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

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

发布时间:2022-08-09 06:29:59

㈠ 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什么强

少年聪明则国家有前途 ,少年有能力则国家强大。总的来说就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出自《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所作散文。

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1)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扩展阅读:

少年中国说》也很有代表性,长短交替的句式、韵散结合的文风,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词汇、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创造,无疑是对中国古代散文使用的词法、句法系统进行了颠覆。

就文体而言,《少年中国说》融辞赋、四六、律句、古文于一炉,各体之间自由穿梭而又流利畅达,彰显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体的艺术功力。在中国文学语言、文体演进史上,梁启超的散文无疑是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的过渡形态,并直接导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方向。

㈡ 如何正确理解“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一句话真真切切的流露出,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和你那聪明的大脑才能富强,祖国未来的重担在我们肩上,如果不努力只有磕磕碰碰,最终摔在地上,而后面那些肩负着同样重担的人,他们会怎样?他们将会毫不犹豫地狠狠把你踩在脚下!革命先辈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全中国人的榜样!他们,国家领导人为了祖国而努力学习,他们从小就把少年强,则国强终身奉行!为了祖国未来发展奋斗终生!他们,做出的丰功伟绩为后人造福。再看看今天的少年们,有的喝酒,有的泡网吧,有的则终日不学习……这不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再转眼看看其他少年,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这样,才当之无愧为祖国接班人!

㈢ 少年强则国强什么意思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要青少年能聪明,有才学,国家就有希望强大富足 。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我们将把“少年中国”建设得更富有,更强盛。


少年强是一个典故,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扩展阅读




从思想上来说,《少年中国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极具批判的力度,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并对那些手握国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状态作了无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作者反复描述的“少年中国”则又寄托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同样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质。


从文体语言上来说,《少年中国说》也很有代表性,长短交替的句式、韵散结合的文风,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词汇、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创造,无疑是对中国古代散文使用的词法、句法系统进行了颠覆。就文体而言,《少年中国说》融辞赋、四六、律句、古文于一炉,各体之间自由穿梭而又流利畅达,彰显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体的艺术功力。在中国文学语言、文体演进史上,梁启超的散文无疑是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的过渡形态,并直接导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方向。


《少年中国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文字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概括,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㈣ 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意思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要青少年能聪明,有才学,国家就有希望强大富足 。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我们将把“少年中国”建设得更富有,更强盛。

少年强是一个典故,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4)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扩展阅读:

梁启超对少年强则国强的论述: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

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㈤ 少年强则国强 怎么解释

“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少年要奋发有为,那么少年中国就将豪迈崛起。

1:这句话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2:“少年”——不单指年轻人,是指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

3:当时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对“我中国”的侮辱性的称呼“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而梁启超认为:“在我心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4:中国老朽与中国少年对于民族和时代的迥乎不同的责任心。在鲜明的对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张。

5: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情怀,描绘了一幅中国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中国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5)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扩展阅读: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此文影响颇大,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风行,将“少年”一词在清末社会里变成一种时尚的革命名词,追求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竞相以“少年中国之少年”或“新中国之少年”自称。1902年南洋公学学生组织“少年中国之革命军”,而汪精卫密谋行刺醇亲王载沣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少年也已经从概念、理想化身为血肉之躯、革命的先锋、未来历史的塑造者。

㈥ 少年强则国强,如何理解

少年人是在祖国未来的栋梁,没有年轻的接力,国家谈何富强

㈦ 如何理解青年新泽国线年强则国强这一科学论断

尤以当代国人,只要每每读到“少年强则国强”这句,无不内心激动神采奕奕,大有为了国家前赴后继在所不辞。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每个中国人,谁没有这样的志向呢,尤其是那些雄心壮志的少年,哪个心中没有这样远大的抱负?但是毕竟现实太过于残酷,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后,渐渐心志泯灭,再也没有了斗志,就更不要谈什么豪言壮志了。
现如今,每天打开网站都可以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新闻,其中五化八门怪事无奇不有。这里暂且不谈别的,只说近来干部选拔的问题。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家干部似乎越来越年轻了,这本是件好事,你想年轻人有干劲,办事有魄力,面对如今社会也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初始看了这样的新闻也不觉得什么,但后来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似乎如雨过春笋到处都是,这就不让人有些疑虑了:这个国家难道真的到了十分缺少人才,而且已到了非重用某人的地步不可?
我想这个答案肯定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而且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信服的。如果拿某些人的话来说,那人的确是精明能干,非他不能选之,那么这无疑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中。梁启超在作这篇文章时,其天下大势动乱不堪,才有感而发逐成名言。那时天下的形势紧张,的确是急需要这样或者那样的人才,尤其寄托于国家少年之辈,望其能不吭不悲,致力于国家的壮大之中,出现一些年轻人才,如:戊戌六君子等,那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再看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也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那也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如此。还有梁山好汉等,哪一个不是被逼出来的。而眼下天下太平,国家各方面人才都已十分稳定,要维持或者发展国家已不在话下,只要循循渐进,国家终可发扬光大的一天。

㈧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话怎么解释

意思是:少年聪明则国家有前途 ,少年有能力则国家强大 。总的来说就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出自《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所作散文。

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8)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扩展阅读

《少年中国说》赏析

1、从思想上来说,《少年中国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极具批判的力度,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并对那些手握国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状态作了无情的批判。

另一方面,作者反复描述的“少年中国”则又寄托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同样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质。因此,梁启超的“新文体”政论文往往以抒情之笔出政论之说。《少年中国说》通篇不是用冷静的分析、严密的逻辑逐层论证,而似乎是顺看情感的奔流,纵横“诗”笔而成”文”。

2、从艺术上来说,《少年中国说》的价值首先在于其颠覆性地丰富了传统散文的意象体系。文章不仅用“夕照”、“瘠牛”、“秋柳”、“陨石”等民族的、传统的、为人熟知的形象对“老”作多侧面的展示,从而对清帝国的衰败萎顿进行了系统批判;

而且大量地运用了“死海”、“金字塔”、“西伯利亚大铁路”等新时代、新生活、新知识、新事物提供的丰富形象,从而巧妙地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中华帝国之外的更为广阔、丰富、鲜活、跃动的新世界。

3、从文体语言上来说,《少年中国说》也很有代表性,长短交替的句式、韵散结合的文风,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词汇、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创造,无疑是对中国古代散文使用的词法、句法系统进行了颠覆。

就文体而言,《少年中国说》融辞赋、四六、律句、古文于一炉,各体之间自由穿梭而又流利畅达,彰显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体的艺术功力。在中国文学语言、文体演进史上,梁启超的散文无疑是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的过渡形态,并直接导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方向。[6]

4、《少年中国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

文字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概括,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㈨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什么意思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节选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只有青少年聪明有才,学国家就有希望,强大富足少年,有理想,有知识才能有能力让国家更加昌盛发展。
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先生在1908年写的,到今年已经100多年了,时代在变,但是它所表达的精神不会变,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不会变。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不是单单写给某代人,而是写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更是对下一代下下一代少年的一种激励,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强大了,再也不会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了。

阅读全文

与语文题目如何理解青年强则国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4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25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7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7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2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7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2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6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7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1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4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69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