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常识填空(共9分)
1、回忆你学过的古诗,选出能表现下列季节特点的句子各一句。(4分)
春:
夏:
秋:
冬:
2、目前,中国正在为举办( )年的夏季奥运会而积极努力。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硕果累累。你能写出四位中国奥运会冠军和他(她)从事的项目吗?(4分)
3、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紧急情况。这时,我们通过拨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求助,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些紧急求助的电话号码。其中火警,治安报警,交通事故,医疗急救的电话号码排序正确的是( )(1分)
A、119 122 110 120 B、122 110 120 119
C、119 ll0 122 120 D、119 110 120 122
二、基础知识。(29份)
1、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先将下列字母重新排列,再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3分)
e q I d r j l n
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
2、看拼音,在方格里写字,要注意把字写规范、匀称。(6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不能重复。(3分)
(1)( )一趟 (2)( )一遍 (3)( )一把
(4)( )一眼 (5)( )一句 (6)( )一遭
4、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10分)
神机( )算 自私自( ) 斗志( )扬
阴( )诡计 滔滔不( ) ( )头丧气
舍( )为人 口若( )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和贬义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3)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5、按要求写句子。(7分)
(1)写一个表现母爱的句子,用上“无微不至”。
(2)请以“日出” 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拟人句:
6、按要求写句子(各一句)。
(1)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
(2)你最喜欢的一句歇后语:
(3)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
(4)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从左到右组成四个词。(5分)
三、语言实践。(共10分)
1、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l)“读书好”的意思:
(2)“好读书”的意思:
(3)“读好书”的意思:
2、有些句子由于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停顿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的三种不同意思。(3分)
A:
我扶你走吧。B:
C:
3、如果你或者朋友违约了,你会怎样向朋友说?或者听到朋友的解释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段你和朋友针对“违约了”的对话,对话不少于五次。(4分)
四、阅读。(16分)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探 望
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奶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同学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我常想找个机会让我们的思想来个chè dǐ( )的转变。||
机会终于来了,有位“封建”的小队长生病了。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规矩。
那天下午,我收拾起书包、拔腿就向医院跑去。可到病房前线我yóu yù( )了,一个女同学去探望男同学,真有些不好意呀!但是“要下决心改变男同学的思想”这个念头使我zēng tiān( )了力量,我迈上一大步,推开了房门。
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只见他抬起头看见了我,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我笑着上前,说:“怎么?为欢迎我来吗?”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我笑着问了他的病情,告诉他学校里的一些情况,谈得还挺投机呢。最后对他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么会来看你呢?我就是想破破你们不理女同学的规矩,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他摸了摸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天,老师用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件事,末了说:“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你们说对不对?”
同学们的眼光向我射来,这眼光不再包含着嘲笑、惊异,而是包含着赞赏和钦佩。||
1、在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词语。(3分)
2、写出加点字(词)的同义字:(2.5分)
搭理( ) 半晌( ) 挺( ) 末了( ) 包含( )
3、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3分)
4、文中画“ ”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l分)
5、联系上下文体会表现“封建”小队长神情语句的含义。(2分)
(l)只见他抬头看见了我,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
(2)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6、改变句子:
(1)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不带问号的句子)。(2分)
(2)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有问句的句子)。(2分)
7、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事,反映了 。(2.5分)
五、写作(共30分)
1、在原文中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5分)
一个冬天的傍晚,大雪刚停,孙康站在门口,觉得雪地亮堂堂的。他想,雪地里这样亮,也许可能看清书上的字呢?他拿出一本书,映着雪一看,居然看得清。他故不得天冷,就蹲在雪地上看起书来。
2、以《如果我有钱了》为题,联系生活实际或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卷首语:第二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今天就来给自己做个测试吧!只有认真、细心才能展示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一、积累运用。计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3
wàng tú xī miè lóu tī pú shà jié àn
( )( ) ( ) ( )( )
fēng ( )利 顶( ) ( )火
chú ( )房 衣( ) ( )夕
2、选择正确读音,打上“√”。4分
凌晨 ( líng lín ) 诺言(nuò ruò ) 伪装 ( wěi wéi ) 歼灭( jiān qiān )
截止(jié jiē)明晃晃(huǎng huàng) 挑衅(xìn pàn ) 拘束(sù shù)
3、填写成语。4分
万( ) 俱寂 同仇敌( ) 震耳( )聋 ( )不及防
如火如( ) 夜以( )日 ( )谋已久 鬼哭狼(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1)至仁至义(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势汹汹 (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2分
时间 时候 时刻
激动人心的( )终于到来了!国家主席胡锦涛步入人民大会堂,接见从雅典归来的体育代表团全体人员,这( ),全场一片欢腾……
