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达标答案是什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达标答案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5 11:01:26

① 下册一年级语文达标练习题1-12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反义词
旧——( ) 冷——( ) 早——( )
长——( ) 甜——( ) 慢——( )
黑——( ) 近——( )前——( )
冷淡——( ) 黑暗——( )南——( )
低——( ) 闲——( ) 开——( )
哭——( ) 臭——( ) 丑——( )
出——( ) 东——( ) 有——( )
多——( )假——( )合—— ( )收—— ( )
去—— ( ) 前—— ( )以后—— ( )短—— ( )
死—— ( )答—— ( )丑——( )

沉—— ( 浮 )粗—— ( 细 )虚—— ( 实)谦虚—— ( 骄傲 )
勤——( 懒)轻——(重) 脱—— (穿)借——(还) 明——(暗)
胖——(瘦) 高——(矮)弯——(直)宽——(直)
近义词
请给下面横线的词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1、他十分高兴来到校园里。( )
2、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呢?( )
3、我时刻不忘那里的孩子。( )
4、爸爸马上赶过来。( )
5、他写了很多词语。( )
6、他迅速地跑过去。( )
7、他把本子丢掉了。( )
8、我想念远方的朋友。( )

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全部答案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语文作业本 第一组---第五组 答案
1 文言文两则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孰(shú√ shǔ)为汝(rǔ√ nǚ)多知乎
2、为是其智(zhī zhì√)弗若与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
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① )
2、一人虽听之 ( ②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② )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② )
5、送孟浩然之广陵 ( ③ )
三、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学 弈
弈秋,通国( 全国 )之善( 擅长 )弈( 下棋 )者也。使弈秋诲( 教导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拉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一起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 专心致志 ,一人 三心二意 ,结果 后一个人的棋艺比不上前一个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学习、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因为他(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二)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原因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热水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 判断 )也。
两小儿笑曰:“孰( 谁 )为汝多知乎?”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时分距离我们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
还以为你比我们多知道一些东西呢?
3、从文中 “孔子不能决也” 一句可见所辩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观察—结论 。
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 在理、坚决 。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 不能决断 的态度。
4、写出两句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小练笔。
从课文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学弈》这篇古文给我的感触最深,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匆匆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涔涔( chén cén√ ) 伶俐( lín ling√ ) 遮挽( wǎn√ miǎn )
潸潸( lín shān√ ) 徘徊( huí huái √) 尽管( jǐn√ jìn )
二、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g róng yóu sī chì luǒ luǒ
( 挪 移 ) ( 蒸 融 ) ( 游 丝 ) ( 赤 裸 裸 )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眼睛定定地看着的样子。 ( 凝然 )
2、急急忙忙的样子。 ( 匆匆 )
3、的确。 ( 确乎 )
4、遮挡并挽留。 ( 遮挽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匆匆 慢慢 缓缓 渐渐
头涔涔 白花花 黑乎乎 热腾腾
伶伶俐俐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平平安安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读文中画“﹏﹏”的句子。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 对时间容易流逝的无奈 的心情。
2、仿照画“—”的句子的写法,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小草枯了,有再长的时候;金钱用了,有再赚的时候;橡皮丢了,有再买的时候。
(二)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跨过 ),从我脚边( 飞去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溜走 )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 时间易逝,不能挽留 的特点。
