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第一课怎么讲

语文第一课怎么讲

发布时间:2022-08-06 19:04:23

1.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开学第一课如何上

教学过程:

教师自我介绍。

1、静听上课铃声,养成良好预备习惯(教师提前1分钟,面带微笑走上讲台。)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再过一分钟,我们就会听到上课铃声了,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吧。(孩子们静静地倾听。)

铃声响过,师:这就是上课铃声,多响亮呀,它告诉我们: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坐好啦!身子快挺直,小手快放好,眼睛看前方,小嘴不吵闹。(教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聪明,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坐得多端正,听得多专心,对啦,铃声响起来,我们的心儿静下来,笑容露出来,快乐的学习开始。

2、通过识字、复习汉语拼音,进行教师的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故作神秘)想不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里有三个字,我把它写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这就是汉字,读什么呢?不认识?没关系,我只要给它注上拼音,你们就知道读什么啦!(在名字上注上拼音)请几个小朋友读一读。

小朋友的拼音学得不错呀!知道老师名字的小朋友举手,都知道啦?真了不起!不过在我们中国,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老师也是你们的这个长辈,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和我打招呼呢?(邵老师好!)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师生互相打招呼,例如:展鹏鹏,你好!邵老师好!)

3、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

师:邵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平时也有很多爱好呢,请小朋友来猜猜看,老师喜欢什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画一些简单的符号。例如书(爱看书,说说自己看书的故事)音符(喜欢音乐)画笔(爱好画画)漂亮的字(爱好书法)。

表达对孩子的喜爱,最后画两个小朋友的简笔画。

师:我还喜欢什么呢?对啦,邵老师最喜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愿意和邵老师交朋友吗?呀,我真是太高兴啦,我多了那么多的朋友啦!那你们愿意跟着邵老师学本领吗?好的,朋友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自己变得更棒!

二、熟悉校园,班级,激起学生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歌曲引线,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小朋友们的歌声里充满了快乐,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是呀,我们现在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啦,我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小学生。开心吗?

老师祝贺你们!(很庄重很认真地)成为一名小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写字,会看书,会许多许多本领,多了不起!谁来神气地说说这句话:我是小学生!(你来说,多自信的小学生!我真喜欢这位小学生!)一起说说。

2、知道学校名称、班级名称以及所在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呀?(出示学校图片,教师讲解:位置,功能)我们是几年级几班呢?我们的教室在哪儿?

3、填写表格(拼音)。

学校:

姓名:

班级:

教室所在位置:

我的老师:

(请几名小朋友上来读读自己填写的内容)

三、上下课基本规则训练。

1、学习《上下课》儿歌。

上课下课歌

上课铃响,快进课堂。下课铃响,不慌不忙。

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做好准备,再出课堂。

积极动脑,发言响亮。走路轻轻,入厕及时。

自觉做好,人人夸奖。游戏文明,争做榜样。

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上下课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2、解读儿歌要求,细化上下课的规范。(注意时间安排,来不及可留待下节课再进行,切忌匆忙,每个规范要训练到位,在进行下个规范的训练)

下课铃响,及时上厕所,课间不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书本文具摆在什么位置,上课怎么站立和老师打招呼,举手发言姿势、下课和老师再见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

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是小学生啦,我们的学校又大又漂亮,有美丽的花坛,干净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还有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喜欢我们这个大家庭吗?

其他要注意训练的要点(可选用,时间允许的话,可加入第一课时)。

一、小朋友简单自我介绍(让孩子们互相认识,知道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新集体。)。

二、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进口语文课本进行训练(读书看书姿势,握笔姿势,坐姿,站姿)。

三、继续进行坐姿训练、听课发言常规训练、课前准备和下课时的常规训练。

四、参观校园,进行路队训练。

2.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开学第一节课怎么讲,会请好心人把详细过程,还有说什么开场白 告诉我 谢谢。。

学生简单互动,询问关心假期过的怎么样,提醒他们新的学期到来了,接下来要集中精神上课了,然后再开始讲课。

小朋友们好,自己先来了自我介绍,学会暖场,一冷淡下来气氛就觉得尴尬了,然后在与学生互动,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师真可爱或者挺风趣的。

如果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的话,最好和孩子们一起谈谈心,或做个小游戏,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切,对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注意事项

在说课中,我们除了在内容撰写上做到充实、完整,语言表述上做到自然、流畅之外,同时我们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忌撰写时间过长、内容过细

我们需要认真撰写备课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准备时间都用在“写”上,我们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梳理所写内容,否则,在说的过程中会因不熟悉内容而造成表述不流畅的问题。其次,在撰写时内容不要过于详细,过于详细的说课稿会在说的过程中产生依赖性,最终将脱稿“说课”变为照稿“读课”。

二、忌口头禅过多

人在紧张的情况下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过多的口头禅,例如“嗯”、“啊”等一些语气词,“对吧”、“是吧”、“所以”等一些固定词语多次出现在说的过程中,这些口头禅都会将整体的说课效果拉低,防止这种弊病的最好方式就是减慢自己的语言速度,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说课流程中。

