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新课标教材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2010年吧,高2013级的开始用。
❷ 请问,高中的课本是怎么划分的,必修一等是什么时候开始学,高中课本的版本和上的小学初中都一样吗
你好,高中的课本划分都是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开始向上进行学习的。必修一的学习一般是在高一的上半学期就开始学习。高中课本的版本和上小学和初中的他都是一样的,按顺序进行逐步的深入。
❸ 高中语文新教材什么时候换的
2004年,新课改实行以来换的。
❹ 高中的选修必修是什么,还有必修一二三分别什么时候学
必修和选修,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有必修一二三。
语文:必修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2,下半学期学必修3、4;高二学必修5。
数学:必修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4,下半学期学必修5、2;高二学必修3。
英语:必须5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2,下半学期学必修3、4;高二学必修5。
物理:必修2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
化学:必修2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
生物: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高二学必修3。
政治:必修4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3;高二学必修4。
历史: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高二学必修3。
地理:必修3本,高一上半学期学必修1,下半学期学必修2、3。
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课程标准对对应必修课程分别有明确的规定。
选修和必修的不同
第一,学习目标及方法上的差异。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区别,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力求适合所选教材的文本特点,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学习。
第二,选修与必修的定位不同。
选修是必修基础上的拓展,选修课定位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着眼于课程的鉴赏陶冶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探索研究,提高素养。
第三,有不同的评价体系。
选修课只是“选读”,它不是必修课的补习,也不是简单照搬大学的选修课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在深度、广度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倡导研究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什么时候提出的
2000年秋季起,《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试验修订版)》
(下文简称为“新大纲”)和高中《语文》新教材(2000年试验修订版),在全国高中的起始年级,全面推广使用
❻ 高中语文读本是什么时候增设的
好几年了,但是,语文读本里面的只供课后阅读,读着玩的!高考不会考的!!!反正我们那几届都是这样的!去年最后一波全国高中也进行了教改,实际上教学内容不会有多大的变化的
❼ 人教版什么时候开始出版高中语文教材
为了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工作,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所名。二十多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先后承担了二十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为全面提升人教版教材和图书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核心成员单位。
建社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主持或参与拟定了2000年以前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先后研究、编写、出版了10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4万余种,发行量逾600亿册。
❽ 高中语文所涉及的体例有哪些都有哪些代表作以及有哪些外国着作,作者是谁属于什么流派
编年体:某年发生了某事
国别体:某国发生了某事
纪传体:某人做了某事
高中出现这三种,此外还有 断代体,纪事本末体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左丘明。 国别体史书即分国记载史事的史书,它对我们了解古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作为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和上古历史的重要书籍。
高中出现《国语》
纪传体。纪传体代表作《史记》的成书,表明古代史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此前史书,或记言,或记事,或以国别,或以岁纪,形式仍不完备,许多内容不好分类涵盖。司马谈生前志于写一部全面而有系统的史书,未竟而没。司马迁继承了父志,吸收了前代的经验,集大成而开创纪传体的《史记》,基本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史体组成。其中本纪主要记载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大事,表是把重要的时事及人物,按年代、地区用简明的表格形式表示出来。书(志)是用来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情况。世家和列传主要记载诸侯、官僚、士大夫、名人和一般平民的事迹,“以类相从”,使得大事、小事都不遗漏。
高中语文陈寿《三国志》司马迁《史记》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编着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高中语文出现《资治通鉴》《春秋》
高中语文出现太多外国名着了,我记不清楚了,你看看目录吧
下面是链接http://wenku..com/view/bc040808763231126edb11cf.html
可能课本不太一样,但大致差不多的。
❾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什么时候出的急求,最新的是哪版
应该是2003年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随后,也就是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先行开展高中课改,于是第一批纳入课改的学生在2007年迎来了高考,当年的高考4个省、自治区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化。2007年后季,高中课改全面展开。
❿ 雷雨什么时候加入高中语文课本
1979年。
《雷雨》在1979年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扮演着语文教材中最重要戏剧篇目的角色,无论是教学参考书还是期刊论文的分析,《雷雨》的教学解读与其文学解读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雷雨》是戏剧大师的代表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独特地位的戏剧名篇,最终闪耀成戏剧史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