2、文中加点的“叹息”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叹息?
答:“叹息”就是“叹气”的意思。 作者因为时间容易流逝,一去不再复返,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残酷的事实, 所以只能无奈叹息。
六、积累与拓展。
1、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3、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请再收集几句类似的名言警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小练笔。
生命是短暂的,那么,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呢?请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
大科学家霍金,虽然不能行走,不能讲话,他不屈服于恶毒的命运,用自己聪明的大脑,为科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虽然他的时光都是在轮椅上度过,他忍受着身体上巨大痛苦,仍在不懈的努力,他没有虚度光阴,是时代的楷模。
3 桃花心木
一、根据注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yāng 遭( 殃 ) ( 央 )求 ( 秧 )苗
wěi 枯( 萎 ) ( 委 )员 ( 萎 )缩
àn 绸( 缎 ) 片( 段 ) ( 锻 )炼
fān 三( 番 )五次 ( 翻 )来覆去
二、看拼音,写词语。
kū wěi chā yāng àn liàn yī fān
( 枯 萎 ) ( 插 秧 ) ( 锻 炼 ) ( 一 番 )
bó bó shēng jī kuáng fēng bào yǔ
( 勃 勃 生 机 ) ( 狂 风 暴 雨 )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莫名其妙 )
2、没有任何原因。 ( 无缘无故 )
3、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 语重心长 )
4、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 依赖 )
四、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高大 )的树 ( 独立自主 )的心 ( 奇怪 )的人
( 百年 )的基业 ( 笔直 )的树苗 ( 巨大 )的能量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生活给予的困难和帮助都是没数的 。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 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是一种 借物喻人 的写法。
2、联系生活实际,你要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不确定”呢?
答:比如,有一天闹钟没电了,没有按时闹铃,结果……上学(上班)迟到了;那应该及时检查闹钟;再比如,吃鱼不小心掐鱼刺,弄得上医院看医生……那应该吸取教训,在下次吃鱼时要小心小心在小心;又比如,电脑被偷,资料全没有了……那应该准备好移动硬盘,随时给自己的资料做一个备用空间等等。
(二)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 优雅自在 ),显示出( 勃勃生机 )。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从所填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 桃花心木长大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了 。
2、为什么种树人“不再来了”?
答: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了,已经通过了种树人的“考验”,在“不确定”中练就了自己的
本领,即它们的根已经深深扎进土壤里,能自己寻找水分和养料了。
六、拓展阅读。
生活的滋味
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
从沙漠中走来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荫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样干渴,没有在烈日当头的中午耕过地,所以他不会觉得那样需要水。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和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读了上面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答: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时后悔也是徒劳了的道理。这,就好比时间一样,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回头。在我们拥有宝贵的时间时,就要懂得珍爱,要懂得与时间赛跑,不在空虚中让时间划过。
的确,每当我们得到某样事物时,要得以珍藏、保存,体会其中的好处,不要等到失去它时才醒悟,不然,这一切将是徒劳。
回顾·拓展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i zhēng róng kū wěi jī yè kuáng fēng bào yǔ
( 挪 移 ) ( 蒸 融 ) (枯 萎 ) (基 业 ) ( 狂 风 暴 雨 )
xìng ěr àn liàn zhuǎn huà kǎo yàn bó bó shēng jī
( 幸 而 ) ( 锻 炼 ) ( 转 换 ) ( 考 验 ) ( 勃 勃 生 机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专( 心 )致( 志 ) 无( 缘 )无( 故 ) ( 座 )无虚( 席 )
( 语 )重( 心 )长 养( 尊 )处( 优 ) 惊( 天 )动( 地 )
三、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操千曲而晓后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四、交流平台。
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受到启发,有所感悟。本组哪一篇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如《桃花心木》,文中作者的那句话令我非常感动:“不止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的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的,我们不一定都能经的起生活的考验与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面对挫折,我们不能退却,要奋勇向前,克服困难。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一个人不能从小养成依赖心理,否则就会像文中说的那样,“风一吹就倒”。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困难时,战胜自我,顽强地克服困难!
