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中国地理有哪些方面

中国地理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06-30 13:23:14

① 中国地理之最有哪些

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丘陵区:江南丘陵区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长的河流: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最古老的运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兴安灵渠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最低的湖泊:艾丁湖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最大的岛屿:台湾岛最大的瀑布:贵州省的黄果树瀑布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的托克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漠河镇最大的群岛:西沙群岛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

② 地理有哪些重要点

地理:
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祝学习成功!

③ 关于中国地理的论文有哪些方面可以写

气候.自然特征.交通..我国风土人情..出口产品最多.矿产.资源.江河流域.

④ 地理都包括哪几个方面啊

地理主要是分两大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主要有:天文、水文、大气、岩石、土壤、生物、资源、自然灾害等
人文地理主要有:人口、城市、产业、交通、通信、贸易等
其他的还包括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现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等.

⑤ 中国地理,有那些方面要学

包括,中国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就包括,中国的气候,地形,河流,范围,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就包括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中国的交通网区域地理就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香港,澳门这些地区

⑥ 中国地理方面的国情,有哪些特点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每个地区也有本地区的特点。从本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才能对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才能对学生进行有具体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地理教育,特别是本国地理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与国情有关,但是我们不能把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都说成是国情,而是要善于在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中概括出本国国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的国情,大致可以归纳为:

(1)国土广大,山川壮丽,但是山地多,平原少;

(2)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不尽合理;

(3)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4)自然灾害频繁多样;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地区差异大;

(7)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要注意克服两种偏向:一是只讲祖国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不讲自然条件方面的不利因素、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容易产生盲目乐观、坐享其成的依赖思想。二是只讲自然条件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不利因素,简单地从人均数字进行比较来说明中国的落后,这又容易使学生失去民族自尊心,对祖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

我们认为,国情教育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反映祖国的地理面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愿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精神。



中国地大物博,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国土在温带和亚热带;东部广大地区,夏季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并且海陆兼备,有广阔海域、绵长的海岸线和许多终年不冻的优良海港。这是我国地大的优势。不足之处是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沙漠、戈壁、石山、冰川等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占了相当大的面积;平原仅占全国面积的12%,平原适宜农业耕作,也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

我国地形多样,山川壮丽,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雪山连绵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有奔腾澎湃的长江、黄河等大河,有宽广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风光秀丽的杭州西湖、桂林山水、黄山等风景名胜区;还有万里长城、京杭运河、秦陵兵马俑等历史文化古迹。这些都是祖国的骄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二

中国资源和物产比较丰富,是指我国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绝对数量和品种而言,并且要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旧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受到束缚,技术水平很低,资源不清,生产落后。像矿产资源中的石油、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等矿藏,过去我们就所知很少。我国甚至被称为“贫油国家”。旧中国号称“以农立国”,粮食最高年产量却只有1.5亿吨,棉花84.9万吨。一遇灾年,就野有饿莩,大量饥民流离失所。现代工业生产就更少得可怜,旧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最高年产量:布27.9亿米,钢92.3万吨,原煤6188万吨,原油32万吨,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金属切削机床5390台,无法满足国内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依靠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是价格很低的农矿等初级产品。当时,有人说我国“地大而物不博”,这是符合旧中国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的。

新中国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地质勘探证明,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168种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其中151种已探明一定储量资源量,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注1)。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煤炭和一部分非金属矿的探明储量都居世界前列,石油地质储量前景广阔。中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资源大国之一。同资源贫乏和资源单一的国家相比,我国基本上可以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是我国国情的一大优势。当然,我们还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把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利用好。

尽管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建国40多年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现在,我国已建成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煤、钢铁、电力、石油、纺织等工业的生产能力,比1949年增长了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倍,同时还建立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重工业产品的年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如钢居第二,原煤居第一,总发电量居第四,纺织品、电视机、自行车均居第一。这些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且有大量出口。1995年,我国出口贸易达1482.7亿美元,其中机电、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的85.6%。出口超过进口167亿美元(注2)。

农业生产,由于兴修水利、推广良种、使用化肥和农业机械等措施,40多年来,粮食产量增加了3倍,棉花增加了10倍。现在,粮食、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保证了12亿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现在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是有具体内容和物质基础的。

