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试卷
武汉市青山区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本卷卷面总分100分,时限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个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序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有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发声体单独发声,由仪器测得为62dB;第二次由乙发声体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45 dB。那么下面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远 B.乙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体距离仪器可能近 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3、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4、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1中甲和乙所示、则 ( ) 
A、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B、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C、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甲 乙 
5、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B、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图2 
6、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7、下列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 ) 
A.铜、陶瓷、大地 B.油、橡胶、石墨 
C.铁、塑料、玻璃D.铝、人体、盐水 
8、如图3所示,要使灯泡L2发光,必须闭合的开关是 ( ) 
A.S2 B.S2、S3 C.S1、S3 D.Sl、S2、S3 
图3 
9、在下面情况中,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 ) 
A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 B站在地上的人触到零线 
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双手同时接触火线 D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 
10、在如图4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炮 L1、L2都能发光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1、如图5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图5 
12、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一个共性是 。 
13、在“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c 海市蜃楼、d放大镜成像”的这些现象中,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是_____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的是 ;属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 。(填字母代号) 
14、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15、如图6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 
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________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 
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 
凸透镜。 图6 
16、夏天的清晨,常常看见和草木和树叶上有许多露珠。这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的。冬天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屋顶和地面上有一层霜,这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形成的。 
17、根据表,你认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700℃时的铝处于 态;温度在-220℃时氮处于 态。 
表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钢1515 冰0 固态氮-210 
铝660 固态水银-38.8 固态氧-218 
锡232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氢-259 
18、按图将电池、灯泡、电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B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19、图8告诉我们,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该立即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 
图8 
20、在观察凸透镜所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透镜的焦距。 
21、下述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冷藏室的门,看到很多“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 
(3)冬天,嘴里呼“白气”,这是_______现象. 
22、如图9所示,电阻R1、R2、R3的连接方法是 (填“串联”或“并联”) ,电流表Al是测量__________的电流.电流表A2是测量__________的电流. 
图9 
23、如图10所示电路中,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与L2_____联;当S2断开,S1、S3闭合时,L1与L2_____联;若同时闭合S1、S2、S3,则会造成电路______。 
24、图11中A、B两点均是灯头接导线的螺丝.当电路中的开关都断开时,站在地上的人用手接触电路中的A点,他__________触电;用手接触电路中的B点,他__________触电(选填“会”或“不会”) 
图11 
三、作图与实验(共21分) 
25、(2分)(1)在图12中,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轴,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图12 
图13 
(2)如图13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26、(2分)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给两杯水加热,观察其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的那一个,它的读数是_____℃,该实验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27、(5分)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15甲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L1与 L2并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8乙所示,通过L2的电流为0.3 A,通过L1的电流为 A ,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 A. 
28、根据图16的电路图,画出实物连接图(3分) 
图 
29、(5分)由父、母、小孩组成的三口之家,要用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在暑假赴武夷山旅游,如果小孩要去,且父母中至少有一位要去,则他们就去旅游。请用3个开关、1个电池组和1只小灯泡及若干导线设计一架投票表决机,灯泡亮了(某人的开关闭合表示他要去),他们就可以在暑假去旅游了。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图17 
30、(2分)图18给出的实物连接图,若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中灯 (填“亮”或“不亮”).要使灯和电铃并联,S1控制干路,S2只控制电铃.请你用笔在原图需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正确的连法,要求只能改变一处接线点,导线不交叉. 
31、(2分)请把图19中的开关S和灯泡L连在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 
四、简答、计算题(共6分) 
32、(3分)图20中甲、乙两个房间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 
33、(3分)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 
五、探究与体验(共8分) 
34、(2分)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1),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做做看,并解释为什么? 
图21 
35、(6分)如图22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图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武汉市青山区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A C D A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1、 响度 音调 12、凝固 熔化 在凝固和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3、a、b c、d d 14、缩小 实 放大 虚 
15、发散 不一定 16、液化 凝华 
17、液 固 18、铅笔芯(碳棒) 
19、切断电源 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 20、远离 小于 21、升华 液化 液化 
22、并联 R1、R2 R2、R3 23、串联 并联 短路 
24、会 不会 
三、作图与实验(共21分) 
25、(2分)每图1分 图略实物图(3分) 
26、(2分)92℃ 水在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C。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7、(5分)0.44A 7.4 A 
28、(3分)图略 
29、(5分)电路图 (2分) 实物图(3分) 
30、(2分)图略 
31、(2分)图略 
四、简答、计算题(共6分) 
32、(3分)乙房间气温比较高,因为甲房间中的水壶口“白汽”较多,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为小水珠即“白汽”。 
33、(共3分) 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v=2.5V声=2.5×340m/s=850 m/s(1分) 
t1= = =2×10 3 s(2分) 
五、探究与体验(共8分)熔化 
34、(2分)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白纸照射,白纸由于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所以从侧面看去被照亮,而平面镜却由于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晴,所以从侧面看比较暗。 
35、(6分) 
(1)(3分)液化 凝华 熔化 (2)(1分)熔化 
(3)(2分)每项1分
网址就是:
八年级物理试卷下载: 
http://www.eresdown.com/search/sort.aspx?one=1&TypeId=1&GradeId=9&SubjectId=1
㈡ 请问 高考理综各科各有多少题目
高考理综总分300,物理、化学、生物所占分值比例分别约为全卷的40%、36%、24%。全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其中物理8题、化学8题、生物5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其中物理4题,化学4题,生物2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2)物理试题有多少扩展阅读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