五、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落花之美
徐迈
是夜,暖风袭人,无法入眠。独靠窗前,陪我度过这无眠之夜的只有院中那盆姣好的迎春花。月光(飘落 飘撒√)在花瓣上,清幽怡人。猛然间,发现如霜的地上落了些黄色的小花,还鲜嫩呢。我轻声叹了口气:“唉,都说‘昙花一现’,你怎么也那么柔弱呢?多好多嫩的小花呀 ,可惜了。”微风拂过,又落下几点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我是读过的,理我也是明白的,可我总也做不到龚自珍那种豁达。)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你还是争艳之时,就这样“化泥护花”,逝去鲜嫩之美,我越发(悲伤 忧伤√)了。本来极爱这种夜风,现在担心花再被吹落不免诅咒起来。然而风吹依旧,我终不忍看下去,转回身。
为什么美好的东西那么容易逝去?为什么人们不能用手去挽住那即将逝去的美呢?美就注定是短暂的,不可保存的吗?我不愿再想下去,也许我是天生的悲观者。
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个精致的小本子,看看书排遣抑郁。原来是我的日记,从我记完就再没翻过了。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植物园……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特别是那巨大的榕树,枝枝相连,叶叶相交……绿色,太美了!”夏令营真的很有意思,对了,我还照了许多照片,于是又翻箱倒柜找出了那些回忆。瞧这张,我坐在草地中,身后的水车还不停翻转,多富有田园色彩;还有这张,我们爬山爬得浑身是泥,原来是走错了山路,哈哈……
欢笑让我轻松了许多,这日记,这照片让我好像对什么都(释怀√ 开怀)了。日记和照片不是珍藏了我过去美好的时光吗?其实我一直都拥有我所向往的那份美,只是现在才懂得。
我拾起一朵黄花,把它夹在了日记里。我不再担心花落,不再为美的短暂易逝而哭泣,因为我可以珍藏它,珍藏那段美丽,珍藏那块乐土,珍藏……珍藏使美丽永恒。
今夜,我珍藏了落花之美。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文中作者的心情经历了从( 忧伤 )到( 释怀 )的变化。心情发生变化是因为他后来看到了( 日记 )和(照片),想到了( 珍藏使美丽永恒 )。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句中的“理”指的是( 大自然的玩物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 ),而我“做不到”“龚自珍那般豁达”是因为(“我”舍不得这些美好的东西就这样轻易逝去,想用手去挽住那份美好,把它保存下来)。
6 北京的春节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àn xiàng gēng xīn yǒu shēng yǒu guāng jié rán bù tóng
( 万 象 更 新 ) ( 有 声 有 光 ) ( 截 然 不 同 )
zhāng dēng jié cǎi gè xíng gè sè wàn bù dé yǐ
( 张 灯 结 彩 ) ( 各 形 各 色 ) ( 万 不 得 已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ān jiàn√” )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2、多数铺( pū pù√” )户在正( zhēng√” zhèng )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
3、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 nián√” niǎn )。
4、这是用花生、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 hé huo√” )成的。
5、北京虽然是城市,可它也跟农村一齐( qí√” qǐ )过年,而且过得分( fēn fèn√” )外热闹。
三、开展调查,了解文中提到的几个特定的时间。
1、腊月初旬——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
2、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3、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4、元宵节——正月十五
四、照样子,用带点字词打比方造句。
1、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五、阅读课文并填表。
时间 自然段 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腊月初旬到年底 1—6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糖;大扫除;购置年货 略
除夕 7 详
正月初一到十四 8—10 略
正月十五 11—12 详
正月十九 13 略
像这样有详有略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 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六、品读片段,完成练习。
(一)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和成的。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用“—”画出带“儿”的词语。
2、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的游戏项目?
3、这段话中提到了孩子们准备过年的哪三件“大事”?把这三件事称为“大事”,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答:一是买杂拌儿;二是买爆竹;三是买玩意儿。体现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开心过年的心情。
(二)
除夕真热闹。( 家家 )赶作年菜,( 到处 )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 )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 灯火通宵 ),不许间断,鞭炮声( 日夜不绝 )。在外边作事的人,( 除非 )万不得已,( 必定 )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都要 )守岁。
1、按课文内容填空。读一读,这些描写突出了除夕的 喜庆与热闹 。
2、这段话从各种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按要求摘录相关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香: ( 家家 )赶作年菜,( 到处 )是酒肉的香味。
