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内容是什么
1、《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老舍以充满京味、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俗民风画卷,
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以及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时高兴的心情,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也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课文主要描写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生动情景,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终于喝到粥时的满足。字里行间展现出了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关怀和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3、《寒食》作者为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时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则描写了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的现象。
《迢迢牵牛星》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本诗描述了牛郎、织女被银河隔断、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文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也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为唐朝诗人王建。诗的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了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夜,也表达了诗人中秋时望月而思亲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本文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本文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
“节选”则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以及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个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环境,不怕困难、乐观向上、机智坚强、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本文描写了一位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狐仙,被动物们纷纷责怪,最后因不让雄鹅飞走而被带上了天空,表现出了童话作品的奇幻想象和美妙的构思。
7、《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由这部名着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以“历险”为核心,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精彩片段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该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生动的“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单元
8、《匆匆》文章以“匆匆”二字为核心,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无奈。提醒我们:时光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会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9、《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位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本文细腻、深婉地表现了小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马诗》为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但又热切期盼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的志向。
《石灰吟》为明代诗人于谦所作,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以及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为清代诗人郑燮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以言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记叙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在法庭上镇定自若,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经过,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12、《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实际,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地对待批评以及搞好团结三个方面,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13、《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老班长崇高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也理解了“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珍贵含义。
第五单元
14、《文言文两则》
《学弈》一文描写了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完全不同的人下棋的故事。两个人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不好。故事借由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当专心致志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针对太阳什么时候离人最近的问题,两个小儿争持不下,连老师孔子也无法裁决。本文表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精神以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15、《表里的生物》讲述了作者儿时幼稚可笑的一段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当他听到父亲的怀表中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一次,父亲终于打开表盖让他看,还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的尾巴,他信以为真,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文章语言质朴,仿佛在与人在倾心讲述自己童年的一件趣事。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文提出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然后以科学发展史上的3个代表性事例,向我们证明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探究,就一定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展开丰富联想,将百年后的学生上学情形讲得十分有趣:专门的教学楼,如今的课程早已不复存在,老师都被机器人取代了,纸质书则被电子书取代,同学间的讨论都变成了独立思考等等。这一切都让读者在感到有趣的同时,也对未来和现实的学习进行了思考。
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文言文两则》 内容分别是《学弈》、《两小儿辩日》。
一、《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二、《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2)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是什么样扩展阅读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⑶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读课外书有哪些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读课外书有如下:
1、《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着,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书的原名是《Hou re》,翻译是“心”。
它的英译本是《Heart》,译意也是“心”。《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
2、《昆虫记》
《昆虫记》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译书以忠实于法文原着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
3、《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4、《骆驼祥子》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成为这个衰朽社会的殉葬品。
5、《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小说描述了英国人鲁滨孙在海难中幸存,漂流荒岛27年,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生存了下来,后来他与野人“星期五”为伴,帮助一名遇水手叛乱的船长,夺回船只,重返故土的故事。
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是《文言文两则》,内容分别是:
(1)《学弈》的内容是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白话译文: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2)《两小儿辩日》的内容是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21为汝多知乎?”
白话译文: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4)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是什么样扩展阅读:
《两小儿辩日》的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编着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两小儿辩日》即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此文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
⑸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1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2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⑹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部编版怎么辨别是不是盗版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你到那个固定的义务教育书网址上找他们就不是盗版。
⑺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哪些
一单元 乐趣
《养花》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
二单元 遗迹
《长城赞》 《索桥的故事》 《我站在铁索桥上》 《白鹤梁的沉浮》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三单元 珍惜
《可爱的中国》《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城市的标识》
《吾腰千钱》 《爷爷的毡靴》
四单元 生命
《野草》 《琥珀》 《人生礼赞》 《生命奏鸣曲》 《孟子语录》
五单元冲突
《寓言二则》(《矛与盾》《鹬蚌相争》) 《小抄写员》 《大自然的秘密》
《我看见了大海》 《甘罗十二为使臣》
六单元 英雄
《你,浪花的一滴水》 《金色的鱼钩》 《白衣天使》 《苏武牧羊》 《南沙卫士》
七单元 科学的精神
《当代神农氏》 《一个这样的老师》 《詹天佑》 《床头上的标签》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八单元 告别童年
《我们上路了》 《学步》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万岁,母校》 《童年的朋友》
⑻ 求《语文六年级下册》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语文六年级下册》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V6_tIfKUvDTirzYBZmRhfg
⑼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电子书12月是什么
是书出来的日期
《语文六年级下册》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共12册,本册为最后一册。本书共六单元。
⑽ 六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人教版目录
1.文言文两则..............2
学弈
两小儿辩日
2.匆匆....................4
3.桃花心木................7
4*.顶碗少年..............11
5*.手指..................14
口语交际·习作一.........18
回顾·拓展一.............20
------------------------------------
6.北京的春节.............24
7*.藏戏..................30
8*.各具特色的民居........33
9*.和田的维吾尔..........37
口语交际·习作二.........41
回顾·拓展二............42
------------------------------------
10.十六年前的回忆........46
11*.灯光.................52
12.为人民服务............55
13*.一夜的工作...........59
口语交际·习作三.........63
回顾·拓展三.............64
-----------------------------------
14.卖火柴的小女孩........67
15.凡卡..................73
16*.《鲁宾逊漂流记》
梗概.....................79
精彩片段.................81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86
精彩片段.................89
口语交际·习作四.........95
回顾·拓展四.............96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00
19*.千年圆梦在今朝.......105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10
21*.我最好的老师.........114
口语交际·习作五.........118
回顾·拓展五.............120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122
成长足迹...................123
依依惜别...................135
-------------------------------------
1.七步诗.................144
2.鸟鸣涧.................145
3.芙蓉楼送辛渐...........146
4.江畔独步寻花...........147
5.石灰吟.................148
6.竹石...................149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50
8.已亥杂诗...............151
9.浣溪沙.................152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53
--------------------------------------
1.养花...................154
2.生活事多么广阔.........156
3.中华第一龙.............157
4.狱中联欢...............159
5.名碑荟萃...............164
6.琥珀...................165
7.智慧之花...............168
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171
9.给外地亲友写信.........172
------------------------------------
生字表...................173
标*的是略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