4.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克雷洛夫寓言》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埃克多·马洛《苦儿流浪记》
约翰娜·斯比丽《小海蒂》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叶圣陶《稻草人》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冰心《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洪汛涛《神笔马良》
金波《绿色的太阳》
C. 五年级的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五年级的语文试卷分析,欢迎大家参考!
小学2011年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重基础、覆盖面较广、实而灵动的试卷。此次语文水平测试镇应考学生377人,实参加考试学生数377人,参考率100%,平均分82.7分,及格率95%,最高分:97分,最低分28分。这次期末测试试题,基本上反映出了我乡的水平。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习作的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下面作具体分析:
一、试题评价
这份语文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学科发展目标与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诊断与导向作用。归纳起来,全卷由“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写作”五部分组成。满分为100分,其中基础知识占30分;积累运用占18分;阅读理解占20分;口语交际占2分;习作占30分。其突出特点如下:
1、注重基础知识试题主要从汉语拼音、字、词、句、古诗句,谜语、学习习惯、写作基础等方面命题,广度上,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覆盖面较广试题从汉语拼音到语言积累和阅读习作,从课文到词语和口语交际,从课内到课外,识记到理解应用等均有涉及。既有考察学生规范拼音(第一小题选择正确的读音、第二小题读拼音写词语),又有考察学生知识面(课内阅读中师父的选择),既有考察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形近字、同音字的组词,第二大题选词填空:仰望、眺望、瞻仰、浏览),又有考察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第三大题中的口语交际)。
3、试题实而灵动这份五年级语文试题能做到实而灵动。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题目,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努力在有限的题目中拓宽学生的空间。如第四大题“阅读理解”中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注重写作技能的培养如第三大题“积累运用”新闻报道的特点的填空。此外,试卷还非常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第三大题中的.口语交际“班上有同学过生日,同学们要不要送礼?说一说你的看法。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理想的答案,积极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卷面成绩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和口语交际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习作部分次之,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
基础知识:28分,最高分28分,最低分0分。这部分问题不是很集中,但个别学困生丢分还是相对较多,应引起重视。第二大题,2、”今天的教室不可能不是张杰打扫的。“(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正确答案:”今天的教室一定是张杰打扫的。及其他答案“有的学生在回答时没有改成肯定句式,而是写成”今天的教室可能是张杰打扫的。“之类。说明这一部分学生并不理解”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的目的。
积累运用:20分。最高分20分,最低分0分。第三大题错字较多,默写也不好,即强化记忆性知识掌握不好。说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有些知识需要理解记忆,有些知识还是需要强化记忆的。
阅读理解:20分。最高分19分,最低分0分。在第一段阅读中,丢分率31.4%,在第二段阅读中,丢分率29.7%。第一个阅读出自课本,丢分率有点高,因此对于重点课文的解读还应加强,特别是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词语应格外关注。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力度,把文章吃透、解细,力争把弱项便强项,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学生感悟文章的能力。
口语交际2分,最高分2分,最低分0分。76%左右的同学能得满分。
习作:30分,最高分30分,最低分0分。65%学生写作水平还是较高的,能够按要求叙事明理,叙事清楚,观点鲜明。
三、卷面存在问题及错因分析
第一、二大题:基础知识2、看拼音,写词语。此题考查了10个生词掌握情况。学生失分率达12%。学生的失分主要集中在”裸、膊、镀、宇、魄“等几个容易写错的字上,原因是由于平时练习时就很容易写错。学生辨析不准,教师平时纠正、强化不太及时。看来教师今后教学生字新词时不能只抓住重点词语,对易错字乃至常用字也应重点教学。
3、组词。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形近字辨析组词造句的能力。学生失分率为8%,情况较好。部分学生对”躁、燥“两个字的组词错得较多,原因一是学生对这两字了解不足,字与义不能对应,二是教师虽引起了重视,但没有到位,苦于没有好方法记住字形,使学生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
4、写成语。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学生失分率为11%,情况较好。主要是错在描写”语言表达“的成语,有4%的同学含糊不清;概述寓言故事的成语,有6.8%的同学写成成语故事的成语。教师讲解及复习时要讲清、要强调。
5、选词填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情况。学生失分率为2%,情况良好6、按要求写句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里面涵盖了修辞,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等的检测。学生满分占20%,失分率仅为9%,情况良好好。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这块,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透,使学生掌握要领,更要在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加强,适当向课外拓展。同时教师自身在这块也应加强提升,因为答案是多样的。
第三大题:积累运用此题为是教材中的积累内容,有积累的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准确,书写正确率低,失分率也为25%。原因在于学生对该识记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对人物的认识单一,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人人过关同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名人第四大题:阅读理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试题选了一篇课内阅读《二泉映月》,一篇课外短文《蚂蚁和蟋蟀》。
课内阅读:一是对词语体会不精准,如师父的父好多同学选择成傅,二是”二泉“指的是什么?没有一人能答出。从中可以看出老师解不到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认真。又如像写近义词一题,17%的同学不理解倾诉的意思,因此答案是不沾边际。
课外阅读:满分40人,0分1人。错误较多的是在文中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大多数同学只是划出中心句来替代。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D.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哪些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语文自然就能学好了。
E. 语文阅读理解考察什么能力
你好,我是速读协会会员,很高心为你解答。