色: ( 男女老少 )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声: 除夕夜家家( 灯火通宵 ),不许间断,鞭炮声( 日夜不绝 )。
这样写的好处是: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除夕夜的热闹和喜庆,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的传统文化。
回顾·拓展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la yue chu xun zhan lan suan ban
( 腊 月 ) ( 初 旬 ) ( 展 览 ) ( 蒜 瓣 )
li zi bao zhu feng zheng fei cui
( 栗 子 ) ( 爆 竹 ) ( 风 筝 ) ( 翡 翠 )
guang miao hui ling qi ba sui zhang deng jie cai
( 逛 庙 会 ) ( 零 七 八 碎 ) ( 张 灯 结 彩 )
mai ya tang su ran qi jing jie ran bu tong
( 麦 芽 糖 ) ( 肃 然 起 敬 ) ( 截 然 不 同 )
二、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或字。
正( zhēnɡ zhènɡ )月 掺和( huo hè )
榛( zhen zheng )子 描述( sù shu )
杂( 伴 拌 ) 演( 绎 译 )
万( 象 像 )更新 ( 峰 蜂 )拥而至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布施(③) 施展(②)
施:①实行;②用上,加上;③施舍,旧时指给予而不取代价。
(2) 能歌善舞(②) 与人为善(①)
善:①善良,品质或言行好;②长于,能做好;③容易。
(3) 美不胜收(④) 名胜古迹(③)
胜:①赢,胜利,跟“败”相反;②超过;③优美的(景物);④尽。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敦厚(淳朴 忠厚 厚道) 柔顺(温顺 柔软 顺从)
反义词:酷热(严寒 寒冷) 压抑(放松 放纵 兴奋)
五、从“词语盘点”中至少选择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例1: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我们孩子最高兴莫过于收到压岁钱了。有了压岁钱,我们男孩子最喜欢买些小的爆竹,烟花等玩意儿。小伙伴们在一起你一个,我一个,“噼噼啪啪”玩得不亦乐乎。
例2:春节,是万象更新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走亲访友。除夕,夜幕降临时,烟花爆竹铺天盖地般涌向天空,声音震耳欲聋。我和爸爸走出门,只见一颗颗五彩缤纷的火花撒满天空,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信号飞射……忽明忽暗,把夜空点缀成鲜花的世界。
六、默写古诗并填空。
元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晚桂子
[宋]王安石 [唐]皮日休
爆竹声中一岁除, 玉颗珊珊下月轮,
春风送暖入屠苏。 殿前拾得露华新。
千门万户曈曈日, 至今不会天中事,
总把新桃换旧符。 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中《元日》写的是 元旦 时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晚桂子》写的是 中秋 时的情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 元宵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重阳节 等。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还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等。
七、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塘 栖(有删节)
丰子恺
塘栖是一个镇,其特色是家家门前建着凉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话,叫做“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淋”与“轮”发音相似,所以凡事轮不着,就说“塘栖镇上落雨”。/且说塘栖的酒店,有一特色,即酒菜种类多而分量少。几十只小盆子(陈列 罗列√)着,有荤有素,有干有湿,有甜有咸,随顾客选择。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赏识这种酒家。若是壮士、莽汉,象樊哙、鲁智深之流,不宜上这种酒家。他们狼吞虎嚼起来,一盆酒菜不够一口。必须是所谓酒徒,才可请进来。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喝 呷√)一口花雕,(嚼√ 吃)一片嫩笋,其味无穷。这种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称之为“徒”。迷于赌博的叫做赌徒,迷于吃酒的叫做酒徒。但爱酒毕竟和爱钱不同,故酒徒不宜与赌徒同列。和尚称为僧徒,与酒徒同列可也。我发了这许多议论,无非要表示我是个酒徒,故能常识塘栖的酒家。我吃过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面,便醉饱了。算还了酒钞,便走出门,到淋勿着的塘栖街上去散步。/塘栖枇杷是有名的。我买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给船娘,然后自吃。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 塘栖镇上下雨,人是不会被雨淋湿的。
3、文中提到的樊哙、鲁智深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名的壮士。樊哙的故事在《 鸿门宴 》中有生动的记载,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则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 水浒传 》。跟他们性格相似的人物还有 张飞、李逵 等。
4、这段话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塘栖的特色。请用“/”将短文分成三层,然后读一读。其中哪部分写得最详细?为什么?
答: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详细。因为第二部分作者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塘栖酒店的特色,即酒菜种类多而分量少,这部分花的笔墨最多。
5、在作者笔下,小镇塘栖特色鲜明,情趣盎然。在你的心中,家乡的什么特色让你赞不绝口、回味无穷呢?也许是几样小吃,也许是一道风景,也许是某种特产……请你选择一个特色写一写,若能像作者那样写出亲身体验与感受就更好了。
立夏日——野炊
到了立夏那一天,我们小孩子结伴从家中拿来柴米油盐,从田中采摘新鲜蚕豆、春笋等,在野外搭锅烧煮蚕豆饭(也有的加入少量咸肉、煎好的鸡蛋等),俗称“烧野米饭”。