6、农家乐。看到这农具,你想到了哪句诗?3分
镰刀:____________ 木犁:________________ 锄头__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1)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我军杀得哭爹爹喊娘,狼狈而逃。
(改为“把”字句)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伯诺德夫人说。
请把划线的部分放在句子前面来表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走进生活。2分
“危机英雄,中国骄傲”中当代英雄李晓辉的颁奖词: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传给两位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这一馈赠是对消防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你从这段颁奖词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2分
奥运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街小巷,人人话奥运,轮到你说了,你最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传真。8分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___________,请你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伯纳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宁,其中我对__________印象最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迸发。”则充分反映了大刀队员们抗日杀敌的_________心情。1分
(5)《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看到,全国军民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卫自己的家园。让我想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中的“以_______________ 为荣,以______________为耻”。2分
二、阅读直通车。
(一)《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节选 10分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1、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_____________。1分
3、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四件事可以,从这里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分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慈祥 ( ) 和善 ( ) 惊谎( ) 拘谨 ( )
5、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中国魂 20分
精卫填海,何等的坚毅;愚公移山,何等的执着;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
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 )那“王师北定中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与悲怆,不必喟叹( )那“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
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相应的人名,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诗句。(2分)
2、理解成语。4分
(1)淋漓尽致:
(2)丰功伟绩:
(3)刮目相看:
3、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人和爱国名诗?(本文内容除外)2分
(1)爱国名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这些诗句都是英雄们留下的: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补充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省略号中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再写出两种。
有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_________的名句,说的正是中国人的“骨气”。1分
7、本文的作者用大量的名人名句和成语来丰富内容,表达中心。这对你以后写作有何启发?你打算怎样去搜集资料?请简要地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园地。30分
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智慧,还可以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不少的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感受最深的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
2、正确读音分别是:líng nuò wěi jiān jié huǎng xìn shù
5、 时刻 时候
6、秋收万颗子 童孙未解供耕织 锄禾日当午
7、(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他家也有一个像小姑娘这么大的小女儿。
(3)伯诺德夫人说:“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10、(4)急切
(5)热爱祖国 危害祖国
二、(一)
1、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2、聂荣臻
3、抱起小妹妹 给女孩找奶吃 让美穗子吃梨 为美穗子喂饭
有菩萨心肠 至仁至义
4、慈爱 和蔼 惊恐 拘束
5、开始做饺子了,我先倒些面在盆里,然后把面揉成团。
(二)1、陆游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 疑是银河落九天
2、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
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
3、(1)岳飞 范仲淹 鲁迅 孙中山 闻一多 梁起超 康有为
(2)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破楼兰终不还 后天下之乐而乐
4、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火眼金睛 嫦娥奔月
5、英勇杀敌的人 舍小家为大家的人
6、孟子
7、启发:以后也要学着灵活运用自己搜集的成语、名人名言来使作文内容更丰富,更深刻有力。
看书看报时看到好词好句摘录下来,有时也可以剪贴,还可以通过采访、上网等等方法搜集,但都要做到持之以恒。
❸ 语文六年级下天天伴我学,第二单元的阅读文章,正月十五秧歌会阅读答案
1.本文描述的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个节日的风俗有:扭秧歌、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
2.(雄浑)的气势 (涌动)的世界 (昂扬)的韵律 (身不由己)地扭 (指指点点)地议论(认真)地指挥
3.画【1、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唢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
2、人群沸腾了,拥着秧歌队说呀笑呀,指指点点地议论着。】我觉得描写“老汉”与“刁老婆”周旋的句子写得最精彩(也可以自行概括,句子不止以上两句)
4.画【这一波儿秧歌刚过,那一拨又接了上来。】作用是承上启下
5.这样写好,因为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使文章紧凑,突出了黑龙江的特色(作者黑龙家人)
❹ 人教版新编基础训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短文阅读答案
1、选文主要写了看划船的人、赛龙舟、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
2、(1)不能,因为“划”更能体现快,用词生动.
(2)不能,因为“挥动”比摇摆更灵活,速度更快.