1、阅读能力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语文、英语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2、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也就是练习快速阅读(速读),其次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多练。阅读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最终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站》,《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我自己练习过的,用正式软件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15-30个小时,阅读速度差不多能提高5-10倍的。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
3、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特别阅读记忆差的,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F. 小学语文选词填空技巧
第一,足够的词汇量,以及对这些词汇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 语文词汇散见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广泛的阅读和细心的积累可以提供帮助。
第二,精读文章的能力。 读一篇文章不仅仅要读懂内容,还要读懂文体、结构、技巧、主旨。不能总是让自己成为读者,而应该从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说了什么,他怎么说的,他用了哪些技巧,他想表达他对于世界的什么认识和观点。
第三,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掌握语言基本词汇和特点,读懂浅易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古人的观念和追求。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追根溯源,才能传承发展。 第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足够多的古诗文,对古代知名作家有基本的了解。 凡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最好能熟读成诵,理解深刻,经久不忘。对于知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最好能读一下相关传记。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其作品,另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第五,观察、体验、阅读、思考、表达是一体的。 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不可能有对世界的感性认知,没有广泛的阅读不可能加深对世界的理解。这里的广泛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哲学、心理等方面的着作都可涉猎,他们不仅可以增广见识,还能提供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是我们表达的基础。没有对这些问题的个性化思考就只会人云亦云。
小学语文选词填空考试考查的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而是对整个语文能力的综合考察。没有体验、阅读、思考,空洞的表达是打动不了人心的。选词填空虽有技巧,但一切技巧的前提是实力的提升。
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主要考查什么内容
小学语文期末卷大部分是考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注意复习课本上的字词,解释等基础知识;其余的都属于一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如果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注重练习,应该问题不大;还有就是发挥问题,期末考试普遍不会很难,放轻松些,尽全力做好复习,没问题的!期末卷前面是基础题,像基础题一般都是课本里有的,只要认真复习就没问题。再下面就是阅读,这个要考的就是你的理解能力,答案短文里应该有,有些是短文里的内容改一改。最后是作文。作文有两种 1是给你内容,题目自拟。 2是题目给你,写内容 。 1的话你要看清楚题目,到底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这样题目写对了分数就不会丢了 2的话比较简单 就在同步作文里每单元记一篇就没问题了。 内容丰富一点,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要好。监考老师改这么多的试卷和作文来不及的,所以他们会浏览一遍,不会很仔细地读。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这样就扣得不会太多。
我就是五年级刚考完的,今年大考6面,别的挺简单就阅读比较难。一般题目不会太难的,几乎都是试卷里出过的。主要看你自己,还有平时上课的认真程度。做好复习工作,不会考太差的,放轻松!1生字词
2课文内容
3阅读短文
4作文
就是这四大模块。
我们一般考书上的内容,阅读一篇课内,一篇课外。基础知识,上课认真听了就行
H. 小学语文选词填空考查学生什么能力
该句一定是过去时、词汇和习语的掌握程度、灵活性大,那么C就是正确答案了.再如,D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完形填空题是通过阅读考查学生语言知识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测试题,它是介于单项填空和阅读理解之间的一种题型.它是既有对语法规则。如果自己的判断和答题有完全吻合的,如,做这类题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经验法,就可以逐步填空,句法方面的。殊不知; 1、和阅读理解几种题型,一般来说. at B ,这说明答对的把握性极大,就说明所选答案不正确.对这样的填空应该认真推敲,作为不及物动词的wait 也可单独使用,就意味着所选答案没有问题,先把A和B 排除掉,又有对文章内容的通篇理解,有时被其他的词隔开,习惯用法。 熟悉这一习惯用语的同学,其他三个都不合适是错误的,能这样一眼判对的题通常很简单,但其意思是"闲逛"当然不能用,文章后面所给的选择答案可分为三类,但是,意思也正确。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考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分析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要做这类试题.让我们探讨下列方法.Hung Hang是动词原形先排除C,还要考虑到句子的结构,让我们来分析几个例子,把拼错的D 排除.hunged C,C和D拼法不同.认真核对,进行调整; 1,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语法结构是否正确。 He a letter three days ago选择填空题是一项综合性试题.or C,尽量使选出的答案既符合语法又符合原文的意思. 3,但从全文看又不可取. 2,如果审题不仔细也会答错:He borrowed a lot of books on the radio his uncle ;三是语法正确。 二。要做好这类题有以下几种方法.hang D. A,这句应选at才对: He the picture on the wallof the classroom. A.hanged B,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由一个句子来概括,检查所填文章意思是否连贯,因为完形填空题里所给的大多数选项填入单句后都可成立。 语言知识填空题实质上是单项填空题,甚至隔得很远,有词法方面的、recieve C received D recieved 从three days ago 看出,而意思不对,情节合理.Of 因为wait for是一个固定搭配的短语。 这是做选择题的重要方法,首先应把文章通读一遍,语法结构正确,一般来说,固定搭配和词类的功能,for 很容易被选出来;一是语法正确,类型多种多样,二是意思正确、习惯用语法 。 初看试题就试着判断该填什么、找主题句. 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逐步填空. 了解文章大意之后,hanged虽然是hang的过去式,供选择的答案常有四个.瞻前顾后、习惯用法和词语搭配的考查,一下就会想到这里该填from.receive B,很简单的题、排除法,分为语言知识填空,了解大意. 做完行填空时.通读全文。它具有知识的覆盖面广,如果意思连贯,它主要用来检测学生语法,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概内容、综合性强等特点. A,排除B。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它们的内容相似。 某些习惯用语并非几个词语紧紧相连 ,其中至少有一个或两个易与正确答案相混淆,适当调整. 在填完所有的空格后。 一,如My mother was waiting at the bus stop、干扰性强,情节是否合理.in D、完形填空。可涉及到英语知识的所有方面,语法结构有问题,如果发现个别填空使文理不通。这类题一般有四个选项,应从头至尾地再读一遍短文,但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上下文的意思,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 三,千万不要读一句填一句,hang的过去式没有B的写法,而语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