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ng念翁还是轰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对ueng标注的是“嗡”。
ong在汉语中属于后鼻音韵母,发音时,先发o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ong只能用于和声母相拼,比如中国的中zhong , 不能拼作zhueng。反过来,ueng只在没有声母时单独出现,比如老翁,只能拼写为lao weng,不可以是lao ong。
古代注音
我国在古代是使用汉字为载体,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2. ong在汉语拼音中怎么读
ong在汉语中属于后鼻音韵母,ong[uŋ]
发音时,起点元音是后高圆唇元音u[u],但比u的舌位略低一点,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唇形始终拢圆。
不容易掌握的发音,还可以从字词中琢磨,比如共同gòngtóng
轰动hōngdòng
空洞kōngdòng
隆重lóngzhòng
通融tōngróng。在读字时感受ong的读音。
3. ong怎么读
ong在汉语中属于后鼻音韵母,ong[uŋ]发音时,起点元音是后高圆唇元音u[u],但比u的舌位略低一点,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唇形始终拢圆。
ong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 ê、i、u、ü、-i(前)、-i(后)、er。
发音方法: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自然放置,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4. ong念翁吗
不是。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对ueng标注的是“翁”。
ong在汉语中属于后鼻音韵母,发音时,先发o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ong只能用于和声母相拼,比如中国的中zhong , 不能拼作zhueng。反过来,ueng只在没有声母时单独出现,比如老翁,只能拼写为lao weng,不可以是lao ong。
发音方法: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自然放置,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ai: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读音轻短。
ei: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嘴角向两边展开。
ui:发音时,u 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 ei,嘴形由圆到扁。
ao: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 o。
ou:发音时,先发 o 的音,嘴唇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
iu:发音时,先发 i,然后向 ou 滑动,口型由扁到圆。
ie:发音时,先发 i,再发e,气流不中断。
yue:发音时,先发 yu 的音,然后向e滑动,口型由圆到扁。
er:发音时,舌位居中发 e 的音,然后舌尖向硬腭卷起,两个字母同时发音。
an: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抬起,顶住上牙床发n的音。
en: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面抬高,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in:发音时,先发 i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门齿背,舌面渐至硬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un:发音时,先发 u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牙床,接着发n的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yun:发音时,先发 yu 的音,然后舌头上抬,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ang: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根抵住上软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后鼻音尾ng的音。
eng: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ing:发音时,舌尖触下齿龈,舌面隆起至硬腭,鼻腔共鸣成声。
5. 小学语文中的声母、韵母各是什么(全部)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结构分类:
单元音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 ê、i、u、ü、-i(前)、-i(后)、er。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 üe、iao 、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双韵母是复韵母的特殊形式 。
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 üan 、en、in、uen、 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
调值符号: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调值55(高平˥˥);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调值35(高升˧˥);
第三声,(上声,或折调,ˇ(∨),调值214(降升˨˩˦);
第四声,(去声,或降调,ˋ(),调值51(全降˥˩)。
韵母组成:
韵母=韵头(介音)+韵腹(元音,韵母中最关键的部分)+韵尾(可元音可辅音,其中的辅音专指鼻韵母)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是韵母。韵母〔uan〕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
韵头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
韵腹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
韵尾可元音可辅音,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韵尾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以“卡”字而论,q是声母,ia是复韵母。i是韵头;a是韵腹。
6. ong的标准读音是什么
ong:发音时,先发 o 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单元音韵母: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 ê、i、u、ü、-i(前)、-i(后)、er。
复韵母: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 üe、iao 、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双韵母是复韵母的特殊形式 。
鼻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 üan 、en、in、uen、 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
发音方法: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自然放置,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ai: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读音轻短。
ei: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嘴角向两边展开。
ui:发音时,u 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 ei,嘴形由圆到扁。
ao: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 o。
ou:发音时,先发 o 的音,嘴唇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
iu:发音时,先发 i,然后向 ou 滑动,口型由扁到圆。
ie:发音时,先发 i,再发e,气流不中断。
7. 汉语拼音韵母中的“on”和“ong”有什么区别吗
on不是韵母,汉语拼音中没有这个音,ong是单韵母,如:同、龙、冬、懂、动
一、同拼音tóng
1、一样,没有差异;相同。
2、共,在一起(从事):共同。
二、龙拼音lóng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三、冬拼音dōng
1、一年中的第四季: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姓。
四、懂拼音dǒng
释义:了解,明白。
五、动拼音dòng
1、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
2、使开始发生:发动。
3、使用: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