③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练习《亲爱的小鱼》中他为小鱼都做了什么的答案

《亲爱的小鱼》中他为了让小鱼快点长大,拿面包喂小鱼;每天都会送小鱼一个甜蜜的吻;把小鱼带到大海边,看着小鱼自由地离去。并且他在海边一整天等小鱼,一天又一天地等着;把自己唯一的帽子扔进大海给小鱼。

故事中的小猫就像妈妈,小鱼就是孩子,妈妈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大家要感谢妈妈,听完故事,让自己一起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

(3)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达标答案是什么扩展阅读:

《亲爱的小鱼》故事很简单,十四句话,写了一只猫爱着一条鱼,这条鱼也爱着那只猫的故事。小孩子在看这《亲爱的小鱼》的时候才不会费心考虑那么多的“实际情况”,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故事,在他们的小脑袋里,猫和老鼠就是可以做朋友,猫也完全可以爱上一条鱼。

这本书有一个很好听的书名,和一个十分别致的封面。封面的背景只是相接的水与天,全以不调匀的幽静的蓝,刷成深浅不一朦朦胧胧的一片;依照自然生态及以往看过的故事,总让我们养成一个既定的概念,认为鱼是猫的食物,所以鱼和猫的关系当然是敌对的。

④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2015 天空中飞舞的风筝,那是()吧春风中飘拂的柳条,那

天空中飞舞的风筝,那是(春天的象征)吧?春风中飘拂的柳条,那是(春姑娘温柔的手)吧?

⑤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练习64页第四题填空口口口搬起口口口砸水缸口容口迫地救出了口口缸里的口口口