3、A听着隆隆的鼓声,浆手们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滑动着船桨,你追我赶,奋力向终点冲去.
B观众们如雷般的欢呼声和呐喊声交支在一起,此起彼伏
❺ 湘西吊脚楼(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第二单元的轻松阅读的答案,告诉我,答完给赏悬)
1.徘徊(huái)参差(cī)开凿(záo)修砌(qì)家畜(chù)2.(1)(奇)(异),(古色古香)(2)(临水),(依山傍水),(田坎边)。(省时)(省工)(3)(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古朴)(秀雅)(4)(温暖)(亲切),(温馨)(画境)3.雉鸡牡丹 灯草龙纹4.二段写湘西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建筑过程及外观。三段写吊脚楼的妙处。
❻ 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二)阅读题答案
1。五月端午吃樱桃和粽子。七月七夕节放莲花灯。八月中秋节吃月饼。九月重阳节登高吃花糕。正月上元佳节观灯
2.全都是对的、
3.气死风的特点:这种灯浑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4.略
5。文章详写了上元佳节的灯,略写了圣诞节是挂的灯和霓虹灯。
❼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语文》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捕拿( ) 段祺瑞( ) 厦门( )
2.解释几中加点的“因”。
(1)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 因:
(2)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 因:
3.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
4.这段话写作者从日本回国后的活动,主要介绍了自己教学和从政的经历。在这段时间内,他先后到过哪些地方?
5.文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7.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8.文中“没有地方可去”说明了什么?
9.作者不断变更工作,说明了当时怎样的 社会现实?
10.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看,作者为什么总是“走出”,甚至于政府“要捕拿”他而“逃”走?
11.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二、阅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选段,完成12~18题。
那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长沙有成千上万的人饿饭。饥民派了一个代表团到抚台衙门请求救济。但抚台傲慢地回答他们说:“为什么你们没有饭吃?城里有的是。我就总是吃得饱饱的。”抚台的答复一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大家都非常愤怒。他们举行了群众大会,并且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他们攻打清朝衙门,砍断了作为官府标志的旗杆,赶走了抚台。这以后,一个姓庄的布政使骑马出来,晓谕百姓,说官府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这个姓庄的说话显然是有诚意的,可是皇上不喜欢他, 责他同“暴民”勾结。结果他被革职,接着来了一个新抚台,马上下令逮捕闹事的领袖,其中许多人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头挂在旗杆上,作为对今后的“叛逆”的警告。
这件事在我们学堂里讨论了许多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学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们仅仅是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他们并不懂得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单纯地把它看作一件耸听的事而感兴趣。我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 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
12.填空。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节选自 ,作者是 , 国 、 家。
1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傲慢______ 叛逆_____ 勾结_____
冤屈______ 救济______ 愤怒_____
14.选文的两个自然段,分别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15.少年毛泽东对“造反”一事是怎样看的?大多数同学是怎样看的?
16.从少年毛泽东对“造反”一事的态度上,可见他少时便具有怎样的精神?
17.对于文章的分析,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由这句话确实看出少年毛泽东的不孝,不知道尊敬长辈。
B.毛泽东的语言幽默形象,在本文中表现尤为突出。如“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C.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这句话中“造反的”加引号,表明是当时政府对他们的称呼,也表示对这样称呼的否定。同时,由这句话可以看出少年毛泽东不仅善于读书,而且关心社会、善于思考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D.本文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具体说来,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展示自己的性格形成和思想的初步形成过程。
18.正是由于少年毛泽东立大志,苦修身,才为其投身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就你了解的毛泽东在后来所取得的成就作简要叙述,并谈一谈你的感受。
三、阅读贝利的《第一千个球》选段,完成19~28题。
他们说得好像也有理,我当然希望他们的乐观看法是有根据的。但我一回到家,就明白不是那么回事了。父亲马上把我叫了过去。我觉得奇怪的是,他的声音十分平静,就像在和我讨论最近的一场足球赛一样。
“我看到你抽烟。”
我没说话,因为我无话可说。我只是站在他的跟前,东张西望,就是不敢碰他的目光。他一直保持着耐性。
“我有没有看错?”
“没,没有。”
“你抽烟有多久了?”
他还是非常平静,就像是 在问我擦皮鞋擦了多久、上学上了多久似的。这是不是暴风雨前的那种宁静?
