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域六界系统与五界分类的内容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那些区别和联系
一、三域、六界和五界
1、五界系统
1969年惠特克提出了五界分系统。首先根据核膜结构有无,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原核生物为一界。真核生物根据细胞多少进百一步划分,由单细胞或单细胞群(团藻)组成的某些生物归入原生生物界。
余下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又根据营养类型分为植物界,光合自养;真菌界,腐生异养;动物界,异养。
2、六界系统
由我国生度物学家陈世骧于1977年提出的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
3、三域系统
由卡尔·沃斯在1977年提出的生物分类﹐将原核生物分成了两大类﹐起初称为真细菌和古细菌。Woese依据16S rRNA序列上的差别认为内这两组生物和真核生物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进化而来﹐因此将三者容各划为一类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称作“域”或者“总界”。
1990年,Carl Woese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又把三域目前这三域改称为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
二、区别与联系:
1、五界分系统根据核膜结构有无。
2、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3、六界系统是在无界的基础上增加了病毒界,六界系统包括三域和无界。
(1)生物的六界三域系统指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五界系统的优点是在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即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多细胞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同时又横向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和摄食方式的动物。
五界分类系统的依据主要为营养方式、形态和细胞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伍斯等人对60多株S 类rDNA序列的测定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了三域理论。
三域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分界的划分进行了新的探讨,而且对于研究生明的起源和生物进化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B. 什么是划分生物的五界或六界系统
什么是划分生物的五界或六界系统
生物学家特劳巴于1975年提出的分类系统。
即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
C. 生物分界的三总界六界系统
70年代由我国学者陈世骧及国外一些学者提出
分类:原核生物总界(内含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生物总界(内含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和非细胞生物总界(内含病毒界)
陈世骧等认为,原五界分类系统把原生生物界列为一个中间阶段,削弱了原核与真核两个基本阶段的对比性;在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内,也没有考虑生态关系,故提出更为完善的三总界六界系统。
D. 六界是哪六界
在生物学中六界是指: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病毒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其中动物界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150多万种。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4)生物的六界三域系统指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发现细菌、蓝藻细胞结构无核膜、无核仁及膜结构形成的细胞器,从而与其它真核细胞生物有显着区别,应该另立为界。
于是,1959年,魏泰克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的不同,将细菌和蓝藻、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分别另立为界,提出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和蓝藻等)、原生生物界 (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其中后四界为真核生物。
它们组成了一个纵横统一的系统,从纵向上看,它显示了生命历史的三大阶段:即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和真核多细胞阶段(具有三个分支)。在横向上看,它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营光合自养的植物,为自然界的生产者;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真菌,为自然界的分解者;以摄食有机物的方式进行营养的动物,为自然界的消费者(同时又是分解者)。
对它的完善:由王大耜于1977年提出。在魏特克五界系统之下加了一个病毒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的六界系统。
E. 动物的分界 生物的分界有一种分法是3主干6界系统,它的内容是什么
三主干指的是古核、真核和原核.
六界指:
无细胞生物总界、原核生物总界、真核生物总界.
其中真核生物总界又分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共为6届3主干.
F. 生物分类的三主干、六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大主干:植物、动物、微生物。
六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
(6)生物的六界三域系统指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生物原来是以物种之间的形态上具有的共同特点作为分类的依据,根据彼此相似性程度的不同而逐渐细分,譬如豆科植物都有荚状的果实;也有的可以根据生活习性的不同而作为归类的参考依据,譬如猫科动物都具有食肉和夜行性的特点。
但是食物习性只是不充分的分类条件,不能单纯根据食物类型来分类,因为动物的食性无非是吃荤的,吃素的和杂食的,如果那样就把动物分成三大类,未免太粗糙,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还是骨骼的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分布地域造成的生殖隔离。
G. 生物分类的三主干、六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
三域称为细菌(Bacteria)﹑古生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karya)。
三大主干:植物、动物、微生物。
以下是生物分类的三主干学说(分类学说)介绍:
http://..com/question/15244576.html
H. 生物分类三域系统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域、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现代人类属于真核生物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具体参看
近代的生物分类
有些生物学家倾向将生物分为三域,为真细菌域( Domain Bacteria )、古细菌域( Domain Archaea )和真核生物域( Domain Eukarya ) ,此即为三域系统( Three-domain system )。
http://content.e.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10/supply10-1-0.htm
I. 生物的三域系统分别分为哪几个界谢谢
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三域系统是由卡尔·乌斯(Carl Woese)在1977年提出的细胞生命形式分类,[1][2]将原核生物分成了两大类,起初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Woese依据16S rRNA序列上的差别,认为这两类生物和真核生物一起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演化而来,因此将三者各置为一个“域”(Domain),作为比“界”高一级的分类系统,并分别命名为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J. 生物中的六个界分别是什么
生物分类的六界分别是:真细菌界、古菌细菌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生物分类经过多次演变,下图是生物分类演变表: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