但是,目前资源的利用不完全合理,有些资源遭受掠夺式的开采,浪费、破坏严重,如在矿区乱建小煤窑、乱采金属矿物,使矿产资源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滥伐森林,不注意抚育更新,使原来的林区成为荒山秃岭;有些开发区,乱占耕地,任其荒芜而不利用;许多缺水地区,不注意节约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加剧了水源供应的紧张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和保护各种资源,这是我们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口众多,是中国突出的国情。1995年末,全国人口为12.1亿(未含台湾省和港澳地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众多的人口,虽然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降低人口增长率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20.98‰降至1995年的10.55‰。但是每年增加的人口,仍在1200万以上。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4.65亿吨,增长了3倍多,但人口由1949年的5.4亿增长到1995年的12亿多,也增长了1倍多。因此人均粮食产量由209千克增加到384千克,仅增长89.1%。

我国现在所推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的。教育学生知道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还较低的国情,就能自觉宣传和推行国家的人口政策。就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来看,4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从1995年10月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全国人口接受教育的状况是:每10万人中大专以上的2065人,高中8282人,初中27283人,小学38441人(注3)。此外,我国尚有文盲1.45亿人。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所以国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注4)。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丰富的资源若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则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同时需要使学生有足够认识。例如,我国耕地、森林、草原面积的绝对数字,都居世界各国前列。但是,人均占有的耕地、林地的数量,分别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3%和20%(注5)。认识这一国情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国情教育时,不应只是举出我国人均占有某些资源的数字少,在世界各国中名次居后而丧失自信;重要的是要科学地、客观地认识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针对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特点,分析原因,找出克服这一弱点的途径,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多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和推行了人口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矿产资源保护法等等,既要设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经济效益,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自然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类。它们总是用一点少一点。我国煤矿的总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按照1955年产煤12.98亿吨来计算,几百年就要采完,其他矿产可供开采的年限更短。这不仅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1)开发新能源,利用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来代替现在消耗量巨大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燃料,这需要我们提高有关这些方面的科技水平。(2)寻找新矿源,增加矿产的后备储量,如我国近年在沿海大陆架、内陆塔里木盆地都找到新石油储藏地,就是例证。(3)利用新材料代替旧材料,如用光导纤维代替铜线;利用新型塑料、陶瓷代替某些金属材料等等。这些都需要努力发明创造。(4)合理利用现有矿产资源,并注意综合利用,以减少浪费,等等。

另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和可循环利用资源,像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等。它们如利用、保护得当,可以反复利用。但是,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的总量无法增多,如果遭到污染和破坏,可以利用的数量就会减少。人口增加,人均占有量也就减少。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949年约为0.2公顷(合3亩)。40多年来,由于人口增长一倍,耕地不断被占,近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0万公顷~40万公顷。1995年,人均耕地减少到不足0.1公顷(合1.2亩)。今后人口继续增长,人均耕地占有数还会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否则有限的耕地就无法养活无节制膨胀的人口。

同时,我们还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发挥其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是在耕地逐年缩小的情况下,不断增产的。关键是改变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倡科学种田,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增加农业投入等。今后,提高农业生产的潜力还很大。现在我国粮食年产量居世界首位,1995年,全国1.1亿公顷耕地(合16亿亩)耕地,平均每公顷产粮4227千克(合亩产264千克)。如将占全国农田2/3的中低产田加以改造,每公顷平均提高1500千克,将可增产1000亿千克。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农业科学研究,采取增加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同时,农村、城市的建设,都要设法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并在可能条件下,以开垦、复垦等形式,努力增加耕地。

我国是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很低的国家,本世纪70年代全国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面积的12%。80年代以来,全国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平原绿化、“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成绩显着,加上群众造林活动广泛开展,1995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3.92%(注6),但与世界森林覆盖率30.6%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改变以往林业工作中重采伐、轻抚育,造成采伐大于更新,森林面积逐年缩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大力加强森林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实施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方略;切实保护和合理开采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同时,发展森林产业,再生、增殖和积累更多森林资源。我国宜林面积很广,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继续发动全国人民,大力植树造林。目前我国宜林荒山荒地8600多万公顷,如果80%都造林,森林资源覆盖率将达到19.7%。根据国家规划,到200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5-16%(注7)。



我国的自然条件,既有得天独厚的地方,也存在若干不利因素。即自然灾害的频繁、多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40多年来,我国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注8)。

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多样性和严重性是由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我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最大的台风源,沿海各省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受到台风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灾害。

