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主要从审视语文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及体悟语文教学的性质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阐述。从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角度,对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及其特点进行尝试性的归纳整合。在区分与其它思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内容。主要探讨了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及其途径。
Ⅱ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链接: https://pan..com/s/1WLKYM6IW1MM6rqPu1MIu0Q
Ⅲ 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链接: https://pan..com/s/1WLKYM6IW1MM6rqPu1MIu0Q
Ⅳ 怎样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
链接: https://pan..com/s/1WLKYM6IW1MM6rqPu1MIu0Q
Ⅳ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锻炼批判性思维要从提问开始。会提问且懂得提问是批判性思维的启蒙。提问也是有模式和方法的,6问法就是一套很好用的提问模式。
1、Who,谁说的。
说话的人是谁,是名人,权威专家,熟人,亲人……他的话重要吗?
2、What,说了什么。
他说了什么,他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事实是可以被证实的,而观点是表达情感、信念,是不需要证实的。
3、Where,在哪儿说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是在哪里说的,是公共场合,还是私底下。
4、When,什么时候说的。
是事前说的,还是事中说的,或者是事后说的。一般事前说的最有可信度,事后说的一般是推卸责任。
5、Why,为什么说这话。
说话的人,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他说话的有依据吗,他是为了美化或丑化一些人或一些事。
6、How,他怎么说的。
他说的时候是开心,悲伤,气愤,真心……是口头说还是书面表达。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1、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发现问题,我们要经常用另样的方式来讨论自己生活的的方式与方法,睡前反思,想想自己今天的生活有没有意义等。提出好的问题,完成实验的一半,科学起源于问题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构想多种解决方案,发散性思:头脑风暴法和奥斯本法则。
2、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思维和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思想和知识的使用者和消费者,由此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3、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公共说理的习惯,建立公共话语逻辑,从而不断使人和社会理性化。它告诉我们怎么样去讲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去识别他人,有时候也包括我们自己是如何不讲道理,并且如何去反驳这种不讲道理。
Ⅵ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时,我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完课文,我让同学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句话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
Ⅶ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