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主要就是有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浙教版、沪教版等等这些版本。并且这些版本的语文书运用的最广泛的就是人教版的语文书,人教版的语文书,可以说是应用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的一些省份。
并且这个语文书在结构上面,可以说是设置的比较好的,就是说用这一个版本的语文书能够去适应各个方面的考试,还有就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学习的。
所以说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的版本就是具体有这些,并且现在人教版基本沿用的就是部编版这样子的一个版本,而且在未来可能会进行改版这样子的一个过程。
B.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是什么
《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8组32篇课文及8篇选读课文,供三年级上学期使用。
本书另配录音磁带两盒,收录了教材中的全部精读课文。
配套录音带的审听是魏丹;朗读人是晓澄、金锋;责任编辑是郑宇、张丽明;技术编辑是闵捷。
目录:
第一单元(梓君)
大青树下的小学(梓君)
花的学校(张蕾)
不懂就要问(陈亮)
语文园地(梓君)
第二单元(梓君)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忠诚)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陈亮)
秋天的雨(张蕾)
听听,秋的声音(梓君)
语文园地(陈亮)
第三单元(梓君)
去年的树(梓君、陈亮、张蕾)
那一定会很好(张蕾)
C.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文
我是三年级的,希望能帮上
你。课文如下:
《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以及《槐乡的孩子》,这是第一单元的。《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以及《我不能失信》是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以及《听听,秋的声音》是第三单元的。《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以及《找骆驼》是第四单元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以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及《香港,璀璨的明珠》是第六单元的。《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以及《狮子和鹿》是第七单元的。《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以及《好汉查理》是第八单元的;《不懂就要问》、《做风筝的故事》、《五花山》、《六个矮儿子》、《神笔马良》、《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喜爱音乐的白鲸》以及《信箱》是选读课文。
D.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文如下: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9、古诗两首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1、古诗两首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E.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是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2课《金色的草地》
第3课《爬天都峰》
第4课《槐乡的孩子》
第5课《灰雀》
第6课《小摄影师》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第8课《我不能失信》
第9课《古诗两首》
第10课《风筝》
第11课《秋天的雨》
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第13课《花钟》
第14课《蜜蜂》
第15课《玩出了名堂》
第16课《找骆驼》
第17课《孔子拜师》
第18课《盘古开天地》
第19课《赵州桥》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21课《古诗两首》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第27课《陶罐和铁罐》
第28课《狮子和鹿》
第29课《掌声》
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31课《给予树》
第32课《好汉查理》
学习建议
阅读课本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开始。对那些能读懂的例题,就先读课本自学,再作练习题,老师通过检查练习发现问题再讲。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听懂就可以学好了。其实真正理解,单凭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有关的课外书籍,加深扩展和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F.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书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第2课《金色的草地》 第3课《爬天都峰》 第4课《槐乡的孩子》 第5课《灰雀》 第6课《小摄影师》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第8课《我不能失信》 第9课《古诗两首》 第10课《风筝》 第11课《秋天的雨》 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第13课《花钟》 第14课《蜜蜂》 第15课《玩出了名堂》 第16课《找骆驼》 第17课《孔子拜师》 第18课《盘古开天地》 第19课《赵州桥》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21课《古诗两首》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第27课《陶罐和铁罐》 第28课《狮子和鹿》 第29课《掌声》 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31课《给予树》 第32课《好汉查理》仅供参考,详见课本
G. 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让背的课文段落,文言文和日积月累都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全册的古诗文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第二单元
课文 4 《古诗三首》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擎:举,向上托。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第三单元
H.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主要课文有哪些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以及《槐乡的孩子》,这是第一单元的.《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以及《我
不能失信》是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以及《听听,秋的声音》是第三单元的.《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以及《找骆驼》
是第四单元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以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
以及《香港,璀璨的明珠》是第六单元的.《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以及《狮子和鹿》是第七单元的.《掌声》、《一次成功的实
验》、《给予树》以及《好汉查理》是第八单元的;《不懂就要问》、《做风筝的故事》、《五花山》、《六个矮儿子》、《神笔马良》、《字典公公家里的争
吵》、《喜爱音乐的白鲸》以及《信箱》是选读课文.
I. 小学语文全册几篇课文
我给你弄详细点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上册20篇课文; 下册34篇课文+5篇选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34篇+6篇选读课文; 下册32篇+6篇选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32篇+8篇选读课文; 下册32篇+8篇选读课文;
四年级上册32篇+8篇选读课文; 下册32篇+8篇选读课文;
五年级上册28篇+8篇选读课文; 下册28篇+9篇选读课文(上下册均含1个综合性学习);
六年级上册28篇+8篇选读课文; 下册21篇+1综合性学习+10首古诗词+9篇综合复习。
J. 三年级上册必背课文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课文有: 《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秋天的雨》 《花钟》 《赵州桥》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三年级语文需要培养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与短文分析能力,还要培养行为与观察能力。说起小学语文,三年级是个分水岭。一二年级的语文停留在拼音字词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很简单,写写记记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三年级,阅读理解的部分就多了。
首先字词要扎实。语文,不管几年级,字词都要扎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父母,我们要经常检测孩子的字词学习情况。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帮助孩子听写一下字词,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效果的。
其次反复读课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一定要反复读,即便做不到篇篇背诵,也要做到给出上句接下句。在课堂上,或许我们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裕,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就要注意这点,并帮助孩子做得更好。
再次广读课外书。语文学习是大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是生活中的见识,尤其是课外阅读。孩子如果能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他将会一生受益。三年级,是阅读写作的起点,我们必须保证孩子能有阅读的好习惯。
最后做适当的练习题。在中国,检测学习情况的手段还是考试,所以,适当的习题练习是必要的。但是题要选好,不能烂、多,而是要精、少。做就认认真真地做,要有一定的效果。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为了我们孩子的美好明天,我们作为父母,必须要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