我国大陆东部为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全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季风区域降水的年变化又大,因此容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并且每年不同地区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气象灾害。高原地区冬春季节往往有雪灾、风灾为患。

在大地构造上,我国位于环太平洋与亚欧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我国约有70%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集中于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和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我国还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期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因此,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性、多样性和严重性的国情,研究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加强对自然界变化的监测工作,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和具体措施,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⑦ 高考中国地理哪些是重点

每个省的轮廓要在与其它省单另拿开时还要清楚记得。

山脉是中国地理的骨架,要清晰山脉位置走向,位置确定了山脉两侧的不同地形,而走向则阻挡了季风或携带的雨水,又引申出了气候方面的知识。

河流要在白纸上画出来,不要求规整,比如长江干流就是一条直线,嘉陵江乌江金沙江等就是主线周边的线,这样将复杂的地图变成了你的空间简图,便于记忆,消除了详细地图上的繁琐。

地理不是考的记忆,而是巧,抓共性,就可记牢!

世界地理分区处理。每个分区都有重要国家,也是有所取舍,大洲大洋的轮廓和经纬度一定要知道,重要国家的知识也要知道,其它国家就可以类比!~

一个刚考完高考的人有幸回答你的提问,如有不妥,望包涵!~

⑧ 中国地理位置有什么优势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中国海陆位置优越,多天然良港,交通便利,是世界航空船舶的重要枢纽之一;
2、中国跨越纬度多,故气候较多,有利于第一产业发展;
3、中国虽处板块交界处,但是地震等灾害较少,有利于三大产业共同发展。

1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分布广泛,还有小部分热带和寒温带,在高山地区还有高寒气候,夏季全国高温,冬季北冷南热,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到亚欧大陆的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由于所处位置海陆差异大,所以季风气候明显,造就了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的“沙漠绿洲”。加上我国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利于径流自西向东,也利于来自大洋的水汽向内地输送,大气的海陆循环频繁。
地质位置:我国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交汇处,虽然地震频繁,造成了我国复杂的地形,同时也给了充分的成矿条件,在新华夏的沉积带和隆起带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种齐全,为我国今天工农业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原料。

⑨ 在中国地理方面有什么优势

每天脱发不超过100根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人体每天都要新陈代谢,少量的脱发是正常的现象。
脱发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内分泌功能、感染病灶、自身免疫功能、精神因素,以及营养状况等,都
有一定关系。斑秃,俗称“鬼剃头”。病人常在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最初为小片脱发区,一片或几片,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在短期内头发可全部脱落,故称普秃。斑秃大多可以恢复。新生长的头发,呈细软黄白色的毫毛,逐渐变粗变黑,直到恢复正常。脂溢性脱发,又称男性型脱发,俗称秃顶。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有的病人头发油腻呈擦油状;也有的头发干燥缺乏光泽,常有大量头皮屑,有搔痒感。日久,前额两侧及头顶部毛发开始脱落,枕后及两侧颞部仍保持正常的头发。脱发的速度和范围因人而异,多数进展缓慢。女性病人头发脱落主要在头顶部,头发呈弥漫性稀少。
脱发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方法,否则治疗比较麻烦:①与精神因素有关者,首先要解除思想负担,坚定治疗信心,保持思想开朗,劳逸结合,以有利于头发的生长;②与感染病灶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者,应去除感染病灶和纠正内分泌功能失调;③注意合理的营养,有利于头发生长和保持头发的颜色和光泽。经常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猪肉、牛肉、鸡、鸭、花生、黄豆、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脂溢
性脱发者,尤应少吃糖类、动物性脂肪和辛辣刺激的食物;④科学护发十分重要。头发应经常梳理,避免用碱
性强的肥皂洗头
,最好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的中性或弱酸性洗发剂,对油性头发可用硫磺皂
。洗发和烫发不宜过勤,
烫发每半年1次为宜。洗发最好每周1次。但对于干性头发,可10~14天洗1次。洗发的水温

宜过烫,洗发后,可适当搽些发乳,以保持头发的光泽滋
润;⑤药物治疗可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胱氨酸。必要
时,可服用甲状腺素片。

⑩ 中国地理要重点学哪些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中国的区域差异,要了解中国的矿产分布,气候,地质构造。以及几个典型的地区。

阅读全文

与中国地理有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45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12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04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77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60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0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04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47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07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79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83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18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39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4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9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06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29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1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21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747