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对历史有什么目标

对历史有什么目标

发布时间:2023-05-29 19:51:45

A. 如何完整准确的把握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把握好三维目标.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B. 历史学科的五大知识目标是什么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液没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闹丛纳、不可或缺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郑皮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C. 解决历史课题的最终目标是

我觉得最纳租终的目标应该也就是能够从历史里面汲取一点经验,从过去发生过的事情,里面汲取一点经验,也就是说,不能够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这应该亩升也就是历史带来的一个最大的用处,这也是历史,能够给社会的一个用处迅茄老,这一点来说的话,研究过去是有必要的。

D.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尼尔·波兹曼(美国)在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曾指出:媒介的变迁意义重大,因为事物的表现形式本身就会对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在印刷品时代,只有白纸黑字才给人感觉是客观的,正确的,接近真理的。而相比之下,图像、视频的信息含量则低了太多。在所有媒介形式里,只有文字拥有穿越千年的力量。越有力量的事物,拥有它便越困难。所以文字的阅读,是难的事情,排在所有媒介形态第二位;而排在第一的,是哲学家的文字,正如我们读的这本《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所以在正式进入读后感内容之前,我想首先表达感谢,感谢组织,如果不是组织安排的任务,我是不可能读哲学书籍,更不可能读雅斯贝斯的哲学书籍......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查阅了无数网络资料,参考了无数别人的读后感,但这些资料和读后感也是围绕这本书如何抽象、读起来有多困难展开,所以最后我也还是不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是“有稽之谈”,权且供大家探讨,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以下读后感主要分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我们看雅斯贝斯的生平,作家的文字是其一生的缩影或期望,理解哲学家的思想更离不开他的行动、日常、他的基本经验和他独特的世界;然后我们聚焦到雅思贝斯在本书中探讨的核心问题——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其实是历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看雅斯贝斯在当时西方哲学盛行甚至“自负”的时代如何摒弃自身局限性,钻研东方哲学,走向世界哲学;最后,我们不能忽视雅斯贝斯这本书的重要贡献:首次提出和使用“轴心时代”这个概念,我们暂且可以将之理解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但这是世界范围的、全世界思想和宗教“独立”又“共同”的根源。

一、 作家生平——非科班出身的哲学家

1883年,雅斯贝斯出生于德国北部的一个富裕且崇尚理性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盲目服从被看作是恶习”。对孩提时代的雅斯贝斯来说,严谨理性的父亲和乐观宽容的母亲是他的楷模,他们令雅斯贝斯感到无限的理解和爱。雅斯贝斯自中学时代起便已阅读过核裂孙不少哲学着作。在中学毕业后,他起初跟随父亲的脚步学习了法学,后转为医学,1909年获得精神病理学博士学位,直到将近40岁才决心投身哲学研究。晚年的雅斯贝斯在《哲学自传》中写道:“从青年时代起,我便已在不断探索哲理。我是从哲学的动机出发而从事医学和精神病理学的。我当初未把哲学作为终身事业,只是因这任务的伟大而感到情怯。”

1913年《一般精神病理学》出版,在这本书中,雅斯贝斯以迪尔泰的主张——“我们解释自然,但我们理解精神生活”为理论基础,运用胡塞尔的现象学对精神病人的幻觉、妄想、情绪等加以描述,从而把精神医生难以涉足的病人主观世界直观地呈现出来,为精神病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他将其称之为“理解的心理学”。他的这本着作也被视为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开山之作。凭借这一贡献,他获得了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的机会,由于医学院没有空余讲师名额,故他被安排到哲学系讲授心理学,从此走入哲学家的世界。

1919年,雅斯贝斯完成了《世界观的心理学》,它虽以心理学为题,但已在探讨哲学问题,书中所涉及的一改链些概念,如生存、极限情境、爱等,成为他一生的研究重点。这本书后来被看作是现代生存哲学的首部着作,也是雅源此斯贝斯学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他自此决心投身哲学研究。

1922年,雅斯贝斯被聘为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经过十年沉淀,1932年,他先后完成了《时代的精神状况》和三卷本的《哲学》,前者赢得了广泛的读者,使他成为公众谈论的人物;后者迄今仍是德语世界唯一一部全面探讨生存哲学的着作。