3. 一年级新生第一节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1、形象最先开口

其实,师生第一次见面和相亲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人们还没有说话,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外表和品味做出初步判断。这种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次师生见面也是如此。学生给老师的印象占总分的30%左右。

在第一节课之前,老师们最好装饰一下自己,一是看上去干净整洁,二是尊重学生。如果有一张明星脸叫可爱追迷恋,自然是好的,但如果脸没有那么与众不同,至少在好好休息的前提下做精神焕发。

这里强调的形象是干净整洁、大方得体,而不是夸张、华丽、抢眼的形象。老师给学生留下“宏大”的形象不是一件好事。

2、展示:自我介绍

在第一堂课上自我介绍,让自己的外表更漂亮。

在开场白中,你应该介绍你的名字和经历,这对学生最有吸引力。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

语言可以幽默,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风格的方式。重要的是要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友好。

此外,自我介绍也是学生了解自身性格特点的一种方式,可以展示自己博学的一面,有助于树立威信,赢得良好印象。

3、老师在自我介绍后不应急于开门见山。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走近他们,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4、第一堂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所以在做了一些简单的游戏后,你可以谈谈这个主题。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介绍一下本课题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体会。把你自己的建议传给学生,让他们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学习,以及如何与老师合作。

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习惯,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教师。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和理解能力来把握讲座的深度。

5、根据个人风格:设置规则

没有规则,没有正方形。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学生,明确纪律。

当第一堂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激发了学生的情绪,趁热打铁,制定了三条规则,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学生会更深刻地记住,更容易接受。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规则。

但请记住:不要制定太多的规则,只制定一些规则。你说话的时候,不要说太多。你应该采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

4. 高中语文第一节课该怎么讲

① 沁园春 长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高浪急,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二、问题探究

1�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而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诗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这值得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借鉴、学习。

2�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而不是写景和抒情“两张皮”。这首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诗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诗人眼光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的场面,诗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具体表现在哪里?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关于练习

一、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

设题意图:积累名篇,提高朗读水平,深入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革命情怀。

朗读指导:

朗读前可先划分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秋色,然后吟诵这首词。这就可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更准确地读出这首词的意蕴。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这首词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表达。

参考答案:

上片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三、△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

设题意图:进行扩展阅读。通过阅读毛泽东其他的诗词,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从文艺角度体会这位伟人的思想情操。

活动指导:

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大多有他自己的书法手迹留世,这就便于把他的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来欣赏。欣赏时,要使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诗人的豪情、书法家的狂放和政治家的浪漫是如何高度统一的。当前许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可以组织班上同学在网上发起专题讨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同时,不妨动员学校语文老师参与其中的讨论,并以此为契机,让校园网进一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和交流的园地。

教学建议

一、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毛泽东的词的内容是现代的,但形式是传统的,在这一点上与本单元其他课文有本质的区别。形式上,传统诗词押韵、字数、平仄都有讲究,韵律性强,因此本课教学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使学生加深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二、适当介绍创作背景。通过背景介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主题,体会诗人的革命情怀。欣赏时不必字字对照,句句落实。如“粪土当年万户侯”,在当时有许多事件可以印证,如1915年袁世凯称帝,毛泽东曾印发反袁小册子,开展斗争;1916年直接组织和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运动等,这些都不必讲得太落实,否则就变成了政治图解而不是文学鉴赏了。

三、要注意扩展阅读。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学生并不陌生,但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毛泽东,学生未必十分清楚,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毛泽东诗词,欣赏他的狂草书法,体会其诗人和书法家的风采。

有关资料

一、《沁园春长沙》赏析(向明)

1�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片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2�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首词的下半片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当年曾和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

3�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 ”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片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片的抒情乐章。

下半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选自《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删节)

二、《沁园春长沙》艺术赏析(刘志刚)

诗人公木用“重在写景,景中有情”和“重在抒情,情中见景”分别概况上下篇的艺术特色。

上片,开篇便点出“独立”二字,这就是说,那一派山红江碧、鹰击鱼翔的寒秋景色,都是经过一个焦点而集中起来的,这个焦点便是独立在橘子洲头的诗人。其次,诗篇中所描绘的这一派色彩鲜明的秋景,并不是纵目所及,顺手涂抹,而是经过艺术的概括,所以才把这些特征性的景物,联成为一个生气活泼的有机体,意趣盎然,全无肃杀之气。最后,决不是为景而景;诗人从“万类霜天”中以力透纸背之笔揭示出“竞自由”的自然奥秘,并从而向之发出“谁主沉浮”的哲理性诘问,这是对宇宙,也是对社会的挑战,这就造成了不仅是美丽的,而更是深刻的诗的意境。

至于下片,乃是“重在抒情,情中见景”,情主景宾。不过,仍然存在着一个情与景的关系问题。既然是往事的追忆,自然是抒情,为什么还要见景呢?因为:第一,这追忆是由今游引起的,当年“携来百侣曾游”,正是同在眼前这一特定环境,眼前景物就不能不同当年往事联系起来。其次,今日“独立”,当年“携游”,时间变了,情况不同,指点江山,击水飞舟,正是往昔的具体景象。第三,有了这些具体景象,又通过这些具体景象,才得显现出当年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并从而反映了现实,又评价了生活。此所谓“融景入情,寄情于景”。