“我,只吸过几次,几天前……”
“告诉我,味道好不好?你知道,我没抽过,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味道。”
我没说正式的香烟我没吸过,只吸过“絮絮”烟。我也明明知道讲明了这一点也没有用。“我不知道,也许没有多大味道。”我答得那么笨,本以为他一定会一记耳光打过来,但是他没有揍我,而是把我拉了过去,好像要进行一次朋友间的谈话似的。他伸出一只手抱住我的肩膀,向我解释开了:
“你踢球有几分天分,以后也许会成为一个高手。要是你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了。到时候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在九十分钟之内一直踢出理想的水平。这事你自己决定吧。”
然后他伸手从口袋中取出了钱夹子。这夹子又旧,又薄得可怜。他打开夹子,我看到里面只有几张皱皱巴巴的票子。他接着说下去:
“但是,如果你还想抽烟,最好还是抽你自己的烟。老是讨人家的烟抽很丢人。你自己买烟需要多少钱?”
我简直羞得无地自容。我抽的烟不是自己买来的,这还无关紧要,这时我倒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我似乎看见他为了养活一家,在毫无怨言地清理便盆、打扫地板。我两眼盯着地板,真希望地上开个洞把我吞下去,埋葬我的羞惭。父亲一声不响地看了我很久。
“好吧,没事了。为了我们家庭的名誉,你自己的名誉,以后别再讨烟抽了。要买,向我拿钱,我给你。”我知道,如果我真的向他要,他是会给的。
后来,我又好几次想起这次谈话。我知道我的个性。而且在那个年龄,我是容易感情冲动而轻举妄动的。要是他当时狠狠地骂了我一顿,很可能反而会激起我的反抗,今天我便成了一个恶习难改的烟鬼了。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由于我一直酷爱足球运动,而且知道抽烟对一名职业球员的确有害,因此我可能不至于堕落到那个地步。这些都很难说,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从那一天开始,我一直没有碰过 香烟,也从来不想去碰它。
19.按拼音写字。
chà 那 shè 影 ɡēnɡ 农
xiè 下 pānɡ 沱大雨 毫无yuàn 言
20.选文第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乐观看法”指的是什么?
21.父亲与贝利的谈话用了哪些具体的描写方法?从中可见父亲是怎样的人?
22.从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中,你得知了哪些信息?哪些词贴切地导出了这一信息?
23.“这时我倒联想起许多事情”,请写出贝利当时联想起哪些事情?
24.父亲为什么给贝利钱买烟?
25.“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为什么这么写?
26.“这些都很难说” 中的“这些” 指什么?“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中“一件事”指什么?
27.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你感受到的贝利是怎样一个人?
28.贝利的父亲劝贝利不要抽烟,他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你如何评价它?
四、阅读王滨等的《少年爱因斯坦》选段,完成29~35题。
①十岁那年,爱因斯坦进了中学。这时正是普鲁士军国主义在德国fànlàn 的时期,学校充斥着军国主义的影响。许多孩子羡慕挎着马刀、骑着战马的军人,呼喊着狂热的口号。
②生性羞怯的阿尔伯特对这些格外反感。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yírán 自得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让这些人长脑袋是多余的,只给他一根脊梁就够了。小小年纪,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了。
……
③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他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 ,翻着所能看懂的代数书,练着证明这道难题的方法。
④三周过去,他终于证明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当他把这个结果拿给那位叔叔看时,那位叔叔几乎惊住了。他对这个小孩子的数学天才产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又出了一些难题,他都一一做了出来。
⑤也就是这一年,阿尔伯特偶然看到一本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他手捧着这本“神圣”的小书,读得rúzuìrúchī 。那一个个严密的几何定理,竟使人不能产生半点怀疑。他对其中所包含的许多严整规律和宽广的世界肃然起敬了。
⑥现在对科学和真理的好奇心,已经使他变得雄心勃勃,他要振翅起飞了。
29.把文中加拼音的地方填上汉字。
fàn làn yí rán 自得 rú zuì rú chī
30.第②段中“让这些人长脑袋是多余的,只给他一根脊梁就够了”一句,有什么含义?
31.第①②两段表现了爱因斯坦的什么精神?
32.第③④段所记述的内容,表明了少年爱因斯坦有哪些可贵精神?