1948年,雅斯贝斯前往巴塞尔大学任教。1969年,他在巴塞尔逝世,享年86岁。

雅斯贝斯一生未曾在哲学系做过学生,却从过去的大哲中找到了自己哲学道路上的老师,其中不得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他的妻子是犹太人,雅斯贝斯与她一生恩爱甚笃,由此成为德国纳粹眼中钉,还被遣送到集中营,最后被美军解救。他曾在自传中写道:“一个德国人不会忘记,他与妻子能够活下来,得要感激美国人,感谢他们反对那些以纳粹德国的名义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德国人。”纳粹的恐怖统治和被祖国抛弃的经历使雅斯贝斯作为一个德国人的自我意识产生了动摇,他开始重新思考何为德国人,萌生了做一个世界公民的渴望,这一经历也使他发生了转变——从西方哲学的囹圄中走出,关注世界哲学理念,决心写一部哲学世界史,《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就是他在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二、 核心问题——历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本书探讨的关键问题是:历史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方?它的意义何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构成了雅斯贝斯历史哲学的基本思想。(这些观点与其在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和纳粹迫害紧密相关)

1. 历史是什么

雅斯贝斯探讨的“历史”不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人们对这些事的记载和研究,更指过去发生和存在的事物以及人们对这些事物的意识之统一。

2. 历史从何而来

雅斯贝斯认为,历史从漫长的史前中来,虽然记载不全,但历史的起源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与人类究竟是单系起源还是多系起源并无根本性的关系,它取决于一种信仰,一种人性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人类共属一体的信仰。而把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鸿沟、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和人类共同具有的意识、思想和精神,就是人类共属一体的基础与前提。

3. 历史去往何方

雅斯贝斯认为,虽然人类的历史具有多样性,但这些多样性都处于一体性的要求之下,人类的历史统一就在于此。历史的目标是统一,但这种统一永远无法展现,它始终是一种理念,而不是经验上的事实。历史是起源与目标之间的运动(因为我们永远经历着“现在”),统一只作为一种理念在其中发挥作用。统一的现实意味着历史的终结。

4. 历史意义何在

书名虽然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但雅斯贝斯意在阐释“当前”,历史的“当前”,我们的“当前”。雅斯贝斯在书的开篇即写道:“我的这本书希望能够增强我们对当前的意识。”因为相对于也已过去的历史和尚未到来的“历史”,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前”,对历史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处境。而我们当前的处境是什么?可能是这样:不断发展的技术使整个地球成为一个统一的空间,人类将在这个统一的空间中走向未来。这是机遇——它促进整体人类的交流、繁荣;也意味着危险——一切地区的重大危机,都将成为全人类的危机,一切地区的重大灾难,也都将成为全人类的灾难,对现在的人类已不再有任何“外部”可言。德国依靠外部的力量从纳粹的灾难重解脱出来,但地球成为封闭的整体后,人类就不再有从外部得到拯救的希望了。雅斯贝斯在大半个世纪前的这种思考是不是让现在的我们不寒而栗?因为无论是从物理的连接还是经济的连接来看,他的担忧是对的。全球化的进程难以阻挡,但贸易保护主义亦在抬头,让我们不堪其扰,不确定不安定因素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雅斯贝斯的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危机的意识来规避危险?不得而知。

三、 核心观点和贡献——“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是雅斯贝斯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存在一个中心时代,这一时代产生了我们今天的宗教和思考的基本范畴,它是人类历史中第一次精神上的突破: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各种子及各种哲学流派;印度《奥义书》生活着释迦牟尼;巴勒斯坦出现了先知;希腊有荷马、柏拉图、阿基米德。这些名字所代表的一切,都在这短短的几个世纪中几乎是同时形成,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从地域上看,轴心时代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三个地区发展开,它的三个分支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

通过轴心时代的理论,雅斯贝斯从根本上突破了长期统治西方历史学界的西方中心论。(堪比哥白尼的日心说)雅斯贝斯将中国和印度两个东方文明与源于希腊和近东的西方文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中国、印度和西方看作“历史的三个独立根源”,这是一种与前人完全不同的世界历史观。当时黑格尔在论及世界史的时候曾写道:“很早以前我们就看到中国发展到了今天的状态,由于那里还没有客观存在和主观运动的对立,因此排除了任何一种变化。始终停滞的、一再重复的东西代替了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处于世界历史之外。”

雅斯贝斯是有远见的,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中写道:“中国和印度现在还不具备据定性的力量,但是它们的重要性会逐渐增长。这些巨量的人口,连通器深远的、无可替代的传统,会成为人类的一个基本要素。”哲学家这么厉害?难怪索罗斯曾说他的投资是在实现他的哲学理念......