(选自《毛泽东书法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三、《沁园春长沙》书法艺术赏析(刘志刚)

此幅作品大约书写于1954年,是毛泽东书法的代表作,书家认为这是毛泽东诗词墨迹中最晚的作品,也是最成熟,最高的作品,也是我们所见墨迹中最后的丰碑。

诗墨写在两页红界信笺上,共15行。毛泽东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立,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玉,起下承上,左顾右盼,尽得自然之美;脱尽剑拔弩张之势,却筋骨老健,艳美洒落,结字小疏,字间多不连,但气脉通畅,墨润有余,瘠肥合宜,无奇大奇小之字,无奇重奇轻之笔,无欹斜取势之墨,如百侣少年,风华正茂,风度翩翩,漫步缓行于湘江之岸,却胸怀大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字字润美,飞逸奇雄,骖鸾跨鹤,飘飘欲飞。此幅作品圆笔兼用方笔,藏锋为主,兼施露锋,结体用笔潇洒古淡,极尽江左风流,囊括北碑筋骨,精能疏淡,典雅悠然,处处含蓄,耐人寻味。布局疏密有致,有行无列,行间紧密,几与字间空白相当,结体用笔外柔内刚,“标拔志气,辅藻情灵”。全幅一百多字,笔势和墨色随着书情而变化,时而高昂,时而舒缓,使整幅书作气韵贯通又结构完美。

(选自《毛泽东书法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 大学语文第一课如何讲

要什么样的大学语文?
我们的认识是:这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进校就懂得,一个大学生比中学生不止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在本质上的跨越,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自觉——不同于被迫,有修养——不同于掌握一星半点的知识皮毛,中国人——不可数典忘祖,对英文比对中文还感兴趣,英语追求四六级,中文只要四六分。大学语文就是走向大学的第一课,它应当是大学高级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也必须是一个与中学语文完全不同的亮点。
第一,要给学生脱胎换骨的感觉,材料要精品,观点要严谨。也就是说,不要低估学生的水平,不要讲与中学重复的东西。求深入,但千万不要故弄玄虚;谋浅出,但千万不要肤浅单调。
第二,高等语文不是中文系各门课程的拼盘,老师在发挥自己的专长时,内容要多元,超越狭窄的专业视点,避开专业领域独特的学术专题,把广阔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
第三,用新知识启发思考,抓住核心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口头讨论、书面讨论,把练习论辩口语和练习概括、品评、抒发感情的书面写作,变成学生表达的需要,彻底改变中学立好框架,命题作文的被动模式,让学生不吐不快,喜欢写,习惯写。
第四,高等语文是中文专业通向全校一切专业的一条康庄大道。要让文理科的各个专业都了解中文专业——中国人必须进入的一块沃土。不论他们学什么专业,都不会对中文毫不关注、一无所知。一部分优秀的、对中文理解更深入的优秀人才,将要骄傲地成为我们专业的学生。

6. 初一下语文开学第一课怎么上

语文老师高一时的给上的第一节课讲的是她对文学,对语文的看法,整整一节课的演讲,慷慨激昂,效果很好。

其次可以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个大体的概念,然后可以给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让同学们思考、评论,引出一些观点,譬如生活无处不语文之类的。在第一节课的良好印象会给学生亲和力,消除陌生感。切记要面带微笑,循循善诱。

语文定义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艺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

“语文”一词,收入词典的时间较晚,1951年才收入有关词典(据《呼吁母语课程重新命名》)。但《辞海》和《辞源》一直未收编作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这些工具书,因都没有把“语文”作学科名来解,对“语文教育问题”几乎不起好作用。语文课学习的“语文“”是“中国古今书面语言作品”。

7. 语文老师第一节课怎么上

我觉得上好第一第一课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懂得语言的魅力

8.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第一堂课讲什么

《语文》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bn7vyDtp75NgbByeUYB6XQ

提取码: p4w4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9.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第一课怎么上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
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
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
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
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给学生设一些奖励,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
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我们利用学生
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让
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
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还可以用小游戏、小表演、小活动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讲课时要求所有学生坐好坐正只听课,把各种文具放到一边,不允许任何学生手里拿任何东西。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
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
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
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我在教学时对于
这种现象采取了“谁是第一名”的方法(全班共分为三排,看
哪排坐得最好、最正)。再次,多使用顺口溜。一年级上学期
主要学习拼音和简单的口语交际。拼音本来就不是很容易,加
上一下子学习声母、韵母,他们难免会混淆,这时候我们就可
以使用学生比较喜欢的顺口溜或者小儿歌来帮助他们记忆。一
年级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也是比较押韵的,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如指名学生领读,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开展课堂朗读比赛:如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等。
四、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
自制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再如在学
习生字时,如果老师说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邀请函,邀
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
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需要连闯几关才能到达,你
们有信心吗?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
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
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学习情景中。
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
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给你点个赞”“你真聪明”“你说得
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
“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
“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
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
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
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
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与语文第一课怎么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4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2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7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7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2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7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2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5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7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1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4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69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