校名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得分____(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历过春天的辛勤耕耘,终于到了采撷盛夏的硕果时刻!相信你一定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在试卷上留下你美观的字迹,反复推敲的答案,同时还有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满希望的期待。加油!)〔卷面整洁2分〕一、字词小博士。(学习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完成吧!)(14分)1、根据拼音写工整美观的汉字。(8分)méiguīpúsaxīshēngtánglángbǔchán(玫瑰)(菩萨)(牺牲)(螳螂捕蝉)shòuxuēzhàngpengjiàohuìyùzhuóbīngdiāo(瘦削)(帐篷)(教诲)(玉琢冰雕)2、按照要求填上成语。(6分)评一评人物:孔子()孙悟空()赞一赞景物:烟台的海()三亚落日()聊一聊话题:抗震救灾()珍惜时光()二、句子小精灵。(句子练习,请看清要求!)(7分)1、把句子写生动有趣。(2分)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合并这三句话。(2分)天游峰的扫路人年过七十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不愿意离开他深爱的岗位。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以苦为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课外,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句吧!试着补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3分)三、小小美文家。(调动平时积累,完成填空!)(17分)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3分)2、孔子有关复习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____”“____”“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3、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______,是______。福楼拜告诫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______。刘老师通过放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3分)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课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段描写出自_____(谁)的小说《______》,写的是_____。(谁)我还知道小说中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四、阅读小能手。(短文阅读,多读几遍,不要漏做哦!)(30分)(一)广玉兰(12分)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2分)2、按要求写词语。(2.5分)“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是______,“热热闹闹”的反义词是______,再写三个AABB式的词_____、______、_____。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____比作____,这样比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1+0.5+0.5+1=3分)4、本段是按___的写法,写了广玉兰哪几种花开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分)5、“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联想,请选择一种喜欢的花,也写一个由此花引起的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二)西湖的“绿”(18分)(作者:宗璞pú)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zhì)子花的甜香。……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gz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í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分)2、按要求写词语。(1.5分)写出描写“绿”的成语:表示绿得颜色浓的:,表示绿得时间长的:,表示绿得面广的:。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2分)(1)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短文,填空。(4.5分)(1)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几处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3.5分)(2)在花港观鱼,作者看了一种绿,那是。(1分)5、细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8分)(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1+1=2分)。(2)这一自然段写了西湖怎样的特点?(2分)。(3)你去过杭州吗?除了杭州西湖,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写两处)?请你写下来。(1分)。(4)请你仿照作者写西湖“绿”的写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点,写下来。(3分)。五、未来小作家。(审清习作要求,大胆表达吧!)(30分)题目:我真想____友情提示:一直以来,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特别想说的话?给你一次机会,用你的笔写下来吧!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一个中心叙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字数400个以上。(卷尾语: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这张试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骄傲,仔细检查哟!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绩!)参考答案:一、1、玫瑰菩萨牺牲螳螂捕蝉瘦削帐篷教诲玉琢冰雕2、孔子(诲人不倦、见贤思齐等)孙悟空(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等)烟台的海(水平如镜等)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珍惜时光(白驹过隙等)二、1、写拟人或比喻都行。2、由于……虽然……但是……3、六年级必背古诗:万里长征人未还。洛阳亲友如相问。不拘一格降人才。三、1、略。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略。4、《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正义的坚持、对侵略者的憎恨都可以得分。5、曹文轩,《草房子》,陆鹤(或秃鹤),写出另外三个即可。四、(一)1、绽(zhàn)放,钻(zuān),凋(diāo),似(shì)2、争先恐后、冷冷清清、略。3、略。比喻的好处,只要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处并适当分析即可。4、总分,含羞带放、刚刚绽放、盛开、花瓣凋谢。5、对花的描写得1分,由此引起的联想得0.5分。(二)1、正确读音:栀(zhì),淙(cóng),堤(dī),袂(mèi)。2、苍翠欲滴,万古长青,一碧千里。3、排比句词语出现必须要有3次及以上。比喻句要能抓住事物间的相似处。4﹙1﹚、短文通过描写飞来峰、黄龙洞、屏风山、苏堤、花港观鱼几方面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或西湖美景)的真挚感情﹙2﹚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5、(1)遍体生凉、心旷神怡,每个词0.5分。感受1分。(2)写了西湖灵隐寺绿得发黑、发蓝的景色。(3)答出两处即得一分。(4)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就给分。五、作文评分标准:1、字迹工整、美观。2分。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有真情实感,字数符合要求。即为一等文,扣0-3分;依次为二等文,扣4-6分;三等文,扣7-9分;四等文,扣10-12分,不及格扣12分以上。3、错别字、病句等,酌情扣1-3分。

⑥ 小学一年级语文标准课堂作业答案

这里应该找不到答案
你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 尽量自己做吧 不会了让同学给你讲讲,这样才对你的学习有帮助,答案只能解决一时。

⑦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一课全部答案

1.撒秕啄罩
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5.不能。“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言之有理即可)
8、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9、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10、“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11、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12.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3)示例: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一课答案

1、清新 潇洒 害羞 2、高低 强弱 诺金 字金 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3、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把酒联欢 4、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辽阔、碧绿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的中国画那样赏心悦目。
这道彩虹不仅是艳丽色形的描摹,也是蒙汗情深的比拟。优美的句子你自己抄吧。
6、静寂 热闹 1 1 3 2
不好,因为原句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静寂和作者从远至近看到河的真切面目,给人惊喜的感觉。
采纳吧,打字不容易!!!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达标答案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4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2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7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7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3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2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7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2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3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5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7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1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4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69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