1、时间紧、分值高。150分钟,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最高3分。
2、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㈢ 一张初中物理试卷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A4的嘛。一般在1.8-3.0g之间,因为纸的厚度也不一样。
而且你可以测量一本教科书的质量  除去页数 就是一张纸的重量
㈣ 物理试题
具体原因或许如下:这是因为电池的极化效应产生的结果。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带电的离子会向正负极移动并聚集在那里,产生一定的电阻影响电池的放电。这个时候,在外部看就好象是电池没电了,放电能力下降了。但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粒子的布朗运动,它会重新散开。所以电池好象又有电了。 
其实在充电时也是这样的,充电时正负极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气泡和杂质。这使的充电器需要用更高的电压才能充入电量,所以电池的电压就升高了。而一般的充电器就检测这个升高的电压来判断是否充满的。而这个时候,如果你将电池移动充电器一段时间就发现又可以充电了。这个时候往往容易造成电池过充。所以一些人用旅充给电池充电,充好后用座充来检测电池是否充满是没有道理的。
也有人认为:我们平常使用的干电池,在使用的时候其实是发生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把它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其中主要有锌皮、铜冒、MnO2、石墨棒还有NH4Cl。但是干电池其实是一种能源利用率特别低的东西,当你把废旧电池拿出来,全部回收其中的物质的话,80%以上还是未使用的。当你把它反应一段时间后,它的反应物质就接触的不是那么紧密了,过一段时间以后,物质又均匀的接触,然后就可以反应放电了。而且电池发热后电阻增大,所以电量输出减少,当你把它冷却下来后,电量就有了。
㈤ 问几个关于物理的题目
物理属性大概指的是物理性质,化学属性当然指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需要进行化学变化就显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等。两者要看是否是进行化学变化显现出的性质。而所谓化学变化就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㈥ 跪求几份初中物理的综合试卷 包括初中所有内容!(人教版)
初 三 物 理 期 末 试 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确画出下表中所列电路器件的符号
器件
电池
灯泡
符号
2.一台收音机要求电源电压为6伏特做为电源,需将______节干电池串联起来,如果用铅蓄电池做为电源,需将_____串联起来供电,
3.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源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一个电阻两端接4伏特的电源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5安培,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增加0.2安培时,所接的电源电压增加______伏特,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欧姆,若所接的电压变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欧姆.
5.修理电器的师傅急需一个2欧姆的电阻,而他手头上只有1欧姆和4欧姆的电阻若干个,利用这些电阻,如何获得一个2欧姆的电阻,你给师傅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启示下,利用逆向思维方法思考“磁能否生电呢?”,并经过十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后来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_______________(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7. 如图2所示,AB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将它竖直放在水平放置
的螺线管旁,闭合开关S后,螺线管的右端是________极.当导体AB垂直
纸面向离运动时,在回路中___(填“能”或“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8.为了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实验时要保持__________不变,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时要保持__________不变,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欧姆定律,在物理学中,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种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法.
9.已知电阻R1>R2>R3,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比较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则电阻____两端的电压最大:若将他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比较每个电阻通过的电流,则电阻_____中电流最大.
10.电灯泡的灯丝多数在开灯的瞬间被烧断,这是因为开灯的瞬间灯丝的__________较低,灯丝的电阻___________,通过灯丝的电流_________造成的.
11.自己安装一个最简单的电话装置,需要的主要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导线将它们___________联起来即可.
12.如图3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添上之
后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且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
13.电阻为12欧姆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电压为6伏特,若将它
接在8伏特的电路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__________的电阻..
二.完成下列换算(每空1分,共4分)
1.  0.3安培=__________毫安      2.   250微安=___________毫安
3.  30千欧=___________欧        4.   1100伏特=___________千伏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          
1.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A.安培            B.库仑            C .伏特          D.欧姆
3.下面的哪种办法中可改变一段金属导线的电阻
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B.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
C.延长通电时间                        D将导线的长度拉长到原来的2倍
4.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伏特增大到2.8伏特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安培,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A  8欧姆                                 B  20欧姆      
C  28欧姆                                D  无法确定
5.如图5所示的电路,当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
之比是1:3,由此可知R1:R2是
A.  1:3                 B.   1:2  
C.  2:1                 D.   3:1
6. .如图6所示的电路,R1=5欧姆,R2=3欧姆,电源电压为8
伏特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伏特.
A. 3       B.8        C.5           D. 2
7.如图7所示,甲乙两个线圈套在统一根光滑的铁芯上,线
圈能沿铁芯自由滑动,当开关闭合时
A两线圈分开                       B两线圈靠拢
C两线圈先分开后靠拢               D两线圈先靠拢后分开
8.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箭头表示其运动方向,其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9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磁效应原理工作的是
A电灯          B电话             C电烙铁            D电热毯
10.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处接入电压表,
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1: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
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
A  3:1     B  1:3     C   1:1       D  4:3
四.作图题(每空2分,共8分)
1.根据如下图所给的条件,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
2.要使图中的小磁针静止在图示位置上,两线圈 A、B应如何与电源连接.
五.设计电路(4分)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特,另外手头有三只电阻. R1=15欧
姆,R2=25欧姆,R3=100欧姆,请你用其中的两个电阻在图中虚线框内
连成电路,使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培,要求画出电路图,并注明
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如图(a)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定值电阻R的__________不变,同时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2.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也要移动滑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某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开始实验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图(b)所示的情况,这是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时的数据记录实验次序123电压U/V3.24.86.4电流I/A0.50.751.00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位同学在读试验中采取的方法通常称为______(选填“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或“类比法”)
七.计算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1.两定值电阻R1、R2串联,连入电路中后,其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V和50V,已知R1=20欧姆,求R2.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欧姆,R2=15欧姆.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1A,求电源电压和R3阻值.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 当人站在竖直平面镜前5米处时,人与像的距离为(     )米;若人以2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去,则像向平面镜移动的速度为(      )米/秒。
 