E. 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目标是什么

三个目标应该是:

一是那建党一百周年目标即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二是建国一百手顷简年目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标

三是一、二目标完成后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就中国共产党整体目标来——三个目标是:一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即统一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二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乎空,即在中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三是最终毕裤实现全人类的共产主义。

F. 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总体目标是什么

中学近代史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包含了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要求,即学生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者租习,既能对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历正羡史现象有所了解,举嫌拍同时又要在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G. 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目标是什么啊 急求啊

三个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的界定,概括起来可以说,这是一部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如果按基本线索展开,则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个历史”,即奋斗史、探索史、闭哪弊自身建设史。这“三个历史”,就是三条基本线索,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奋斗史,即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样一部奋斗史,是由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决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使得中国人民20世纪的两个重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两大任务各有不同,但又互相联结。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继续,是逻辑发展之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时是一部探索史,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中国国情,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纲领,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规律,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此期间,成就令人鼓舞,但也历经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制定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因为不断在奋斗中探索、在探索中奋斗,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才有了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艰辛努力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是一部轿族自身建设史,即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历史变迁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缓橘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同时改善党的领导。所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的建设都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法宝。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党的建设豪迈地称之为“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形成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全面推进,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这也是一个工程,而且是极其豪迈壮阔的“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时期党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明确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自身建设的基本格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H. 历史是什么它的终极目标是 什么

1.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 沿革,来历
3. 过去的事实

详细解释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 《<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春配羡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4. 指自卖闷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菡子 《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历史]
历史
5. 指历史学科。
鲁扒拍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词语概述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I. 历史的情感教学目标有哪些方面

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培养

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

从我国1979年以来的有关研究来看,许多老师、学者都认识到历史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历史教育中情感的缺失又是不争的事实。

在内容的发展上,可以看出情感教育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的,不单是传统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是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

这也反应了当今的时代特征和教育目的。

一、情感教育的现状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学者分析的较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教育目标处于低层次阶段。

根据布卢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一般我们可以将历史情感目标分成“接受”“顺应”“确信”“内化”四个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历史课堂隋感教学往往只局限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目标,即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听了老师的讲解或学习到某些内容后,虽然感动,但只是“感”而不“动”这样的情感教育几乎没有太大的价值。

(二)情感教学采用知性教育的举祥方式。

所谓知性教育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是以政治说教为主,教师只能告诉学生有关的道理,而而无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加以内化。

这样虽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态度,却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这种态度。

(三)以老师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指导学生情感教育的评价标准。

历史情感教育目标所涉及的内容领域很宽,包括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是非判断、价值判断等等。

历史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历史见解是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来断定,尤其是情感教育内容。

然而,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老师多是按照自己的设想与设计来改造孩子。

实际上,是非曲直应该由孩子自己判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并非一蹴而就,靠几节课的说教显然不可能完成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学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一)从情感目标的制定来看,有学者提出要制定具体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不能和教育

目的混为一谈,制定时,教师应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恰当选择可理解、可评估的行为动词来明确地表述教学应达到何种结果,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

可测量性。

陈述情感教学目标一定要遵照情感目标分类层次的要求,是接受或感受层次的,

就选用接受层次的行为动词段答岩来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

是认同、内化层次的,就用认同、内化

层次的行为动词来陈述。

切不可自作主张,

随心所欲,

将教学目标设计成无法实现的最高要

求。

(



)

从教育素材来看,多数学者都提出要深挖教材中的素材,

选择恰当的“启情点”



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涛。

除此之外,

还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利用与历史知识相关的素材,



博物馆、与历史相关的电影、电视、文艺作品等。

(



)

从教学方法来看,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是实施情感教育的

重要保证,

也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达的手段。

从历史教学实践考察,

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

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学等。

可以说,

对于情感教育的途径,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总结。

这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实

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情感教育的发展趋势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对情感教育目标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仍占统治地位,

在具体的实施中,

一线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而缺

乏对握御学生情感的培养。

加之研究方面也往往注重理论,

而且研究不够系统,

所以要真正落实

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

以后研究要多关注一线教学中情感目标落实的实际情况,

在深入调查

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目标落实不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对策。

J. 解决历史课题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也就是能够明白一些历史上的道理,毕竟历史研究的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揭示行岩历史上的真相,就算能够真的明白历史上的真相,至少也能够了解过去尘雹,大派带帆概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说,尽可能的还原过去发生的事情,这个才是研究历史的一个目的。

阅读全文

与对历史有什么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45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12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04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76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6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0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04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47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07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79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83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18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3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4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97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06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29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1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21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