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结构上怎么回答

语文结构上怎么回答

发布时间:2022-07-25 17:08:56

A. 语文阅读理解中内容上和结构上的答题方法

上楼已经有人答了。我再补充一点,内容上其就是要分析句子或者段对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一定要记住,最终都要围绕文章主题,答题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这通过写(概括事情)表达(抒发)了……的感情,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题(这类的根据实际情况来答),点明……的主旨,或者升华主题。
大概就这样吧,这个很随机变的,主要看实际情况,不能一昧地记套路,可以灵活运用。
嗯,现在的阅读理解的问题几乎都是三句不离文章主题的,要好好记清楚。别整那虚的。

B. 语文的回答问题的时候 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什么叫结构上 什么叫内容上

这一般指语段或句子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指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等。
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体现了文章的什么内容。

C. 初中语文里句子在结构上内容上的作用应该怎么答(不要网上去找,自己归纳)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D. 高考语文阅读结构分析是什么,应该怎样回答,能举例吗,谢谢!

布局谋篇类主要题型是行文段落类,即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其解题思路:

⑴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⑵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⑶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提问方式:

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⒉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一)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例析:江西09《木车的激情》

从以上题目所给的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首段作用类答题是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规律的,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要答出包括本段的内容和下文的内容;二是形式(结构),为下文起到铺垫的作用。答题思路一般为:本段写了什么,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

(二)中间段的作用

07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_____(2)______。

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

《麦天》(江苏卷)第16题:“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第16题: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泰山很大》(07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17题: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中间段落的作用同样要兼顾到内容和形式,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答题时要交代清楚上文和下文的具体内容。

答题的思路: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

(三)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焰火的变奏》(07四川卷)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

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如四川卷的这道题,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也就是“看不懂”。其实,“看不懂”正是道出了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为: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还要视具体题目而定再加上委婉含蓄等词语等。

E. 语文题中内容上,结构上,表达上作用回答哪方面

这个怎么说呢,是不是试卷上都有啊。内容上:写中心思想
结构上:例如承上启下,表达作用上:表达了思想感情
呵呵,借鉴一下啊。

F. 语文阅读中,问到某某片段在文章的内容与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应该怎样回答

1.文章的内容:是指文章的主要意思,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内容上的作用:
(1)在文首:总领全文、开篇点题;

(2)在文中:为……埋下伏笔;为……做铺垫

(3
)
在文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突出中心;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等等;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2.文章的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文章思路具体的外在表现。(例如:总分结构、总分总结构、对照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概具式结构等等)

结构上的作用:(1)在文首:引出下文;
(2)在文中: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照应前文;
(3)在文尾:多是前后呼应或首尾照应,呼应了……,照应了…….,呼应开头……,照应上文…….。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阅读全文

与语文结构上怎么回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94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61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56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26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110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63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5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8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62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27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2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71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92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83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43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56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9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64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6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