 2.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度,折射角的大小是 (     )度。
 
 3. 在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中,能够在真空中传热的方式是(       )。
 
 4. 100克氢气完全燃烧后,放出3400千卡的热量,氢气的燃烧值是(      )千卡/千克。
 
 5. 在物态变化中,能放出热量的三种变化形式是(       )、(       )、(      )、只从液体表面发生的汽体现象叫(      )。
 
 6. 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     );它说明分子是在(                        )运动。
 
 7. 在闭合电路中,导线中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是从电池的(     )极流出,经过电器流向(     )极。
 
 8. 大地、铁丝、食盐水、玻璃棒这四种物体中,不能够导电的物体是(        )。
 
 9. 电流的三种效应是(        )、(          )、(         )。
 
 10. 在某段导体中,1 分钟内通过的电量为0.12库仑,该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     )毫安。
 
 11. 把四节干电池串联起来,这个电池组的电压是(     )伏。当用此电池组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0.1安培,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      )欧姆。
 
 12. 一台电烤箱中电阻丝的电阻是22欧姆,接在电压是220伏特的电路中,电烤箱的电功率是(        )瓦。
 
 13. 一个电功率是100瓦的用电器,平均每天工作2小时,它在30天中消耗(     )度电能。
 
 14. 电阻R1=3 欧,R2=7 欧,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和电阻R2 两端的电压U2 之比为(   )∶(   );若把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电阻R1 的电流强度I1和通过电阻R2 的电流强度I2 之比为(   )∶(   )。
二、分析
 15. 为使滚珠轴承能紧密地套在钢轴上,通常先把轴承浸入热油里,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来马上套在钢轴上,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答:
16. 用带电体去靠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时,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通草球会被带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开了,这是为什么?
答:
三、计算题
 17.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把2千克开水和3千克20℃的凉水混合,求混合均匀后水的温度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开水放出多少热量?(不计其它热量损失)
     答:
18. 现有两个电阻,R1=5 欧姆,R2=10 欧姆。若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R1 的电流强度I1=2 安培,求①通过电阻R2的电流强度是多少?②干路中的电流强度是多少?
     A:2安培                B:1安培
     C:3安培                D:4安培
       (1) (     )                (2) (     ) 
 
