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是什么意思
大雁是候鸟,秋天一到,大雁就要往南飞,去温暖的南方过冬,大雁在告诉人们秋到了。
这句话出自《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课文通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作者:毕国瑛,女。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留校任附小语文教师。1986年调上海少年报社《童话报》编辑部任编辑。当代诗人、作家。
秋的声音一共有4种声音,分别如下:
一、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二、蟋蟀振动翅膀,“嚁曜”,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三、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风收的歌呤。
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1)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
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⑵ 孩子是什么,语文是什么,音乐是什么,白云是什么,星星是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是什么
老师是启蒙者,孩子是未来,语文是文化,音乐是心境,白云是憧憬,星星是梦想。
求
采纳
⑶ 语文是什么让人怎样这样的写3个比喻句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⑷ 小学升初检测卷语文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2分)
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3分)
A.相顾一笑 B. 三顾茅庐 C. 奋不顾身
二、词语运用。(8分)
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2分)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6、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4分)
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7、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2分)
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 。
三、句子及标点。(16分)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 。梦境如此美好,能
忍心让它仅仅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碧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10、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着名诗人。
B.“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11、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2分)
A.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B.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C.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D.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E.他出生在波兰的国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12、改句子。(4分)
A.妹妹说:“我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我吃晚饭了。”
改成转述句:
B.水平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缩句:
13、仿写。(4分)
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大自然像一首好听的乐曲,等着我们去聆听;大自然像 。
四、积累。(5分)
14、请写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叙事的诗句。(2分)
15、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猫哭耗子——假慈悲
C. 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D.隔着门风吹喇叭——名声在外
16、“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哪位诗人的?(1分)
五、课内文段回顾。(9分)
(一)“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17、这段话选自_A_(国名)童话作家_ B__的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2分)
18、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2分)
(二)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①弓缴②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注释:①援:拉。 ②弓缴:弓箭。
19、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A.诲: B.俱:
20、请翻译句子大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分)
六、课外文章阅读。(12分)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⑸ 语文是什么 让人怎么样
1、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2、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3、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4、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5、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5)语文也时尚白云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语文”的发展: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全国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从西方引进,只有语文一科,教授内容仍是文言文,称为“国文”。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冲击,小学将国文改称为国语,侧重学习白话文,中学仍称国文,以学习文言文为重点。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语文”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
1949年6月,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通用教材,叶圣陶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为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
⑹ 语文书是什么什么,让人什么什么
语文书是宝,让人爱不释手。
语文书是澎湃的大海,让人去开凿属于自己的浪花
语文书是学习工具,让人烦恼让人愁!
语文书是一座知识的宝库,让人受益匪浅
语文书是一杯芳香的绿茶,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书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让人听之动容
语文书是一幅绚丽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精彩的动画,让人乐在其中.
语文是美妙的画卷,让人大饱眼福.
语文是 动人心弦的歌曲 ,让人 如痴如醉 ;
语文是 韵味无穷的景色 ,让人 心旷神怡 ;
语文是 色彩艳丽的图画 ,让人 称赞不已 ;
语文是历史悠久的名胜,让人留恋往返.
语文是久别重逢的故友,让人难舍难分.
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语文是一本有趣的书,让人难以忘怀.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惟妙惟肖的国画,让人赏心悦目。
语文是朗朗上口的诗句,让人陶冶情操。
语文是荡气回肠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语文是典雅高贵的银盘,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粗莽凌乱的大地,让人视野宽阔
数学是奔流不息的河流,让人开拓创新
语文是通往睿智的道路,让人的思想变得成熟
语文是深不见底的洞穴,让人不知所踪.
语文是芳香四溢的花朵,让人留恋忘返.
语文是资源丰富的宝藏,让人挖空心思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一道绚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往返
语文是知识的海洋,让人饱缆风帆。
语文是学习的天堂,让人无所不知。
语文是一道金黄的田野,让人饱受眼界.
语文是一个大大的果园,让人硕果累累.
语文是一片广阔的蓝天,让人自由翱翔.
语文是一杯美酒,让人陶醉
语文是一缕春风,让人感到舒畅.
语文是一曲丝竹,让人陶醉不已.
语文是一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一幅美妙的画卷,让人身临其境.
语文是一条清澈的河流,让人心智开豁.
⑺ 语文是什么,让人什么;语文是什么,让人什么
1、语文是浩瀚无边的星空,让人冥思遐想。
2、语文是风景迷人的圣地,让人流连忘返。
3、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4、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5、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7)语文也时尚白云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语文”的语源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缩略为“语文”一词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始用者为清末大儒张之洞。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国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故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魏冰心、程其保、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大量使用“语文”一词,叶夏二人亦开始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等人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成“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