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语文如何归纳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如何归纳中心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07 17:31:54

㈠ 如何归纳中心思想

太笼统了吧.
我记得小学跟初中的语文好像都要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
具体么,看文章反复强调什么东西,比方说描写自然景物的,那大致的中心思想就是,某某地方怎样怎样
你也稍微弄点具体点的呀.

㈡ 小学生如何提高语文归纳总结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言归纳总结能力

一、学会分析课题

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学生们分析一下课题。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了分析课题,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写作文时审题能力也就提高了。

二、学会抓住关键词语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先具体后概括”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些有利条件,学会抓住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就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

三、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首先,看到课题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读完每个自然段可以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围绕着题目,边读边想,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概括全文,总结中心思想,就会觉得容易了。

四、养成边写边想的好习惯

读书要边读边想,边分析边概括,作文也要边写边想,边概括边分析。

总之,要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在读写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资料二】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学生分段的方法,明确分段依据

指导学生分段,必须注重揭示规律,教给方法。

1.按文章的写作顺序分段

对记人记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划分段落;对于写景的文章,可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分段;对于特殊结构的文章,可按“总分总”的顺序或过渡段来分段。如《赶羊》一课,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成三段;《观潮》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颐和园》可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地点变换顺序和开头、结尾分为五段;《穆老师的眼睛》可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分为三段。

2.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来划分

中心句(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来分析理解课文段落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李时珍》一课第一句话“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中心句,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学医和研究药物。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学医”和“研究药物”这两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然段,再加上总起句便可清晰地将课文划分为三个意义段。再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中心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加上总起段,可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四段。

3.根据课文题目分段

有些课文题目本身就概括了文章内容,点明了叙述要点,可指导学生从析题入手段分段。如《海滨小城》一课,课题即揭示了文章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把课文分为两段。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如《翠鸟》一课从翠鸟的外形、活动特点和“我”的愿望三个方面来写,课文便可分为三段。当然,文章的内容、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即使同一篇文章,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几种方法划分段落。指导学生分段要从文章及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师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把知识教“活”、用“活

㈢ 小学生语文阅读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 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 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 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 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 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小学语文总复习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具体文章具体对待,对于有些文章的题目已经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的,我们可以采取题目扩展法,以题目为中心,结合原文进行补充,如《三大白骨精》《大闹天空》等;当文中详细记叙了某一件事时,可以采取要素归纳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中围绕什么人讲述什么事件;当文中记叙多件事时,可以采取段意合并法,也就是先进行段落大意概括,随后归纳各段落大意。

㈤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

《06 阅读理解》网络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ZLZlQc02BOXHYUJ3rHwscA

提取码: 66ed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㈥ 小学三年级阅读题: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事类的文章常见的描述是:本文通过写了……这件事,表达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赞扬了……或是批评了……
写景、物类的文章描述是:本文通过对……的描述,表达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㈦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归纳有哪些

一、抓住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阅读时,认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内容,从而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人物的美丑善恶。

二、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则是为表现人物的形象服务的。有的写人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现某一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表现某几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抓住典型的事例,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

三、理清文章层次,明确目的。

在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还要弄清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看文章通过记叙或者描写表现、歌颂了什么,这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了中心,有利于更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写事文章

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这“六要素”。

阅读时,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有哪些人物,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弄清了这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全文。

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你知道哪些

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网络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caXTSbiPNTe37DygiUDK4A

提取码:ay3j

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㈨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解题简单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hRyusCKmmqnClKC9NI0xvA

提取码: 1epx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㈩ 小学语文阅读中心思想答题技巧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理解的方法,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严格要求,严格练习。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喜欢小声朗读或用手指、笔、尺子等指字认读;有的则习惯咬文嚼字,逐词逐句慢慢读,以为这样读才能读得透彻、理解得深刻。针对这些不良读法,在阅读练习时,我要求他们做到: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在读法指导上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
(二)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大意

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第二遍读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1、基础知识,牢牢掌握。
2、生字新词,不要着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① 利用构词法即拆分词素的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②有些名词要联系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思;③有的生词是故意不给注释的,是要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是,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3、弄清问题,巧用“原话”。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4、想象说话,联系生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象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醒学生写答案时要答满线格。

例如:《邻家的星期四》“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请你联系上文写写“我”可能联想到什么?(一连三张纸条,一连三次提醒,这位女主人真是热心哪!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悉尼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这些环保意识也能扎根在我们心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能越来越美丽,以优美、整洁的环境迎接世博会。)像类似的发挥想象的问题,要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即从文中读出自己,读出“我”,学会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样答案才能更加完美。

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三) 细找文中原话——巧借关键词句,进行答案定位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就上面的三层问题的题型,我分别举例说明。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数阅读试题会出自选文的某一处地方,其关键词基本涉及到具体的字词句,我们可以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找准问题的出处。答案一般在问题关键词前后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联系上下文进行搜索定位。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低年级较为常见)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例如:《家是什么》(节选)

家是什么?1983年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填空:热拉尔“悲喜交集”,“悲”的是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喜”的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的题目多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题型出现,可以直接从文中提取答案。找好答案后,做好标记,以便检查核对,然后认真准确地抄写下来。

2、提取信息后概括。有时候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如若它指定必须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
还有一个小方法:1.做到哪题就在那道题上画勾。2.在题上画重点(波浪线)3.读阅读找答案,填上答案。再读短文,写答案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如何归纳中心思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4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2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7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7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2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7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2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6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7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1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4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69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