升 学 卷
 
一、选择题
    (下面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关于测量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 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2. 有甲、乙两物体,甲物体的密度是乙物体密度的 ,乙物体的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 ,那么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     )
3. 如图所示,杠杆上挂着7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恰处于 A 平衡状态。若在杠杆的两端再同时各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
A: 左端向下倾斜 
B: 右端向下倾斜
C: 杠杆仍保持平衡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
 
 4. 下面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力一定越大
    B: 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到的压强一定越大
    C: 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支持面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5. 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
    B: 跳伞运动员匀速降落
    C: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D: 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
 
 6. 图中画出了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四幅光路图,
   其中正确的是   (     )
7. 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为 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图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 u 应该是
    A:u>2f                B:u=2f
    C:2f>u>f             D:u<f             (     )
 
 8. 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 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 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     )
9. 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怀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可以同时沸腾
    B:烧杯中的水先沸腾,试管中的水后沸腾
    C: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D:当大气压强增大时,烧杯和试管中的水才有可能同时沸腾 
 10. 在图所画的四个电路图中,有错误的是   (     )
11. 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分钟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车的速度是25米/秒
    B: 乙车出发时距甲车60米远
    C: 乙车追上甲车需用6分钟
    D: 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1.8千米            (     )
12.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键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
A:伏特表的示数减小
    B:伏特表示的示数增大
    C:伏特表的示数不变
    D:无法判断         (     )
 
二、计算题
 13. 有一物体其密度 ρ 物=0.6×10 千克/米 ,放在水中时有4 米 的体积露出水面;若要使该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需至少给物体施加多大的压力?
     A:3.92×10                 B:3.9×10 
     C:3.85×10                 D:4.2×10     (     )
 
 14. 如果将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以某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则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12瓦特;如果将这两个电阻以另一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入原电路中,测得该电路的总电流强度为 9 安培,此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108瓦特。求电阻R1 和R2 的阻值各是多少?
      A:3 欧姆              B:6  欧姆
      C:4 欧姆              D:5  欧姆
          R1(     )               R2 (     )
㈦ 物理试卷的长度约为多少厘米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B、教室的宽度在6m=60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明的身高在1.68m=168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0μm=7×10 -3 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㈧ 几个物理题目
1. m=0.2kg , F=2.4N , x=40mm=0.04m , 绳子的劲度系数k ,有:F=kx ,周期T=2*pi*sqrt(m/k) 
pi=3.14,sqrt为开二次方根,即:T=2π√(m/k) ,且频率f=1/T,
联立三式可得:f=[sqrt(F/mx)]/(2*pi),代入数据得:f=2.8 Hz
2.运用等体变化的公式P1/T1=P2/T2,P1=P,T1=T,P2=4P, 得T2=4T,
3.核衰变由物质守恒可知:质量数241-237=4,质子数95-93=2,可知该放射物质为a粒子:
4He 
2
㈨ 几个物理试卷题
1》(10)低,(11)高,(12)高,(13)低,(14)正确度
2》(17)米尺,(18)毫米刻度尺,(19)游标卡尺
3》(20)排除错误实验项,(21)减小实验误差
4》(28)29,(29)30,(30)1/30cm
㈩ 2021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一共几套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2021年使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统一高考试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个,老高考省份减少到17个。2021年全国卷包括新高考(统考科目)Ⅰ卷、Ⅱ卷和老高考甲卷、乙卷,共四套。
2021高考,各省采用的试卷和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调整,具体如下:
新高考Ⅰ卷
共7省
【3+1+2】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
【3+3】山东
【3+1+2】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
【3+3】山东
语文、数学、外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新高考Ⅱ卷
共3省
【3+1+2】辽宁、重庆
【3+3】海南
【3+1+2】辽宁、重庆
【3+3】海南
语文、数学、外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全国甲卷( 原有的全国Ⅲ 卷不变)
共5省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所有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全国乙卷(原有的全国Ⅰ、Ⅱ卷合并)
共12省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所有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自主命题卷
共4省
【3+3】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3+3】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