33.第④段中记叙的那位叔叔的反映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4.第⑤段中哪些词语表现出少年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真理的热爱和敬佩。
35.选文中记叙了少年爱因斯坦常常认真思考问题的故事,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我相信,你也是一个聪明而且爱动 脑筋的孩子,你在生活中也有过好多次类似的经历,现在就请你简要叙述当时的情景,如果你现在清楚了其中的奥秘,也请你简单说一说。(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 bǔ qí xià【点拨】“ 捕”易读成pǔ。
2.(1)因为(2)凭借 靠【点拨】要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3.……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 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
4.杭州 绍兴 南京 北京 厦门 广东(广州) 上海【点拨】可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表示地点的词语。
5.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6.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点拨】可结合时代背景来回答。
7.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 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8.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反动。
9.动荡不安。
10.因为辛亥革命之前和后来段祺瑞执政期间,中国社会十分黑暗反动,而作者追求救国救民真理、宣传革命道理、抨击黑暗反动统治,这些是当时的社会和反动政府不能容忍的,所以他一次又一次“走”出,甚至要被“捕拿”。 【点拨】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才能回答。
11.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点拨】要认真品味、体会。
二、【点拨】12.《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美 记者 作家
13.骄傲 反叛 勾搭 冤枉 接济 恼怒【点拨】可结合平时所学。
14.第一自然段:叙述,第二自然段:议论。【点拨】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15.少年毛泽东对“造反”同情且不平,大多数同学只是同情。
16.具有反抗精神,有深刻的思考。
17.A 【点拨】本题考查范围相当广,涉及到句、语言特色、标点符号及主题与选材。但无论怎样考查,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应在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上。
18.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实践和个性。【点拨】本题意在培养我们阅读优秀诗文的良好习惯,引导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欣赏美的能力。
三、19.刹 摄 更 卸 滂 怨 【点拨】“刹”、“卸”、“滂”等字易写错。
20.承接上文,孩子们的议论。乐观看法指的是“父亲没看见你吸烟”。
21.对话、动作。父亲对儿女要求十分严格,但十分尊重儿女,教子有方。
22.家境贫困,父亲养家艰难。旧、薄得可怜、皱皱巴巴的票子。
23.父亲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为了养活一家,在毫无怨言地清理便盆、打扫地板。
24.父亲认为讨人家的烟丢人。【点拨】从上下文看,父亲并不是不赞同我抽烟,而是认为这样讨人家烟失去了自尊。
25.这样更加突出父亲的脚伤得很厉害,父亲养家十分艰辛。
26.是否会因抽烟雨变成恶习难改的烟鬼。文章最后一句话。【点拨】“这些”等的指代内容往往要往前面的话中去找。
27.直抒胸臆。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自己年轻无知真诚追悔,对父亲谆谆教导有衷心感谢。
28.贝利父亲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打骂、没有责备,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贝利被深深感动,非常惭愧,并改正了错误。贝利父亲的这种方式,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他从尊重个体人格出发,进行平等对话,在双方情感交流碰撞中引起被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唤醒了被教育者的羞耻感与内心良知,达到使之反省并 改正错误的目的,这是一种新的教育趋势。【点拨】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能够启发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书面表达技巧能力。如何评价,在于个人的理解和认识,只要言之成理,自然成文即可。
四、29.泛滥 怡然 如醉如痴 【点拨】“泛滥”、“怡”易写错。
30.指那些人缺少独立的见解,没有思想,脑袋是无用的。
31.有独立的见解及爱国主义精神。
32.专心致志,勤学好思,热爱科学和真理
33.侧面表现出小阿尔伯特有惊人 的数学天赋。
34 .“捧着”“如醉如痴”“竟”“肃然起敬”
35.示例:儿时,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明媚的阳光里,当我们静静地走在马路上,我经常注意到:当自己向前走时,总有自己的影子追随左右,忽长忽短,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当时我感到十分奇怪,并且和伙伴相互玩着踩影子的游戏。如今长大了,随着知识的增长,经历的增多,认识的加深,尤其我们在小学学习了光的传播特点后,才明白,这都是由于光沿着直线传播的缘故。 【点拨】完成本题,首先要把自己的所想、所感交代清楚。其次,还要注意把记叙的六要素交待清楚,语句要有条理,以期达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之目的。
❽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启动黄冈大考卷第二单元b卷阅读题答案
题目?
还是不明白题目的意思!
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❾ 少年智力开发报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同步练习粽子阅读题答案
一小题鱼贯而入 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的接连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