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中结构不当是什么意思

语文中结构不当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26 11:58:47

A. 什么是语文中的结构

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文章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分别为: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一篇文章的结构形式并不是单一和固定的,而是几种结构并用。

整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时,段落和段落之间可以采用并列平行叙述,也可以采用递进式叙述。

在新媒体写作中,提倡小段落结构,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体中段落的完整性,段落叙述中的语言的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很难体现出来。

但不管怎样,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主题明确,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当然语言也要流畅自然。

好的框架就是一篇文章好的形体,是盛放文章灵魂的支架,是撑起文章思想的骨骼,清新有力是必要条件。

B. 语文中什么叫偏正搭配不当 最好还用分析

偏正就是一个字(词)是主要的,另一个字(词)是修饰这个字的.二字的地位不同.
例如:①短语,语是主要的(中心词),短是修饰词,所以是偏正结构.
②义务劳动,劳动是中心词,义务是修饰词,所以也是偏正结构.
偏正不当就是修饰词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是修饰词用的不确切.
简单理解就是名词的定语用的不对.

C. 语文病句的八种类型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宾语)
指代不明(他她它指代不明)
前后矛盾(包括否定词过多导致的语义错误以及误用词语的褒贬含义)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多为关联词语)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意思重复(前面已经明确的后面又讲了一遍)

D. 什么叫成分残缺还有 什么叫用词不当和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类型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用词不当: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例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解析:“虚心”用法错误,应该改成“耐心”帮助小同学。

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解析:“速度”不能“扩大”,多主语和单一谓语不能完全搭配。

(4)语文中结构不当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病句中搭配不当解题方略:凭借语感,重视语法分析。

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有些句子合不合语法,词语使用是否搭配,通过阅读句子,凭借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2、重视语法分析,找出主语与谓语,分析其是否搭配。

3、注意多个主语与单个谓语间是否因顾此失彼而搭配不当。

4、注意句子是否暗中更换主语。

E. 作文老写跑题

你好,作文跑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审题不当。审题不当是对题目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曾经有一个同学,写作文,题目是《伟大的母亲》。这位同学写到:“我不认识伟大,我们班也没有叫伟大的同学。如果非要写的话我就编一篇伟大的母亲吧。……”这样肯定就跑题了。
怎样正确审题呢?从两方面。一是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一个字的含义。比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题目,其中“记”是记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篇记叙文,“一件”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也不是多件,“有意义”不是一般的事,是一件对作者来说有意义的事,“的事”是记事的文章不是记人的不是说明文
也不是议论文。这样这个题目就审清楚了。另一个是注意题目中的关健词。题目中的关健词往往是文章的关健所在。比如《二十年后的学校》关健词是学校。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写学校的。再比如《我和小树一起长》关健词是长,文章主题是我和小树的成长过程。
2、结构不当。结构不当是指文章在结构安排上不能紧扣主题。常常表现在首尾不能很好的呼应,造成前后矛盾而跑题。所以在结构上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就可很好的避免这种错误。最好能在结尾时强调一下主题。

F. 修改病句用语不当是什么意思

用语不当有如下的错误原因:
1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社会主义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的”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4、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5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2搭配不当
1、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点”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而后面回答没有很好地解释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再如: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此句中“从......中”介词句式有错。可删去。)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的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4)缺关联词语
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加上“虽然……但是……”。)
例3: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例4:(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4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体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5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儿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6逻辑错误
这里的“逻辑错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为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加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阅读全文

与语文中结构不当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4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1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6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6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0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3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8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2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7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1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2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3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3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6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4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6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